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會選擇一個能力好而態度差的下屬,還是選擇一個態度好而能力一般的下屬?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這個問題是很多領導比較頭疼,也容易犯錯誤的地方。為什麼?

一、大多數時間態度比能力重要

對一些常規的不需要特別專長的崗位,或者公司處在穩定發展期,架構完善,人力配備比較完善的時候,毫無疑問,態度比能力重要。

二、有些時候有些能力可遇而不可求

小公司,業績靠某一二個業務骨幹支撐的時候;創業性企業某個技術瓶頸只有某些人能搞得定的時候;開拓性工作只有某些人才能完得成的時候;框架性工作只有某些人會搭的時候······,但某些人因為能力,所以任性,領導只能忍了。

也有時候忍不住,於是陷入青黃不接很被動的局面。

總的來講,職場上態度比能力重要,因為態度好能力強的人比比皆是,態度不好,你再牛,領導也只會忍你某一個時期。

我是丁泳心,如果能幫到您,我很開心。我在職場20年,深度洞察職場本質,直指問題核心,持續分享乾貨,歡迎關注、點贊、評論、吐槽。


丁泳心職場老梗


要看領導屬於三種類型的哪一種了。1、不決策不扛責任;2、決策不扛責任;3、又決策又扛責任。三種類型領導對下屬的要求有很大不同的。

不決策不扛責任型

這種領導基本就廢物了,攤上這樣的領導,自己工作是很輕鬆的,但是錢是比較少的。

想想自己的領導從上級領導那裡接到任務,然後開個會把任務說一下,大家就開始幹吧,中間有什麼問題或難點,自己看著解決就行了,至於結果完成的怎麼樣也沒有必要給領導彙報,反正一切看著辦,領導自己完全不管事。

我們單位就有一個這樣的領導,他帶領的團隊整天很是悠閒的,有的甚至都不用來公司,只要來打個卡就行了,最後該領導被炒魷魚了,其他團隊人員沒有人要的,只能自己離職重新找工作的,突然發現自己這段時間能力沒有什麼進步啊,所以只能找一個比原來崗位還低的崗位做。

所以,如果自己的領導是這樣的,能力強不強,態度好不好都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決策不扛責任型

這樣的領導基本都是官威十足的,他就喜歡下屬按照自己說的做就可以,其他的反對聲音統統不要出現,所以就要求下屬態度一定要好,能力一般也是可以接受的。

可是,如果工作失敗了,領導就會把責任推給下屬,就會說,都是哪個誰沒有按照要求來做才導致項目的失敗。所以自己永遠要做好被黑鍋的準備。

一旦工作中出現了成果,領導就會往自己身上攬的,他才不管自己的吃相難不難看,反正成果都是在自己英明的領導下實現的。

如果領導的上級比較英明的話,也許會在適當的時候點一下自己的領導,讓他有所收斂,可是這樣的領導是沒有什麼記性的,三天過後有變回來了。

所以,當自己能力一般時,遇到這樣的領導,態度好點,工作抱住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關鍵是自己需要承擔很多。

決策扛責任型

遇到這樣的領導,自己真的是幸運的,面對團隊負責項目勇於決策,給大家一個正確的方向,遇到什麼無法抉擇的領導立馬給出建議。

大家工作出成果了,為大家爭取獎金,團隊一起聚餐,提高整個團隊的士氣,就像蘇明玉做銷售的,憑什麼別人能死心塌地的跟她幹,原因就是明玉從來不虧待下屬。

團隊工作出現失誤,領導為團隊頂雷,寧可自己被罰款也要保護團隊成員。

我在參加第一份工作時就遇到過這樣的領導,有一次總部來人檢查市場,發現問題了,說要罰款,領導直接站出來說情,還親自打電話到總部斡旋。

所以這樣的領導需要的是有能力的員工,至於態度不是重點,有些特殊才能的人,脾氣總是有些古怪的,只要在領導的忍受範圍都是ok的。

總之,職場中,領導最喜歡還是能力強,態度又謙虛的下屬,能力不能短時間內得到提升,可是態度可以啊。


馮少俠聊職場


我的朋友水哥說:你是boss不是嫖客,情緒滿足這種奢侈的體驗你買不起。

那些特別會講話的“體貼的”員工,他們的斤兩boss難道看不出來麼?boss不只不蠢,大概率還非常聰明。boss的潛臺詞是:員工的情商是套路,我懂。如沐春風是演技,我懂。可是,我特麼都已經艱辛成這樣了找幾個說話讓我熨貼的人在我身邊讓我愉悅一下,有錯麼?

於是,在一些公司,總會有那麼一個(甚至更多)boss身邊的小紅人。他們專業能力和智商通常雙低,性格陽光無害,在工作態度上呈現出異常積極向上(僅限於態度),時刻訴衷腸表露對公司的忠貞不二,最擅長技能是攪渾水和稀泥和甩鍋,卻牢牢佔據著boss的“寵愛”。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下去的公司後來都怎麼樣了?都死了。或在走在死的路上。

只有赴死的創業boss才有資格享受情緒上的舒服,因為那舒服是無能的下屬(團隊)用情商營造的幻覺。活著的,公司活的好的boss無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窄義的成功之路孤獨刻骨寸草不生,所有鮮花簇擁灑滿陽光的大道,一起拼出了失敗的版圖。

每一個成功的boss都曾萬箭穿心,被委屈撐大的胸懷最後撐到麻木無痛感。心智的恆久銼磨從來都是向上攀爬的標配。上市了也不例外。

身為人類,情緒滿足是剛需。

可身為創業公司boss,要是總把自己當人類,不停的心疼自己,那這個磨皮拆骨的差事是一定幹不下去的。

你是boss不是嫖客,情緒滿足這種奢侈的體驗你買不起。你的滿足感只能來自目標的達成與結果的推進,除此都是妄念。

至於還要貪圖創業過程中的愉悅與慰藉,哪怕是花錢去從員工那裡購買愉悅。

你的義務是自己賺錢,責任是讓你的員工賺錢和獲得成長。員工的義務是自己賺錢和成長,責任是讓boss賺錢和完成理想。



17譚


  • 態度多屬於性格,性格是不容易改變的。而能力是可以慢慢培養的。

  • 中國足球原教練米盧的格言:態度決定一切。所以,站在這個立場,態度與其它因素相比,是第一位的。很明顯,著眼長遠,選擇一個態度好而能力暫時一般的下屬符合發展規律。

  • 決定人生高度的往往是個人的態度,德才兼備徳在前。而德為品質,也即態度。這裡,我們不妨先把領導和下屬的關係割裂開來分析。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也沒有毫無緣由的高度,領導之所以能成為領導,肯定在某些方面有著過人的能力。作為下屬,首先要明確自己的位置,決策權在領導身上,自己作為下屬首先是服務於領導的,在領導的具體帶領下開展各項工作;其次,要掂清自己的份量,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能走上領導崗位,肯定在見識、管理以及行業專業技能等方面有獨到之處,領導是把舵的,而下屬也就是個水手,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幹活的始終不缺;第三,要考慮自己能擔負的責任,權責是對等的,領導需要考慮全盤,統籌全面,對大局負責,下屬則只對手頭所做的某一項具體工作負責。一旦出現問題,領導在跟下屬共享直接責任的同時還需擔負領導責任。

  • 所以,搞清楚這個關係,這個選擇就很明顯了。

  • 古話說:用一賢人,則群賢必至;用一小人,則小人齊趨。看顯績更要看潛績,立足當前更要放眼未來。愚公移山,這是態度,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傷仲永”的故事比比皆是,楊修之死、解縉慘死的悲劇也足以讓人唏噓。有能力,沒有態度,從來都是不可取的。


  • 非學無以廣才,吾生有涯,而知無涯。所以,任何時候保持一個謙卑的態度,學習、歷練、成長,終歸沒有壞處。


自怡悅亦可


有人說要看情況,當有的人能力是別人無法達到的情況, 會忽略他的態度的,但是我認為態度是用人的必要標準。

首先,從認同企業文化上來說,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實際上反應了他認不認同企業的規章制度和流程,認不認同企業的發展方向,總的來說就是認不認同企業文化,如果他認同企業文化,就會服從公司的安排,和同時團結協作;如果他不認同企業文化,公司有什麼決定或者項目,他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執行,而是這樣做不好,是反對,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會浪費企業的資源,降低企業的辦事效率,也會影響他人的工作態度。

其次,從態度和能力的轉變過程來說,態度可以簡單分成兩種,好的和壞的,甚至可以說是正能量和負能量,一個人的態度轉變是需要漫長的過程,甚至很難轉變,因為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新的觀念植入進去需要花費大量的經歷;而能力分高低,能力低的可以通過努力或者企業的培養來提升自己的能力,提升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種,而且提升的速度和效果是可以通過事情來體現的,所以能力並不是一個人獨有的,是可以後天獲取的,不能把能力當做唯一用人因素。

最後,稻盛和夫在活法中提出了一個成功的方程式:成功=能力*熱情*思維方式,其中最特殊的就是“思維方式”,通俗來說就是態度,因為這個公式是相乘的關係,而態度有正負之分,所以正向的思維方式會讓你是成功的,而反向的思維方式會讓你離成功越來越遠。

所以,不要因為一個人特殊的能力而去遷就他,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才是企業最看重的,培養哪些工作態度好的人,提升他們的能力;改變或者淘汰能力好,但是態度差的人,要讓員工認識到,態度是企業最基本的要求,最基本的都達不到,何談使用個人的能力!


小話梅青青


有能力的領導喜歡傻子,讓幹啥幹啥,自己懂12傻子幹7,8.你要是自己懂7.8.傻子做4.5.你的工作可想而知。事不能一概而論,領導佈置的工作都是做減法,有能力的下屬做加法,也是如履薄冰。要是做老闆嫉賢妒能,可想而知,一團糟。中國老闆是合適的時間做了合適的事,能力一般,很難做長久,中國的事好多是弄銀行,認為銀行傻,可是國家不傻,國家是這樣的,只要你的錢不流入國外,隨便弄,事讓想當老闆的幹,還不用管理,很多老闆做來做去,都是銀行的,一場空,做到好的能好到哪去,也就一個大房子,一個好車,表面上的榮光,社會要發展,事要有人做,這才是國家提倡的。


張建中21



待完善2121


雖然這種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從之前各位的回答,也基本上能看出端倪,那就是在中國人眼裡,態度比能力更重要!

但是這種事,在我看來並不一定是好事,你想想,當你可以很輕鬆的完成公司交代的事,為公司創造收益的時候,僅僅因為態度問題就把你給否定?錯!而且態度只是別人對你的主觀感受,態度差有時候其實也可能只是情商問題而已!我並不是在鼓勵態度差。而是說有能力的人就算有點脾氣也能夠理解,我們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既有超神的能力又把自己擺在特別低的地位吧,畢竟每個人都不是聖人!


老實人阿祥


很多時候一個人的做事態度代表了一個人的性格及工作思想。態度端正積極的人。做任何事情很有激情,學習能力很強,做事認真負責。態度是與身俱來的,能力卻是可以不斷學習中成長。有一個良好的態度的人,時間是不會淹沒他的,他的能力自然能夠得到強大的提升。而如果態度不端,三天打魚 兩天曬網,那麼他能力再強也幹不了什麼大事。特別是現在這個社會,技術上。能力強,知識豐富的人太多了。根本不缺這塊的人,現在缺少的是態度端正的人。


潛藏的人性


從我感覺多數的領導是選擇態度好能力一般的下屬,一是舒服,二是便於引導。三是執行力較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