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现在的大学生租着精装房,不管天冷天热24小时开着空调,吃着外卖的行为?

请你爱你


我觉这个问题有这么几点。

第一,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大学生有什么样的习惯应该是做过调研才应该得出的结论。调研的范围还不能是一所大学,不说是全国的大学,起码是一个地区的大学,如果调研都没做过就做出如此武断的结论,是不对的。我是高职老师,至少我知道,现在大学寝室只有住不下,劝走读的,没有因为学生都租房子了,寝室空着的。有没有钱是次要的,方不方便才是首要的。上过大学的都知道,上课地点有多分散,午饭早饭早操一样都躲不过。

第二,租不租公寓,叫不叫外卖这是学生自己的个人权利。他们虽然还在学校,但是他们都是成年人。已经9102年了,大学都让结婚生孩子了,租房子这样的事还是事吗?

第三,这样的生活算不算奢侈?这个见仁见智,我曾经遇见一个外地的母亲带着女儿办理走读,我们劝她让女儿独立哪怕一年,感受寝室气氛。我们也不理解为什么家在外地,为什么办理走读。后来,我们得知,她母亲前一天已经在我们学校附近买了一套房子,专门陪她读书。而且,一个了解奢侈品的同学说,当天她到学校的一身衣服加手表首饰就足够付一套公寓半数房款了。奢侈品对于这个女生来说,就和普通人上市场买白菜土豆一样稀松平常。我们还有开奔驰跑车来上课的学生,所以只是贫穷限制了大家的想象力。同时,我们也有一个月生活费只有五六百,假期还坚持打工的孩子。

第四,这样的行为存不存在问题?学校需要不需要制止,家长又应该怎么做。对于学校来说,只要他们不违反纪律就没有问题。住寝室的每周要查寝,私自外出会受处分,还有旷课会受处分,不参加规定的活动会受处分。如果学生是走读,又没有旷课,就不算违反纪律。对于家长来说,走读是一定要他们签字才会批准的,在校期间学校有保障学生安全的义务,离开学校就应该自己负责或者家长负责。如果家长坚持认为学校是安全的,那就不要让孩子走读,不签字,不给钱,保持和辅导老师的联系。

最后,还是要重申大学生虽然还是学生,但毕竟是成年人了,给他们一个成长的空间和时间,不要寄希望于他们一脚迈离大学的门就立刻能适应社会。


大倬姐


很巧,之前跟我合租的人就很典型,但是他后面搬走了 。


他才从学校毕业,那么很大一部分习惯还是大学里带出来的,他好像读的是专科,然后我当时问他,有学到什么东西吗?他直接摇头,并说道:在里面基本都是呆在宿舍里打游戏,到饭点的时候,就点外卖,宿舍的空调也是24小时开着,课也没正常上,就浑浑噩噩的过了3年,我笑他说这不就跟在网吧一样吗,只是在网吧你要自己出网费,在学校是爸妈直接给你包三年的包厢。他当时也是自嘲的笑了一下,继续游戏去了。


我认为这并不是说什么有钱行为,而是身体已经形成了享受,很自然而然的就去做他认为最舒服的事情去了,并且短时间没有奋斗的目标,很麻木,只能窝在家里,游戏度日。这个现象我感觉很大部分没找到奋斗目标的人身上都有,并不单指一些大学生。


物质上的享受与精神上的麻木才会造成这种颓废的现象出现。


52在途中


我觉得吧,有钱能供的起的,无所谓,家里给买栋楼整个直升机接送也没啥,毕竟人家父母努力也是为孩子过好日子的…还有好多大学生自己都有能力挣钱的就更没什么好说的了,靠自己你还想有啥意见…我小时候爸妈也没让我吃啥苦,我现在也不会想让自己孩子去体会那种日子…但是有些家里没那条件供应的,自己也啥也不会也不挣钱的,还要过什么高品质生活的就有点过份了吧……


薛定鄂的毛球


现在、95%以上的90后和00后都是楼主说的这种状态,尤其是女生!剩下的不到5%属于出身经济不宽裕的普通家庭,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

因为,90后和00后,出生和成长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腾飞的时代!独生子女较多,他们的长辈非常宠爱他们、使得这一代人从小养成了享乐主义的倾向。

90后和00后的特点:普遍骄傲任性、消费注重品质,对价格不敏感、对居住舒适度要求较高、对于工作首先是出于兴趣、不懂的取悦领导和上司、一不开心就辞职、90后和00后喜欢便利店超过超市、与70后和80后比起来,他们普遍懒惰,不喜欢做饭、不喜欢做家务、喜欢叫外卖、出门哪怕1公里也要叫出租车、敢于透支消费、为了满足虚荣心而攀比消费、不计后果、套路贷的最主要目标客户就是90后和00后。

90后和00后的上述特点,催生了很多新经济形态:例如外卖行业、网约车行业、精装修长租公寓行业、套路贷行业、生鲜电商行业等,没有90后和00后的懒惰成性和享乐主义至上,这些行业就会失去最大客户群体。

90后和00后也有很多优点,例如因为随着互联网而成长,所以他们的意识形态普遍接近西方国家,更容易接受西方国家的先进理念。这使得90后和00后在科技创业领域,可以大放异彩、一展宏图!90后和00后的思想活跃,敢于向落后规则挑战、工作中他们不会像70后和80后那样、看着领导眼色行事,他们敢于顶撞领导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90后和00后强调个性和自我展现,对领导和上司的服从性较差、团队合作意识较差,但这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一种进步。

总之,中国的未来走向、决定在90后和00后的意识形态!总体看,他们的优点大于缺点!厉害👍


MiniTDK


对于年轻的一代,突然好像不知道该怎么评论了,那就说说我们这一代吧。我们这一代确实很苦,初中的时候一个礼拜的生活费5块,高中的时候一个月的生活费200。大学的时候一个月也没超过500,反正就是一个字穷。那个时候只能说没被饿着,顽强的活下来了而已。但是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啦?说明我节俭?扯淡!只能说明我没钱。

社会发展如此之快,经济都翻了几翻了。明年也是可以实现全面小康了,我们尽然还在用以往的经验要求现在的学生,合适吗?所以对楼主的问题我有一下几点思考:

第一,现在都2019了,祖国的伟大复兴马上都要实现了,而你却还没睡醒。别人家里有矿,有钱,有产业,为什么不能高消费?

第二,也许有些大学生过着比我们还奢侈的生活,但你想过没有,也许别人在家里开中央空调就和我们摇风扇一样正常怎么办?也许别人吃外卖就像我们稀饭下咸菜一样难咽怎么办?我们自己穷,为什么让别人陪我们一起苦?难道就因为他们是大学生?

第三,如果自己的家庭确实困难,那就引导孩子更努力的学习,让自己过上人人向往的生活。而不是靠诋毁别人的虚荣,来弥补自己的无能。

最后,自己孩子的价值观自己引导。多点努力少点抱怨,对孩子的身心成长真的很重要。


熬出来的自由


现在有两种情况吧,一种就是“盲目的攀比”“炫富”,这种比较不体面,还有一种就是现在大学生都有自己的创收门路,外在的保障十分扎实,自身也就过的比较惬意。

大家好,我是胡小度,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

现在有一种现象,就是前者所谓的“炫富”,在学校里十分拉风,手里永远是最新款的ipone,身上也是国际大牌的衣服,甚至脚上都是几千块的鞋子,外人看来,真像是一个富二代,殊不知,其家庭收入也就是最一般的不同家庭,,根本给不了他这么多生活费,花呗、借呗甚至校园贷的也不在少数,就是为了所谓的虚荣。

我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拿着父母提供的物质,学着他们不懂得知识,见识他们没有见过的市面,体验他们没有体验过的人生,到头来却嫌弃他们如此笨拙。这大概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吧”。

另外一种就是通过的头脑挣钱的,网络时代商机无处不在,有些学生就会通过自己的优势慢慢的“捞金”,也就会过上一些相对惬意的日子,实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胡太太的胡先生



不管大学生是用自己挣的钱,还是家里的钱,租精装房,不管天冷天热24小时开着空调,吃着外卖,我对这样的行为一点儿都不赞同。

第一,大多数大学生凭自己的收入没有租精装房的能力。很多大学生的学费、生活费都是靠父母支付,按现在的大学消费标准,1名大学生一年的学费、正常生活费,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对一个中等收入的家庭来说,也是一项大的支出。作为一个年满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吃着父母、花着父母,再去额外支付高价钱租精装房,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


况且有的大学生的家庭并不富裕,他们只顾自己享受、满足虚荣心,从不体谅父母挣钱多么不容易。

第二,即使有个别大学生凭自己的能力,能支付精装房租,也不应该过度消费。作为大学生,还是勤俭一些,理性消费为好,即使自己挣钱,有能力租精装房、任性开空调、随意叫外卖,但还是应该讲究一下花钱的方式。俗话说,有钱花在刀刃上,可以把钱用来投资理财,也可以作为将来的事业发展基金存起来,总比大手大脚花掉好。


人常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学时期正是磨练大学生意志的时期,千万不能因追求享受、追求高消费,而消磨了自身追求上进的意志。

第三,现在很多富人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穷养。很多明智的富人,为了锻炼孩子的意志,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对孩子用各种方式进行穷养。反倒是一些收入不高的家庭,对孩子一味娇惯,满足孩子的奢侈要求。


曾国藩曾说过,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虽然家庭条件优越,曾国藩却始终坚持穷养子女,目的是培养他们的独立性,不靠家庭而靠自己。结果,曾家的孩子个个有出息,世代不衰。


大学生阶段正是刻苦学习、积累知识的阶段,还是应该把心思用在比学习、比干事上,而不是用在享受和攀比上。


自律的海鸥


你看或者不看,人家就是住着精装房;

你热或者不热,人家就喜欢吹着空调;

你有的吃或者没的吃,人家就是爱点外卖;

你看的惯或者看不惯,人家就是享受生活;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大学生也是如此,这是人家的私人领域,旁人无权干涉吧?!没有哪条法律法规、条令条例或者校规校纪,规定大学生不许住精装公寓、长年吹空调、点外卖的吧?反正都是人家消费,高兴就可以了!就好像你的邻居生活水平比较高,顿顿有肉吃;你却天天为买什么菜还犹豫不决,难道你就因为这气不打一出来,把问题抛到公共平台来讨论吗?



大学生如此生活,家里肯定有这个实力来供,人家父母都没说什么。作为外人,对此却品头论足,这样不好吧,就如原来农村里的老太太们,吃完饭闲得没事做,就爱嚼个舌根,东家长西家短的,津津乐道,气人有笑人无,典型的“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心理”!



社会就是如此,有房子多的自己都不知道哪个房子在什么位置的,也有为了买房用了“6个钱包”都不够的,还有租房子的;有房子大的可以开博物馆的,也有一家老小挤在一个小房子蜗居的;有轻轻松松就能拿个百八十万的,也有累死累活才刚够生活开支的;有车库里挺满停满豪车、跑车的,也有骑电动车、自行车的;有妻妾成群的,也有讨不到老婆,为彩礼发愁的;有私人飞机、游艇满世界旅游的,也有一辈子都没出过自己所在地区的;有出门就住五星酒店的,也有囊中羞涩,只能住街边小旅馆的;有毕业就进家族企业,成了CEO的,也有汗流浃背投简历,跑人才市场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到什么时候都不过时。有颗平常心,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自己尽管去奔就好了!



大学,虽然比中小学时间自由的多,管理也宽松的多,但毕竟还是学校,学生学习的阶段。不管怎么样,既然是学生,把自己的学业搞好了就行了,不要搞什么“道德绑架”,让学生承担所谓的社会责任。毕业进入社会以后,自我其该承担的责任等在那里。



什么事,用理性去分析和看待,也就心平气和多了,对吧?


木叶风语


不仅仅是大学生吧,很多年轻人也是如此,除了有父辈创造的好条件之外,还有衣食无忧的生活多年,即便是到了社会也不会忘记这个慵懒得作风,另外,就小编而言也有这样得时候,不过慢慢成熟之后,就坐不住了而是没日没夜得奔忙,即便天气再热该出去也出去,该工作工作,没得吃连叫外卖的时间有时候都没有哦!这些年也就是这样奔波的过来了,所以人啊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


长城汽车金融


能支付房租和相关水煤电费就可以啊,不然住精装修的房子干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