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了就犯困,是血液供應胃腸,大腦缺氧?你可能得了這3類問題

“肚皮飽,眼皮鬆”,說的是人在吃飽的狀態下就容易犯困,而且,不少人在飯後會困得沒有辦法學習和工作。吃飽就困,而且困得厲害,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是晚上睡眠不好,導致的缺覺?還是飯後血液聚集胃腸,造成的大腦供血不足?實際上,如果長期出現這種現象,很可能是疾病因素導致的。

吃飽了就犯困,是血液供應胃腸,大腦缺氧?你可能得了這3類問題

吃飽就想睡,到底是為什麼?

當然,按照以往的觀念,有不少人認為,吃進東西之後,人體的血液會大部分向胃部集中去消化食物,從而造成大腦缺血而犯困。但是,現在的大量研究發現,人體進食前後,腦部的供血量並沒有明顯的差別。所以,這種說法並不正確。

其實,一般來說,吃飽後犯困屬於正常現象。因為在你進食的同時,體內與平時相比較也發生了相當大得變化,比如說激素,其中有一種激素是膽囊收縮素,它一般會在進食2小時內達到最高值,從而導致人體出現睏倦疲累的狀態。同時,食物中的葡萄糖被人體吸收之後,也會因為胰島素的生化反應而產生褪黑素,讓人產生疲乏、不願意動的感覺。

雖說吃飽犯困屬於正常現象,但是,如果在健康規律作息的前提下,仍然飯後犯困,沒辦法工作學習,甚至全身疲累的狀態,那就要考慮是否是身體出現了其他的一些健康問題了。

吃飽了就犯困,是血液供應胃腸,大腦缺氧?你可能得了這3類問題

1、血糖、血脂高易導致大腦缺氧

犯困現象的發生,多數時候是缺血缺氧造成的。一般血脂偏高的人,其血液流動速度相對正常人要慢,進而影響到了紅細胞的攜氧能力,容易造成疲倦嗜睡,同樣血糖高的人也容易犯困。而鼻炎造成的呼吸不暢,也會導致大腦供氧不暢,全身乏力、犯困。同時,如果心臟出現問題、患心腦血管疾病,也會導致缺氧、犯困、睡不醒。

2、中風的先兆

根據調查顯示,中風患者中有一半以上發病前幾天都會出現哈欠連天的情況。這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會逐漸僵硬、變窄,伴隨著流經大腦血流量的減少,不可避免的就會出現缺血、缺氧的情況,而犯困、疲乏也是缺氧造成的。

吃飽了就犯困,是血液供應胃腸,大腦缺氧?你可能得了這3類問題

3、餐後低血壓等其他慢性疾病

餐後低血壓也會導致心臟和大腦缺氧的情況出現,就會導致人體虛弱、嗜睡、犯困。而其他慢性疾病,諸如糖尿病、腎病等等都會造成人體新陳代謝的速度減退,甚至影響植物神經的調節功能,從而導致犯困、睡不醒。

如何緩解飯後犯困的狀況?

改善午餐習慣,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量

吃的越多困得越厲害,這是因為進食過多的食物,人體不可避免的要分泌更多的相關激素。因此,進餐尤其是進食午餐時應儘量做到“七分飽”,同時,用粗糧代替精細食物,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

適量運動,飯後不要立刻坐下

飯後不要立即坐下或躺下,這樣不利於消化,容易造成胃腸疾病。飯後可站立十分鐘,或者進行短暫的諸如散步或者瑜伽類的運動,不僅能夠降低睏倦程度,還可減少消化系統的負擔。

吃飽了就犯困,是血液供應胃腸,大腦缺氧?你可能得了這3類問題

適當多喝水,避免熬夜

研究發現,喝水能讓大腦提速14%,減少睏倦感。而且,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眾所周知,夜晚休息好了也能減少白天犯困的幾率。

按摩頭部,讓自己興奮起來

感到睏倦但是不能休息的時候,可以輕輕按摩頭部。每次按摩的時間控制在3到5分鐘,這樣能夠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緊張狀態。同時,可以從事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調動大腦的積極性,讓自己變得興奮,從而改善睏倦萎靡的狀態。

吃飽了就犯困,是血液供應胃腸,大腦缺氧?你可能得了這3類問題

要知道,短暫的午休能夠讓人緩解犯困狀態,提升下午的工作效率。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每天都堅持一刻鐘到半小時的午休,這樣做可以養精蓄銳,讓你整個下午都元氣滿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