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不舒服,心裡不安甚至有些恐懼,到底是心理有問題還是心臟有問題?

紅花還需綠葉123襯


作為一名醫生,我來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排除軀體疾病

如果您感覺身體不舒服,心臟難受,首先應該到綜合醫院就診,看看心臟到底有沒有問題,因為某些心臟的疾病,也會導致心率加快,讓人感覺心慌不適,心前區難受,感覺恐懼,治病治根,根源找到了,疾病很快就能得到改善的。


如果軀體檢查未見異常,應該考慮是情緒問題。

很多焦慮、抑鬱的患者也會出現軀體化的症狀,有些急性焦慮障礙的患者會出現心前區不適,心跳加快,呼吸困難,出現瀕死感。有些抑鬱症的患者會出現周身無力,頭暈,頭痛,胃痛,所以很多焦慮、抑鬱的患者首先會到神經內科、消化科或者心內科就診,但他們做了各項檢查後都沒有異常,家屬也很無能為力,所以精神科有一小部分情緒障礙的患者,都是由綜合醫院的醫生介紹,才到精神專科醫院的。


總結

軀體疾病和情緒障礙都會產生軀體不適感和緊張、焦慮情緒。但首先應該排除軀體疾病,找到病根才能很好的治療。如果檢查正常,說明疾病的根源就是情緒障礙,是情緒障礙導致的軀體不適感,應該首先治療情緒障礙。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的評論和關注。


精神科小趙醫生


這個問題要分開來看。如果身體不舒服,要到醫院檢查一下,對症下藥及時處理。

如果是因身體不舒服導致心裡不安和恐懼、擔心,這顯然是心理問題。如果過度懷疑是某種疾病,也可以叫疑病症;如果典型特徵是恐懼害怕的,也可以叫恐懼症。焦慮症一種統稱。

由於不安、恐懼、擔憂,會導致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心慌、出虛汗等症狀,尤其是心跳加快和出虛汗,會令當事人更加擔心,也是容易誤以為是心臟有什麼問題的原因,這種心跳莫名加快和心慌為典型特徵的情況稱為心臟神經症。不過,不要擔心,這都是心理問題,通過疏導可以消除。

由於心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如果出問題直接危及生命,所以很多人對此有不安和擔心,是可以理解的。其實在遇到身體不適,尤其是心臟不適的時候,產生不安和擔心是正常的生理心理表現,只要澄清這一點,就可以排除不必要的擔心。

別忘了,身體哪裡不適,要及時到醫院檢查,一是便於早發現早治療,二是排除不必要的擔心。




飛揚心理王主任


身體不舒服,心裡不安甚至有些恐懼,到底是心理有問題還是心臟有問題?

身體不舒服,應該先做體檢,到好一些的醫院系統檢查一下,如果查出問題,就積極治病,如果沒有問題,就考慮是心理問題,實際是焦慮,疑病症。

心裡不安,出現恐懼,這是焦慮的症狀,同時也是焦慮升高的體現。人在焦慮的時候會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頭痛頭暈等症狀。

這往往是在某次勞累、生氣、喝酒、熬夜等等情況下突然出現心慌心悸,在難受的時候想起以前誰得心臟病死了,或者難受過後自己百度,感覺自己的症狀和心臟病症狀一樣,就形成了條件反射。

還有一點就是個性比較敏感,消除焦慮,消除潛意識焦慮就能康復。


霍體清




我來嘗試回答一下你的問題,希望我的答案能對你有些幫助。


通常我們仍在出現身體和心理上面有不協調的症狀的時候。我們總是會把身體和心理區分開來,去找原因。但也只是在症狀上面去找原因,所有的治療都是在掩飾症狀,卻找不到根本的原因。

細心的人,應該能夠體會到。通常我們的身都是被動的。有句廣告詞叫做,身未動,心已遠。比如說,當我們上一天決定第2天早上出門,那麼我們從上一天的晚上到第2天早上,這整整的,一夜的時間,我們的內心其實早已經不在家裡了。

而在等待的這一段時間裡,其實能量正源源不斷的從我們大腦裡不停的向外流失。有經歷的人,都應該會有體會,就是第二天準備出發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很疲勞很疲憊。

我們的身體一直在追著心跑。直到身體出現病症的時候,身體不得不做出自我調整。這種調整自然和心不會是同步的。所以就不得到醫院去等一等咯!人是萬物之靈,人的身體是最精密的儀器。我們應當尊重自己的身體。所以不要對自己的身體作過多的干預,只要及時迴歸就好。

其實這正能說明我們當下的身心狀態,是錯位的。我認為這也是一切疾病的根源。

因為身體所有的疾病,都是因為人的能量低下,也就是氣血的低下,而在身體的薄弱環節發生的病變。而人體能量流失最嚴重的環節,就是大腦的活動。

從事腦力勞動的人,或者是情緒波動比較大的人,應該能有深刻的體會到過,心對身體的影響有多大?對能量的消耗有多大?人的大腦在超負荷工作過之後,身心是非常疲憊的。這種能量的消耗甚至超過體力勞動。

有個詞叫做,境隨心轉。身體是我們的心的第一環境。不要讓自己的身體太被動。所以不要隨隨便便去放飛自己的心。

什麼叫主流?主流就是讓你放棄思考,隨波逐流。

所謂我的地盤我做主。我們的地盤,就是自己的身體。一定要理智合理的使用自己的身體,做這塊地盤的真正的主人。

如果你能明白,我以上所說的道理,並且能夠接受的話。那麼你一定能跟理清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的關係。身體和心理是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

心和外界交換信息,如果心處於被動地位,那麼我們的能量就是處於流失狀態。比如說看電視,玩電腦,玩手機我們是被動接受屏幕內的信息。所以娛樂要有度。這種透支通過適當的休息,還可以及時恢復。

但慾望卻不同。如果人在自己的內心設定了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並且又不能合理的安排好當下。那麼這樣的能量流失,就是源源不斷的。即使是吃好喝好,休息好。能量也終將是入不敷出的狀態。這也是很多慢性病的根源。

為什麼很多慢性病治不好?需要不停的吃藥。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至於為什麼心理會產生驚恐害怕?這是自然界中每一個身心虛弱的動物都會有的心理。

所以要讓人身心健康強大起來,首先就要豎起正信正知正念,提高自己的智慧,不讓自己的心被外界牽著走。

讓心等等身體,讓身體抱抱自己的心。才能真正的身心安康,快樂自在。

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歡迎點贊,轉發關注。歡迎私聊。




覺明觀


身體不舒服,心理恐懼不安,到底是功能性問題——心理問題還是器質性問題——心臟問題?如果沒有其餘特殊信息,是應該首先排除器質性疾病(心臟問題)的。

診療原則

器質性疾病>功能性疾病,精神科有一句話叫精神病不死人,因為我們的疾病更多的事影響日常思維和行為,但不會直接去損害我們人體的某個器官,更不會直接威脅到我們的生命安全。

比如驚恐發作時,患者明確感受到瀕臨死亡的感覺,但實際上遠沒有那麼嚴重,患者也不會因為急性焦慮發作而死去。

但心臟病是死人的,而且還是中老年人的主要死因之一,所以需要先排除心臟的問題。

焦慮的表現

排除心臟問題後大概率是焦慮引起的心悸和胸悶氣短的感覺了。其實這也是焦慮症最常見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表現:心悸、胸悶、氣促、出汗、發抖、尿頻症狀。

而心裡不安甚至恐懼本身就是焦慮症的常見主訴,所以應該說你的焦慮症狀還是很典型的,內心緊張不安、預感要發生某種不利情況,導致行為的異常,軀體的不適,並出現痛苦的體驗。

其實在綜合醫院內科門診中,內科病患者焦慮的發病率佔前三位的是:1.高血壓2.慢性疼痛3.更年期綜合徵。所以焦慮在外面普通人群的發病率還是很高的。

說一說我的觀點

排除心臟問題的前提下,焦慮是可以先行進行認知行為治療的,沒有任何壞處,而且對焦慮症的治療效果要明顯優於其它精神疾病。但同時心理治療有明顯的治療起效期,起碼3周左右才會看到療效,而且一些心理治療接受度低的患者可能根本看不到療效。所以,同時開展抗焦慮藥物治療是十分必要的。


我說精神


優先選擇正規醫院做詳細檢查,確診是否存在器質性病變,如果確診沒有器質性病變。可以考慮尋求專業心理諮詢服務機構做一些相關測驗,確定是什麼形式的心理問題,選擇高水平的心理諮詢師幫助就可以徹底解決問題。不需要擔心。


羅桂田心理諮詢


都有點!要要注意休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