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格的“月相腕錶”為啥如此受寵?

1845年12月7日,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走進位於德累斯頓南部厄爾士山區的小鎮格拉蘇蒂,在那一天創立朗格錶廠,並逐步使當地成為德國精密鐘錶製造中心。朗格秉持德國精密製表業創始人遺下的傳統,堅持只生產「世界上最優秀的鐘表」的信念,因此將年產量限制在數千枚以內,而且全部作品只採用黃金或鉑金錶殼。


朗格的“月相腕錶”為啥如此受寵?


A. Lange & Söhne 的崛起,除了以傳統德式機芯的優雅風格一新表壇氣象之外,還創造出一個接近完美的視覺印象,代表了對製表技藝和美學境界絕對專注的宣誓。由透明表背觀賞到這些機芯的玩家,鮮有不會沉迷其中的。重生的A. Lange & Söhne 為頂級製表領域建立了一套非常高的新標準,迫使很多瑞士大廠必須在產品上對它有所回應,而它對「完美工藝」的詮釋手法也為錶廠與玩家帶來反思的契機∶A. Lange & Söhne 只製造機械錶,只使用自制的機芯 (In House Movement),而且不同的錶款系列必定使用不同的基礎機芯。A. Lange & Söhne 手錶的所有機件都須經人工仔細精美打磨才算完工,因而成就出令人驚豔的機芯素質。


朗格的“月相腕錶”為啥如此受寵?


月相腕錶

首枚集合了陀飛輪、芝麻鏈傳統系統和雙追針計時的錶款,訂製此款表需要一個月才能完成,並且每月僅能製作一枚。全部以鉑金打造的51枚腕錶也僅僅是數週前才交付完畢,這就不難解釋拍賣中的出現了。如果說瑕疵是所有月相錶不可避免的,那麼這款腕錶的月相誤差這輩子是不需要考慮了。腕錶的月相輪系經過計算,每個正月的誤差只有6.61秒,這是由於採用一套特殊傳動比例的齒輪,這套裝置令月相1058年才會與實際月齡週期偏差一天。1999年限量發行、配備黑色錶盤玫瑰金和鉑金版本的1815月相腕錶深受收藏家喜愛,並在拍賣中表現出不俗的成交記錄。錶盤左下方“北斗七星”妝點下的月相更顯愜意,蜜蜂色金月相盤緩緩劃過藍藍星空。調校方便的墊撥孔位於錶殼10時,這巧妙設計既是對月相工藝的讚揚,也是對創始人的致敬。與月相對應的小秒針附盤同樣大小,小小的一枚藍鋼指針清晰指向每一秒。中央以扭索飾紋裝飾,兩根簡潔明瞭的時分指針同樣採用藍鋼材質,同時也與藍色調相吻合。機芯使用L943.2手動上鍊機芯,3/4夾板以陽光放射飾紋裝飾,呼應了蜂蜜色金擺輪夾板。


朗格的“月相腕錶”為啥如此受寵?


月相功能在錶盤上一出現,立刻給整錶帶來了妙不可言的活力。在這個小窗口內,常常有一個小圓臉跟你捉迷藏,而這代表著月亮的圓臉所顯示的形狀,剛好是月亮的盈虧狀態。月相功能在鐘錶上的觀賞性大於功能性,因為其零件和計算都不算複雜。作為時間的載體,月相盈虧的規律運動被以千變萬化的形式展現於方寸錶盤之上,演繹出天文與計時之間的深厚淵源。關於月相錶的起源,比較公認的猜想是出於航海需求。在瑞士名廠的腕錶上,復古風格月相錶的經典雕工常以笑臉示人,月亮擬人化到栩栩如生。


朗格的“月相腕錶”為啥如此受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