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鲁智深和武松谁的武功高?

一介书生1011


鲁智深与武松是《水浒传》中关系最铁的一对兄弟,一个是正经剃度且有文凭(出家度牒)的僧人,另一个则是”借壳出世”的头陀行者。虽然身份一真一假,但两人从本愿而言,都不想出家当和尚,都是因为杀人放火不得已出了家。

因为履历大致相当,又有相同的佛家标签。所以,鲁智深与武行者意气甚是相投,经常一起参与梁山武装行动。打大名府时,鲁智深、武松伴做行脚僧人混入城内做内应。二次攻打曾头市,这二位又带领孔明、孔亮一同攻打正东大寨,在混战中乱箭射死苏定。最著名的一次是打东昌府时,为引诱张清中计,鲁智深与武松假装押运粮草,大模大样的并肩行走在月色下。鲁智深仿佛很惬意,竟然忘了提防张清的石子,结果,把张清一石子打破光头。武松见状,拼死相救,迅速保护鲁智深脱离战场。

这二人早在二龙山时就开始并肩作战,有非常深厚的战斗情谊。所以,两人不可能放对厮杀,谁的武功更高,也就无从直接做比较。

何况,这二人武功各有所长。鲁智深善使器械,六十二斤水磨禅杖是花和尚自己置办的。武松的镔铁戒刀是孙二娘从一个真头陀那里得来的,赠送给武二爷佩戴,原本是道具。在此之前,武松是没有兵器的,行走江湖所提哨棒,不过是随身称手以及挑包袱的。武松与人干架,最喜欢用拳脚。杀人的时候用刀,但并不全是自己的刀。斗杀西门庆,用的是衙门的佩刀,属于捕快的标配武器。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所用之刀则是从杀手那里夺过来的。这把刀后来砍缺了,武松便到厨房里拖了把菜刀继续杀人。

这样比较来看,论器械应当是鲁智深稍占优势,论拳脚则是武二郎在上风。施耐庵专门介绍了武松的拳脚功夫,”玉环步”、”鸳鸯拐”,说明武松的拳脚功夫是《水浒》一绝。

不过,武松堪称武学天才,戒刀一到手就使得非常自如。蜈蚣岭杀淫道士,只几招就就将道人的头颅斩下。后来,武二凭借这对戒刀东征西讨,立下不少战功。

鲁智深没有赤手空拳打硬仗的事迹,三拳打死个屠户并非是拳脚功夫了得,而是力气比较大。上五台山后,迫不及待的打造了禅杖,说明花和尚于拳脚方面尚未达到武松那般境界。

比较两人武功,还得从力气上加以考察。武松徒手干掉一头白额吊睛虎,还在孟州牢城轻松抱起四五百斤的石墩,然后往地下一墩,竟然打入地里一尺多深。力气相当不小了。鲁智深的力气更不容小觑,拔掉一棵柳树,简直就是神力。武松打虎用的是巧力,比蛮力干不过鲁智深。一个往地下砸,一个望地上拔,这二人的力气几乎可以打成平手。

上二龙山后,直到梁山排座次时,武松几乎都没出战与一流高手对过阵。原因其实很简单,马上作战非武松强项,这一点比不过鲁智深。第五十六回书“徐宁教使钩镰枪,宋江大破连环马”写呼延灼在梁山战败之后,往青州逃跑,路上被桃花山李忠偷走了御赐踢雪乌骓马。呼延灼前往讨还马匹,周通出战,只打了六七个回合就气力不加败下阵来。李忠等人见呼延灼太厉害了,便赶忙投奔二龙山,请鲁智深对付呼延灼。果然,鲁智深在马上与呼延灼大战五十回合没有见输赢。

而武松却没有马上作战的记录,大概是不谙骑马见阵之道吧。想必鲁智深是军官出身,又在西北边陲干过关西五路廉访使,骑马打仗不在话下。武二郎则是草莽出身,哪里得训练正规作战?

武松步战了得,但是,鲁智深的马下功夫也不是白给。在上二龙山前跟杨志斗了五十个回合不分胜败。杨志曾经在梁山恶斗林冲四十回合,也没有分出胜败。看来,鲁智深的步战功夫也是相当厉害的,可以与林冲等人并列为梁山一流高手。当时大战呼延灼,打完之后,杨志也上去跟呼延灼干了四十个回合,只打得呼延将军心里直夸赞。所以,马上本事,和尚也有跻身五虎将或者八骠骑的实力。

武松不善正规作战,拳脚、步战很是不错,与鲁智深应当在同一个档次上。都说武松没有打过一流高手,其实,《征四寇》中,宋江攻破混天阵时,武松一刀砍断太阳将耶律得重的马头,并将其击杀。佂田虎,又斩杀晋王手下偏将沈安。最值得一提的是征方腊时,先拦截三大王方貌,略断了方貌的马脚,武松赶上去一刀砍了三大王。后来,攻打杭州时,鲁智深与邓元觉大战,五十余回合难分输赢,武松担心鲁智深有失,飞舞戒刀出阵助战。宝光禅师见武松前来帮忙,赶紧拖了禅杖,往城里便走。武松奋勇追赶。方腊这边的二十四将之一的贝应夔赶紧出马,接住武松厮杀。两人在吊桥上交手,只一个回合就被武松连人带枪拖下马来,一刀剁下了贝将军的头颅。

武松打仗凭借的是马下过人功夫,以及一身神力。如果以上敌人都不算一流高手的话,武松在景阳冈打死的那只猛虎,应当是超一流的对手了吧。所以,说武松没有过硬的战绩,恐怕有时公允。

综上所述,武松拳脚胜过鲁智深,步战与鲁和尚持平,马上要输给花和尚。所以,这两人的武功是半斤对八两。一定要分出高低来,那也是5.0000001对4.999999,鲁达稍微赢在马上。不过,两军对垒,马上战将才是主力,武松不善马战,确实是一种缺憾。

施耐庵在座次时,武松比鲁智深低一位,排第十四名。而武松在职务级别上,也是在鲁智深之后,名列十员步军头领的第二位。施耐庵在考虑鲁智深年龄稍大于武松的同时,大概也综合评判了两人的武功实力吧。


绿野萍踪01


水浒传虽写一百单八将,但真正着墨多的好汉就是那么几条,林冲、鲁智深、武松、杨志等等。话说,鲁智深、武松是一对过命的兄弟,都有精彩的故事,绝伦的武艺,两人孰高孰低,也是议论不完的话题。

今天就来说道说道,力求公正客观,鲁迷、武迷稍安勿躁。

一、力气

要比较这两条好汉,首当其冲的就是力气!纵观水浒全书,两则极力渲染好汉力量的事例,分别着落在鲁、武二人身上: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天王堂耍石礅。

据施大爷描写,鲁智深“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可知鲁智深主要是通过腿部和腰部力量拔起杨柳。从树上有鸦巢可以推知,那株杨柳应在8米到10米左右,要连根拔起,必须得有起重机般的力量。

武松在天王堂耍石礅,石礅重量在三五百斤左右。武松总共做了抱、撇、提、扔、接五个动作,其中一提是单手发力,其余都是双手。全套动作做完,武松脸不红心不跳。

这两个事例,仅就展示的绝对力量而言,鲁要强于武。不过书中也提到,鲁智深拔树后说,明日再演练器械,力气似已完全用尽。武松耍石礅,则根本没有影响体力,几乎还是满血状态,堪称深不可测。

更重要的是,鲁智深更多展示的是蛮力,而武松则是爆发力,这些也决定了两人的武力特点。

二、空手状态

空手状态的武松,绝对称得上水浒无敌。空手打死老虎,完全超越了人类的生理极限,尽管那是一只几天未进食的饿虎。拳击主要靠的是爆发力,武松连续出拳,应当是造成了老虎脑震荡而死,这一点仅靠绝对的蛮力,未必能行。

鲁智深的空手战绩,一是三拳打死郑屠,二是暴揍小霸王周通。殴打郑屠,鲁智深绝没有杀人的意思,但仍失手打死其人,可见下手力度掌握不好,不是空手格斗的行家。可见,空手状态的花和尚,不如行者。

三、器械状态

竹海君在之前的文章里探讨过,武松的空手状态要远强于器械状态。手持双刀的武松,要在十余回合后才能杀掉飞天蜈蚣。舍刀杀贝应夔一战,也表现出他对自己空手格斗的自信。

鲁智深是军人出身,一条水磨禅杖神出鬼没,连林冲也叹服,马上可战平呼延灼,十足的梁山五虎将实力。显而易见,以手持器械论,鲁强于武。

四、临战经验

不论空手格斗还是执械格斗,单论纸面上的实力未免片面,各种危急情况下能不能随机应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压倒对手,也极端重要。

武松惯走江湖,见多识广,格斗是家常便饭。看他杀西门庆,一起手将潘金莲的头掷过去,扰乱心神。醉打蒋门神,先调戏蒋的娘子,要将对手激怒。这些手法,行伍出身的鲁智深是难以体会的。

看瓦罐寺一战,鲁智深因为饥饿,被生铁佛、崔小乙逼得败走,如果换作武松会怎么样?


竹海印象


看单兵作战能力,就要看士兵的武器装备,鲁智深所使用的六十二斤镔铁禅仗加戒刀,武松之前所用梢棒,也就是一个棍子,在打虎时被树枝所断,后来使用雪花镔铁戒刀,看官注意了!有道是一寸长一寸强,禅仗重量惊人,长度亦在一米八九左右,能使得这种重型装备的人肯定是鲜有对手,更何况鲁智深还能倒拨垂杨柳!这等神力加上又长又重的单兵杀器,谁敢轻易接招!

虽然武松武功了得,单看所用兵器就略输一二,闪转腾挪或许占优,可还是不能跟鲁智深过招,毕竟谁都承受不住这千斤之力的打击,马上林冲,马下武松,这也只是作者需要描述武松时的用意,好让看官知道武松在《水浒》中的重要地位。

若要对比俩人的个人能力,我觉得鲁智深更强一些,那么随着梁山队伍的壮大,所面对的对手可是朝廷!这样一来,单兵的武艺高低实际上作用不大,这时候就需要这些壮士的带兵能力了,也正是如此,两者再一对比,高下立判,鲁智深明鲜高出武松很多,武松的出场和扬名,无一例外的跟酒有关!酒在武松的生命中担负着更多的责任!这样的人在当下社会中也有,平时好模好样,酒一下肚看谁都不服!

所以说武艺的高低,实则是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再加上武松竟然还能打女人,竟然打死了我们最爱看的章节中的女人?金莲啊!你是被醉汉打死的。





边陲后主


鲁智深,武松是梁山好汉中步下将官,武功高强,虽然出场顺序不同,但施耐庵都用了大量篇幅去描写二人,使他们成为水浒故事发展主线上重要人物。既然武功都高强,好事者就想猜测一下,两人比较,谁高谁低。

鲁智深出世后,先后打过镇关西,生铁佛,史进,三拳要了镇关西的命,因为肚子饿,又有恶道帮忙,和生铁佛第一次打斗鲁智深败走,还丢了行李,遇到史进,二人因天黑,没认出彼此,打斗数合,未分胜负,主要也因为智深和尚饥饿并和生铁佛消耗了体力,才有这样的结果。吃饱后,再战生铁佛,几十回合后,铲毙生铁佛。上二龙山落草,和杨志因误会大战一场,略占优势,赢得武松,杨志尊敬。后期战场太多,不能一一道来,征方腊,鲁智深大战方腊国师,在方腊大势已去情况下,宝光和尚有些惬阵,让鲁智深战场扬名。

武松出世便遇到宋江,印象尚可,为后期加入梁山埋下伏笔。景阳冈打虎,打死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带着刑具斩杀刺客,血洗鸳鸯楼,等等,突出武松侠客气质。在十字坡,假装被迷倒,后暴打孙二娘,而鲁智深也来过十字坡,却被孙二娘迷倒,都是因为张清,一次解救智深,一次解救孙二娘,可见江湖见识上,武松高出一筹。鲁智深占据二龙山后,武松经引荐,投智深,后一直称呼智深大师父,在水浒中,能让武松如此尊敬的不多,说明武松评估二人武功,认为鲁智深不在其下,加之智深豪爽义气,二人相处融洽。征方腊时,武松也屡建战功,并独臂擒方腊。

综上所述,二人武功在伯仲之间,武松自认比智深稍差。




家常理短708


智深和武松都是三十六天罡之一、从兵器看智深力大于武松,武松是从私仇开始与官府对立!智深从公门行侠到沦落为所谓草寇!智深舍公门济贫弱这一点高于武松!武松有豪勇之气,胆识过人,神勇可嘉!他们都不是寇!是正人君子!他们都是被腐臣庸官污吏所逼,而走向违法的!他们都是侠义之士!两个步下头领!梁山的上将!


弓千里


鲁智深的是死功夫,从哪里学的没有说清楚,极有可能是家传武功。后面用的是禅杖,在前面用双拳打镇关西的过程描述,打法很正统,应该是有师傅传的功夫。而武松的功夫是自学成才的,没有正经拜过师,在打老虎和在飞云铺双手被锁的情况下,武松都能绝地随机应变,这就是悟性,说明他天生就是个杀人机器。后来被飞刀砍了臂,一般都认为是失败,但我认为这是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让飞刀砍手臂,但可以保住命,换别人可能是头被飞刀砍了。我这么说,就是想说明,武松的武功是没有止境的,每天都在提升进步,鲁智深在这方面是输给武松的,所以结论是武松的武功成就当然比鲁智深高。


爱国客家人了乙乙


1,武松只是普通的双刀,鲁智深是特别订制的62斤的月牙铲,换一下兵器,武松用的动吗?

2,鲁智深出家前是提侠,属于武官,相当于地方保安队长,至少是官方认可的正规武官。

武松最高职务是阳谷县捕快班头,县级公安队长。

3,武松最大槽点,就是狮子楼,持刀突袭要杀,毫无防备正在吃饭的西门庆,竟然被这个搞女人的富二代公子哥卸了兵器,打了很久险些被人家搞定……

心态上,武松是为亲哥哥报仇,在杀死潘金莲后,抱着必死的决心去击杀西门庆,拼命去的。(武功高强还用持刀拼命,要不打不过)

而鲁智深同样干掉了当地著名的恶霸,一个强壮的持刀屠户,只用了三拳就被鲁智深活活打死,相当于现代一流的重量级拳击选手……

心态上,鲁智深是管闲事,另外对镇关西这个绰号很不爽,他是地方武官,还有人敢号称镇关西,只是去打打他的威风,戏耍一下,不想杀人,却不小心三拳打死人命……

一个是拼命报仇,持刀偷袭,故意杀人,险些自己挂了。

一个是消遣玩玩,找茬打架,等对方持刀先动手,结果打出人命,谁武功更高?

这一比,傻子都能衡量,谁的武力值更高了。


周老师208294507



若果是正常情況下的比武,武松武功雖高,心狠手辣。。魯智深,力大無窮。加上一把禅丈,體型上已占絕對優勢,對付智深比對付老虎更難。毫無疑問力量上武松,一定輸。武松最厲害的是醉八仙,,當他喝了酒進入了瘋狂八神的狀態。。嘿嘿嘿。。大師也不能力敵啊


華英雄168


在《水浒传》中,被武松打败的人有西门庆、孙二娘、蒋门神、张都监、张团练、飞天蜈蚣和孔亮,但却没有一个一流高手。

鲁智深就不一样了,死在鲁智深禅仗下的就不说了,和鲁智深三十回合不分胜负的就有九纹龙史进(在瓦罐寺外与史进发生误会,恶斗三十回合。),也和青面兽杨志在二龙山下斗三十多回合不分胜负,三山聚义打青州时在马上和乎延灼恶斗三十多回合不分胜负,而这些人都是梁山一流好汉,由此可见鲁智深武功非同一般。

所以武松上二龙山之后心甘情愿的在鲁智深杨志之后坐了第三把交椅,上梁山之后的排位也在鲁智深之后,这一切说明武松的武功应该在鲁智深之后。


jianchi


《水浒传》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塑造了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鲁智深和武松都是公认最仗义的好汉,鲁智深在梁山排名第十三,位居十大步军头领之首。武松在梁山排名第十四,位居十大步军头领第二名。可以说他们两个排名非常靠近,这就比较简单的能够说明他们俩实力比较的接近。那么他俩到底谁更胜一筹呢?那就让我细细道来:

1.身体素质:鲁智深曾有过倒拔垂杨柳,武松曾有过徒手打死猛虎。但是要论赤手空拳的话,梁山上可能没有人是武松的对手,大战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就是最好的证明,同样的卢俊义和林冲就只能束手就擒,鲁智深的力量可能会稍胜一筹,但是耐力就不如武松了,有一回鲁智深肚子饿了被两个道人打败且和史进打了个平手,这完全就不是鲁智深的真实水平,可见鲁智深也有他的弱点。

2.战绩:这一项鲁智深明显占优,因为武松至始至终都没有和顶尖高手交手过。鲁智深就不一样了,鲁智深曾有过和戴着枷锁的林冲战斗不分胜负、和杨志战斗不分胜负、和呼延灼战斗几个回合后呼延灼跑了、三拳打死镇关西,并且鲁智深的破坏力是非常大的。武松虽有打死老虎、大战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等,但这些里面对方都没有实力过强的高手,因为每次出手几乎都是秒杀,没有很强的说服力。

3.心理素质:不得不说鲁智深和武松都是属于胆大心细的那种,粗中有细、遇强则强,有非常丰富的江湖经验,从而能够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

4.影响力:鲁智深可能是梁山上最讲义气、最讲兄弟情的英雄人物,劫富济贫,为兄弟赴汤蹈火,甘愿付出所有,但是他从不滥杀无辜,相反武松在这方面就不如鲁智深了,因为武松经常会滥杀无辜,比如血溅鸳鸯楼那段,他居然把毫无罪过的夫人和丫鬟全都杀了,确实有点过了。

总之,鲁智深和武松都是难得的英雄好汉,如果非要排个高低,鲁智深可能会稍胜一筹,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们俩都是实打实的好汉,并且两个人都得到了善终,他们俩也都以师兄弟而称:鲁智深听潮而圆,见信而寂,成为了佛,武松在寺里面陪着鲁智深活到了八十多岁。

谢谢大家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