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什么时候打正确?

际洲1


不要轻易打!

打了就停不下来了!

糖尿病诊断标准

 

目前我国采用的是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具体如下:

 

多饮:每日饮水量多在2000~3000毫升以上。多食:食欲亢进,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两三斤,即便这样,还觉得饿。

 

多尿:排尿次数多,一两个小时可能要尿一回,每昼夜尿量可达3000~5000毫升以上。

 

体重下降:虽然糖尿病患者吃得多,但因为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所以机体总是处于能量不足的状态,只能靠分解体内储存的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长此以往,能量入不敷出,体重自然下降。

 

有“三多一少”的糖尿病典型症状,并且符合以下三条中的任何一条,就可诊断为糖尿病:

    ①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

②随机血糖≥11.1毫摩尔/升;

 ③口服糖耐量试验,服糖后2小时静脉血浆血糖≥11.1毫摩尔/升。

 

如果没有明显症状,但只要两次静脉血浆血糖化验结果符合以上三条中的任何一条,也可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康复技术支持


打胰岛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胰岛素降糖作用和食物升糖作用相吻合,食物升糖砝码和胰岛素降糖砝码怎么平衡?

糖友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医生,这个我能吃吗?”其实糖友什么都能吃,但要学会怎么吃?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掌握血糖天平另一端的降糖砝码。降糖砝码指的是运动和胰岛素等降糖药物。我们看看食物和胰岛素砝码怎么平衡。

首先,要抵消食物砝码的作用,我们需要与食物砝码重量相当的胰岛素砝码。

这个很好理解。但是,大家知道吗,升降糖砝码重量相当是天平平衡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啥叫必要非充分,就是说,除了砝码重量相当,还需要考虑食物升糖与胰岛素降糖作用吻合的问题。

吻合不知道大家以前有没有听说过?换个相对好理解的说法,就是当进食时升糖砝码增加时,对应的重量相当的降糖砝码胰岛素应该在何时打。血糖曲线和胰岛素作用曲线是一个二维作用,一个是数量,一个是时间。吻合实际讲得就是时间。

这个图是典型的餐后血糖先降低后升高,原理如下:

假如胰岛素大部队率先到达战场,就是我们的血管里,已经要开始发挥作用了,但是它的敌人,刚吃进来的食物还在胃肠道里打转,未被吸收。如胃肠道本身吸收慢或消化不良,那么天平就偏向胰岛素这边了,就可能一边吃饭一边低血糖,等到胰岛素作用高峰过了,食物才像老牛车一样慢慢前进,终于到达血管里了,这个时候,胰岛素已经过了鼎盛时期,所剩作用寥寥无几,没有足够的胰岛素的压制,血糖就hold不住了,直线上升。这个道理,大家听明白了吗?

这种胃肠道吸收慢,吃饭后容易后高的糖友,可以做些什么呢?

首先,可以在餐后血糖上升时进行运动,因为运动除了本身可以降糖,还可以加速胃肠道吸收速度,使食物大部队加快速度进入血管。

其次,有餐时胰岛素的糖友,找到适合自己的注射胰岛素和进餐时间极为重要,吻合是一切平衡的关键。想要找到吻合点,一方面要自己积极学习如何根据动态血糖曲线调整注射胰岛素和进餐时间,另一方面,建议大家尽量在专业医疗人员指导下进行实时观察和回顾总结,确认方案适合自己。

我们再来看两个特殊情况,一个是胃肠道吸收速度极其慢,一个是平时在应酬、聚餐的时侯,一顿饭吃1-2小时甚至更久。这两种情况,靠一针速效或者短效胰岛素很难使分批的食物和固定的胰岛素高峰吻合,就需要采取一些特殊措施,如将速效或短效胰岛素分开2次打,吃之前打1次,从开始吃第一口饭算起,1-2小时左右打第2次,因为每个人,每顿饭情况不同,具体2次胰岛素剂量分配,间隔时间是不同的,需要个体化方案。

针对这两种情况,有泵的糖友会更方便,可以使用双波或者方波方案,使胰岛素作用高峰变缓,持续时间延长,具备平缓的胰岛素作用高峰和长长的胰岛素尾巴。方波方案能应对分批而至的食物部队,并且可以灵活调整方波比例和持续时间,应对变化多端的食物。

刚才说的情况是胰岛素作用早了,食物吸收慢,它的反面就是,食物吸收早或者吸收快,胰岛素作用慢。形象的说,食物就像一只活跃的小老鼠,一马当先,率先出发,开始作乱,早已把血糖升老高了,胰岛素还安步当车,迟迟未到,即使给了猪的重量的胰岛素,也抗不过老鼠重量的食物,那么天平就偏向食物那边了,血糖就先上升了,但是猪可不是病猫,等猪慢悠悠走来,食物已经消耗殆尽,猪的重量足以使天平翻盘,所以血糖直线下降。

这就是为什么血糖像坐了过山车,直上又直下的根本原因,食物先吸收时血糖直线飙升,食物吸收完了,胰岛素大部队来了,一压血糖又直线下降甚至低血糖。

假如食物大部队和胰岛素大部队在统一时间到达战场,在血管里成功会师,两者势均力敌,升降糖作用刚好相互抵消,那么就会有如上血糖波形,合适的餐后血糖并非直线,而是像小山丘似的平缓曲线

想了解更多糖尿病知识及控糖技能,可关注在线指导控糖先行者——微糖 weitangr


微笑面对糖尿病


一般确诊糖尿病后,可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先从饮食和运动上入手,进行生活方面的调整,从而控制血糖,如果血糖还是控制不稳定的可以进行口服药物治疗,当然这个时候饮食和运动也是需要一起进行的。一般糖尿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是可以达到血糖的稳定的。

三个月后如血糖控制不佳,可使用胰岛素治疗。但一型糖尿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糖尿病合并其他应激状态,需及时应用胰岛素治疗。

其次就是不同的胰岛素降糖的作用和时间是不同的,需要配合医生的医嘱进行胰岛素注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