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五項都檢查什麼?怎麼判斷陰性和陽性?

婷婷的美麗新世界


“乙肝五項”是乙肝病原的基本檢查,不同醫院不同實驗室可能應用的檢測試劑和方法不同,結果也會有所不同,有的可能是5項指標,有的也可能出現7個指標等。

“乙肝五項”分別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體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體HBeAb,乙肝核心抗體HBcAb。

這五項裡(不一定是實際化驗單顯示的順序)第1,3,5項陽性(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乙肝核心抗體陽性)就是俗稱的“大三陽”。五項裡第1,4,5項陽性(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體、乙肝核心抗體陽性)就是俗稱的“小三陽”。第一項乙肝表面抗原也被稱為“澳抗”,就是常說的“澳抗陽性”。只要第一項乙肝表面抗原陽性,就是有乙肝病毒感染。

如果單純第二項乙肝表面抗體陽性,一般是注射乙肝疫苗後產生的保護性抗體。

如果第2,4,5項或者第2,5項陽性,說明是感染過乙肝病毒後產生了抗體。這種情況一般情況下是沒有問題的,和健康人一樣。

如果五項全部陰性,說明對乙肝病毒沒有保護性抗體,可以注射乙肝疫苗產生第2項保護性乙肝表面抗體,以增加對乙肝病毒的免疫功能。

更多肝膽問題,請關注“肝膽相照”


肝膽相照


乙肝五項檢查,又叫乙肝兩對半,因為這裡面有兩對抗原/抗體系統,再加一個抗體,總共是五項,也就是兩對半。



這五項分別是: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體、乙肝e抗原、乙肝e抗體和乙肝核心抗體(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其實,應該是有三對,還有一個乙肝核心抗原由於血液含量比較少,多半存在於在肝細胞內,不容易檢測到,並沒有商業化使用。

乙肝兩對半里面的檢查項目,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標誌物,其中抗原是病毒的成分,而抗體是人體的免疫系統針對抗原的存在而產生的蛋白質。所以,這是一個檢查乙肝病毒和人體的免疫系統相互作用的結果的檢查。



打個比方,一個拳頭打你一拳,我們要檢測這個拳頭和拳頭落在身上的痕跡,拳頭就是抗原,身上留下的痕跡就是抗體。

乙肝兩對半檢查,不但能提示被檢查這是否現在有乙肝病毒感染,而且還能檢測既往是否感染過乙肝病毒,以及瞭解到人體是否有針對乙肝病毒的特異性免疫力,也就是抗體。

乙肝兩對半檢查分為定性檢查和定量檢查。定性檢查能夠直接在結果後顯示是陰性還是陽性,而定量檢查是檢測抗原和抗體的水平有多高,然後根據參考值來判斷是屬於陰性還是陽性。



不過,現在的定量檢查一般會以箭頭來表示,不管這個箭頭是向上還是向下,都代表是陽性的,後面沒有箭頭提示,一般就是陰性的。

很多人看乙肝兩對半,會去關注定性檢查結果的數值,並對照參考值,往往會為這些數值的升降而糾結,認為數值這一次比上一次要高,就是病毒有上升,其實這個是錯誤的。

事實上,乙肝兩對半並不是直接檢測病毒的,直接檢測病毒的檢查叫乙肝病毒DNA檢查。



乙肝兩對半會呈現出各種各樣的結果,比如135、145、15、245、25陽性,讓人更摸不著頭腦的是五個全部是陽性。不過,每一種形式的結果都有一定的原理。

想要了解您自己的檢查報告所呈現那些陽性或者陰性是什麼樣的概念,請關注@龍大夫的肝病課堂,或者,有問題直接在評論區貼圖,龍大夫會抽空給大家一一解答。


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在參考值以外就是陽性,你1,4,5陽性是小三陽,

大小三陽只是反映人體內攜帶病毒的狀況,不能反映肝臟功能的正常與否,因而不能用來判斷病情的輕重。 你查查肝功能吧 ,(1)若正常,只是乙肝病毒攜帶者,乙肝病毒對人體(肝臟)沒有損傷,一般不需要治療,定期去檢查肝功能即可,(2)若異常,說明肝臟受損,會有厭油、食慾不振、乏力等症狀,就需要治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