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造反的时候朱元璋的儿子都在做什么?

拍拍手的sunflower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 朱棣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 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 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朱元璋的一生一共有26个儿子,除了朱标被封为了太子,还有两个儿子早夭了,剩下的23个儿子都被朱元璋封了藩王,各有各的领地,后来太子朱标也死了,朱元璋就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孙子朱允炆,就是建文帝,自从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开始实行削藩制度,搞得藩王们人心惶惶,当时最有实力的一个藩王就是燕王朱棣还有宁王朱权。朱允炆最先下手的就是实力比较弱的藩王,朱元璋的五子周王朱橚是第一个被削藩的,后来代王,齐王,湘王,岷王等实力不太厉害的藩王都先后被朱允炆废了。后来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因为之前朱元璋在位的时候,为了给朱允炆扫清障碍,把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都给处死了,所以朱棣造反的时候,朱允炆根本就没有人可以用。



剩下的诸王中,数宁王和燕王实力较大,燕王朱棣造反首先得把宁王朱权给拉上。宁王手下有戴甲控弦之兵八万之多,另外还有战车六千乘。在宁王手下的士兵中,尤其以蒙古人组成的朵颜三卫骑兵最为骁勇善战。对着宁王手下的军队,燕王朱棣早就垂涎三尺了,朱棣连哄带诈的把宁王给拉到了自己这一边,还开口许诺,说是事成之后,咱们两兄弟共分天下,划江而治或者划鸿沟而治,都兄弟你说了算。宁王被朱棣给忽悠的一愣一愣的。宁王和燕王联手了,除了已经死了的秦王和晋王,其他的藩王呢,他们在干什么呢。其他的藩王大都被朱允炆给弄的没脾气了,自保都来不及。朱允炆上台之后,就大肆削藩,先拿实力弱的藩王开刀,周王(老五)首先被朱允炆给搞掉了,找了个罪名,把其给废为了庶民,接着代王、湘王、齐王、岷王都被朱允炆给废掉了。一时间,众藩王都人心惶惶。藩王们自保都来不及,哪儿有时间来帮朱允炆啊。
公元1399年,朱棣以“清君侧”名义发动兵变,与他一起参与兵变的是十七子宁王朱权。其他的藩王,有的口头表示支持,有的干脆看热闹。口头支持的有两个,辽王朱植和谷王朱橞,这两人是典型的骑墙派,风往哪吹,就往哪儿倒。看热闹的比较多,有10个藩王,分别是六叔楚王朱桢、十一叔蜀王朱椿、 十四叔肃王朱楧、十六叔庆王朱栴、二十叔韩王朱松、二十一叔沈王朱模、二十二叔安王朱楹、二三叔唐王朱桱、二十四叔郢王朱栋以及二十五叔伊王朱㰘。对于藩王们来说,叔侄之战不管哪一方赢,他们都还是臣子,所以大多选择作壁上观,坐山观虎斗。


大老二爷


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朱棣造反时,有八个兄弟不在了。这八个兄弟分别是:大哥太子朱标、二哥秦王朱樉、三哥晋王朱棡、八弟潭王朱梓、九弟赵王朱杞、十弟鲁王朱檀、十二弟湘王朱柏和老幺朱楠。(赵王朱杞和朱楠都是幼年夭折)


除掉去世的八个人和朱棣本人外,剩下的十七位藩王对靖难之役的政治立场,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被废黜,暗中支持朱棣(4人)。

这一类有五弟周王朱橚、七弟齐王朱榑、十三弟代王朱桂、十八弟岷王朱楩。

建文帝继位后实行削藩,三个顾命大臣之一的齐泰建议他先削老四燕王朱棣,理由是秦王和晋王都病死了,朱棣是事实上的藩王老大,应该擒贼先擒王。

然而,齐泰的建议却遭到了另外两个顾命大臣黄子澄和方孝儒的反对。这两个二货给出的理由是不能打草惊蛇,应该先拿实力较弱的藩王开刀。于是老五,朱棣的同母的亲弟弟周王朱橚就当了倒霉蛋,替朱棣挡了枪。

周王被削爵后,齐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岷王朱楩,也一并被削。其中湘王朱柏很有骨气,自焚身亡,其余的四位藩王全部被建文帝流放。

朱棣起兵后,一路南下,朱允炆害怕朱棣来个千里突袭,救出被流放的兄弟们,便在靖难之役开始后,把这些已废黜的藩王又抓回了南京等地,分别软禁。一直到朱棣靖难成功后,这哥几位才又重新恢复了王爵。

所以,周王、齐王、代王、岷王应该支持朱棣的。毕竟朱棣不成事,他们一辈子都没出头之日。不过他们都以戴罪之身软禁,只能在内心里暗自给朱棣加油了。

第二类——被迫支持朱棣。(1人)

这个人就是宁王朱权。

朱棣靖难时,建文帝下诏给宁王、谷王还有辽王,也就是离朱棣最近的三个藩王,令他们三人到南京勤王。辽王和谷王都去了,只有宁王没有去,公开抗旨了。

他想坐观其成,让朱棣和建文帝打的两败俱伤了,他再出来下山摘桃子。

建文帝闻之大怒,口谕要“坐削三护卫”,惩戒宁王。也就是要惩罚宁王抗旨之罪。然而宁王仍然不为所动。他就是吃准了朱棣这块肥肉。按他的想法,抓住了朱棣,建文帝也不会跟他计较太多。

朱棣见宁王不是善茬子,就先下手为强,跑去大宁把宁王的兵权夺了。

宁王前脚抗旨不尊,后脚被朱棣架空,两头都没捞到好,失去了利用价值。最后只有被迫支持朱棣(支持朱棣才有活路),公开支持朱棣靖难。


第三类——公开支持建文帝。(2人)

公开支持建文帝的藩王有两个,辽王朱植和谷王朱橞。

辽王朱植原本驻守广宁,朱棣造反后攻占了山海关,切断了辽东和关内的连接。建文帝担心朱植会支持朱棣,就召朱植到南京。朱植没有支持朱棣,而是服从朝廷的命令,从海路去到了南京,封地也被建文帝改在了湖广的荆州。

此后,朱植没掺和靖难之役。

朱棣夺得帝位后,埋怨朱植在靖难之变时不支持自己,所以非常不喜欢他。永乐十年削其护卫,只留军校厨役三百人供他差使。等于是把他冷藏了。

不过朱棣也没废他的爵位。辽王一脉后来传承了九代,至隆庆二年因得罪了张居正,才被废藩除国。

谷王朱橞是个奇葩,典型的骑墙派。他的封地在现在河北张家口的宣化和怀来,离朱棣的封地最近。朱棣造反后,朱橞明确表示了反对朱棣。命人将宣化城门堵死,防备朱棣偷袭。而他自己则带三千人马以勤王救驾的名义逃到了南京投奔建文帝。

四年后,眼见建文帝大势已去,谷王朱橞和纨绔子弟李景隆一起开门迎降,又成了拥立朱棣登基的功臣。又过了十五年,这厮被自己的同母哥哥蜀王告发谋反,被朱棣削爵为民,终生囚禁。谷王爵位也被废除。

这里顺带说一句,从建文帝先后废周王、齐王等藩王来看,朱棣其实是给辽王、谷王这些小弟弟们挡了枪。因为看地图上的分封区域就可以看出,朱棣被扳倒后,下一个要废的肯定是宁王、谷王、辽王。(晋王和鲁王因为传到了第二代,所以不会先动他们)



第四类——中立派,选择坐观兄侄血拼,谁都不支持。(10人)

这一类有十个人,分别是六弟楚王朱桢、十一弟蜀王朱椿、 十四弟肃王朱楧、十六弟庆王朱栴、二十弟韩王朱松、二十一弟沈王朱模、二十二安王朱楹、二三弟唐王朱桱、二十四弟郢王朱栋以及二十五弟伊王朱㰘。

楚王朱桢典型的酱油男,他坐镇武昌,手握重兵,既不支持朱棣,也不支持建文帝。朱棣继位后,任命他为宗人府宗正一职,名义上成为朱家的大族长。从这个任命来看,朱棣还是比较信任他的。

蜀王朱椿在历史上是一个性孝友慈祥,博综典籍,容止都雅的人。朱允炆削藩时抓不到他的把柄,没有为难他。靖难之役时,朱椿替朝廷守卫西南大门,注重与少数民族搞好关系,维护了明朝的领土完整。(这才是一个藩王应该有的样子)

后来,朱棣认可了朱椿的成绩,对他也是非常的礼遇。尤其是朱椿告发谷王朱橞后,朱棣对他更信任了。

肃王朱楧年纪很小,他虽然是太祖之子,但只比建文帝大一岁。靖难之役时,朱楧没什么主见,选择作壁上观,谁都不支持,猫在藩国打酱油。

庆王朱栴年纪更小,他比朱允炆还小一岁多。朱棣靖难时,他在封地宁夏打酱油。(基本上边远山区的藩王都在打酱油)

顺带一说,庆王很能活,他历经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六朝,是六朝元老级级的藩王。

韩王朱松的封国本来在辽东,由于因为他年纪很小(比建文帝小四岁),一直没有到辽东那个苦寒之地就藩,靖难时留在南京。

既然是在南京,那就不用多说了,肯定是被建文帝严加看管的了。

剩下的沈王朱模、安王朱楹、唐王朱桱、郢王朱栋、伊王朱㰘。靖难前有王号,但是没有封地,都留在了南京。他们都跟韩王朱松一样是被实质软禁的酱油男。

总的来说,十个中立派藩王中,有四个有藩国的,剩下的六个都在南京被监视。如果再加上当时在南京的谷王、吴王(朱允炆的弟弟朱允熥、靖江王朱赞仪。南京当时的藩王数量有九个人。


另外,还有三个藩王没提到。分别是第二代秦王朱尚炳、第二代晋王朱济熺、第二代鲁王朱肇辉。

二代秦王朱尚炳和二代晋王朱济熺都暗中支持建文帝,所以朱棣继位后,把这两个侄子都修理了一顿。

朱棣先是修理了朱济熺,于永乐十二年下诏革去了他的晋王爵位,并命他去守陵。接着派人把朱尚炳家里的属官逮了,警告朱尚炳小心一点,朱尚炳吓得要死,亲自到南京向他四叔谢罪,才没被废黜。

二代鲁王朱肇辉年纪很小,靖难时,朱肇辉只有十岁,因其年幼,建文帝没有动他。朱棣继位后,也很关心他的成长。鲁王一脉后来传承了十二代,一直传到1654年末代鲁王朱以海病死才断绝。

总体而言,靖难之役时,朱棣的兄弟们大多都选择了作壁上观,谁都不帮。毕竟给建文帝当臣子和给老四朱棣当臣子,结果是一样的。没必要掺和到这场叔侄之争。


Mer86


朱棣造反年龄为39岁。在朱元璋死后,朱棣是他最大的儿子,但是朱元璋却没有把自己的皇位传给朱棣。

靖难时,建文帝下诏给宁王、谷王还有辽王,也就是离朱棣最近的三个藩王,令他们三人到南京勤王。辽王和谷王都去了,只有宁王没有去,公开抗旨了。他想坐观其成,让朱棣和建文帝打的两败俱伤了,他再出来下山摘桃子。建文帝闻之大怒,口谕要“坐削三护卫”,惩戒宁王。也就是要惩罚宁王抗旨之罪。然而宁王仍然不为所动。他就是吃准了朱棣这块肥肉。按他的想法,抓住了朱棣,建文帝也不会跟他计较太多。朱棣见宁王不是善茬子,就先下手为强,跑去大宁把宁王的兵权夺了。

谷王朱橞是个奇葩,典型的骑墙派。他的封地在现在河北张家口的宣化和怀来,离朱棣的封地最近。朱棣造反后,朱橞明确表示了反对朱棣。命人将宣化城门堵死,防备朱棣偷袭。而他自己则带三千人马以勤王救驾的名义逃到了南京投奔建文帝。四年后,眼见建文帝大势已去,谷王朱橞和纨绔子弟李景隆一起开门迎降,又成了拥立朱棣登基的功臣。又过了十五年,这厮被自己的同母哥哥蜀王告发谋反,被朱棣削爵为民,终生囚禁。谷王爵位也被废除。





浮世繁華


公元1399年,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在北京起兵,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经过历时四年的惨烈战争,朱棣攻克南京后称帝,建文帝下落不明。朱元璋对儿子是出了名的爱护,大肆封王,那么朱元璋的这些儿子在朱棣造反的时候都在做什么呢?

朱元璋一生共有26个儿子

朱元璋一生共有26儿子,分别是:

长子朱标、次子朱樉、三子朱棡、四子朱棣、五子朱橚、六子朱桢、七子朱榑、八子朱梓、九子朱杞、十子朱檀、十一子朱椿、十二子朱柏、十三子朱桂、十四子朱楧、十五子朱植、十六子朱栴、十七子朱权、十八子朱楩、十九子朱橞、二十子朱松、二十一子朱模、二十二子朱楹、二十三子朱桱、二十四子朱栋、二十五子朱㰘、二十六子朱楠。

除了这二十六子,朱元璋还有十六个女儿,加在一起一共是四十二个子女,数量惊人。

朱元璋的二十六个儿子中,在靖难之役的时候已经有八人去世了,分别是:老大太子朱标、老二秦王朱樉、老三晋王朱棡、老八潭王朱梓、老九赵王朱杞、老十鲁王朱檀、十老十二湘王朱柏和老幺朱楠。赵王朱杞和朱楠都是幼年夭折的。

也就是说除去去世和夭折的,朱棣造反的时候尚有十七个藩王尚在(不含造反的朱棣)。

十七藩王在靖难之役中的态度

朱允炆继位后开始削藩,对自己的叔叔们开始分别下手。周王朱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湘王朱柏五人先后被削藩王,第一个被削的是周王朱橚,被废为庶人,全家迁往云南蒙化。之后建文帝再接再厉,一月之内连削齐王朱榑、代王朱桂、湘王朱柏三王,全部废为庶人,其中湘王朱柏不堪受辱自焚儿子,这就是著名的“月削三王”;不久岷王朱楩也被削,废为庶人。

建文帝削藩,五个叔叔被废为庶人,这五人除去自杀的湘王朱柏,其余四人肯定是支持朱棣造反的,但是已经是庶人了只能是心理上支持了。

除去被削的五王和造反的朱棣外,还有十二个王爷,但是毕竟表面上看来建文帝的优势很大,所以其实都是骑墙派,坐山观虎斗,当然除了三个王爷:宁王朱权、辽王朱植和谷王朱橞。

宁王朱权:朱权是朱元璋第十七子,十三岁的时候就被封为宁王,朱权的藩地是军事重镇大宁。朱权带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均骁勇善战。朱权多次会合诸王出塞作战,以善于谋略著称。但是善于谋略的朱权被四哥朱棣给阴了,朱棣去见弟弟朱权,朱权到郊外为其饯行,结果被朱棣的伏兵裹挟,朱权的军队也被朱棣收编。

辽王朱植:朱植是朱元璋第十五子,就藩广宁州,是九大攘夷塞王之一,朱植是公开支持建文帝的,而且和建文帝叔侄关系还不错。

谷王朱橞:朱橞是朱元璋第十九子,统领上谷郡地和“长城九镇之一宣府镇,是九大攘夷塞王之一。朱橞首鼠两端,战争前期支持建文帝,后期见大势已去又支持朱棣,结果两头不落好。

可以看出朱棣起兵的时候,十七个兄弟,五人被废,九人坐山观虎斗,两人支持建文帝,一人被朱棣裹挟后被迫支持朱棣,朱棣除了坑了弟弟朱权一把搞了不少精锐部队外,从其他兄弟中未得到任何实惠,基本是孤军奋战。


我家的猫叫皮蛋


假如朱元璋大儿子朱标不死,就不会有那么多麻烦了。可惜的是,朱标死的太早了,都没过一把皇帝瘾就死掉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朱元璋老泪纵横,悲伤不已,然而悲痛之余,他需要振作一下,因为必须马上重新确定太子人选。


选谁做太子呢?摆在朱元璋面前的,是一道三选一的选择题。

A选项: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太子。当时朱允炆刚刚15岁,如果朱元璋还能撑几年的话,朱允炆到时恰好成年,正是精力旺盛之时。

B选项:在诸多儿子中挑选一个最优秀的作为接班人。这些儿子中,不论是功劳,还是能力,朱棣无疑是最出类拔萃的一个。

C选项:按照立嫡立长顺序,嫡长子死了,可以由嫡次子继位,嫡次子死了,嫡三子继位。朱棣排老四,他前面三个哥哥都英年早逝了,所以他的希望最大。


最终,朱元璋没选B,也没选C,而是选了A,朱元璋为何选了朱允炆,而不选朱棣呢?

我认为,朱元璋之所以选朱允炆不选朱棣,是因为朱允炆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年轻。

前面说过,朱允炆刚刚十五六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身体健康,性格沉稳,少年老成,是做皇帝的好苗子。

反观朱棣,已经四十二岁高龄了,虽然经验老到,履历丰富,但毕竟岁数偏大,寿命这事谁也说不准,假如朱棣刚刚继位就一命呜呼了,那大明的江山就充满无限变数了!

所以,朱元璋从大明江山社稷长远考虑,这才选择了朱允炆。然而,朱元璋此举却带来一个巨大隐患,这是他生前绝对没有想到的。


按照朱元璋的预想,他的这些儿子们,一个个都是雄踞一方的藩王,大家应该团结一心,一致对外,兢兢业业,各司其职,紧密团结在朱允炆周围,高举大明旗帜,共同将大明事业推向新的辉煌。

可是,朱元璋这二十三个藩王儿子表现如何呢?

第一年,大家相安无事,毕竟老爷子刚刚去世,他们都安分守己,各忙各的。北方以朱棣为首的藩王,虽然内心有些想法,但并不敢轻举妄动。

第二年,朱允炆采纳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开始施行削藩政策。

其实,削藩是要削的,毕竟这些藩王一个个重兵在握,就像定时炸弹一般,随时都可能被引爆,所以必须一一拆除。

但是,削藩总要有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最好恩威并施,采取团结一批,稳住一批,打击一批的战略。



朱允炆是怎么削藩的呢?

朱允炆以惩治腐败为着力点,先是将五叔周王朱橚抓起来,一撸到底,降为平民,又将十八叔岷王朱楩、十三叔代王朱桂、七叔齐王朱榑一一撸掉。

这时候,有人控告十二叔湘王朱柏谋反,朱允炆让朱柏进京受审,结果胆小怕事的朱柏吓得自焚而死。

短短一年时间,朱允炆一连撸了五个叔叔,战果辉煌,朱允炆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革命尚未成功,同志继续努力”,一旁的齐泰、黄子澄跟着起哄。

这时候,朱棣坐不住了,下一个目标指定是自己,假如被侄子撸掉爵位,那么自己前半辈子等于白干了,自己一生披坚执锐,纵横沙场,战功赫赫,图个嘛啊?

凭啥啊?皇位本来该传给我的,你一个毛孩蛋子,寸功未立,凭啥我们来拼命,你来享受胜利果实啊?

老子反了!


公元1399年,朱棣以“清君侧”名义发动兵变,与他一起参与兵变的是十七子宁王朱权。其他的藩王,有的口头表示支持,有的干脆看热闹。

口头支持的有两个,辽王朱植和谷王朱橞,这两人是典型的骑墙派,风往哪吹,就往哪儿倒。

看热闹的比较多,有10个藩王,分别是六叔楚王朱桢、十一叔蜀王朱椿、 十四叔肃王朱楧、十六叔庆王朱栴、二十叔韩王朱松、二十一叔沈王朱模、二十二叔安王朱楹、二三叔唐王朱桱、二十四叔郢王朱栋以及二十五叔伊王朱㰘。

对于藩王们来说,叔侄之战不管哪一方赢,他们都还是臣子,所以大多选择作壁上观,坐山观虎斗。


一半秋色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在建文帝愈演愈烈的“削藩”行动中,太祖在世诸子中年岁最长的燕王朱棣退无可退,被迫于北平燕藩举旗“靖难”,开始了对抗建文朝廷的军事行动。对于举兵造反,燕藩阖府上下,均忐忑不安,不知前路如何。以燕王为首的靖难将士,被命运推着一步步向未可知的将来蹒跚而行。

而在燕王起兵时,太祖二十六子中,已先后薨逝八人,按时间顺序,分别为:

洪武三年(1370年)十二月:第九子朱杞夭折。

洪武二十二年十二月(公历已经是1390年1月):第十子鲁王朱檀去世。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三月:第八子潭王朱梓,因牵扯进谋反案,而畏惧自杀。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五月:长子、皇太子朱标,病薨于京师。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正月:第二十六子朱楠出生后逾月而夭,未封王,称皇子楠。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三月:次子秦王朱樉薨逝。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三月:第三子晋王朱棡病薨。本年闰五月,太祖亦驾崩。

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第十二子湘王朱柏,因不愿在“削藩”中受辱,愤然自尽。

在燕王朱棣起兵时,已经有八位兄弟先后去世。靖难如何收场,和他们没有关系了。

燕军与南军大打出手前后,已经被建文帝“削藩”,废为庶人的太祖诸子有:

第五子周王朱橚: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展开‘“削藩”,首当其冲的就是太祖第五子、燕王同母弟、周王朱橚。

朝廷遣曹国公李景隆,突袭周藩封地开封,抓捕周王全家,废为庶人,远徒云南。建文四年(1402年),又被召回京师(南京)软禁。

直到燕王靖难成功后,才被放出,并恢复王爵,返回藩地开封。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朱橚薨于开封。

第七子齐王朱博:建文元年(1399年),被建文帝废为庶人,召回京师软禁。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1402年),燕军靖难得胜,朱博被释放,复封齐王,回藩地青州。

但是朱博在青州多行不法,又叫嚣不满成祖,所以于永乐三年(1405年)被再次召回京师,次年被废黜、软禁。

宣德三年(1428年),因福建妄言男子楼濂谎称“七府小齐王”,欲谋不轨事,宣宗密令,使齐庶人朱博及其三子“暴薨”。

第十三子代王朱桂:于建文元年(1399年)被废为庶人,软禁于藩地大同。燕王靖难成功后,复封代王。

此后朱桂在藩地横行霸道、多有残民犯禁之事。成祖念及兄弟及连襟之情(代王妃与成祖皇后皆为魏国公徐达之女),没有废除朱桂王爵,只削去代藩护卫了事。

正统十一年(1446年),代王朱桂死,年七十三,太祖诸子中,最为长寿。

第十八子岷王朱楩:同样在建文元年(1399年),朱楩被废,建文帝将其迁至福建漳州,令地方官员严加看管。

靖难后,成祖恢复朱楩王爵,此后又将其移藩湖广武冈州(今湖南武冈)。朱楩在武冈一住数十年,直到景泰元年(1450年),七十二岁的朱楩于武冈去世,这也是太祖诸子中,最后一位去世的皇子。

以上四人,在燕王起兵时,已经被建文帝废藩,成为庶人,并严加看管,自身都难保,对于靖难之役,是毫无影响的了。

选择臣服于建文朝廷、“勤王”京师的太祖诸子有:

第十五子辽王朱植:藩地辽东广宁(今辽宁北镇),燕王起兵时,响应建文帝诏令,率辽藩护卫家眷南下“勤王”(其实就是建文帝不放心,把十五叔调回来好控制)。建文四年改封湖广荆州府。

朱植尚未到达藩地,燕军已渡江破京师,建文帝失踪,燕王朱棣登基,成为明太宗(成祖)。成祖怨恨朱植在靖难中不支持自己,此后借故削去辽藩护卫及疏远,只留下厨役侍卫三百人供朱植驱使。

辽王朱植狼狈不堪,郁闷中度过二十多年。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在成祖去世前两个月,朱植薨于荆州藩地。

第十九子谷王朱橞:藩地宣府(今河北张家口),距离燕藩近在咫尺。靖难爆发后,朱橞生怕四哥趁机攻打自己,于是在建文帝诏令“勤王”之下,急急忙忙率谷藩护卫弃守宣府,南下京师,(南京),“勤王”而来(其实就是投奔侄子,放弃与四哥对抗)。

建文四年(1402年)七月,在燕军已经抵达京师之外的严峻形势下,驻守金川门的谷王朱橞见风使舵,打开金川门投靠燕王,使得燕军轻易攻破京师,为燕王登基称帝立下大功。之后,论功行赏的成祖将朱橞改封湖广长沙府。

而朱橞到长沙后,自恃有功,骄横跋扈,大肆搜刮,使得成祖不满,下诏斥责。朱橞乃至生出谋逆之心,意图谋反。但是尚未来得及实施,即被成祖得知,并粉碎其阴谋。之后,朱橞被废为庶人,发凤阳高墙关押。

宣德三年(1428年),同样因“七府小齐王”事,谷庶人朱橞及其二子,“自戕”而死。

辽王、谷王,选择支持建文朝廷,站错了队,日后都被成祖打压。辽王装孙子,总算得保首领,家族维系藩封。谷王先投靠建文,后又出卖侄子,自恃有功,骄横跋扈以至犯上作乱,最终还是没有逃脱被废身死下场。

不公开表态,选择中立,观望局势的太祖诸子有:

第六子楚王朱桢:朱桢为南方诸王之长,在藩地武昌,为太祖统掌西南各地,是太祖在西南的实际代理人,地位超然。

建文帝继位后,并没有对楚藩动手。而燕王发动“靖难”时,朱桢按兵不动,声言:天子无明诏,藩王不宜妄动。没有驰援京师朝廷。建文帝与燕军作战,手忙脚乱,没有顾得上这个南方诸王之首,朱桢得以保全。

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1402年),成祖靖难成功,即皇帝位,因朱桢没有明确对抗自己,所以未为难朱桢,还授予他宗人府宗正,名义上成为皇室族长。此后楚藩风平浪静,维持与帝系的良好关系。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二月,朱桢在武昌去世,年六十。

第十一子蜀王朱椿:朱椿在太祖诸子中,以性情温和著名,喜好读书,容止容雅,太祖都称呼他为“蜀秀才”。

朱椿文学学识出色,而军事上不免就逊色了些,所以与太祖其他诸子偏于军功相比,蜀王在藩地成都教化地方,宽厚待人,地方安宁,四民乐业。

对于这个十一叔的作为,同样标榜文治的建文帝也十分欣赏,赞赏他与自己的理念相同,削藩中从没有想动朱椿的意思。燕王起兵后,私下去信询问朱椿意见,朱椿回复“忠孝为藩”。所以燕王也很高兴,认为十一弟忠孝当头,不偏不倚。

之后燕军得胜,燕王登基后,也没有难为朱椿,对其信任有加。朱椿继续镇守西南边陲,为国家屏障。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二月,朱椿薨逝,时年五十三。

第十四子肃王朱楧:靖难时,肃藩封地远在甘肃甘州(今甘肃张掖),是太祖诸子中,藩地最为遥远的皇子。

甘州地方贫瘠,供应不足,朱楧早有移藩愿望,太祖在世时不敢提,等建文帝即位后,以为甘州遥远,需要亲王坐镇以安抚,也没有动过对肃藩“削藩”的念头。

而朱楧急于离开甘州困苦之地,眼见朝廷对于诸王开展削藩,灵机一动,主动上书建文帝,提出“缴还肃藩护卫,还甘州藩地与朝廷,自己移藩内地”,等于是自己主动把自己“削藩”。建文帝正头疼如何收回诸叔的权力,见肃王如此识趣,大喜过望,立即批准,收回肃藩护卫及藩封,改封肃王朱楧于兰州。

朱楧终于得以內迁,而建文帝也收回肃藩权力,皆大欢喜。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靖难成功,朱楧在兰州立即上表祝贺,臣服新君显示安守臣节,本分做人。成祖见与世无争、默默无闻,所以没有为难他。朱楧于兰州生活近二十年,号称太平王爷。永乐十七年(1420年)十二月,肃王朱楧去世,年四十四。

第十六子庆王朱栴:藩地宁夏镇(今宁夏银川),当时的宁夏镇靠近北元,孤悬河套,位于战争前线。所以庆王就藩后,并未直接到宁夏镇,而是暂驻韦州(今宁夏同心韦州镇)。

朱栴在韦州居住长达九年。期间度过了燕王起兵与建文帝展开对抗的全部过程。因为不在藩地,没有什么威胁,所以无论是建文帝,还燕王,都没有特别关注朱栴,也许是建文帝还没有来得及考虑庆藩。

总之,庆王朱栴“靖难”、“勤王”都没有参与,在韦州的平淡度日,直至燕军获胜,燕王登基。永乐五年(1407年),成祖命朱栴正式就藩宁夏,又准许他夏天可以到韦州旧地避暑,还是很关照的。

此后朱栴平静地在宁夏及韦州两地生活了三十年,一直到正统三年(1438年)八月,六十一岁的朱栴病逝于宁夏。

以上四人,在靖难中,保持中立,对于燕王和建文帝的战争,两不相帮(其实还是偏袒燕王,毕竟谁也不想被削藩,建文帝是正统所在,没有旗帜鲜明地支持朝廷,其实也相当于同情燕王,甚至支持了)。之后燕军得胜后,基本上还是保持了尊贵、安宁的生活,得以善终。

支持燕王,参与靖难的太祖诸子有:

第十七子宁王朱权:朱权藩地大宁(今内蒙古赤峰),位于燕藩北平之北,地势重要。大宁直面北元,为大明反击防备北元的第一要地,所以宁王麾下护卫也是诸王中实力最为雄厚的,拥有“甲士八万、兵车六千”,并可以节制归附大明的蒙古兀良哈三卫。

在靖难开始后,建文帝为防止北方诸王倒向燕王,下诏辽、宁、谷诸王南下“勤王”,其实就是把诸王掌握在手中。辽王、谷王奉诏南下,而宁王朱权没有奉诏,既不南下,也不联系燕军,手握大军驻守大宁,观望后果。

建文帝见朱权不奉号令,大怒,下诏削去宁藩三护卫,削朱权爵位,废为庶人。但是距离遥远,宁王势力雄厚,削宁藩不过是空话而已。

朱权深知燕王是给自己挡枪的,如果朝廷击败燕军,那下一个绝对会轮到自己被废(其实已经被废,不过没有执行而已)。所以与燕王多有私下来往,以图联手自保。但这个时候,朱权尚未有彻底投靠燕王的意思。

燕王本来就觊觎宁藩雄厚实力,又得知宁王有联手意思,于是假意求助,率少数人直奔大宁,面见十七弟,哭诉朝廷压迫,并开口求援。朱权不知道是计,好生抚慰燕王,并支援大批粮草,然后又亲自送燕王返回北平。

不料半路上燕王突然发难,安排伏兵半请半押地簇拥着朱权就奔北平而去,而大宁也被燕军早就预备好的伏兵拿下。朱权本来就不满于朝廷削藩,自己也有对抗之意,虽然不是主动参与靖难,但是在燕王半是拉拢半是恳求的态度下,尤其是“事成后中分天下”的许诺下,横下一条心,就此参与靖难,并在日后为燕军草拟檄文,谋划军事,算是靖难中重要的一份子。而靖难成功后,燕王成为皇帝(成祖),对于唯一明确站在自己一边的兄弟,当初“中分天下”的承诺绝口不提,还拒绝了宁王移藩钱塘(杭州)、苏州的请求,最后朱权无法,只得就藩于南昌。

日后,感觉被欺骗的朱权气愤难平,对于成祖及帝系深怀怨望,并将之暗地嘱咐于后人。

正统十三年(1448年),七十岁的宁王朱权,在郁闷了半辈子后去世,终年七十。而他的子孙,也牢记祖宗的嘱咐,时时牢记讨还公道。

最终,正德十四年(1519年),朱权的玄孙,第五世第四代宁王朱宸濠,于南昌起兵“清君侧”,举兵为祖宗雪恨,而这,是另一个故事了。

因年幼未就藩,一直居住于京师(南京)的太祖诸子有:

第二十子韩王朱松,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靖难时,时年十九,未就藩。

第二十一子沈王朱模,同朱松同岁,靖难时,时年十九,未就藩。

第二十二子安王朱楹,建文元年(1399年),时年十七,未就藩。

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建文元年(1399年),时年十三,尚未成年,未就藩。

第二十四子郢王朱栋,建文元年(1399年),时年十一,同样未成年,未就藩。

第二十五子伊王朱㰘,建文元年(1399年),与朱栋同岁,时年十一,未就藩。

对于这六位比自己还小一截的小叔叔们,建文帝自然不会怀疑他们对自己有什么威胁,留在京师好生奉养,但是也没有允许其外出就藩。

原本的计划是,消灭燕逆叛乱后,或是将他们迁往外地,给予富贵同时也严密控制,不授予权力;或是就在京师奉养,以富贵悠闲终身。

但是没有想到,燕王居然会获胜,而建文帝在大势已去前,也顾不上这些默默无闻的小叔叔们了。

之后燕王登基为帝,成为明太宗(成祖)后,将这些实际上都相当于儿子年纪的小弟弟们妥善安排,给予优厚待遇,并先后安排就藩(韩王因病去世早,所以没有来得及就藩,但是其子在长大后,被仁宗安排就藩了)。

以上,就是燕王朱棣起兵靖难时,太祖其余二十五子的具体情况。其中早逝八人,已被废四人,支持建文帝二人,保持中立四人,支持燕王一人,年幼留在京师、无所作为六人。而当时还有两位皇室亲王:秦王朱尚炳(秦慜王朱樉嫡子),晋王朱济熺(晋恭王朱棡嫡子);一位世子:鲁世子朱肇辉;一位靖江王:朱赞仪(太祖长兄朱兴隆之曾孙)。因不属于太祖诸子、成祖诸兄弟,所以这里不再复述。


伯虎42


朱元璋晚年,开国功臣杀的杀,死的死,已是所剩无几,北方军事均以诸王主之,燕王朱棣、周王朱橚、代王朱桂、肃王朱楧等北方强藩手握明朝北方三分之二的兵力,他们拥兵自重,对明中央政府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此时因朱元璋还在位,诸王都不敢有过分的举动,可是随着朱元璋的驾崩,朱允炆的登基,因诸王本就对朱元璋立自己的侄子为帝十分不满,再加上朱允炆自登基初就对诸王虎视眈眈,意图削弱他们的实力,所以明朝的中央政府开始直面诸王对于朝廷的威胁。

朱允炆未登基前,就对诸王所拥有的实力忌惮不已。《明史.列传第二十九》载:“惠帝为皇太孙时,尝坐东角门谓子澄曰:“诸王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奈何?”对曰:“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太孙是其言”。当年朱允炆在跟随黄子澄学习的时候,他就问黄子澄“诸叔藩王皆拥重兵,如有变端,该如何?”,黄子澄答道“诸藩王仅只有护兵,最终只能自守,一旦他们敢动,朝廷完全可以以六师监之,到那时谁能抵挡?汉时,七国不可谓不强,可最后不还是被朝廷给灭了吗?大小强弱之势不同,而顺逆之理更相异啊”。



如此,在黄子澄、齐泰等人日日夜夜的“熏陶”下,朱允炆未登基前,就早已想好该如何解决地方藩王对于朝廷的威胁,那就是“削藩”。如此,1399年,朱允炆登基后,就立即开始了“削藩”的进程,因燕王朱棣势大,所以朱允炆先从与燕王较为亲近的较弱小的藩王下手,周、代、岷、湘、齐诸王先后被以各种罪名夺爵,湘王自焚,其余皆废为庶人。

在剪除了燕王的潜在盟友后,朱允炆令张昺为北平布政使,掌北平民政,谢贵、张信为掌北平都指挥使,掌北平军事,另令都督宋忠、徐凯、耿瓛屯兵开平、临清、山海关一带,同时调检燕府护卫军士,以此加强对燕王的掌控。



同年六月,朱允炆自认已是完全的掌控住朱棣,自认为已是万无一失,所以他开始对朱棣动手了,他先是命齐泰将燕王使臣邓庸下狱审讯,在得到朱棣谋反的罪状后,就开始发兵逮捕燕府官属,并密敕张信逮捕朱棣。可是在张信这里,朱允炆要对朱棣动手的事情被泄露,因张信是朱棣的旧部,所以张信在得知朝廷的意图后,就迅速的告知朱棣。

朱棣在得知消息后,七月就用计擒杀张昺、谢贵,然后又迅速命燕府护卫指挥张玉、朱能率兵乘夜攻夺北平九门,遂据北平。之后在占据北平不久,燕王朱棣就以尊祖训、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为名,誓师出征,也就是正式起兵谋反。



而在朱棣昭告天下,自己要造反的时候,朱元璋其余的子嗣也是反应不一,或跟随造反,或保持中立,或支持朱允炆,终之是分为数派,相互不对付。

刚才也说了朱棣起兵造反,是在1399年七月,而在这个时候依旧拥有藩王身份的就只剩下楚王朱桢、蜀王朱椿、 肃王朱楧、庆王朱栴、韩王朱松、沈王朱模、安王朱楹、唐王朱桱、郢王朱栋、伊王朱㰘、宁王朱权、辽王朱植、谷王朱橞等13王。

一、保持中立,两不相帮。

这类藩王有楚王朱桢、蜀王朱椿、 肃王朱楧、庆王朱栴等4位藩王。这几位藩王保持中立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年龄的问题,朱棣造反时,他们大多才二十几岁,这样的年龄大多都不喜欢参加政治斗争,哥哥同侄子打架,他们没必要参和。

楚王朱桢。朱元璋第六子,出生时恰逢平定武昌的捷报到来,朱元璋曰:“子长,以楚封之”,如此6岁时被封楚王,藩地武昌。1399年七月朱棣造反时,他按兵不动,拥兵自重,隔岸观火。



蜀王朱椿。朱元璋第十一子,7岁受封蜀王,19岁就藩成都。朱棣造反时,他28岁,史载:“博综典籍,容止都雅”,他生性儒雅,喜欢做学问,而不喜政治,再加上成都与江南相距较远,当朱棣与朱允炆争斗的时候,他秉持着两不相帮的原则,闭关自守,同时替明朝守卫着西南的门户,避免少数民族出现异动。

肃王朱楧。朱元璋第十四子,2岁受封汉王,14岁改封肃王,17岁就藩甘州,23岁迁藩兰州。朱棣造反时,他也才23岁,再加上他的封地兰州离江南更远,完全没必要参和争斗,躲在封地静观其变显然是最好的。



庆王朱栴。朱元璋第十六子,13岁封庆王,15岁就藩宁夏。朱棣造反时,他21岁,朱栴这人生性不喜欢争斗,所以叔侄相争时,他只是老老实实的镇守宁夏,两耳不闻窗外事。

二、没有藩地,谁也支持不了。

这类藩王主要有韩王朱松、沈王朱模、安王朱楹、唐王朱桱、郢王朱栋、伊王朱㰘等6位藩王。这几位藩王虽都被封为王,但都因年龄的问题,未能就藩,而是一直留在南京,所以根本不能发表意见。

韩王朱松。朱元璋第二十子,11岁受封韩王,他本来是有藩地的,就是在辽东开原,但因为各种原因始终未能就藩,而是一直留在南京。

沈王朱模。朱元璋第二十一子,11岁受封沈王,直到永乐六年才有藩地,就藩于潞州。

安王朱楹。朱元璋第二十二子,9岁受封安王,直到永乐六年才有藩地,就藩于平凉。

唐王朱桱。朱元璋第二十三子,5岁受封安王,直到永乐六年才有藩地,就藩于南阳。

郢王朱栋。朱元璋第二十四子,3岁受封郢王,直到永乐六年才有藩地,就藩于安陆。

伊王朱㰘。朱元璋第二十五子,3岁受封伊王,直到永乐六年才有藩地,就藩于河南。



三、明确站在朱允炆这边。

这类藩王有辽王朱植、谷王朱橞等2位。他们2位都曾明确表示过支持朱允炆,并听从朱允炆的命令。

辽王朱植。朱元璋第十五子,1岁封卫王,15岁封辽王,就藩广宁州。1399年朱棣造反时,朱允炆担心离朱棣不远且拥重兵的辽王朱植会支持朱棣,于是召朱植到南京,朱植接到诏令后,无条件服从建文帝的命令,后朱允炆见朱植如此识相,并未剥夺他的藩王位,同时将其封地被改为荆州。



谷王朱橞。朱元璋第十九子,12岁受封谷王,就藩宣府。1399年,朱棣造反后,在兵锋直指南京时,朱橞听从朱允炆的命令,带兵三千赴京师护卫金川门。当然,不久因朱允炆大势已去,他就开门南城,迎王纳降。

四、明确站在朱棣这边。

这类藩王只有宁王朱权一个。不过朱权最初是坚定的站在朱允炆这边的,但是不久因朱棣使用阴谋诡计占了他的宁国,且又被朱棣俘虏,后在朱棣“平分天下”的许诺后,就开始坚定的站在了朱棣这边。

宁王朱权。朱元璋第十七子,十三岁受封宁王,15岁就藩宁国。朱棣造反时,初朱权并没有与朱允炆过不去的心思,他一直对朝廷很恭顺。但是后来因被朱棣炸称有意投降朝廷,希望他代他向朝廷请罪的阴谋给夺走宁国,自己还被俘虏,再加上被俘后朱棣对朱权许诺,事成之后,平分天下,于是朱权就开始坚定的站在朱棣的这边。



总得说,1399年朱棣造反后,13位还拥有藩王身份的朱元璋子嗣大多都是秉持着两不相帮的态度,他们都不愿意参与到这场叔侄的争斗中,只是有封地的就老老实实的待在封地里,没有封地的就老老实实待在京城。而唯一追随朱棣的宁王主权还是被胁迫着造反的,其余两位支持朱允炆的也就只是遵从朱允炆的命令,但也未派大军与朱棣面对面的战斗,谷王朱橞虽派3000兵马协助朱允炆守城,但没过多久就投降了,算不算与朱棣作战。


澳古说历史


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其中的八个儿子已经在朱棣造反前死去。所以在朱棣起兵之时,朱元璋当时在世的儿子还有18个。这十八个儿子当时分为中央军,叛军,中立派三种势力。 当时的导火索是削番。建文帝朱允炆第一批下手的是软柿子老五周王朱橚。

第二批的是齐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岷王朱楩。 朱棣造反时,湘王朱柏因为想不开早已自杀。另四位皇子已经被充军流放,暗地里支持朱棣。还有谷王朱橞和辽王朱植选择和朝廷统一战线对抗朱棣。朱棣胜利后,朱植并没有被杀,朱棣为收买人心反而让他的爵位照旧,一切待遇和以前一样。 而朱橞是个墙头草,后来看到局势有变,第一时间投降朱棣,令人唏嘘。 剩下的几位皇子他们分别是六皇子楚王朱桢、十一皇子蜀王朱椿、 十四皇子肃王朱楧、十六皇子庆王朱栴、二十皇子韩王朱松、二十一皇子沈王朱模、二十二皇子安王朱楹、二十三皇子唐王朱桱、二十四皇子郢王朱栋以及二十五皇子伊王朱。这十位皇子在朱棣造反时是秉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保持中立,没有偏袒任何一方。所以事后也没有受到朱棣的报复!





烽火戏诸侯5213


由于,明代藩王府资料向来不对外公开,因此,明史研究中藩王史是一个空白。经后世数百年,各史学家不懈的考究整理,所得明藩王史料也凤毛麟角。

老朱算是中国历史上子嗣较多的开国皇帝,一共有26个儿子。除了太子朱标,剩下的有二十四个都封了王。这里面实力较强的有秦王(老二)、晋王(老三)、燕王(老四)、宁王(老十七)等人,论资排辈,怎么看都轮不到朱棣。我们就来看一看,“靖难”时他们都在干嘛?

1、朱标,长子,懿文太子(孝慈高皇后出),作为马皇后嫡长子,也是朱元璋倾力培养的接班人,很可惜在洪武25年(1392年5月17日),因感染风寒病逝,谥“懿文”。(如果朱标不死,应该就没朱棣什么事情了)

2、朱樉,次子,秦愍王(孝慈高皇后出),39岁时就死了,没有挺到“靖难”。

3、朱棡,三子,晋恭王(孝慈高皇后出),在1370年的时候被封为晋王,后因性格骄纵,被人检举“谋反”,还是朱标救了他一命,然后被朱元璋分到边塞。1398年,40岁就死了,也没有挺到“靖难”。

4、朱棣,四子,明成祖(硕妃出,但自称孝慈高皇后出),大家都知道了,这个就是“主人公”明成祖,发动靖难之役,在1402年的时候称帝,迁都北京,后世称“永乐大帝”。

5、朱橚,五子,周定王(存疑),1398年6月30日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开始着手“削藩”,作为朱棣的胞弟,最先倒霉的便是周王,建文元年被贬为庶人,徙云南蒙化。建文四年(1402年),朱橚被召到首都应天(今江苏南京)禁锢。

6、朱桢,六子,楚昭王(胡充妃出),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楚王。洪武三十年(1397年),受命率军讨伐古州(今贵州榕江县)蛮族叛乱,请饷三十万,又不亲莅军。澡朱元璋诘责,后一直窝于藩地未出。不过据记载,永乐初,朱桢受封宗人府宗正。永乐八年(1410)冬,上朝京师,并得到明成祖嘉奖。永乐十四年(1416)冬,再次入朝,赐予甚厚。次年冬,献马二千匹。看样子,应该是个中立派。

7、朱榑,七子,齐王(达定妃出) ,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齐王,还数次参加北伐,也是一个性格骄狂的主,结果在建文帝登基后,直接把他废为庶人。“靖难”时,根本没实力有所作为。朱棣称帝后,恢复了其王爵没几年,又被废黜,至1428年造软禁致死,享年64岁。

8、朱梓,八子,潭王(达定妃出) ,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潭王。洪武二十三年,因胡惟庸案,其外公于显及舅舅于琥俱坐诛。梓尤恐,帝遣使慰谕,且召入见,梓大惧,与母妃俱自焚而死,封国遭除。同样未能赶上“靖难”。

9、朱杞,九子,赵王(不详) 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出生,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受封赵王,洪武三年(1370)十二月殇。

10、朱檀,十子,鲁荒王(郭宁妃出),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鲁王,痴迷嗑药,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服食金丹,毒发伤目而薨,朱元璋追封其恶谥,号"荒"是为鲁荒王。

11、朱椿,十一子,蜀献王(郭惠妃出),洪武十一年(1378),受封蜀王。本性孝友慈祥,容止都雅,读书好善,朱元璋尝呼其为"蜀秀才",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就藩成都。“靖难”发生时,因其藩地远离主战场,遂保持沉默观望,属中立派。后永乐十四年(1416年),揭发同母弟弟谷王朱橞谋反,被明成祖赞曰:"王此举,周公安王室之心也。"再度入朝,朱椿获赠金银彩缎数万。

12、朱柏,十二子,湘献王(胡顺妃出) ,洪武十一年(1378年),受封湘王。洪武十八年(1385年)就藩于荆州。建文元年四月十三日(1399年5月18日),遭人告发谋反,建文帝命其赴京师问讯,因惊恐自焚而死,时年二十九岁,谥“戾”。无嗣,封藩被削。同样未能赶上“靖难”。永乐初年改谥为“献”。

13、朱桂,十三子,代简王(郭惠妃出) ,初,洪武十一年(1378年),受封豫王,后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封代王,就藩大同。因性格暴躁,于建文元年(1399年),被废为庶人,“靖难”时,同样没实力有所作为。明成祖即位,恢复王爵。正统十一年(1446年)十二月十二日,薨,共在位55年,享年73岁,谥曰“简”,算是老朱家比较长寿的。

14、朱楧,十四子,肃庄王(郜氏出) ,洪武十一年(1378年),受封汉王,后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封肃王,次年就藩平凉府(今甘肃平凉),后迁于甘州(今甘肃张掖)。建文元年(1399年)乞内徙,遂移兰州。属于比较安分的藩王,肃王一家在兰州小心度日,“靖难”时,保持中立,自朱棣即位后,肃王家族就再也没有人进京见过皇帝,也从来没有哪一位肃王被朝廷废除过。

15、朱植,十五子,辽简王(韩妃出) ,洪武十一年(1378年),受封卫王,后于洪武二十五年三月初九日改封辽王,就藩广宁州。朱植熟习军旅,屡树军功。燕王朱棣起兵时,因朱植封地距燕地不远,且朱植熟习军旅兼拥重兵,建文帝担心其会支持朱棣,于是召朱植回南京。朱植服从建文帝的命令,从海路来到南京,后封地被改为荆州。朱棣夺取帝位后,埋怨朱植在“靖难”时不支持自己,所以不喜欢他。属于比较憋屈的一位藩王。

16、朱栴,十六子,庆靖王(余妃出)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受封庆王。初就籓庆阳(今甘肃庆阳市庆城县),后迁至宁夏(今宁夏银川市)。因靖难”时,未响应建文帝勤王诏命,得成祖善待。

17、朱权,十七子,宁献王(杨妃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受封宁王,次年就藩大宁。朱权就藩于边关,手握重兵,带甲兵士八万,战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更是骁勇善战。“靖难”时,被朱棣半忽悠,半绑架的绑上了造反的战车,共同反叛建文帝。朱棣即位后,将朱权改封于南昌,并加以迫害,朱权只好将心思寄托于道教、戏剧、文学,郁郁而终。

18、朱楩,十八子,岷庄王(周妃出)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受封岷王,初就籓岷州(今甘肃岷县)。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迁籓地于云南。建文元年(1399年),因被西平侯沐晟告发不法,被废为庶人,远徙福建漳州。“靖难”时,无实力有所作为。朱棣称帝后,恢复其爵位,回到云南。永乐六年(1408年)被削除护卫、官属。洪熙元年(1425年)四月,令其北迁至湖南武冈。景泰元年(1450年),朱楩去世,谥号“庄”,史称“岷庄王”。

19、朱橞,十九子,谷王(郭惠妃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受封谷王,封藩于宣府镇,为明代九大攘夷塞王之一。“靖难”时,谷王朱橞应建文帝诏,带兵三千赴京师护卫金川门。成为唯一一个出兵勤王的藩王。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朱棣率兵渡江至金川门外,朱橞见大势已去,开门南城,迎王纳降。燕王继位后,念朱橞献城有功,封朱橞驻长沙。后朱橞欲效仿成祖,妄图勾引蜀王朱椿,共同起兵造反,被揭发,遂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被废为庶人,宣德三年在狱中去世。

20、朱松,二十子,韩宪王(周妃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十三日,受封韩王,藩地于辽东开原(今辽宁开原)。朱松为人谨慎,聪慧机敏,“靖难”时,保持中立,在王位十七年,未就藩,于永乐五年(1407年)十月二十日病逝于南京,年28岁,谥号“宪”。

21、朱模,二十一子,沈简王(赵贵妃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受封沈王。未参与“靖难”之事,永乐六年(1408年),就藩于潞州(今山西长治)。宣德六年(1431年6月11日)薨,谥号“简”。

22、朱楹,二十二子,安惠王(不详),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受封安王。“靖难”时,年龄尚幼,未曾参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就藩平凉。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薨。谥号“惠”,无嗣,藩国遭除。

23、朱桱,二十三子,唐定王(李贤妃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受封唐王。“靖难”时,年龄尚幼,未曾参与。永乐六年(1408年),就籓南阳。永乐十三年(1415年)薨,谥号"定"。

24、朱栋,二十四子,郢靖王(刘惠妃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受封郢王。“靖难”时,年龄尚幼,未曾参与。永乐六年(1408年),就藩安陆州(今湖北钟祥市)。在位二十三年,永乐十二年(1414年)薨,谥号"靖"。

25、朱㰘,二十五子,伊历王(葛丽妃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受封伊王,藩地于洛阳。靖难”时,年龄尚幼,未曾参与。永乐六年(1408年),就藩于河南府。永乐十二年病死,谥号“厉”。

26、朱楠,二十六子,(生母不详),出生月余夭折,未封爵。

(参考明史)


那年的路人甲


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朱棣是其中的老四,朱棣造反的时候这些兄弟们都是什么反应呢,我们来一个一个的讲一下。

先说老大朱标,也就是建文帝朱允炆的父亲。朱标身为老大,朱元璋刚登基就立他为太子。朱标的性情很和善,对弟弟们都很好,可惜命不好,37岁就得病死了。也正是因为朱标的死,他儿子朱允炆取代了他的地位,成了皇太孙并继位大统,有了后来朱棣的造反。

老二朱樉,四十岁时领兵到甘肃平叛,期间得了重病而死。当时距离朱棣造反还有四年。

老三朱棡,跟老二命运一样,同样40岁时病死,当时距离朱允炆登基还有3个月。

以上的三位都没赶上朱棣造反。

老五朱橚,朱橚跟朱棣是同母所生亲兄弟,所以朱允炆怕他们兄弟俩勾结一起造反,就对他特别照顾,登基不久就把朱橚废为庶人,流放到云南。朱棣造反期间,这位仁兄都在云南种香蕉。直到朱棣攻入南京的前夕,朱橚被朱允炆招会了南京关押。

朱棣取得皇位后对这个兄弟非常好,恢复了爵位,赏赐也非常丰厚。先是把他封地定在了富庶的开封,后来开封黄河发生水患,又把他改封到洛阳。这两个地方都很重要,都是曾经的都城,由此可见朱棣对亲弟弟的照顾。即使后来有人像朱棣告发朱橚想造反,朱棣也没有进行追究。

以上的五位一种说法都是同母所生,都是朱元璋的原配马皇后的儿子,是朱棣真正的亲兄弟。不过还有一种,朱棣只和朱橚是同母,为另一个妃子所生。

老六朱桢,关于他的记录比较少,靖难之役中没有出力,一直在旁边观望。朱棣登基后任命他为宗人府的宗正,负责管理皇室的亲戚。

老七朱榑,朱允炆一开始削藩就把他招到南京,废为庶人,流放到了庐州,朱棣造反时候他在庐州种地,后来被朱棣恢复爵位。

老八朱梓,这位混的比较惨,被搅进了朱元璋时期著名的胡惟庸案中,成了胡惟庸的同党,后来朱元璋让他入宫觐见,害怕责罚,就拉着老婆一起自杀了。

老九朱杞,没成年,一岁时候夭折。

老十朱檀,从事封建迷信活动,找了一帮道士一起研究炼丹,结果被自己弄出来的金丹毒死了。

十一子朱椿,混的比较好,朱允炆对他很放心,削藩时并没有对他动手,把封地成都治理工作进行的井井有条,现在成都的望江楼就是他修的。

十二子朱柏,性子比较软弱,所以被朱允炆当成软柿子捏了,为了推行削藩,诬陷他要造反,结果被逼的自杀了。

十三子朱桂,被朱允炆废为庶人,后来被朱棣恢复爵位。

十四子朱楧,靖难之役期间一直在藩地兰州,后来朱棣也没有动他。

十五子朱植,朱植在当时势力雄厚,手底下兵强马壮,驻守在现在的河北秦皇岛附近,跟朱棣驻守的北京非常近。当时朱允炆担心朱植和朱棣勾结到一块,所以在朱棣起兵后将朱植招到了南京看管起来。朱棣埋怨朱植没有帮助自己,所以当了皇帝后大幅降低了朱植的待遇。

十六子朱栴,此人是个文学爱好者,文学造诣非常深。靖难之役期间一直带在封地宁夏。

十七子朱权,朱权这个名字可能不太响亮,说起他的封号宁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个人的经历也很传奇,篇幅有限我就简单点说吧。朱权这个人打仗也很厉害,最关键的是他手下拥有战斗力非常高的朵颜三卫,这三卫里全是蒙古骑兵,战斗力非常强悍。

朱棣造反时为了拉拢他帮忙,就忽悠他造反成功了就平分天下。但是朱棣当了皇帝后压根就不提这回事,为了防止朱权学他以后也造反,还剥夺了他的军权,还不让他回原来的封地,改封到了南昌。朱权虽然表面臣服了,心里不满是肯定的,这也埋下了一个伏笔,朱权的后代四世孙,第四任宁王后来就造反了,不过很快就会扑灭,宁王朱宸濠被心学大师王守仁活捉。

十八子朱楩,朱允炆发起削藩时朱楩被废为庶人,后来爵位被朱棣恢复。另外提一句,某位朱姓的总理就是他的后代。

十九子朱橞,朱棣大军快要打到南京时,朱允炆下诏让藩王们带兵勤王。

朱橞带了几千兵马来到南京帮朱允炆守城,结果朱棣兵临城下后,朱橞看到大势已去,就主动开城门投降了。朱棣念在他开城门有功,就没有追究他,还大加封赏。不过他后来凭借这次立功变得非常跋扈,后来还打算拉拢其他藩王推翻朱棣的皇位,被朱棣废为庶人。

后面的几个兄弟的经历都差不多,

二十子朱松,二十一子朱模,二十二子朱楹,二十三子朱桱,二十四子朱栋,二十五子朱㰘,这六个人的年纪跟朱允炆差不多大,因为年轻比较小,虽然封了王,但是都没有去就藩,一直生活在南京城,没有什么实权。靖难之役期间他们即帮不了朱允炆什么,也帮不到朱棣,顶多在城里干点欺男霸女的事情。朱棣当皇帝后统一为他们安排了封底,安排他们去封底就藩。

至于最小的二十六子朱楠,比朱允炆还小了十几岁,可惜一岁没到就夭折了。

以上就是朱棣发动造反期间,他的兄弟们的经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