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批判性思维看待宋、明、清三个王朝的治国弊端?

导语​

爱看历史的人都知道,每个王朝的衰落,都是因为在治国方面的某些弊端,一代代相传,留下某种不良烙印,从而形成了惯性,最后难以挽回局面。

如何用批判性思维看待宋、明、清三个王朝的治国弊端?

《清明上河图》

以宋朝、明朝、清朝这三个王朝是最突出的。比如宋朝的军事力量一直很弱,这是由开创者留下的体制烙印造成的。明朝周期性的陷入恐怖统治中,这是由开创者的执政风格留下的烙印,一步步逐渐形成的。清朝陷入了文化科技的闭塞,彻底落后于世界,这也是其历代帝王,在思想前置上强化的烙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三个王朝的弊端,主要分为三个重点为大家阐述:

第一个重点:宋朝的重文轻武,宋朝的最大弊端在于重视文人而轻视武将,从而导致军事上的长期失败,最后被外部敌人毁灭。

第二个重点:明朝的恐怖统治,明朝最大的弊端在于,皇帝们实施恐怖统治,对于文武百官的过度打压,使得整个社会的国家基石受到动摇。

第三个重点:清朝的文化自闭,清朝最大的弊端在于对文化的扼杀,无论是文字狱还是科技落后,最终导致国民思想彻底落后于整个世界。

一、宋朝的重文轻武,宋朝最大的弊端在于重视文人而轻视武将。

说到宋朝的重文轻武,自然要提到开国的宋太祖赵匡胤了。他原本是前朝的大将军,掌握了军权,将士们都只认他而不认皇帝。于是赵匡胤轻而易举的造反、篡位,开创了宋朝,自己成为了宋太祖。但是作为政变者的宋太祖,对自己的新王朝并不放心,他想我掌握军权就能轻易篡位。那么在我以后,还有那么多的将军,他们难道就不会效仿我,夺我宋朝的皇位吗?所以天下刚定,他就把元老们给清退了。那些元老都有赫赫战功,手握大权,宋太宗上演了历史上著名的一幕,叫做杯酒释兵权,把他们邀来喝酒,借着酒精劝说他们都告老还乡,许诺荣华富贵。

如何用批判性思维看待宋、明、清三个王朝的治国弊端?

杯酒释兵权

这些将军们听了后都恍然大悟,没过几天便都陆陆续续地称病,请求回家养老去了。宋太宗解除了元老们的军权之后,就开始从体制上进行改革,不遗余力的分化管控武将们的权力,可以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防范武将最严格的王朝。比如宋太祖首先撤销了皇家禁卫军统领的岗位,因为他自己就是靠这个岗位夺权的。撤销之后,他就把禁卫军拆分成了三个部门,三个部门的官职平级相互制约和监督,而且都以资历浅、威望不高的低级将领来掌管。如果是要发兵的话,还必须经过文臣机构的批准。

通过这样的相互牵制,每一个单独的武将,都不可能直接控制军队的。再比如宋太祖规定,全国的军队每隔三年就要在各地轮换一次,这样频繁的调换各大将领,不让他们有机会长期呆在一个地方,也是为了防止这些武将,成为当地的土皇帝,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他们造反的可能。再到后来宋太祖定下了重文轻武的国策,大力提拔文人来当官,从而去压制武将,科举制就是在宋朝发展到巅峰的。在这种风气下,人们都热衷于读书考试,而对武将则嗤之以鼻。

如何用批判性思维看待宋、明、清三个王朝的治国弊端?

宋朝重文轻武

皇帝们也对文人很放心,因为自古以来政权多变的事情,都是武将才会干的,文人不会造反。可以说这种重文轻武的做法,从王朝内部来看也确实维持了稳定。300年间几乎没有发生过内乱,没有一个武将造反的例子,但是它所导致的弊端也很明显。宋朝在对抗辽国、金国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节节败退,根本打不赢外部敌人。比如在宋太宗年间,当时宋军虽然有杨家将等一批杰出的军事将领,而且武器装备也远胜于辽国,可是每次大规模作战时却总是吃败仗、丢失土地。这就是因为朝廷对午觉的管制太繁琐了。

宋朝的皇帝是普遍不相信手下的将军的,每次作战都要派文官去监军,去监督武将们,这就大影响了作战效率。当时宋朝与辽国准备开战了,可宋太宗却只拜了一个叫王侁的文官,去监督几十万军队的行动。王侁这个人根本不懂军事,面对战场上风云变幻,不知所以,就总是采取保守策略。而真正冲锋陷阵的杨家将们,受到文官的瞎指挥,施展不开手脚,最终遭到辽军的埋伏送军损失了十几万军队,从此只能采取防守策略。

再比如在宋真宗时期,辽国大举入侵,20万大军来势凶猛,势如破竹,而将领们们但凡要调兵遣将,都需要层层审批,走繁琐的程序根本来不及抵挡。于是辽国大军很快就抵达黄河边,准备攻灭黄河对岸的都城——开封,惊险时刻宋军拼死抵抗,守住了最后的防线,但已经是岌岌可危。所以在宋朝在当兵是最不幸的,他们处处受压制,低文臣一等,军事行动都需要得到文官们的批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内行被外行领导。

如何用批判性思维看待宋、明、清三个王朝的治国弊端?

狄青

这其中北宋的名将狄青的遭遇,最具有代表性,狄青是赫赫有名的武将。从一名基层军官成长为朝廷大员,一直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并没有犯过什么错误,却因为重文轻武的政策遭到了文官们的弹劾。文官们找不到他的把柄,就用各种借口排斥他。有人说他出身太低,有人说他文凭不够,甚至连文坛领袖欧阳修还带头说:让一个武将来掌管国家机密,怎么能是好事呢?文官们异口同声的表态,虽然狄青现在是忠臣,但难保他一直都是忠臣,你看这是不是有点类似岳飞莫须有的罪名?最终只做了不到4年军事长官的狄青,尽管没有犯错误,依然被罢了官,但是朝廷仍不放心,频繁派遣特使监视、观察他的举动,这时的他,因为谣言中伤加上有病在身,不到半年就抑郁而死。 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一代名将,没有倒在敌人的攻击之下,却倒在了文官为的怀疑和监视中。

而宋朝的皇帝对此并不介意,他们仍然沿袭着宋太祖重文轻武的国策,他们大多数在文化方面很有造诣。比如宋真宗以重视教育闻名,宋仁宗以培育文学氛围出名,宋徽宗以书法和绘画等艺术流传后世。但是作为一国之君,他们都缺乏魄力,在国家大事上优柔寡断。宋朝的皇帝们仿佛都得了软骨,比如在宋真宗当皇帝的时期,辽国的军队杀到了黄河边,马上要杀入首都开封了。宋真宗吓得仓皇失措,不敢抵抗,像直接逃到长江以南去,最终被劝阻了。然后经过一番和谈,宋真宗决定每年向辽国提供军费,来缓和两国的紧张态势,说白了就是每年送银子来换取和平。再到后来宋仁宗当皇帝的时期,西北的西夏国崛起了,也挑衅大宋朝。宋仁宗也效法父辈,每年送上大笔的银子给西夏国,换来和平局势。再到后来辽国看见宋朝如此软弱可欺,又再次举兵南下进行威胁恐吓。在满朝文臣的妥协下,宋仁宗很快又答应增加更多的银子送给辽国,以维持和平。

如何用批判性思维看待宋、明、清三个王朝的治国弊端?

靖康之变

宋朝的皇帝们宁愿用金钱购买和平,也不重视军事和武将,结果到了北宋末年,一个新的敌人金国崛起了,金国根本不在乎宋朝送来的那点银子,而是直接入侵攻破了都城开封,抓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个皇帝,直接占有了北宋的土地和财富。北宋就这样迅速灭亡了。再到后来南宋王朝建立了,只有半壁江山,与金国划江而治,新皇帝宋高宗同样也患了软骨病,一副卑躬屈膝的心态,年年都在与金国议和。金国派遣特使前来,在书信中故意羞辱南宋王朝,甚至还要求宋高宗跪下来接受金国的诏书,而宋高宗却脸皮极厚,竟然愿意以跪拜的礼仪接受。

不仅如此,他还任用了奸臣秦桧,不惜害死岳飞,自毁长城,向金国称臣。割让土地,如此苟且彻底丢失了宋王朝的尊严。宋朝最大的治国弊端在于重文轻武导致军事上的节节败退,最终亡了国。

二、明朝的恐怖统治。明朝最大的治国弊端在于皇帝们实施恐怖统治,对文武百官的过度打压,使得整个国家的基石受到动摇。

说到明朝的恐怖统治,当然要提明太祖朱元璋了。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比较残暴的一位帝国,相比于其他开国君主,他大杀功臣的纪录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君主。可以这么说,打天下的功臣基本都被他杀光了。丞相胡惟庸,因为谋反而被明太祖诛杀了三族,并牵连杀了3万多人,其中包括20多个功臣。大将军蓝玉被人诬告谋反,被明太祖处以极刑,数年内又连累亲属、朋友、同僚2万多人被杀。除此之外,还有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全家被流放死于边疆。平定广东的大将朱亮祖,被明太祖拿钢鞭活活打死。大臣李世卢在金銮殿上辞官,被明太祖当即命武将,将其摔下殿堂,脑浆崩裂而死。

如何用批判性思维看待宋、明、清三个王朝的治国弊端?

朱元璋剧照

对于明太祖时期的官员,日子过得可谓是不寒而栗。许多官员早晨上朝时与家人继而告别,不知今天生死如何,整个官场弥漫着恐怖氛围。明太祖朱元璋的心里非常残暴、嗜杀,他不仅仅是单纯的心血来潮,而且还把暴力制度化了,乃至于明朝后来的皇帝们一直在效仿他。明太祖用过许多恐怖的刑罚,比如拨皮,这是他专门用来惩罚贪官的,只要贪污了40两银子以上,就要把贪官的整张人皮拨下来,再往里填塞稻草,挂在大厅广众之下,比如庭杖,通俗意思就是打屁股,被明太祖开创性的用在了朝廷之上,以羞辱人格为主要目的。哪个大臣不听话,就被强行脱光了,他在大殿下打屁股,让挨打的人耻辱不堪,乃至有的人不是被打死,而是羞愧自杀而死。

明太祖的行事作风和制度确定,对明朝后来的皇帝们影响很大。作为继承人,他的儿子明成祖朱棣,极大的继承了他父亲的残暴、嗜杀的心理,动不动就以腰斩、凌迟等极刑处死大臣,甚至株连十族。再后来的明武宗、明世宗等皇帝继承了明太祖执拗的性格,毕生都与朝臣们对着干,以奚落羞辱大臣们当作发泄。而明神宗极其自私、吝啬、斤斤计较,聚敛了大量财富到自己内库,不管国库亏空,亡国皇帝崇祯最像他的先祖朱元璋生性多疑、敏感暴躁一样的,盲目狂热却又毫无章法。在位17年间更换了50多位内阁大学士,杀死逼死的大臣不计其数。

如何用批判性思维看待宋、明、清三个王朝的治国弊端?

锦衣卫剧照

那么明朝这些皇帝们的恐怖统治,是靠什么力量去实行的呢?靠的是骇人听闻的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因为本质上就是皇帝本人权力的延伸,代替皇上做其他想做的事情。东厂西厂是太监专权的机构,也是服务于皇帝的。比锦衣卫更具有优势的是,太监是离皇帝最近的一个群体,他们甚至与皇帝朝夕相处,对皇帝的心思喜好了如指掌。也正因为如此,皇帝特别信任他们,从而使太监掌握了极大权力。

比如明武宗时期的太监刘瑾,和皇帝关系好的不得了,经常通宵达旦地一起玩乐,而刘瑾这个人对文武百官,则非常的阴险恶毒。他明目张胆的向大臣索要钱财,例如一个叫陈求的大臣,因为不贿赂刘瑾,惨遭栽赃陷害,全族人被押送到边境充军。与此相反,有一个叫刘禹的大臣刚上任时,就像刘瑾行贿了万两黄金,结果一直升迁到兵部尚书的位置上。还有一位叫周月的大臣,他因为借不到钱送礼,又惊又怕,担心被刘瑾陷害,既然提前自杀了,太监的心理远比一般人要很多,由于生理的残缺,他们人格上严重不自信,一旦掌权,普遍会变本加厉的报复宣泄。

如何用批判性思维看待宋、明、清三个王朝的治国弊端?

明朝恐怖统治

如果国家的权力掌握在这些人手中,很多的恐怖行为就会向灾难一样产生。在明朝后期还有一位叫魏忠贤的太监,他制造的恐怖统治,可谓是登峰造极。当时是明熹宗时期,明熹宗不管国事,让太监魏忠贤全权负责。于是魏忠贤就成了大明王朝实际的掌权者,他打击排挤,政见不合的东林党,拘捕了东林六君子,大肆迫害这些正直的大臣们。在这种情况下,官员们都争先恐后的为魏忠贤建生祠。本来生祠是传统文化中为祭祀祖先或纪念先贤的。可到了魏忠贤这里,底下的官员为了巴结讨好,竟然纷纷为大活人立祠,每天顶礼膜拜,可谓是拍马屁拍的登峰造极了。

明朝的恐怖统治,无论是皇帝本人,还是他的延伸机构,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对文武百官造成了惨烈的摧毁,导致官僚体系的紊乱。

三、清朝的文化自闭,清朝最大的弊端在于对文化的扼杀,无论是文字狱还是科技闭塞,都使得国民思想落后于整个世界。

在清朝统治的267年里,一共发生文字狱162期,平均一年办一次。统治者们以为要坐稳江山,不但要靠武力镇压百姓,还要在文化上进行控制,杀异端思想才能维护封建专制。

如何用批判性思维看待宋、明、清三个王朝的治国弊端?

明史案

在清朝初年,就发生了一桩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当时江南的庄氏家族,站在明末遗臣的角度写了一本明史,书中的一些字眼对清廷很不尊敬,这导致朝廷大动,把庄家男女老少全部抓起来斩首示众。而作为主犯的庄家二少爷虽然已经死了,还被清政府下令挖开棺材,当场屠戮尸体。到了雍正年间,文字狱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比如雍正三年,文人汪景祺在书里讥讽朝廷,被砍头示众,头颅在北京菜市口悬挂了10年之久。雍正四年江西考官引用诗经中的一句话:维民所止。被人诬告是雍正去头的意思,便被打入了死牢,满门抄斩。雍正八年,韩林院士徐俊在家看书,随手写道: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说?被认为是讥讽朝廷被砍头示众。

乾隆即位后文字狱发展的更广泛,高达130多起,乾隆本人好大喜功,自负多疑,到中后期朝政败坏,在文化上也越来越专制。比如翰林院士胡中藻做了一首诗,叫做:一把心肠论浊清。被乾隆皇帝认为是讥讽大清,于是把他凌迟处死了。比如文人王锡侯认为康熙字典存在有不足,花费17年心血编写了一部新的字典,被认为是诋毁先帝,他全家男女老少都被处死了。甚至连吹捧皇上也会遭罪,有人编了一部《万年历》。祝颂清朝国运久长,但这部《万年历》只编到了乾隆57年,被认为是诅咒乾隆帝短命,于是也被凌迟处死。

如何用批判性思维看待宋、明、清三个王朝的治国弊端?

文字狱

由于清朝大搞文字狱,禁锢人们的思想,使得文化人都不敢有新观点。只懂的唱赞歌写八股文,而在此时,西方的启蒙思想却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法国巴黎邀请了各界具有先进思想的人士参与,撰写了百科全书,百科全书的传播促进了整个欧洲的思想革新。仅仅4年后,美国就爆发了独立战争,10年后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大革命,新思潮、新文化波及整个欧美,西方迅速走上了工业化道路。

清王朝自大自负,完全不知道西方的工业化革命,还陶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把曾经先进的武器如红衣大炮、毛瑟枪等都收缴封存了起来,防止人民使用这些武器,乃至于到了晚清时期,军队竟然仍然在使用长矛、大刀,而欧洲的科技思想和各种火炮、枪支、蒸汽机、轮船、军舰,海洋争霸赛已经在全球上演。

在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为了抵抗英国军队,他的好友龚自珍献出了所谓的先进武器,可竟然是300年前的明朝的火器装备,再到后来精通洋务的大臣左宗棠,从一个炮台的遗址里,挖掘出当年明朝遗留的炮弹100多枚,这些炮弹制作比300年后的清朝要精良的多。左宗棠不禁感到,这么先进的火器早在300年前就为中国使用了,可是300年后竟然无人知道,如果我们有前人的武器流传下来,乃至于现在被欺负得毫无还手之力!

如何用批判性思维看待宋、明、清三个王朝的治国弊端?

清政府的没落

对此,曾经在中国停留很久的英国特使曾这样评价大清朝:中国人在过去的150年里一直在倒退,当我们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变成了半野蛮人。中国只是一艘破船,只剩下貌似强大的外表,很快就会分崩离析了。无论是左宗棠的感慨,还是英国特使的评价,都说明清朝社会的思想文化闭塞和科学技术落后。皇帝还沉醉在大国的美梦中,国民们更是浑浑噩噩被洗脑,最终清王朝被西方列强打得四分五裂,毫无还手之力,轮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朝的文化自闭,清朝最大的弊端在于对文化的扼杀,而这最终造成了国民思想彻底落后于世界。

四、总结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分享的内容。这为王朝的烙印。主要给大家介绍了三个重点,第1个重点是宋朝的重文轻武。宋朝最大的弊端在于重视文人轻视武将,从宋太祖开始,为了防止武将造反,涉及各种纷繁复杂的制度,进行制约,重在文官压制武将,甚至在战场上由文官主导战局,从而导致军事上的外行领导内行,军事效率极其低下,最终宋朝被外部敌人毁灭。

如何用批判性思维看待宋、明、清三个王朝的治国弊端?

第2个重点是明朝的恐怖统治。明朝最大的弊端在于皇帝们实施恐怖统治,对文武百官的过度打压。从明太祖朱元璋的大杀功臣,到明成祖朱棣对大臣处以极刑,这些都留下了深刻的残暴屠杀烙印。此外,明朝皇帝们通过特务机关采用各种恐怖手法处决大臣,使得整个国家的基石受到动摇。

如何用批判性思维看待宋、明、清三个王朝的治国弊端?

闭关锁国

第3个重点是清朝的文化自闭。清朝最大的弊端在于对文化的扼杀,从康熙到乾隆文字狱的频率越来越高,加大了对国民思想的禁锢。当西方世界开始了工业革命时,大清朝还在寻章摘句,把新思想扼杀在摇篮中,最终造成了国民思想落后于整个世界。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三个王朝的批判性的反思,希望可以对后人提出警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