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108条好汉里,赞成招安和不赞成招安的哪个比例大一些?

流云凭水看


肯定是支持招安的人多啊,而且处于绝对优势。

宋江能够顺利带领梁山招安,绝不仅仅是因为他腹黑,驭人手腕高超,就可以振臂一呼,带领大家招安了。而是招安路线代表了当时梁山上大多数人的利益,相对而言,坚决反对招安的只是很少一部分人。具体来说,可以划分为三个阵营:

一、招安派。


这部分人以宋江,卢俊义两人为首,包括宋江的心腹、朝廷降将、原来在大宋官府任过职的人、原来的一些土豪、以及一些行业内的技术人员。

这一派别不但人数多,而且分量重,成色足。

梁山泊的前六把交椅中有四位都赞成招安:宋江、卢俊义、吴用、关胜。

五虎将中占据了四个席位:关胜、呼延灼、秦明、董平。剩下的一位林冲,虽然因为个人恩怨态度不是特别明朗,但是也不是坚决反对招安的人。

八虎骑中除史进外,都是挺招派:花荣、徐宁、杨志、索超、张清、朱仝、穆弘。

三十六天罡中,有二十三位都支持招安,几乎占了百分之六十还多。

除了以上提到过的,还有:柴进、李应、朱仝、戴宗、雷横、张顺、杨雄、解珍、解宝。

七十二地煞中,除了朝廷降将和宋江的跟班小弟外,像安道全、皇甫端、萧让、金大坚、乐和等这些技术类人员也是希望招安的。

刨除这些,剩下的人员除了朱武、樊瑞等还有一些影响力外,其余的可以忽略不计,他们就是跟着主流走的人,说难听点儿就是墙头草。

二、反对派。


以武松,鲁智深为首,天罡星中包括史进、李逵、阮氏三雄、刘唐、李俊、石秀等人。

地煞星中有张青,孙二娘夫妇、白胜、李俊的小弟童威,童猛、史进的小弟陈达,杨春以及原来占山为王零零散散的一些人。

很明显,反对派的力量不论从人数上,还是影响力上比招安派要差了一大截。

三、中间派。

中间派的人员很有意思,你像公孙胜,朱武和樊瑞等人都是一副置身事外的悠闲态度,不论你降也好,战也吧,还是要保持现状,我都可以无缝对接,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论哪种抉择和我目前的利益也没有剧烈冲突,所以,这些人最淡定。

而像燕青,张横就比较纠结,他们本身不想招安,可是原来自己跟的老大,或者自己的兄弟铁了心的招安,这样就会使自身处于拧巴的状态,所以他们即使站在中间,内心也很焦虑。


最后说一个最特殊的人,林冲。按说林冲是梁山上受朝廷迫害最深的一个人,家破人亡啊!他应该义无反顾的反对招安才对。

可是呢,他的确又想回到大宋朝廷的体制内,处于这种微妙的状态下,他也只好保持沉默!


田获三狐


梁山108将,有话语权的有宋江等36天罡和地煞朱武、黄信、孙立、顾大嫂、孙二娘、樊瑞等寥寥数人,投票资格名额权且定为42人,其他均鸡零狗碎可以忽略不计。42人分为三派:招安派、反对派、逍遥派。招安派宋江、卢俊义、吴用、关胜、呼延灼、秦明、董平、张清、杨志、柴进、朱仝、花荣、徐宁、索超、戴宗、雷横、孙立、张顺、解珍、解宝、黄信等21人,反对派林冲、鲁智深、武松、刘唐、史进、李俊、李逵、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杨雄、石秀、燕青、朱武、顾大嫂、孙二娘等16人,逍遥派公孙胜、张横、李应、穆弘、樊瑞等5人。招安投降派主要由领袖“三贱客”及朝廷降将构建,数量占绝对优势。就是在这帮孙子吆喝下,梁山才陷入万劫不复的招安之路。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小派系组合因此分裂。登州派,孙立、二解与顾大嫂夫妇分道扬镳,二解虽贵为天罡却实在为地煞孙立的跟屁虫;二龙山派系杨志与鲁、武挥手撒有啦啦了;水军头领六大天罡除宋江老大的心腹小弟张顺外多为反对派,张横因态度不明暂时屈居逍遥派;好基友杨雄石秀共进退不分居值得表彰;卢俊义与燕青主仆割袍断义…………反对派多为天不怕地不怕的草根英雄,也是梁山的脊梁担当;逍遥派多为骑墙中间派,态度不明随风倒,投降招安无所谓,其一哥公孙四爷更是经常旷工不打卡,最具代表性。还有,梁山三巾帼顾、孙均是坚定的反对派,而颜值和武功最高最爆表的扈三娘反而被剥夺了投票政治权利。为什么?不服来辩。


Straycat2019


梁山好汉在宋江的带领下,于水泊梁山为根据地,公然对抗朝廷;但是他们的大头领宋江,至始至终都希望有朝一日得朝廷招安。但是,梁山好汉龙蛇混杂,什么人都有,派系之争也非常明显,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宋江招安。

那么?赞成招安和反对招安的哪个比例大一些?我们来分析一下:

坚决同意招安:宋江、卢俊义、吴用、关胜、呼延灼、花荣、柴进、李应、朱仝、董平、张清、杨志、徐宁、索超、雷横、戴宗、黄信、孙立、宣赞、郝思文、韩滔、彭玘、单廷圭、魏定国、萧让、凌振、吕方、郭胜、安道全、皇甫端、金大坚、宋清、乐和、龚旺、丁得孙、薛永、汤隆、杜兴、邹渊、邹瑞、蔡福、蔡庆、李云、杨雄、石勇、孙新、顾大嫂、郁保四、解珍、解宝、蒋敬、侯建、施恩(基本上都是降将,还有就是登州派)



坚决反对招安:林冲、鲁智深、武松、刘唐、李逵、史进、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石秀、裴宣、欧鹏、邓飞、樊瑞、项充、李衮、马麟、孟康、陈达、杨春、陶宗旺、曹正、李忠、周通、焦挺、鲍旭、张青、孙二娘、白胜、时迁、段景住、宋万、杜迁、朱贵、朱富(江湖草莽、犯了重罪,对朝廷不抱幻想的人)


揭阳派:李俊、李立、穆弘、穆春、张横、张顺、童威、童猛(这队人表面是宋江的心腹,实则非常独立,对招安没有明确态度)

不确定:秦明、燕顺、王英、郑天寿、扈三娘、杨林、孔明、孔亮、王定六(虽然大多是宋江心腹,但这几人不确定因素很大)

特别提醒:公孙胜、朱武、燕青(不管招不招安,这三人都是大赢家)

所以小编认为,水泊梁山108将中,同意招安的还是占多数。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有不足之处还望指正;互相学习,互相进步;打字不易,多多点赞。


爱尚文史


梁山上有真心反对招安的吗?可以十分肯定地说,几乎没有!

第一个,武松。宋江在菊花大会上,首次提出招安主张。武松站起来说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听这话的意思是反对宋江的招安路线的。其实不然,最早提出招安主张的恰恰是这个打虎英雄。武松血溅鸳鸯楼之后,在孔太公庄上遇见宋江。住了几日之后,宋江要去清风寨找花荣,二人分别时,武松说:“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来寻访哥哥未迟。”而且,武松本人也是个官迷,景阳冈打虎之后,知县参他做了都头,他就忘了回老家看望哥哥了。在张都监府上,也十分殷勤,一口一个恩相,十分肉麻。这样一个人,怎么会真心反对招安,得为国家臣子?

第二个,李逵。在菊花大会上,武松刚表完态,李逵就站出来,“招安,招安,找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攧做粉碎。看起来态度坚决,招甚鸟安?其实,李逵也有他自己的简单的理想和追求。他刚随宋江上梁山的时候,就提出杀到东京去,晁盖做大皇帝,宋江做小皇帝,吴用公孙胜做国师,他做将军,“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却不好?不强似这个鸟水泊里?”他回家接老娘的时候,也知道编个谎言,说自己做了大官,来接老娘去享福。他在经过寿张县时,还过了一把当县太爷的瘾。没有人来告状,找两个人假装来告状。

第三个,鲁智深。菊花大会之后,鲁智深说道:“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可见,他也并不反对皇上,只是对招安的前途有些迷惘,预见到招安不济事。并不是要反对招安的主张,而是认为招安也不是好的出路。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而且,他跟武松、李逵一样,都是官迷。他在打镇关西的时候说:“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言语里不无得意之色。他到了大相国寺之后,智清长老让他去管菜园,他嫌官小,不肯去:“本师真长老着小僧投大刹,讨个职事僧做,却不教俺做个都寺、监寺,如何教洒家去管菜园?”

这三个人是书中有直接描写站出来反对招安的,不过也并不是真心反对,只是对宋江说的招安没有理解透。会后,宋江召集大伙说:“众弟兄听说,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见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赦罪招安,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因此只愿早早招安,别无他意。”众好汉的表现是“众皆称谢不已”。可见,他们已经认同了招安的理念。


闲砍名著


您好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纵观梁山众好汉,对于诏安问题,其实可以分为三派。

这三派分别是招安派、反对派、中立派(又称怎么都行派)。

先抛开中立派,单说招安派和反对派,自然是以招安派人数居多。这一派以首领呼保义及时雨宋公明哥哥为首,没有他玩了命的一次又一次的跟朝廷拉关系,兴许招安这事还指不定成不成。紧随其后的就是狗头军师吴用,吴用为招安这事也没少出谋划策。再往后人可就多了,什么卢员外、呼延灼、关胜、秦明、徐宁、雷恒、朱仝、董平、孙立、张清等等吧,凡是自带盔甲和工作服上山的,没有一个不想招安的。对了,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林教头,要不是自己老婆已经死了,现在已是孤家寡人,再无牵挂,兴许他对招安这事非常积极。

上述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啊,人家本身就是朝廷公务员,图的是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有几个是甘心上梁山的。这些人有几个不是被宋江吴用算计上山的。如今有了招安这条路子,巴不得赶紧回去,书中从没交代这些人说过不愿意。没上山之前,这些人本身家里生活就充裕,有房有地有妻有子的,谁稀罕你梁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平时在家里吃的不比你这舒坦。到你这里来,虽然做了个小头目的衔,可怎么说你这也是强盗窝子,可算有机会回去了,这些人心里巴不得呢。

再说反对派,你细算算,实际没几个,这些人以武松、公孙胜为首,其后是阮氏三雄、鲁智深、还有个傻不拉几的李逵。武松那是真被逼上梁山的,几次死里逃生,被人收拾折磨的透透的,要不也不会下狠手怒杀张都监一家老小15口。他恨透了那些害他的人,自然不愿招安。公孙胜劫生辰纲之时就是祸头子,他自是也不愿。鲁智深虽说当年在小种经略相公手下当差,但他秉性洒脱,入了空门之后,更加喜欢自由自在,自是也不愿。阮氏弟兄人家是晁盖带上山的,三个人又杀了这么多官兵,再者又劫过生辰纲,招安后,怕是对自己兄弟不利,也是不愿。李逵傻不拉几的,他死心塌地跟着大哥走,再不愿意,也要愿意。从书中你最后仔细找找,除了这几个外,再找不出十个八个来了。

其余剩下的就都是中立派,也就是怎么都行派,如什么吕方、郭胜、什么汤隆、王定六、孟康、什么段景住、郁保四之辈这些人三教九流形形色色什么人都有,论能耐都不大、论智谋又不佳,也只能跟着大哥走,带头大哥令旗指到哪,自己就跟到哪。这些人在山上做个小头目,手底下也没几个人让自己管。说不定跟大哥受了招安,立个小功啥的,将来封妻荫子呢。

说完这些人,再说宋江,都骂宋江为了自己功名不管兄弟死活,其实不尽其然。论私心,宋江也许有点。他本身是个小吏出身,可再看梁山这帮兄弟中,什么朝廷降将、地方名流、庄园财主、达官贵人,高于“小吏”这个层次的人太多了。他们才是梁山的主流阶级,宋江只不过是他们的代言人罢了。从书中活捉了呼延灼那段就能看出宋江的心早就想招安,宋江一把鼻涕一把泪的那番话说出的就是他在这里憋屈心理。若是招了安,他毕竟是个头领,这些人不管以前官多大,肯定不能大过他。

抛开私心,若说招安一事全是为了兄弟们的前程着想,也不为错。你梁山再大,毕竟也是一方水洼。梁山英雄再猛,不也会生老病死吗,老了打不动了,谁来接班?另外好汉这个词是谁封的,也是他们自己封的。书中有几处写到百姓称呼他们为强人,说白了就是强盗。你再威风,也是个强盗,是个贼。古代对身份这东西看的比较重,一问谁家儿子是个贼,是个强盗,祖宗脸上也无光。再者,虽说梁山泊大败高俅、蔡京,可这并不能说明以后也能打胜仗,若真那天惹怒龙颜,派遣天兵一到,把你个梁山踏平,连个喘气的小耗子都不留,这点还是可以做到的。可若是招了安,到时候建功立业,封妻荫子显赫门庭自是不在话下,将来子孙后代提起自己祖宗脸上也有光。这些肯定在宋公明心里都盘算过,所以一味的骂这位宋大哥是不对的。不论任何事情,要从多角度考虑,不能单看一面。

好了,有点唠叨多了,还想再写一点,看了看已经写了不少了,再写就看烦了。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大狮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书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赞成招安的比例要更大一点。

先说说反对招安的有哪些人,无外乎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阮氏三雄,赤发鬼刘唐和黑旋风李逵这寥寥数人。在第七十一回,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之后没多久的重阳菊会,宋江很煞风景的吟了一首《满江红·招安》,当时明确表示反对的就只有鲁智深武松和李逵三人,而李逵很有可能只是宋江的托。

从其余人等大多沉默就可以看出来,梁山实际上已经是招安派占了主流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梁山好汉的人员构成来看。

1)圣手书生萧让和玉臂匠金大坚是因为梁山要去江州救宋江,需要伪造符印图章。梁山上的狗头军师吴用开始坑自己的朋友,这两人说白了就是被梁山人逼上梁山的,他们日子过得好好的,压根就不想造反和大宋对抗,所以这两人肯定是支持招安的。

2)秦明本来就是朝廷军官,他也是被宋江坑害的,战败被俘之后,宋江派人穿上他的盔甲害得他家破人亡,这并不是青州慕容知府主动害他。再加上秦明得了花荣妹妹之后,成为宋江的铁杆心腹,自然也是支持招安的。

3)美髯公朱仝、小旋风柴进、金枪手徐宁、玉麒麟卢俊义、神医安道全、浪子燕青、扑天雕李应等人的上山方式差不多,都是被梁山人逼上梁山的。他们内心里肯定是不想与朝廷为敌的,所以他们也是招安派。病尉迟孙立倒不是被梁山人逼上梁山的,但他是被自己的兄弟逼上梁山,内心里也是不想与朝廷为敌,同样属于坚定的招安派。

4)最重要的一部分人出场了,大刀关胜、丑郡马宣赞、井木犴郝思文、轰天雷凌振、急先锋索超、圣水将军单廷珪、神火将军魏定国、双枪将董平、没羽箭张清、天目将彭玘、百胜将韩滔、双鞭呼延灼、中箭虎丁得孙、花项虎龚旺、镇三山黄信、小李广花荣等一大批朝廷降将,也是在被梁山活捉之后,为了保全性命才不得已投了梁山的,他们也是坚定的招安派。扈三娘应该也属于此列。


强烈反对招安的应该只有我最开始说到的几个人,至于之前就落草为寇的人,他们心里未必支持招安,但是他们很多人都是宋江的心腹,不会违逆宋江的话,另外那些人在梁山中多数属于地煞的位置,说话也没什么分量。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梁山上支持招安的人数是远远多于反对招安的人的,这也是宋江为什么能顺利推行梁山招安的主要原因。



凤妖


欢迎阅读《梦露居士说水浒第1期:梁山上到底有多少人反对招安?》,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梁山一百单八将中,到底有多少人支持招安,多少人反对招安?其实在众好汉中,真正反对招安的人少之又少。

不信?请看《水浒传》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梁山好汉大聚义后的重阳节宴席上,宋江志得意满,得意忘形,于酒后填《满江红》一首,最后两句是:“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此时宋江直接把招安议题摆到了桌面上,这既是宣示梁山的路线,又是对众人的试探。这时明确提出反对的只有三人:武松、李逵和鲁智深。

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 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李逵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把桌子踢得粉碎。后来鲁智深便道:“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其他的人此时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所以梁山上强烈反对招安的,也就武松、李逵、鲁智深,最多还有阮氏三杰等晁盖一系的好汉。

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按照上梁山之前的职业,可以分为三类:一、体制内;二、平民;三、盗贼。这三类人对招安的态度各不相同。

第一类体制内的人,他们人数很多,而且是梁山最主要的战力。在上梁山之前,他们要么是将领,要么是官吏,总之都是手握权力之人。他们并非心甘情愿地上梁山,而是被擒、被赚后不得已上了梁山,而且他们愿意入伙的条件是宋江许诺日后一定要招安。显然这伙人是最坚定的招安派,因为他们当过官,肯定不愿意一辈子当个盗贼,辱没祖宗门庭。

第二类是平民百姓,因为有一技之长被宋江、吴用等人设计赚上梁山。这些人也支持招安,只是可能不像第一类人那么坚定、迫切。他们上了梁山后,论秤分金银,论套穿衣服,大碗喝酒,大碗吃肉,端地是逍遥自在,但是跟当官的享受相比,那是远远不如的。能当官,谁会去当强盗呢?就算他们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自己的子孙考虑,总不能子子孙孙一直当强盗吧?

第三类人本就是占山为王、啸聚山林的强盗贼寇,他们过惯了自由自在的山大王生活,因此对招安并不热衷。然而在他们之中,大部分并不反对招安,“要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就是他们真实的写照。真正反对招安的也并不多,而且有各种的苦衷与缘由。

比如鲁智深,他本是个军官,也是体制中人,只因为打抱不平误杀了镇关西郑屠,才不得已落发当了和尚。他本想老老实实做个酒肉和尚,没想到却见识了高俅高太尉以权谋私、公器私用、谋害良善,这才对于朝廷失望,反对招安。

武松当年误杀人命,行走江湖,打虎做了都头,又为哥哥报仇杀了潘金莲、西门庆,被刺配孟州。哪怕到这个时候,武松还是想做个好人的,所以张青、孙二娘劝他入草二龙山,他并未答允。没想到武松因为醉打蒋门神,被张都监陷害,要置武松于死地。武松终于看透了世道的黑暗,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不管有罪没罪的人统统杀了,从此便奔着二龙山落草为寇去了。

可见,真正反对招安的,只是梁山第三类人中的一小部分,是少数人,而大部分人都是支持,至少是不反对招安的。只是反对招安的人声音最大,最为张扬而已。

其实,接受招安是梁山最好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出路,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这个我们下次再说。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


梦露居士


在大聚义前后,可以说梁山上大部分人都是支持招安的,所以那几个不支持招安的人就多少显得有些突兀,他们分别是鲁智深、武松、施恩、张青、孙二娘、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公孙胜、杜迁、宋万。

首先梁山上有不少曾经是在朝廷为官的人,由于征讨梁山失败或者说是被梁山强行拽上了山他们才不得不答应落草为寇,可别觉得他们是有感于宋江的忠义或者说是妖星互为感应才答应投降的,其最根本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不愿意回去受罚,二是他们在宋江身上看到了再次为朝廷效力的希望。你很难想象诸如关胜、呼延灼、杨志这种名门后人会甘心把自己定义成反贼,否则在九泉之下他们有何面目去见汉朝二十四位先帝!

咳咳,孔明王司徒乱入…

还有部分人员要不就是山野游侠,要不就是绿林悍匪,还有江湖能人,这些人其中绝大部分又都是宋江的粉丝,那么自然把宋江的招安思想贯彻到底。除此之外,仅有晁盖的元老部队以及以鲁智深、武松带头的二龙山部队是最坚定的反招安派了。

鲁智深和武松是最坚定的反对招安的人,旗下的孙二娘、张青、施恩属于武松的附属品,自然也变成了反对招安的人士。曹正的立场比较模糊,虽说和鲁智深一起最先上山,但出于对林冲的师徒之情站在林冲的方的可能性较大为首的二龙山部队。而鲁智深和武松虽说不愿意为朝廷效力,但涉及到国家层面(灭辽)他们还是会义不容辞的选择出力。

晁盖元老部队的天机星已嫁于宋江自不必多说,白胜好财能当官也不错,其余众人本来就是寻求潇洒自在生活的主,自然不愿意受到朝廷的据说,公孙胜比较特殊,征方腊前出走也表明了态度。

有人会说李逵也是反对招安的人,其实这位宋江的保镖只是受了他人挑唆罢了,无论是打天使还是撕圣旨只是为了引出后续集体被招安的剧情。林冲自然和高俅有仇,但他只想杀高俅,要不要到时无所谓。等到征方腊结束,不少曾经接受招安的人也变成了拒绝招安的人士,不然李俊怎么能在泰国当皇帝呢~


总的来说招安是好事。


逻辑文史游


梁山一百单八将中赞成招安的大致都是宋江的党羽,另外还有一些梁山的降将,这些人加一起几乎占有一大半比例。而坚决反对招安的也只有三山派系和晁盖原来身边那几个人。因此说赞成招安的人要大与反对招安的人。

宋江是一个仗义疏财之人,在梁山上自成一派,手下追随者众多,被他折服和慕名而来的好汉也不少,因此宋江派系是梁山上最大的一个派系。


宋江派系主要人物有:

吴用,花荣,李逵,雷横,戴宗,孔明,孔亮,宋清,朱仝,燕顺,王英,郑天寿,欧鹏,蒋敬,马麟,陶宗旺,石勇,杨林,邓飞,孟康等人。这些人除了宋江的老乡,就是宋江的嫡系,所以他们都是支持宋江接受朝廷招安的。

除了以上这些人赞成招安以外,还有一伙人骨子里也是愿意招安的。

这伙人就是以关胜,呼延灼,秦明,董平为首的降将派。

成员有:郝思文,魏定国,张清,韩滔,宣赞,索超,龚旺,丁得孙,黄信等人。这伙人本来就是朝廷将士出身,所以他们极力赞成招安的。

上面这两大派系都是赞成招安的梁山好汉。

下面我们来看看不赞成招安的都有谁。不赞成招安的也分为两大派系,主要有三山派系,和晁盖余党(这里还称晁盖派系)两个派系。




三山派系:

主要以鲁智深为首的,成员有武松,杨志,史进,施恩,张青,孙二娘,曹正,周通,李忠,朱武,陈达,杨春等人,这些人是令宋江最头疼的一伙人。也是坚决反对招安的人。

晁盖派系:

主要人物有公孙胜,林冲,阮氏三雄,刘唐,白胜,杜千,宋万,朱贵等人。这些人都是占山为王的江湖中人,他们怎么可能接受朝廷招安呢,另外这里面还有当初跟随晁盖截取过朝廷生辰纲的人, 所以他们是坚决反对招安大计的。



另外这里面还省略掉一个重要人物,他就是叛晁拥宋的小人吴用。在宋江到了梁山之后,这个伪君子就抛弃了前主晁盖,一心辅佐宋江。直到穷途末路后自杀而死。所以说这个人不能算晁盖派系的,必须除名。

以上这些就是赞成和反对招安的人员大致列表,一目了然赞成招安的要多于反对招安的。


除了这些好汉以外,剩下的梁山好汉基本上属于中立派,就是说谁也不得罪那伙的。所以他们是跟着走,少数服从多数。这些人占了一定的比例。

因此宋江最终得逞,顺利的完成了朝廷招安大计。水泊梁山大业也从此毁在了他的手里。


任驰赢天下


应该说不赞成招安的比例很小,剩下要么宋江,卢俊义,吴用为首赞成招安,要么像一些小头领随宋江大哥走。

先说赞成招安的宋江,他是从头至尾彻彻底底想为朝廷效力,从一开始作为押司小吏,仗义疏财,声名远播于江湖,人称及时雨宋公明,首先他这样做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名,让江湖人都见面叫他一声公明哥哥。到后来在梁山做大哥,便极力推进招安,所进行的一系列军事行动都是为了给梁山好汉镀金和证明,我们一群兄弟不是梁山贼寇,是可为朝廷效力的一群英雄好汉。所以他认为这样做是为兄弟们谋条正经出路,这在当时也是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毕竟好大一部分人不想一辈子做贼寇,特别是之前在朝廷效力的武将和有家室的一部分人。比如关胜,柴进,呼延灼,孙立等一部分人,都是招安的铁杆支持者。

而且梁山的情况不同于方腊方面,方腊代表的是被北宋政府欺压的南方茶农,小商户的利益,并利用明教凝聚人心,有政治和经济需求,也建立了政权。但是梁山的情况不同,这些招安派和跟风派占了一大部分力量,他们不具备推翻北宋政权的先决条件。

反对派以公孙胜,鲁智深,林冲,武松为首,也有孙二娘夫妇,顾大嫂夫妇等人,他们也有之前政府公职人员,但是早已看透朝廷黑暗本质,也有在江湖自由自在,仇视官家,是彻彻底底的造反派。但是这样的一批人,在梁山好汉中占的比重并不大,所以后来也是尊重多数人的意见参与了攻打方腊,辽朝,和其他起义军的军事行动。除了阵亡和病死之外,没有人接受朝廷封赏,这一部分人才是后世所津津乐道的真正的梁山好汉,但是当时他们的结局确实是足够悲壮,是真正的英雄。

还有一部分人,不得不提,就是以李俊为首远征海外的一部分人,靠着自己的实力,打下海外一个国家成为了一国之主,令人佩服。

宋江的所作所为也真心是为了兄弟们着想,但是北宋政权奸臣当道,自己没有认清朝廷黑暗本质,反而害了众多兄弟,自己也搭上性命,一个悲剧的年代,造就一个悲剧兄弟联盟,从一开始就注定会是一个悲剧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