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患惡性腫瘤,你選擇隱瞞還是告知?

腫瘤小生


就“家人患惡性腫瘤,你選擇隱瞞還是告知?”這個問題解答。


之前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2018全球癌症統計數據》報告中顯示,2018年我國有新發病例數380.4萬例以及死亡病例229.6萬例,相當於我國佔據全球癌症新發病人數的20%以上,同時意味著我國每天有1萬人確診癌症。

癌症一直是大家在生活中都不會願意過多去提及的疾病,因為它帶來的恐懼和不適也是使得大家對其談癌色變。

幾天,科室遇到這樣的一位病人與家屬。病人是一位農村老人,不識字也聽不懂普通話。連續多月的咳嗽不適,廣州工作的女兒做了多次思想工作後才將其帶來我們醫院看診。全程過程中,老人家都不清楚自己的身體情況,而女兒也一直反覆安慰老人說檢查結果並無大礙。

看到這裡,我想起網友諮詢過的一個問題——家裡人得了惡性腫瘤是選擇隱瞞,還是告訴他/她?

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的意見,因為我們接觸了很多很多的病人,在從醫這二三十年的期間,我們面了不同的病人,我覺得是選擇隱瞞還是告訴他/她,可能跟家患者本人的文化教育程度有關係。

如果說他/她受的文化教育比較高,本身是有一定的判斷能力,還有一定的對腫瘤的瞭解。

如果你不告訴他/她,他/她到處去搜尋資料,他/她自己都可以獲取一些東西,知道一些消息。這時候隱瞞病情的話,反而會加重他/她的心理的負擔。

所以說對於一個文化程度比較高的病人來說,可能選擇告訴他/她會比較合理一點。

但對於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文化教育程度比較低的朋友。家裡人說什麼就什麼,本身他/她只知道這裡舒服還是這裡不舒服,但是不知道是腫瘤。

你如果告訴他/她是腫瘤,他/她如果不知道還好,他/她一知道了,說不定就把他/她嚇死了,在心裡馬上會出現一些抑鬱的狀態。這時候你選擇善意的隱瞞一下病情,可能對這部分的病人是更有好處的。

所以說我個人覺得,如果家裡人如果患了了惡性腫瘤,可以根據他/她的文化教育程度來選擇到底是隱瞞還是告知。


希望這個答案可以幫助到你,也願你身體健康。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或者其他問題,歡迎私信或者留言交流。


胸外科陳振光醫生


家人患惡性腫瘤,你選擇隱瞞還是告知?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現實也是,有的人選擇隱瞞,有的人選擇告知,而且就中國的現狀來說,絕大多數人是選擇隱瞞,除非是病人自己先得知病情,不然的話,家屬一得知病情,基本上都是要隱瞞,也會一再交待醫生護士不要讓病人知道。而醫生護士呢,一般也會尊重家屬的選擇,幫著配合隱瞞。這是對還是不對呢?不好說。

隱瞞有隱瞞的好處,告知有告知的好處。隱瞞有什麼好處?病人不知道病情,心情沒有大的波動,情緒不會那麼低落,但壞處是,病人可能不配合診斷檢查和治療,因為他不知道得的是癌症,既然不是癌症,怎麼那麼多的檢查,那麼多的治療,而且時間還很長。而不配合診斷檢查和治療,可能導致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或者影響療效。

從醫學上,主張儘量告知。有人總說會打擊病人,當然會打擊病人啊,得了病,而且是癌症,心理打擊是必然的,家屬心疼病人的心情可能理解,但這個過程免不了,你不能總是想著保護,也不用把人想得太脆弱,一般是可以挺過來的,然後其實就過去了,接著就是接受,配合治療。其實,你不妨可以隱瞞病情的嚴重程度,而不要連什麼病都不讓他知道,你可以說是早期,可以治好,但要讓他知道得的是癌症,然後配合治療,去爭取最好的結果。

當然,如果是肯定沒有機會治癒的癌症,確實要酌情視情況決定要不要告知。


腫瘤專科醫生


你好,我是齊冬梅醫生,一位中醫腫瘤科的老中醫。長期從事腫瘤科的診治、教學、科研工作20餘年。很榮幸能夠回答您的問題,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你。

癌症,就像大家所說的絕症一樣,談癌變色。在我接過的患者中,有家屬瞞著患者本人來的,有患者本人自己瞞著家裡人來的,也有所有人都知情的狀況下的,但大多數都有同一個現象,就是想治病,但是沒有錢。治療癌症需要的花費太多,誰家也不是家產萬貫,有家屬患癌症整個家庭都陷入了苦痛。

很多人癌症患者家屬,在得知親人得了癌症後的第一反應是隱瞞,擔心病人接受不了結果反而減短壽命,而醫生一般情況下在發現疑似癌症的病例時不會直接告知患者本人,而是要求先和家屬溝通,驟然得知噩耗的家屬根本沒有正常思考的能力,往往第一反應是對患者隱瞞病情。建議根據患者自身的接受能力來決定是否對患者隱瞞,畢竟患者也是有知情權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的,這也是對患者本人的尊重。

此時,家屬必須理解、體諒病人。鼓勵患者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意志。癌症確診以後,患者的悲觀、恐懼情緒達到高峰,在關鍵的時刻,家屬更應該體貼、關懷,給予親人特殊的溫暖,以喚起患者求生的願望。鼓勵患者對親人和事業樹立起責任感,積極參加恢復健康的鬥爭。

另外除了隱瞞病情是需要家屬考慮的,幫助患者尋找合適的治療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中醫治癌在醫學中是比較重要的方式,“中醫三位一體療法”採用內服與外用,局部和全身,臟腑和經絡穴位相結合的綜合療法。消減瘤體局部病灶,增強機體的免疫力,保障免疫監視系統正常運行,以使機體主動消滅轉移的癌細胞,實現長期帶瘤生存。

患者在進行治療後,一定要進行鞏固治療和定期複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營養合理,保證營養均衡,保證自己每日營養的補充,按照患者自身的情況,適當的進行有規律的、持續的鍛鍊,提高人體的免疫機能,增強體質,有助於抵抗癌細胞的侵蝕。

以上就是我的解答,歡迎關注和轉發,大家有什麼癌症方面的疑問,都可以私信、評論您的問題,我將盡力為您解答您的疑問。


齊冬梅院長


在中國,家屬常常在惡性腫瘤治療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很多病人直到去世可能也不知道自己患的是癌症。

欺騙患者可能頗費周折。在長期的隱瞞和漫長的抗癌治療中,家屬承受莫大的壓力,患者在晚期也更焦慮和疑神疑鬼。

問自己:如果我患癌,我想知道真相嗎?

答案是肯定的。我想積極治療,參與決策我的治療過程,想多留時間給家人,想在有限的時間裡完成一些未完成的事,不留遺憾,瀟灑的離去。

實際上,研究表明70%以上的患者希望被告知結果。

你的答案是什麼。



腫瘤小生


在我國,向癌症患者隱瞞診斷結果是比較常見的做法,而西方國家卻恰恰相反。在國外,癌症患者享有絕對知情權,即使醫生不告訴家屬,也要告訴患者本人,然後由患者決定是否告訴其家人。有調查顯示,在死亡的癌症患者中,有高達三分之一的人是被嚇死的。如果患者得知身患絕症的過程中的心理變化不能被醫生察覺,會對患者的治療及恢復產生不利影響。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癌症病人大多都處於“不完全知情”或“完全不知情”的狀態,多數病人在一段時間後才會被宛轉告知所患何病,也有約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人直到去世也不知究竟為何。受西方醫療理論的影響,一些醫生開始意識到向病人隱瞞病情的做法有些不妥,因為這會影響到疾病的治療。關於該不該告知癌症患者真實病情,詳細介紹如下:

患者享有病情知情權

該不該告知癌症患者實情是一個比較為難的事,問卷調查顯示:在親人患病時,有74%的調查者會選擇向親人隱瞞所有或部分病情,只有26%的人會選擇全部告知患者。但如果換作自己患病,卻有85%的人希望知道病情真相。

早在1973年,美國的《患者權利法案》就強調了患者對其病情知情同意權的主導地位:患者就與疾病有關的診斷、治療、預測及危險性信息,享有知情權;對於看護、治療有接受或拒絕權;在被告知全部病情後,有判斷利害得失的自我決定權。醫療實踐中,美國醫護人員會將診斷結果和治療方案第一時間告知患者本人,然後再由患者自己決定是否治療以及何時告知家人。

我國《執業醫師法》的第26條規定:醫師應當如實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病情,但要注意避免對患者產生不良影響。我國於2010年通過的《侵權責任法》中,也將醫療關係中知情同意權的主體定為患者。關於癌症患者知情同意權的核心理念,是最大限度地保護患者的人身及精神利益。儘管如此,但在醫療實踐中往往會由患者親屬代理行使知情同意權,從而使該理念無法得以落實。

無論在影視劇中,還是現實生活中,很多癌症病人家屬都會遵守“保密”原則,這會使病人以為自己“沒救了”,不利於病人配合治療。另外對於病情保密,也存在低估患者心理承受能力的情況。不可否認,確實有個別病人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後會悲觀絕望,甚至走向極端,但這畢竟是極少數現象,而且也與告知方式有很大關係。

在得知真實病情後,大多數癌症患者是能夠採取積極態度面對的。當病人得知患有癌症後,一般會經歷四個階段,即否定、防禦、解決和昇華,在經過最初的逃避和掙扎後,會變得更加冷靜、沉著,而且能夠積極面對真實病情。在強烈求生慾望的支持下,會使他積極配合治療,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因此,大多數人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脆弱。

如何將病情告知患者?

有些人在身患重病後,由於不瞭解真實病情,也不清楚後續治療方法及預期效果,會出現期待值過高或過於悲觀的情況。對患者來說,知道自己病情是遲早的事,越晚告訴他就越被動。因此,如何儘快告訴病人真實病情就顯得尤為迫切。

一般來說,由醫生將病情如實告訴患者更為妥當,因為醫生能將病情的相關情況(比如癌症的種類、治療預後情況以及相關成功病例等)交代清楚,使病人對病情有更加全面的瞭解,不至於產生恐慌情緒。醫生不僅要有精湛的醫術,還要有良好的心態和溝通技巧,在告知患者病情時要因人而異。在熟悉了患者的病情及諸多方面後,再循序漸進地慢慢滲透。

比如,剛開始時先告知患者身上長了個“東西”,具體性質還無法判斷。一段時間後,再告訴他這個腫瘤是惡性的,但目前來看有很多治療方法可以緩解。最後再告訴他,可能是晚期腫瘤,但可通過保守治療改善生活質量。在中國,由於社會文化背景的要求,醫生告知患者真實情況一般需徵得家屬同意。

但無論如何,在告知病人的過程中要讓患者明確認識到,雖然身患重病,但我們仍會採取最合理的方案進行治療。對於無法治癒、生命期短暫的患者,不要直接將生硬的存活數字拋給他,要與病人多溝通,瞭解他們的期望及對病情的認知狀況。

另外要鼓勵患者多提問,對於患者的疑問應儘可能進行詳細解答。總之,對於腫瘤科醫生來說,與病人進行有效溝通是爭取病人理解和配合,及選擇最佳治療方案的關鍵途徑。

正確對待死亡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西方國家就已在大、中、小學開展了死亡教育課程,並建立了一套從幼童到成人的死亡教育體系。上世紀90年代,中國香港、臺灣地區也陸續開展了死亡教育,在中、小學日常教學中加入了相關課程。儘管如此,但在中國大陸地區死亡教育仍為一片空白。

對晚期腫瘤患者來說,最重要的是“尊嚴地活,安詳地走”。與各種意外死亡相比,晚期腫瘤患者的死亡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在這段時間,病人可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將自己最後的時光錄製下來,去實現自己多年未完成的心願等。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癌症是一種老年病,只要大家壽命足夠長,每個人都會得癌症。隨著年齡增長,各種癌症的發病風險也會逐漸增大,另外癌症的發生還與很多因素的長期積累有關。

有數據顯示,在50歲以前男女患癌的幾率差別不大,甚至在某些癌症上女性患病率還高於男性。但50歲後,男性患癌的幾率明顯高於女性,而且年齡越大越明顯。究其原因,主要與男性長期抽菸、喝酒密切相關。


jianxing2000


作為醫生肯定選擇告知,在告知的同時。必須要告訴他有希望的可能性,心態要好,不然會著急,憂慮而死,其實惡性腫瘤並不會那麼快死的,而是活活急死了,所以心態很重要,告訴他們的養生方法,食療,適當運動,與喝水,曬太陽,心情好等,配合針炙,點穴治療,會活很久的,你告訴他們,他們怕死肯定配合,如果不告訴,自己良心過不去,病人也不怎麼配合,他們選擇舒服的一面,如惡性腫瘤的人不好動,怕花錢拒絕治療。總生氣等負面情緒,病人既使不知道病也會曼延,最後病死,病人帶著不甘心,懷疑親人,含恨離去,家人心生愧疚,滿滿的是遺憾,所以要告訴病人,他願意採取什麼方法治療,家人都配合,滿足他們的要求,不要造成雙方留下遺憾,那種遺憾會會很久都痛!


元寶中醫


平心而論,得了腫瘤後無論是患者本人還是患者家屬,心情都一樣會很沉重,可能不誇張的說算是晴天霹靂!

對於那些剛確診腫瘤的患者,我們醫生還是選擇先將病情如實的告知患者家屬,徵求患者家屬意願,結合患者心理承受能力決定是否告知患者得了腫瘤的事實!有些患者平日裡就謹小慎微,情緒波動大,遇到生活如此巨大變動,一下子告訴他實情,恐怕很難一時接受,甚至做出什麼極端的事情。而有些患者平時豁達開朗,可能就比較容易接受得了腫瘤的既定事實。

工作第一年的時候遇到這樣一個患者,徐大爺,因為咳嗽就診當地醫院,發現左肺癌伴伴頸部淋巴結轉移,家屬一時慌了神,幾個孩子經過一番商議,覺得肺癌已經晚期了,生存期也不會太長了,就沒告訴徐大爺實情怕他接受不了,給老爺子報了一個旅遊團,讓他出去旅遊,這一出去就是3個月,徐大爺回來後第一件事就是來醫院,因為最近總是覺得頭暈,而且他對自己的病一直有懷疑,可是兒女誰也不告訴他!複查一看肺癌已經出現了多發腦轉移,疾病進展!這回兒女沒辦法如實相告,徐大爺非常鎮定的說我的生命我做主,得了腫瘤就治唄,現在治療手段那麼多!兒女傻樣了也後悔耽誤了病情,此後患者行基因檢測提示EGFR21突變,選擇了靶向治療,治療效果很理想,雖然後來又出現了病情變化,但是徐大爺一直都很配合治療。

我覺得每個人都有知情權,有自己生命的決定權,今後的路我該如何走應該是自己去決定!如果遇到情緒波動大容易抑鬱的患者,可以多疏導,建立信任,循序漸進的去告知!得知腫瘤的初期都會有個牴觸期,過了也就能慢慢接受!當然也要辯證看問題,結合患者心態和家屬意願!


腫瘤科小飛俠


治療癌症《中國創造》中認為,在剛確診或知道有治癒可能的情況下應該告訴患者實情,這樣對病的治療有決定性的幫助,激發了患者的求生慾望,他會極積的配合治療。

最近有一位網友"價值"在接受了治療癌症《中國創造》的免費幫助後,選擇了對患者隱滿病情的辦法。中藥品很苦是實情,患者採用了不配合,使本來可以治癒的肺部癌症,處於一種沒有給藥治療的延誤等待,結果不得而。

當然醫告知你他沒有治癒的手段後,隱瞞可以緩解病人的情緒。

實例: 李風蘊師傅醫院確診他是肺癌後,他找到了治療癌症《中國創造》,很快病情得到了控制,並在平穩的好轉,咳嗽氣喘症狀全沒了,他每天大街上遛彎晨練感覺很好。

悲催的事來了,他過去的工友嘲笑他吹牛,現在只有化療可以治療癌症,他回家大鬧一番,"這麼大的病,你也不讓我去住醫院?化療能治好癌症,我有醫保花不了多少錢!"

家人也沒辦法只好帶他去辦了住院手續。(張家口市附屬醫院,三甲)

命運是鬼催登!住院後一系例的檢查後,他有糖尿病不能施實化療藥物。

這一回大家都隱瞞了!醫師,護士,家屬都配合一致。

兩個月李師傅在昏迷中離開了人世。

中醫中草藥沒有忌諱糖尿病的實例。


用戶象棋高人11066445


根據我的經驗,如果積極治療,預後很好的話,根據患者心理狀態,可以選擇告知,一起對抗病魔,反之,如果預後欠佳,患者心理素質也比較脆弱,最好別告訴,心理因素對生活質量以及病情預後是很重要的。


用戶3443263245911181


從任何一角度說不告知好,告知於病有害無益,於事無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