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后有了宝宝,自己带好还是婆婆带好?

我114544241


你好,很高兴可以为你回答这个问题。

我选择自己带。我现在有两个孩子。我都是自己带,也是因为要自己带,我才会辞掉我很喜欢的护士的工作。

其实也不是说婆婆,公公,爸爸妈妈不好,而是自己带,更符合自己想要的样子。我大宝在读幼儿园之前,我很喜欢回娘家,有一段时间,大宝待在娘家接近3周。她外公天天带她去买玩具,天天带她去做摇摇,去游乐场。那一段时间,只要吃完饭,孩子就是把着外公要去外面玩。零嘴也是不断。有时候回来犯错了,犯浑了,我和老公正要教训,她外公就直接抱走,说,孩子还小,以后再教。后来孩子和外公特别亲,也变得不讲理。我老公因为很喜欢大宝,很宠她。但是有一次睡前和我说,如果二宝是男的,就不要这么长时间呆外公身边。其实那时候我们都意识到这样的教育方式不行了。然后后来回来娘家,我还是频率很高,但是不会像之前那样一住就是很长时间,而是住一两天就去婆家。每周都回来。然后我给我爸爸立下规定,不需要再买玩具,我们教育的时候,两个老人都要回避,不要给孩子买任何零嘴。我也和大宝说,去外婆家不许再出去买玩具,不许不讲理。经过后来一年多不断反复讲道理,现在大宝才慢慢是我们想要的样子,有礼貌,讲道理。去超市看到玩具,会看一看,会和我说,回来在淘宝买。自己会懂得舍弃,离开。

二宝,因为大宝开始读幼儿园了,所以我就不能像之前那样频繁回去娘家了,只有周末才能回去。二宝自然就变成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再带和我婆婆帮忙。其实我觉得老人家都是一样的,现在二宝,婆婆就会偷偷给他饼干吃,一直抱着,舍不得放下去,让孩子去爬,去玩泥土,去运动。我老公就和我婆婆讲过很多次了,孩子在走路之前,要让他爬够时间爬够路程,以后长大才会平衡能力强一点。我婆婆每次也都是说好,但是每次还是那样。然后我平时会根据天气给孩子搭配衣服,但是每次穿完之后,我去整理卫生,婆婆把孩子带走,正常来说都是还会给孩子增加至少一件衣服。小宝其实是很怕热的。有两次就是因为衣服穿太多,孩子热出一身汗,然后风吹感冒了。这个点,我和我老公说,但是我婆婆也是改不了。没办法,有一种冷是奶奶觉得你会冷。后来我就放弃了,反正知道她还会给孩子穿衣服,有时候就会多放一件汗巾,或者少穿一丢丢。大宝有时候犯错,我公公婆婆也是拼命保护。

其实我觉得全天下的公婆爸妈都是一样的。我们不能怪他们,因为他们也是疼爱你的孩子。只是如果可以的话,我建议,在3岁以前,形成性格和好习惯的关键节点,父母最好不要缺席。一定要给孩子立好最基本的为人处世的一些好习惯。因为接下去就去幼儿园了,老师也会教。这个时间爸妈,公婆能够陪孩子的时间也会比较少,就是接送孩子读书,晚上陪孩子。现在其实大部分时间,晚上时间都是我们家长陪孩子,给他们讲故事,看绘本,玩游戏。周末去培训班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出去亲子活动。

我的意见是最好自己带,如果真不行,也要争取3岁前都自己带,给孩子带好了,形成性格和习惯了,再给老人帮忙带。其实我家是比较幸福的,因为我爸妈我公婆都是抢着要带孩子。我想这是很多一二线大城市的职业女性很羡慕的。但是我觉得老人带孩子,是他们的幸福的源头之一,我们作为父母的无权利来剥夺这一切。我们的理念和老人肯定会有冲突的,那么这个中间的协商和沟通就很重要。然后我们也要看双方老人的体力和健康情况,不能一味的透支他们的身体,毕竟现在他们是享福的阶段而不是再一次辛苦的阶段。


好妈妈的孕育


因为我去年也有了自己的小孩,我的小孩也是我和他奶奶共同带,我们生活在一起。小孩子白天是他奶奶带,晚上和周末都是我来带。所以我觉的孩子无论谁带都挺好的,只要保证安全和饮食等就挺好的,关于这个问题,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1.如果经济和精力允许的话,可以自己带。但是说实话,目前的城市生活压力太大,好多家庭靠一个人上班挣钱,好几口人吃饭,压力真的挺大的。而且年轻人,大多数无论是耐心还是各方面都让他们很难在家里带娃。

2.如果需要挣钱的话,可以请老人帮忙,无论带的好不好,至少安全问题能保证啊,比请保姆,阿姨带都安全放心很多。老人也可以适当帮帮儿女。

3.老人可以帮忙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但是孩子的教育安全感的培养还需要父母自己慢慢来帮孩子建立。


gjfighting


老人和自己谁带宝宝好?生活起居老人比较好,教育这块自己承担比较好。

因为隔代亲原因,老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溺爱的现象,不舍得严管,自己若是对孩子管严了,老人又舍不得,难免相互形成对立,一个打一个护到老不上路,这样孩子很容易任性,对个性品格的形成不利。

在这个方面,我有两个例子可以分享给大家。

【例一】:邻居A。爸爸妈妈在外地做生意,宝宝一生下来就是姥姥带的,一直带到幼儿园,该到入学的年龄后爸爸妈妈带走了。

【例二】:邻居B。爸爸妈妈开了一个小厂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宝宝生下来就由奶奶全程陪护,从饮食起居到教育奶奶全包,父母只管拿钱就行,孩子现在上大班,奶奶是带着孙子早出晚归,奔波穿梭在城市各个早教和兴趣班里,奶奶自己的叙述是孙子肯学愿意学。

两个例子,两对父母,工作都很忙,都不能全身心的顾及到孩子,但第一例父母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拎得很清,该自己承担的,那怕再苦再累,该担起的那份责任绝不含糊。

第二例,我们不做对错评判,老人对孩子的付出无可挑剔,但愿也能像第一例那样,到孩子入学后把该担负的教育孩子的责任,自己担负起来才好。





奔奔起跑


自己生的孩子当然是自己带好啊,记住一条规律,孩子谁带跟谁亲,如果你为了自己轻松把孩子交给婆婆带,那么将来你在孩子眼里就是个外人,孩子的喜怒哀乐都不会和你分享,而且孩子成长期间的一点一滴,每一个瞬间对于你来说是陌生的!我的孩子是我自己一手带大的,虽然个中辛苦只有自己了解,但是孩子成长的每一步一直在我的掌握中,他的一个小眼神,一个小情绪我都知道他在想什么,能帮助我恰到好处的把他的焦虑不安化解掉,现在孩子14岁,正处在青春期加逆反期的阶段,可孩子和我没有代沟,有什么心事了,有什么烦恼了都会和我念叨,然后我会从孩子的角度帮他出主意,帮他解决问题,孩子的老师都和我说,我儿子完全没有那种焦头烂额和无助的感觉,


用户61581285686


导语:结婚后有了宝宝,自己带好还是婆婆带好?其实我觉得这个根本不需要考虑,肯定是自己带好。但是理想是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很多的妈妈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陪伴在孩子的身边。

在我看来,自己带或者是婆婆带要考虑以下几点:



1、经济问题

妈妈选择在家里带孩子,必然就要放弃自己的工作、事业,这样就会少了家庭收入。如果老公一个人的收入可以保证一家人的支出当然是可以在家带孩子了。

可是在我看来,女人要有自己的事业。赚多赚少并不是主要的,主要是要有一种事情分散精力。就像《我的前半生》里面的罗子君,每天在家只知道逛街、买衣服,结果老公出轨了。所以女人还是要靠自己。



2、人员问题

有些妈妈在家里带孩子也是出于无奈。家里没有人分担,就只能靠自己了。我一个同学就是这样,家里老人从孩子出生就不帮着带孩子,只能亲力亲为。

家里老人身体不好或者没有文化,还是自己带比较好。

老人身体不好的话也不方便带孩子,毕竟带孩子也是一个体力活,小一点的时候要抱在手里,大一点的时候要追着跑。



老人没有文化也不适合照看孩子。现在的孩子不比以前,从小就要教各种知识。虽说不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是一般的文化还是要有的。我有个朋友就像我抱怨,她的宝宝放在老家乡下带,婆婆教了一口的客家话,宝宝连普通话都不会说。

如果说家里老人愿意帮忙,在孩子三岁上幼儿园以后,妈妈可以考虑出去工作。既可以帮助家里减轻家庭压力,又可以实现自我价值。




我觉得最理想的就是妈妈亲自带宝宝到上幼儿园的年纪,再把老人家接来,平常照看一下孩子就可以了。

宝宝真正属于自己的的时间就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之后属于学校,属于社会,属于他自己的家庭。而这三年他是完完全全依赖你,信赖你的。这黄金三年最好不要错过。



在孩子上学后,有自己的工作,自己也会变的自信,耳濡目染的,孩子也会以你为榜样。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孩子问妈妈:“妈妈,为什么你天天在家里不上班呢?”你想好当孩子这么问你时,你该怎么回答他吗?

像我就是职场妈妈。每天早上女儿就会说:“妈妈去上班,我去幼儿园,弟弟在家里。”这样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到了放学后,妈妈下班了,又是一家人的欢乐时光了。


西瓜妈妈520


我能来回答这个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爸妈带好,还是奶奶带好?没有统一的说法

同时必须看妈妈是否是一有责任感的妈妈

奶奶是否在带孩子这一块,有过人之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我见过一个奶奶,她特别了不起他在小孩子这一块非常有智商,非常有情商,经她带出的孩子不但品格优秀,不但品格优秀,而且独立性好,必须承认这个奶奶在教育孩子这一块非常有一手

同时我也经过一个妈妈,在带孩子这块确实不给力,每天和孩子一起熬夜到两三点睡觉,还说小孩子太闹了,甚至还是平常都是吃垃圾食品,这样喜欢偷懒,只顾资享乐的妈妈,其实是带不出健康的孩子

所以不管说是妈妈带孩子还是奶奶带孩子,一定是优秀,谁更有责任心,可以谁来带?

我觉得应该讨论如何带好一个孩子,这个才是更有意义的话题


野江湖郎中


我觉得是自己带宝宝比较好。

婆婆和自己之间是有代沟的,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也是不一样的。思想再前卫的婆婆和自己的理念也是有区别的。所谓的隔辈亲,老人在带孩子时都会过多过少的惯着孩子的。

我的理念是自己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带。在自己带孩子的过程中能体会到为人父母的不易,懂得要感恩自己父母。父母已经完成抚养孩子长大的责任,操劳了半辈子,在余生应该有他们自己的生活。


荷叶的美


自己带好,没有婆媳冲突,育儿问题不是小问题。尤其是现在的老人只会说让孩子不磕着碰着,不生病,不饿着,丢不了就行了。让孩子缺失了很多锻炼的体会。尤其是当孩子一切都是白纸,需要一点点教育的时候,恐怕只有父母才会有耐心。例如穿袜子,穿鞋子,动手能力,智力开发,语言开发,这些都得大人一点点辅导,已经不是他们那个年代能吃饱饭就行了的时候了。现在幼儿教育是一大难关,自己的孩子又不是给老人生的,是给自己生的。自己的儿子闺女不照看,还想着以后给别人看孩子何必呢?



小幸福正在路上95


您好,我是三岁孩子的妈妈。

对于工薪阶层的家庭来说如何选择未必由咱们说了算,咱们能做的是更好的分配时间,让孩子喝家庭得到更好的照顾。

无论是父母还是爷爷奶奶都需要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孩子也需要得到不同亲人的呵护与疼爱。我认为最好的安排是父母每天工作八小时赚钱,下班第一时间回家接手孩子。父母至少有四个小时陪伴孩子。同时给爷爷奶奶一周两天的时间独自清净享受。为人父母的自然要比爷爷奶奶多付出些。

当然,这也是我自己的生活体验,未必能够适合所有的家庭,各自家庭的不同状况还是需要自身的衡量。


模仿教育


当然自己带了,有老人我也不用。我妈帮我两年,一起带的。我说得算!因为育儿没少跟我妈吵架!老人带孩子误区太多了。我不让他们插手,教育就是我和他爸说的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