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無秧”,有道理嗎?古人經驗句句在理

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無秧”,有道理嗎?古人經驗句句在理

這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千千萬,但每個人的人生際遇都各不相同。導致自身命運差異的,除了先天條件(比如基因、成長環境)之外,還和後天因素息息相關。因此古人留有這樣的一句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無秧。古代小農社會,現代三口之家,其本質都是抱團取暖,在一起互相扶持。但是,同樣的家庭條件,在經過若干年的發展、變革後,有的家庭就會發達起來,而有的家庭則一日不如一日。這其中因素何在?因此古人經過數代人的總結,得出了上文提到的俗語。

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無秧”,有道理嗎?古人經驗句句在理

先說“男無性不鋼”。指的是一個男子,如果沒有自己的個性,那麼,是成不了鋼的——所謂“鋼”,可以指優秀的人,有能力的人。比如“恨鐵不成鋼”中的“鋼”即這個含義。不論是在什麼時候、什麼社會,沒有擔當、沒有個性的男子,是永遠不會有出息的。因為作為男子漢,要敢於承擔生活的重擔,敢於應付不可避免的麻煩,同時,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是選擇逃避,而是選擇迎難而上,克服困難——畢竟人生漫漫長路幾十年,只知道躲避,永遠實現不了成長。此外,有個性還意味著有自己的主見,不因為別人的冷言冷語、冷嘲熱諷而放棄自己原本要做的事,能夠真正做到不忘初心——在現實中,有很多人打算學技術,結果因為身邊的人嘲笑學技術沒出息而半途而廢,這就屬於典型的沒有個性和主見、把見解寄託在別人身上的人,永遠鋼不起來。

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無秧”,有道理嗎?古人經驗句句在理

再說“女無性無秧”。這句話裡面的“秧,”指的是禾苗。與之相對應的是雜草。和男子沒有個性不會成為“鋼”對仗,女子若是沒有個性,沒有自己的主意,就成不了“秧”。在這裡,“秧”也可以理解成優秀的、有用的人。在過去,雖然女子的話語權沒有男子那麼高,但是,很多時候,家裡的事情也需要女子來做主,並且女子的很多決策,也會影響到自己的家庭乃至幾代人。如果一個女子沒有自己的個性、見解和主張,同沒有個性的男子一樣,也會陷入隨波逐流的狀態,並且虛度一生。

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無秧”,有道理嗎?古人經驗句句在理

在《聊齋志異》裡,記載過這樣的案例:某家產較為殷實的人家,家主早逝,留下孤兒寡母和一群財產。所謂“寡婦門前是非多”,這種情況,立刻引起村裡的潑皮無賴們的覬覦。寡婦為人沒有見識、軟弱,就會被不懷好意的鄰舍誤導,認為只要讓步就可以委曲求全,最後,寡婦連住宅都被潑皮無賴霸佔,田地也遭到瓜分。後來是因為家主生前的好友及時趕來,才制止這一事件。由此可見,古代女子如果沒有一定的見識、能力,連安身立命的資本都沒有。

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無秧”,有道理嗎?古人經驗句句在理

當代社會競爭激烈,不論是職場還是商場,想要立足、想要小有成就,更要有個性有擔當。因此本文提到的俗語依舊有借鑑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