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年度十佳“微改革”“微创新”项目出炉

日前,诸暨市委改革办公布了2019年度全市十佳“微改革”“微创新”项目名单,“枫桥经验”考察接待市场化(枫桥镇)、小镇巧妇星级管理(山下湖镇)、应急转贷互助资金全市共用(应店街镇)、企业星级管理(陶朱街道)、探索农村工匠参与村级工程招投标(浬浦镇)、“乡贤共建”推进乡村振兴(五泄镇)、探索实施组织生活“就便过一次”(市委组织部)、设立科技(人才)银行(科技局、农商银行)、公租房智能化日常管理(建设局)、乡镇卫生院门诊一站式综合服务站建设(卫生健康局)入选。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绍兴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大力推进基层改革,2019年,经诸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研究,在全市广泛开展“微改革”“微创新”活动。全市各级各部门以破解发展难题和群众“身边的小事”为切入点,从细微处着手推进改革创新,探索实施了107只“微改革”“微创新”项目。这些项目的范围主要集中在产业转型、服务企业,招商选资、项目建设,民生事业、服务群众,党建引领、平安建设,乡村振兴、美丽建设等方面。

诸暨市有不少党员,人在企业里上班,组织关系却在农村或社区。为了参加组织生活,党员职工不得不忙于“两头跑”,而企业生产经营也因党员职工集中请假而受影响。这个难题如何破?2019年,市委组织部探索实施组织生活“就便过一次”,制定出台了《诸暨市组织关系在村(社区)的企业职工组织生活“就便过一次”实施办法(试行)》,要求行政村、社区党组织做好此类党员摸排登记,并将此类党员职工纳入具体党支部或者党小组进行管理。企业则按照同亮相、同学习、同活动、同联系、同履职等管理要求,一视同仁地对待此类党员。

诸暨年度十佳“微改革”“微创新”项目出炉

图为试点企业——申科集团党总支主题党日活动暨组织生活“就便过一次”启动仪式。

“就便过一次”的实施,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计划,也为企业党员节省开支。据了解,这项工作已经在全市115家“五星级”企业党组织中推行,累计1200余名企业职工党员申请组织生活“就便过一次”。

据陶朱街道安监站站长邢伟军介绍,安全生产一直存在“政府热、企业冷”的问题。针对这个难题,陶朱街道于2019年推出了企业安全生产星级管理制,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管理要素十大类,消防设施、危化品管理等现场要素十大类,星级评定“一票否决”事项三项,实施四星、三星、二星、一星、无星级(不予评级)等级制评定。

诸暨年度十佳“微改革”“微创新”项目出炉

图为已评定的二星级企业。

同时,街道推行“三四星企业抓巩固、二星企业抓提升、一星无星企业抓整改”模式,对评为三四星级的企业通报表彰,优先享受各类奖励政策;对一星企业实行严管严查,并在政策扶持、用地审批、应急周转等方面约束限制;对无星级企业责令企业停业停产整治并处罚。通过开展星级管理,街道已累计巡(复)查企业(店面)27869家次,消除重大生产安全隐患256处,安全生产环境明显改善。更令人欣喜的是,通过星级管理的引导,企业在安全生产评价、应急预案编制、安全设施设备上新增投入1800余万元,增加安全生产管理员120余人,组织各类员工培训及应急演练168场,培训员工12654人次,自查自改消除隐患5708处。

为有效节省村级工程项目成本,为村民致富创造良好条件,去年5月份浬浦镇在白杜坞村、廊下村开展农村“工匠库”试点,印发《浬浦镇村级工程农村工匠管理办法(试行)》,开办首届农村工匠业务培训班,并针对顺利结业的农村工匠建立农村工匠库,推行严格的准入、退出机制,目前已有2个行政村建立“工匠库”,吸纳农村工匠10人。

诸暨年度十佳“微改革”“微创新”项目出炉

图为浬浦镇白杜坞村农村工匠结业证书发放仪式现场。

据了解,“工匠库”内的农村工匠可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持证承接本村范围内工程预算10万元(含)以上100万元(含)以下的村级工程项目(不包括房屋建筑、桥梁、山塘水库等技术较复杂的工程)。浬浦镇还编制了《浬浦镇农村工匠承接村级工程专用合同》《浬浦镇农村工匠承接村级工程项目预算编制指导性意见》,逐一明确劳动协议、工伤保险、工资支付、处罚措施等内容。在评选过程中,大家一致认为,该项工作通过创新村级工程发包形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只能由企业参与招投标的门槛,打通了资质与能力的间隙,减少了中间环节,切实提高了施工效率。

“在谋划推进一批市级重点突破改革项目的同时,聚焦群众的身边小事,开展多种形式的‘微改革’‘微创新’,一点一滴积累改革经验,一心一意解决具体问题,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的改革获得感、满意度,就是我们践行‘三服务’的有效路径。”诸暨市委办改革综合科科长陈湛舒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