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誰最厲害?

用戶64537308


初中開始讀《三國演義》在我的思想裡,智不過諸葛亮,武不過關羽,勇不過趙雲,仁不過劉備,後來單單一本《三國演義》已經不能滿足我了,開始看《三國志》,後來我國文藝開始復興了,也看來很多關於文化的節目,易中天品三國,百家講壇等等,目前對於三國這段歷史還是不能說了解,半瓶子水吧,那麼我認為誰是最厲害的吶?——賈詡


時局精準把控 賈詡這個人是一個徹底的現實主義,對於賈詡人們多評論毒士,奇士。詬病的也是其數易其主,先從董卓,董卓兵敗後又鼓動李傕郭汜反攻長安,看到二人不能長久又奔了張繡,張繡勢弱,本想投降袁紹,賈詡認為袁紹無容人之量,建議他投曹操,張繡聽從了他的意見,可惜曹操看上了張繡的嬸嬸(張濟的遺孀),不單害死了典韋,還搭上了自己的長子曹昂,這裡就看出賈詡的厲害了,他不單讓張繡二次投誠曹操,還讓曹操接受了張繡,可能曹操是在千金買骨,但是這其中賈詡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到了曹操帳下以後,賈詡算是穩定下來了,將遇良主,與曹操非常和諧,曹操也多聽他的意見,這裡就不好再說他數易其主了,只是之前沒有遇到對的人,沒有確認過眼神。後來的赤壁之戰,剛剛贏得官渡之戰的曹操可謂自信爆棚,沒有聽從賈詡的意見不要發動這場戰爭,可惜曹操沒聽,戰爭中也識破了周瑜的計謀,可惜曹操當時手下八十萬軍隊給了他太多的信心,這裡《三國演義》中也說賈詡識破了諸葛亮的火攻計謀。這就說明賈詡的謀略絕對是三國超一流水準。最後曹操大敗,出現了天下三分的局面。

識人分明透徹 支持曹丕,這個不只是單純的站隊問題,還有對時局的精準把控,賈詡多次教導曹丕安守本分,出謀劃策,最後曹丕榮登大統,也投桃報李,賈詡最後活到70多歲,安享晚年。

在三國亂局中能夠脫穎而出,並且可以身在漩渦中獨善其身,賈詡絕對是一位以智謀遊戲人間的人形外掛。


關注月下讀史

分享歷史故事


月下讀史


說到三國,認真考慮一下,誰才是這裡邊最厲害的人,我說最厲害不是指一方面,單隻武功或者什麼,我說的最厲害是綜合來說。羅先生其實是非常喜歡劉備而看不起曹操的。但是劉備其實並不是一個普通的人,他是有實力配的上這樣的稱號的。

在《三國演義》裡劉備是非常仁義的一個人,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被描寫的只能當一個將領,而沒有一點的功夫。而且如果論智慧的話,他和諸葛亮相比也相差的不太多。說實在的,他在這裡邊的位置其實非常尷尬的,如果沒有諸葛亮,張飛和關羽的話,劉備估計不可能完成這麼大的功績。他除了非常的仁慈,非常的愛自己的人民,對待下人,非常的有禮貌,其他就沒有什麼任何的功勞了,所有的功勞彷彿都在關羽和張飛還有諸葛亮身上。

還有一段兒描寫的是劉備在江東被女色所迷惑不想回到荊州。在我眼裡《三國演義》裡劉備其實是被寫的更加低調了。他少年憑藉賣鞋為生,當時黃巾起義帶給他了很多的機會。在一眾富豪的資助下,他開始建立了自己的軍隊。他建立自己的軍隊之後為自己的國家開始打仗,自己首先身為一個士兵他每次都衝在第一陣營,而且衝的最靠前,根據自己的努力,他一步當上了縣衙的知府,後來又當上了丞相,這些榮譽都是自己一步一步靠自己的努力拼下來的。是用自己的戰績換來的。

在真實的三國裡劉備其實是一個非常正直的人,他武功也是非常高超的。他打郵差殺蔡陽,非常的英勇,非常的有豪邁氣概。但是在小說裡,卻把他的功勞給了關羽和張飛兩個人,劉備除了武功非常高強,還有很厲害的智慧。當時很多的傑作,都是由他完成的,而不是諸葛。但是因為羅老先生把諸葛給神化了,所以這些功勞都記到了諸葛亮的身上。

所以在我看來,三國最厲害的一個人是劉備,而不是其他的人,即使論武功,劉備並不比其他人差,論智謀,劉備也不比諸葛亮差,而是在小說裡故意把他貶低了。

所以,在我看來,劉備是我心中的大英雄。而他,不愧為三國時期最厲害的一個人。


阿明小哥哥


三國時誰最厲害?對於這個問題,各位路過的英雄估計各有高見。今天我就說說我自己的一點看法,我認為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在政治、軍事、外交等謀略和文學藝術上是當之無愧的NO.1。 諸葛亮是一位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人物形象在我的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象。他是一位集眾人所長,氣質超凡脫俗、心胸寬廣、具有遠大理想、效忠祖國、一生清正廉潔、為人公正、知恩必報,他是智慧的化身、正義的代表、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人物。



一、諸葛亮的政治謀略

1、諸葛亮在年輕的時候,中原豪強並起,諸侯割據。他經常和當時的青年才俊,博學之士交往甚密,暢談古今,研究學問,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一次他們談到軍閥割據,董卓作亂時,諸葛亮曾尖銳地指出:像董卓、袁紹這些人和顛覆秦國的趙高、篡權竊位的王莽是一丘之貉,不消除這些傢伙、國家就不得安寧。諸葛亮“每自比管仲、樂毅”,從而可以看出他改變國家割據混戰局面的政治抱負。

2、官渡大戰後,曹操打敗了劉備。劉備只得投靠劉表。劉備的謀士徐庶,告訴劉備,南陽臥龍崗有個奇才叫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幫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第一次,劉、關、張三人走進諸葛亮的茅廬,行至中門,劉備見門上大書一聯: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才能達到遠大目標。第三次,劉備在茅廬見到了諸葛亮,問怎樣可以統一天下,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對抗曹魏,南扶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這次談話就是著名的《隆中對》。當時諸葛亮才27歲,怎能不讓人佩服的五體投地。諸葛亮以敏銳的政治眼光預見了三國鼎立局面,出山輔佐劉備,形成三國鼎立之勢。諸葛亮的軍事才能 在三國演義裡,羅貫中把諸葛亮描寫的跟神一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如同神仙一樣的存在。但那畢竟是小說,真實的諸葛亮仍然很厲害,但並不是神。



二、 諸葛亮的軍事謀略

1、草船借箭

東吳名將周瑜十分妒忌諸葛亮的才幹。一天周瑜在商議軍事時提出讓諸葛亮趕製10萬支箭。諸葛亮答應三天造好,立下了軍令狀。諸葛亮事後請魯肅幫他借船、軍士和草把子。第三天,諸葛亮請魯肅一起去取箭。這天,大霧漫天,對面看不清人。天還沒亮,諸葛亮便下令開船,並讓軍士擂鼓吶喊。曹操叫弓弩手朝來船射箭。船兩邊都插滿了箭。諸葛亮下令回師,這時曹操想追也來不及了。10萬支箭“借”到了手。周瑜得知借箭的經過後長嘆一聲:"我真不如他!"通過這個故事看出諸葛亮有膽有識,才智過人,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

2、七擒孟獲

講的是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來到南中,百戰百捷。聞知南中族有一個名叫孟獲的首領,劉備死的前後,孟獲追隨益州郡大姓雍闓起兵反蜀漢,並誘煽夷人同叛。當時蜀南夷帥作叛,向為本地的夷、漢所服,於是必須要生擒他。諸葛亮施展計謀將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



三、諸葛亮外交才能

曹操基本統一北方後,擁兵百萬南下,意在一舉消滅劉表、劉備、孫權等割據勢力,統一全國。荊州劉表新亡,其繼承人幼子劉琮望風而降,依靠劉表的劉備在諸葛亮的輔佐下,雖然用計火燒博望、火燒新野,小勝了兩陣,但最終還是被曹軍打敗。曹操大兵壓境、虎視眈眈,在這危急關頭,諸葛亮自請出使東吳,意在促成孫劉聯盟,共同抵抗曹操。在東吳的陣營中,對於曹操的百萬雄兵壓境,文臣武將有兩派主張,即投降派和主戰派。投降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張昭、顧雍、虞翻、步騭、薛綜等,要說服吳侯孫權,不說服這些整天在孫權耳邊散佈曹操威脅論、散佈曹兵不可戰勝論,並吵嚷著要投降的一班文臣謀士是不行的。諸葛亮經過一番辯論說服這些滿腹經綸的人物,使得孫權結盟抗曹。這才促成了三國時期著名的《赤壁之戰》,此戰為日後魏、蜀、吳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四、諸葛亮文學成就

諸葛亮在三國時期可以說是一位著名作家,他留下很多膾炙人口的文章。

《出師表》,是諸葛亮寫給後主的一篇治國方略。當時蜀漢已從劉備殂亡的震盪中恢復過來,外結孫吳,內定南中,勵清吏政,兵精糧足;諸葛亮認為已有能力北伐中原,實現劉備匡復漢室。表文表達了作者審慎勤懇、以伐魏興漢為己任的忠貞之志和誨誡後主不忘先帝遺願的孜孜之意,情感真摯,文筆酣暢,是古代散文中的傑出作品。

《後出師表》,是諸葛亮二次伐魏前給蜀後主上的表章。

《誡子書》是諸葛亮臨終前寫給8歲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諸葛亮對其一生的總結。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言中。通過這些智慧理性、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如此深切。 除上述作品外,諸葛亮還有《草廬對》《誡外甥書》《將苑》(又名《心書》)《便宜十六策》等著作。

諸葛亮的一生不慕虛榮,不求富貴,安貧樂道,樸素嚴謹,克己奉公,知恩必報,忠貞不二,鞠躬盡瘁,嚴於律己,這些高貴的品格著實令人佩服。同時也值得當今社會領導幹部們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真獨簡貴


我來回答吧,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三國政權建立,成鼎足之勢,到最後紛紛滅亡三家歸晉,這期間厲害人物不勝枚舉,你我隨口都能說出來幾個,權謀者,武將,梟雄,大多名留青史。

今天咱們來說一個厲害的小人物,歷史上連她的名字都沒有,她就是孫翊的妻子徐氏,孫翊,又名孫儼,字叔弼,是孫堅的第三子,孫策、孫權的弟弟。


孫翊曾被大臣推薦為繼承者。孫權繼位後,孫翊任丹楊太守,他性格嚴厲暴躁,好酒,他的部將媯覽、戴員對孫翊不滿,於是收買孫翊家將邊鴻,邊鴻因此乘機刺殺了孫翊,媯覽又進入到孫翊府中,強佔孫翊的妾室和侍婢,又圖謀徐氏。徐氏心生一計,拖延時間說需要等到夫君晦日祭祀過後才能去喪。媯覽信之,而徐氏則私下與孫翊心腹密謀,過了晦日,徐氏設祭畢去除了喪服,乃焚香沐浴,笑似從前,臉上沒有哀容,左右都責怪徐氏,而媯覽偷看,不再懷疑。徐氏命心腹之人及眾侍婢進入,說已逢凶化吉,便出門拜見媯覽。媯覽剛剛回拜下去,徐氏大喝一聲眾人何不速來殺賊!於是將媯覽砍殺身亡。餘者則出門殺戴員。徐氏仍穿回喪服,並將他們的首級祭孫翊墓。




後人評價徐氏:智能保身,勇能討賊,皆前世所未有!不知道這樣的女子能不能算三國裡最厲害的人物之一呢?


長河史鑑


個人覺得 最厲害的是 —周瑜

三國演義對周瑜的形象做了大量的扭曲貶低,在此將演義與正史不同之處進行對比,以正視聽。

  1、 諸葛三氣周瑜:周瑜氣量寬宏根本不會被氣死,周瑜與諸葛極少碰面…從赤壁之戰結束到周瑜病逝的兩年間,諸葛亮正在零陵一帶搞後勤工作,根本沒有和周瑜見過面。至於周瑜病逝後,送喪弔唁的是周瑜舊下屬龐統,而不是諸葛亮。

  2 、草船借箭:草船借箭的人正史上是孫權,演義描寫周瑜嫉妒諸葛亮是徹頭徹尾的捏造,三國演義之祖【三國志平話】中借箭的是周瑜。

  3、 賠了夫人又折兵:歷史上是孫權自己要把妹妹嫁給劉備,單純的政治婚姻

  4 、智激周瑜:純粹捏造,周瑜是東吳最有力的主戰派人士,正是聽了他的勸說才有了赤壁之戰。

5 、赤壁之戰:諸葛亮並未指揮赤壁之戰,赤壁乃周瑜等人之傑作。

  6、 氣量狹小的周瑜:三氣周瑜純屬羅貫中為抬高他人而虛構,劉備評價周瑜“器量廣大”,程普評價周瑜說:“與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陳壽評價周瑜“性度恢廓”,另外洪邁、蘇東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孫權曾為其素服弔喪。周瑜性情開朗,氣度寬宏,深得維恩顯著。精通樂律,即使在醉酒時也能聽出音律的錯誤。

周瑜在演義裡被醜化貶低其實也沒什麼,只要大家明白那不是歷史上真實的人物就行。可惜演義的影響太大了,不要說那些簞漿販食的粗人,就是所謂的文化人也逃不過。但是那些分不清演義和歷史的所謂文化人都是付出代價的。



家居風水師


說到三國,認真考慮一下,誰才是這裡邊最厲害的人,我說最厲害不是指一方面,單隻武功或者什麼,我說的最厲害是綜合來說。羅先生其實是非常喜歡劉備而看不起曹操的。但是劉備其實並不是一個普通的人,他是有實力配的上這樣的稱號的。





在《三國演義》裡劉備是非常仁義的一個人,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被描寫的只能當一個將領,而沒有一點的功夫。而且如果論智慧的話,他和諸葛亮相比也相差的不太多。說實在的,他在這裡邊的位置其實非常尷尬的,如果沒有諸葛亮,張飛和關羽的話,劉備估計不可能完成這麼大的功績。他除了非常的仁慈,非常的愛自己的人民,對待下人,非常的有禮貌,其他就沒有什麼任何的功勞了,所有的功勞彷彿都在關羽和張飛還有諸葛亮身上。

還有一段兒描寫的是劉備在江東被女色所迷惑不想回到荊州。在我眼裡《三國演義》裡劉備其實是被寫的更加低調了。他少年憑藉賣鞋為生,當時黃巾起義帶給他了很多的機會。在一眾富豪的資助下,他開始建立了自己的軍隊。他建立自己的軍隊之後為自己的國家開始打仗,自己首先身為一個士兵他每次都衝在第一陣營,而且衝的最靠前,根據自己的努力,他一步當上了縣衙的知府,後來又當上了丞相,這些榮譽都是自己一步一步靠自己的努力拼下來的。是用自己的戰績換來的。


在真實的三國裡劉備其實是一個非常正直的人,他武功也是非常高超的。他打郵差殺蔡陽,非常的英勇,非常的有豪邁氣概。但是在小說裡,卻把他的功勞給了關羽和張飛兩個人,劉備除了武功非常高強,還有很厲害的智慧。當時很多的傑作,都是由他完成的,而不是諸葛。但是因為羅老先生把諸葛給神化了,所以這些功勞都記到了諸葛亮的身上。

所以在我看來,三國最厲害的一個人是劉備,而不是其他的人,即使論武功,劉備並不比其他人差,論智謀,劉備也不比諸葛亮差,而是在小說裡故意把他貶低了。

所以,在我看來,劉備是我心中的大英雄。而他,不愧為三國時期最厲害的一個人。


漢家二郎


無論是看《三國演義》,還是觀《三國志》,在謀士如雨,英雄如林的三國時期,最為推崇的莫不過諸葛孔明瞭。

人物生平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先生,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氏,三國時期蜀漢國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等。

早年隨叔父諸葛玄一起去往荊州,後來諸葛玄病故,諸葛亮便隱居在了隆中。後來經過徐庶指引,劉備三顧茅廬,終是請的諸葛亮出山,為其出謀劃策。所謂龍從風,虎從雲,臥龍一出,便是攪動風雲。

一出手,便是一首“隆中對”,方寸之地、三寸之舌,便以看清天下大勢,論盡時下英雄。隨之輔助劉備,聯合東吳,大敗曹操於赤壁,繼而趁機奪取荊州,一手開創三國鼎力之勢。隨之再敗曹操於漢中,奪得漢中之地,徹底穩固天下三分之勢。次年協助劉備在成都建國,稱蜀國,諸葛亮被封為宰相,另封武鄉候。其後勵精圖治,整頓民生,且多次北伐曹魏,但終是難以勝天,因積勞成疾,力竭於蜀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今陝西寶雞岐山境內),享年54歲。

隆中對

建安六年(201年),劉備為曹操所敗,投奔荊州劉表同時,受徐庶推薦,劉備希望徐庶引亮來見,但徐庶建議:“這人可以去見,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將軍宜屈尊以相訪。” 劉備便親自前往拜訪,劉關張三兄弟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亮。與諸葛亮相見後,劉備便叫其他人避開,對他提問:“現今漢室衰敗,奸臣假借皇命做事,皇上失去大權。我沒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與能力,想以大義重振天下,但自己的智慧謀略不夠,所以時常失敗,直至今日。不過我志向仍未平抑,先生有沒有計謀可以幫助我?”

諸葛亮便對劉備分析道:自董卓擅政以來,各地豪傑並起,佔據州、郡的數不勝數。曹操與袁紹相比,聲望少之又少,然而曹操最終之所以能打敗袁紹,以弱勝強的原因,不僅依靠的是天時,而且也是人的謀劃得當。現在曹操已擁有百萬大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確實不能與他爭強。孫權佔據江東,已經歷三世,地勢險要,民眾歸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只可以把他作為外援,但是不可謀取他。荊州北靠漢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資都能得到,東面和吳郡、會稽郡相連,西邊和巴郡、蜀郡相通,這是大家都要爭奪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卻沒有能力守住它。益州地勢險要,有廣闊肥沃的土地,自然條件優越,高祖憑藉它建立了帝業。劉璋昏庸懦弱,張魯在北面佔據漢中,人民殷實富裕,物產豐富,劉璋卻不知道愛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賢明的君主。將軍是漢室宗親,而且聲望很高,聞名天下,廣泛地羅致英雄,思慕賢才,如飢似渴,如果能佔據荊、益兩州,守住險要的地方,和西邊的各個民族和好,又安撫南邊的少數民族,對外聯合孫權,對內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勢發生了變化,就派一員上將率領荊州的軍隊直指中原一帶,將軍您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從秦川出擊,老百姓誰敢不用竹籃盛著飯食,用壺裝著酒來歡迎將軍您呢?如果真能這樣做,那麼稱霸的事業就可以成功,漢室天下就可以復興了。

這即被後世稱為的《隆中對》。

敗曹於赤壁

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後,於建安十三年(208年)正月回到鄴城後,立即開始了向南用兵的軍事上和政治上的準備。同年七月,曹操揮軍南下,當時曹操的精銳軍隊傾巢而出,號稱百萬軍隊,直逼劉備於新野,且曹操還另外率領五千輕騎直追劉備於宛城,劉備拋妻棄子,只帶領了十幾家將倉皇出逃,後留張飛斷後,才辛的性命保全。

後來,劉備等人到往江東,諸葛亮獻策,使其聯合孫吳共同抗曹,吳候孫權在經過魯肅和周瑜的勸說下後,決定答應劉備,共同抗擊曹操於赤壁,這才有了後來的火燒赤壁。

赤壁之戰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時間內統一全國的可能性,而孫劉雙方則藉此勝役開始發展壯大各自勢力,劉備向孫權借荊州後實力迅速壯大,進而謀取益州,孫權屢次親率大軍進攻合肥,數戰不利,損兵折將。曹操在退回北方後,休養生息五年,平定關中後才大舉南征孫權。此戰形成天下三分的雛型,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

陸機《辨亡論》:魏氏嘗藉戰勝之威,率百萬之師,浮鄧塞之舟,下漢陰之眾,羽楫萬計,龍躍順流,銳騎千旅,虎步原隰,謀臣盈室,武將連衡,喟然有吞江滸之志,一宇宙之氣。而周瑜驅我偏師,黜之赤壁,喪旗亂轍,僅而獲免,收夡遠遁。

北伐中原

在定都成都後,創立了蜀漢國 ,諸葛亮封為宰相。在蜀漢元年(公元221年)到蜀漢四年,此期間,諸葛亮一直盡忠輔佐與劉備,勵精圖治,整頓民生,恢復生產,直至國力富足,諸葛亮開始了北伐大業。

始於蜀漢四年(公元226年),一直到蜀漢十二年(公元234年),期間,諸葛亮一共發動五次北伐戰爭,直至在第五次病逝於五丈原。五次戰爭都是雖有勝負,但是皆未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未能夠在有生之年伐魏成功,實在是諸葛亮之憾事。

《臨江仙·隴上風瑟瑟 》

隴上風瑟瑟,黃土紛飛,沙石滾落,峰巒間,枯木衰草無多。甚闊,立身絕頂,舉目處,不見煙火,幽谷中,鳴鈴聲悠悠,賈人穿漠。

勢挫,初出祁山,任謖為敵破,五丈原,呼呼兮蕭風過,國弱,一隅之地,抗曹魏,徒自取禍,東西川,山和誰是主,枉為屍裹。

後世有人評價諸葛亮:乃是智極近乎妖。跟隨劉備於微末,可以說是諸葛亮一把手扶起劉備,創立蜀漢。像是蜀漢武將一大堆,關羽、張飛、趙雲等都是具有萬夫莫擋之勇,但是謀士,始終就諸葛孔明一人,足也可見,萬千謀士,不如諸葛一人啊。


史觀新談


三國時期智傑,諸葛亮,《隆中對》預示天下三分,出茅廬,火燒新野,借東風,火燒赤壁,破假成真,劉備巧取孫尚香,擺八卦,迷退東吳大軍,定乾坤,安居平五路,安邊塞,七擒七縱孟獲,設空城,智退司馬懿,章章華彩,彪炳千古。

義傑關羽,桃園一拜,肝膽相照,舒豪情,溫酒斬華雄,報漢恩,斬顏良,除文丑,千里護嫂,過五關斬六將,念舊情,華容道放曹,保荊州,單刀赴會。凡讀三國,必感其義,直至如今,人們供奉。

勇傑呂布,馬中赤兔,人中呂布。誅殺董卓,擊破張燕,大敗袁術,屢敗曹操,更有甚者,三英戰呂布,而不敗!三英者,其中關羽,張飛,皆可萬人之中取上將之首。足見呂布之勇。

謀傑司馬懿,三國謀者不可盡數,能與諸葛亮匹敵,唯有司馬懿,兩者相爭數年,互有勝負,可見司馬懿的謀力之功,司馬懿謀略最精彩之處,就是取曹氏天下而代之,並延續子孫,天下奇謀萬千,難出其左右。


南京老呂


司馬懿吧,最後的贏家!

如果把整個三國比作一個大舞臺,都是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生旦淨末醜、紅黑黃白臉,演得那個壯壯烈烈,轟轟動動,登臺閉幕的,還不是司馬懿?

應了一句,“司馬懿之心,路人皆知。”

長得醜,活得久,耍的帥,死得快!活得越久,苟得越穩,發育爆裝,最後反殺才最厲害吧。


田邊過客


三國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除非都上戰場交鋒,否著很難分出誰最厲害。

郭嘉+曹操,奠定了魏國的基本盤。

孫堅,孫策,孫權,孫氏一家,雄霸東吳。

劉備輾轉半輩子,也開創了蜀國的局面

都很厲害。

但是從地盤,實力上來說。還是司馬懿笑到了最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