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陵墓被盜的元凶竟是一副珍珠手串?

最近發現身邊的很多同事都加入了盤串大軍,見了面還互相吹捧,各種術語說的頭頭是道,難道每個中年男人都逃不過盤串這一劫?

不過說起盤串,這個愛好可不是男人的專利,很多女同胞也愛盤。歷史上有位大名鼎鼎的女盤串狂人,就是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陵墓被盜的元兇竟是一副珍珠手串?

慈禧太后畫像

慈禧貴為垂簾聽政的一國太后,權勢傾天,她要喜歡上什麼,必須傾全國之力滿足她。慈禧太后喜歡盤串,她的名貴手串自然數不勝數,但是她最喜歡的,卻是一串東珠手串。慈禧究竟有多喜歡這個手串呢,她不惜為了東珠手串違反皇家喪葬禁忌,甚至有人認為正是這一行為導致了她的陵墓被盜。

慈禧太后陵墓被盜的元兇竟是一副珍珠手串?

手串

這個故事得從慈禧修建陵墓說起。皇家陵墓的修建極為講究,首先要選上好的風水寶地,選好位置後,再確定龍穴,確定好龍穴之後,要在那個位置上挖一口淺井,稱為“金眼吉井”。

這個金井非常重要,是整個陵墓的關鍵,陵墓地宮和地面建築的修建都圍繞金井設計。金井裡的土都有講究,最好是“五色土”,這個土都要經過皇帝親自查看。金井挖好後,要遮蓋起來,不能見日月星三光。

民間關於金井有很多傳言,傳說金井與龍脈相連,井內有“不竭不盈”之水,天再旱水都不會幹,下多大的雨,水都不會溢出來。當然這只是傳言。

慈禧太后陵墓被盜的元兇竟是一副珍珠手串?

慈禧陵墓

金井的確定是整個陵墓修建的大事,需要舉行盛大的儀式。為了圖個吉祥,在儀式上會往井裡投放寶物,據說能起到鎮墓防盜的作用。投放的寶物一般是墓主人生前心愛之物,慈禧太后當時就把她心愛的東珠手串扔了進去。

按照規矩,扔進金井裡的東西作為鎮墓之寶,永遠不能再重見天日了。但是慈禧太喜歡這個手串了,回去之後居然後悔了。

有一次要參加一個外國公使夫人的宴會,公使夫人們當然個個珠光寶氣,慈禧終於找到了把東珠手串拿取來的藉口,為了不丟大國顏面,派人去把金井裡她心愛的手串取了回來,慈禧戴著這副手串參加了宴會,據說這個手串令公使夫人們大開眼界,為慈禧太后賺足了臉面。

慈禧太后陵墓被盜的元兇竟是一副珍珠手串?

慈禧太后老照片

但是此舉畢竟有違禁忌,慈禧也有些心虛,覺得不吉利,之後多次專門派人帶寶物丟到金井裡,希望能彌補過失。

慈禧的補救措施顯然沒起到效果,慈禧逝世僅二十年後,她的陵墓就被軍閥孫殿英盜掘了,陪葬的所有寶物被洗劫一空,慈禧的屍體都被拋在一旁。有迷信的人認為慈禧墓被盜是因為當年被取出的那副手串,違反了禁忌。

這當然是一種迷信的說法,我認為慈禧墓被盜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清王朝滅亡了,皇家勢力極大削弱,滿清遺老無力保護皇家陵墓,民國又對清朝陵墓看護不嚴,讓孫殿英有可乘之機;二是慈禧墓實在是太奢華了,陪葬的寶物無數,遭賊惦記,被偷是早晚的事。

古代帝王生前享盡榮華富貴,死後仍然極盡奢華,把自己的陵墓修的富麗堂皇,陪葬品無數。但是人死之後萬事皆空,帝王的這種做法無非是便宜了盜墓賊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