如何理解《道德經》“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開經語

宣道貴德抱無得一 行善利生濟世救人

虛靜恬淡寂寞無為 知強守柔神定氣閒

求真返樸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無名玄同無礙 上德無己法雨無邊

此篇承接


學習道德經,開啟大智慧

經文: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善者,就是善為道者實證玄同得一無上妙境的大宗師,能夠入濁世(鄰國)度化眾生的維摩吉大士。辯者就是濁世的成功人士,要麼居君王高位,要麼是口若懸河的辯論家。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十五章)。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分別以佛身、菩薩身、人王身、長者身、乞丐身等三十二種身份現身說法,大宗師也是如此,內證境界不可思議,外在形象混跡眾生,或高貴無比,或最為低賤,所以世人深不可識。

如何理解《道德經》“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十五章)現愚人身而為說法。俗人是“辯者不善”,大宗師是“善者不辯”,昏昏悶悶。

佛教說不可輕視一個乞丐,菩薩就混跡在乞丐中。老子說不可輕視愚人,大宗師現愚人身。那些辯論家,那些成功人士並不是善為道者,命運也極為可悲。

如何理解《道德經》“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經文: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實證玄同無上妙境的證悟者守住“一”,所以又稱為得一者。得一者是不生不滅的。“人法地”的歸宿是地,“地法天”的歸宿是天,“天法道”的歸宿是道。

人法地是修行的第一步,人法天是修行的第二步,人法道是修行的第三步。肉體是歸於地的,萬物之靈是歸於天的,玄照力是歸於道的得一就是歸於道,所以說“知者不博”,知者就是得一者,得一者以無分別心玄照無分別性。

如何理解《道德經》“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不博,無分別心也。博者不知,博者是分別心見分別性,所見都是差別,不同,牛是牛,馬是馬。見天道者就是知者,見萬物者就是博者。所以說“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第二段經文: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經文:聖人不積。王弼注:“無私自有,唯善是與,任物而矣。”河上公注:“聖人積德不積財,有德以教愚,有財以與貧也。”王弼認為不積就是無私,無私因為聖人無己,無己因為聖人契悟無形之和,契悟無形之和因為證得玄同得一河上公認為不積就是積德不積財。

莊子說:“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聖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歸。”(天道篇)世人有己則積聚無已,首先是積形,這個肉身是最重要的;

如何理解《道德經》“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其次是積財,有財可使鬼推磨;其次是積威,使人畏己。有形為徼,無形則妙積形者失無入有,失妙入徼,最多是人法地,歸宿是地。聖人不積是人法天,故歸宿是天。

地是凝積之物,從這個意義上,積是地道,不積是天道。“輕清者上浮而為天,重濁者下凝而為地”,地道積,天道不積。虛空法界是不積而成為大,地雖大,但與天相比也是滄海一粟。

如何理解《道德經》“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經文:既以為人己愈有。王弼注:“物所尊也。”這就是“為天下溪,為天下谷,無己是至虛,所以能容萬物。聖人愈為度化濁世眾人而犧牲自己,自己愈能融入虛空法界。

莊子說“藏天下於天下”,又說“真人藏於天”,藏於天下的胸懷雖然博大,但遠遠不如藏於天的胸懷。陸九淵說:“宇宙便是我心,我心便是宇宙”,這就是“己愈有。”

如何理解《道德經》“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經文:既以與人己愈多。王弼注:“物所歸也。”聖人兩手空空,一無所有,都奉獻給世人了。但聖人所累積的玄德遍滿太虛空,日日增長。

第三段經文: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天之道,聖人之道,天道聖道都是一,不是二。天道如水,善利而不爭;聖道如水,善利而不爭。這就是老子宣說的《道德經》,又名《天道經》。

如何理解《道德經》“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