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为什么把皇位传给溥仪?为什么不传给载沣呢?

食俊杰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写了一句话:“她在宣布我为嗣皇帝的那天,还不相信自己这一场病会死的。”

实际上,这句话也决定了慈禧太后绝不可能让载沣去接光绪皇帝的班。

1908年11月14日,在光绪皇帝死后仅仅过了两个小时,慈禧便按捺不住了,给了载沣这个所谓的监国摄政王一个命令:所有军国政事悉秉承予之训示裁度施行。

慈禧的意思也很明显,我虽然任命你为监国摄政王,让你在溥仪即位之后总揽所有军国政事,但是,你要明白,决策权仍在我手里,朝廷里仍然是我说了算。

这是慈禧的权力欲在作祟,这个女人的权力欲之盛自不用说,她之所以会在咸丰皇帝死后违背咸丰的旨意,一手摧毁咸丰生前所作的所有布置,正是在于她贪恋权势,所以,即便已经死到临头了,她也不肯撒手。

这一点,便注定了慈禧不可能选择让载沣当皇帝,因为此时的载沣已经25岁,如果让载沣即位的话,慈禧还怎么垂帘听政?还怎么名正言顺地继续把持朝政?

此外,慈禧在同治皇帝死后选择让载湉接班,除了载湉年幼好控制之外,还有两个不能忽视的原因。

一是载湉的父亲奕譞是慈禧的功臣,1861年慈禧发动“辛酉政变”的时候,奕譞身为正黄旗汉军都统,手中握有不小的军权,正是因为他和奕訢一样选择了站在慈禧这一边,这才让慈禧能够成功发动政变,夺得了清政府的控制权。

二是载湉的母亲,即奕譞的福晋叶赫那拉·婉贞是慈禧的亲妹妹,所以载湉也算是慈禧的亲侄儿,让奕譞将载湉过继给自己和咸丰当儿子也算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巩固了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可是,载沣虽然也是奕譞的儿子,但和哥哥载湉相比,他却没有了年龄优势,也不是慈禧亲妹妹的儿子。

1908年的载沣虽然不是一个成熟的政客,不是一个成熟的“操盘手”,但是,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了,他的很多想法已经开始形成,甚至已经固定了,这样的话,慈禧便很难去控制他。

更何况,载沣已经25岁了,再让他入宫接受帝王教育也来不及了。

只论年龄这一点,载沣便没办法和他的儿子溥仪相比。

所以,载沣无论如何也不是合适接光绪的班。

慈禧之所以选择溥仪作为接班人,除了溥仪当时只有两岁,便于接受帝王教育和让慈禧更容易掌控之外,也有两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一是不论是同治皇帝还是光绪皇帝,他们都没有留后,更有趣的是他们两个人是平辈,是堂兄弟,按照过去的多数惯例,同治皇帝驾崩有没有儿子的话,应该选一个下一辈的人接班,可是慈禧却因为奕譞和妹妹的原因,选择了和同治平辈的光绪,结果光绪也没有留后。

这时候,如果在选一个和同治、光绪平辈的人当皇帝的话,同治和光绪这两脉便等于绝后了,所以,只能选一个溥字辈的人接班。

慈禧选来选去,最后还是选中了醇亲王这一脉,因为载沣载沣和他爹奕譞一样听话。

二是溥仪的母亲瓜尔佳氏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她可是慈禧的心腹重臣荣禄的女儿,载沣和瓜尔佳氏的婚事也可以说是慈禧在背后一手促成的。

慈禧为什么要撮合瓜尔佳氏和载沣呢?这实际上和当时的时局有关,当时洋人当中已经有了支持光绪皇帝的声音,支持光绪便意味着得撇开慈禧,慈禧哪能容忍?慈禧在戊戌政变之后甚至一度想要废了光绪,但却为洋人所阻挠。

后来,慈禧更是借着“拳民”刮起的“扶清灭洋”的风,如同发了癔症一般突然向11国宣战,结果被洋人打得屁滚尿流,慌慌张张地一路跑去了西安。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洋人竟然点名让光绪皇帝的弟弟载沣作为清政府的代表,出使德国,去给得国道歉。

慈禧听说此事之后,虽然已经被打怕了,不敢拒绝洋人的要求,可是心中却不由得一凛,这时候洋人提出来让载沣作为代表出使德国,难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洋人是想要通过载沣去支持光绪?

为了应对这个可能会出现的危机,慈禧所能够想到的办法便是将载沣也拉到自己的“贼船”,让他成为自己这个政治利益集团中的一员。

于是,便有了慈禧撮合载沣和荣禄的女儿瓜尔佳氏这一幕。

所以,溥仪才是慈禧心中最理想的接班人,让年幼的溥仪当皇帝,让听话的载沣当摄政王,这么一来,清政府便仍然能够紧紧地掌控在她的手里。

她不允许权力从自己的手中跌落,除非她死了。

更有趣的是,慈禧为了解决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这两个人都没有后的问题,竟然将溥仪同时过继给同治和光绪二人——“以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承继穆宗毅皇帝为嗣并兼承大行皇帝之祧”。

溥仪首先是被过继给慈禧的亲儿子,也就是同治皇帝,亲儿子终究是亲儿子,光绪皇帝叫慈禧“亲爸爸”叫得再亲,也始终不是亲儿子。

然后,溥仪才被顺便过继给光绪,简直是“买一送一”。

此外,让溥仪即位当皇帝,让载沣当摄政王,除了可以让慈禧能够继续掌控权力之外,还有一个好处——哪有要是慈禧突然死了,载沣这个摄政王便掌控了实权,成为了清政府的实际最高领导人,也不会去造他儿子溥仪的反。

这么一来,即便慈禧死了,清朝的政治格局也不至于会发生地震、海啸。

慈禧能够成功说服奕訢、奕譞这些个皇室贵族配合自己发动“辛酉政变”,又能够在1861年发动政变后掌控清朝国柄一直到死,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手段不可谓不厉害,当然也有几分眼光。

所以,她自然也能够看的出来载沣不适合接光绪的班,不过,载沣的儿子溥仪确实很有优势,所以她选择了溥仪。


宁糊涂


慈禧死前,让3岁的溥仪继承光绪皇帝的皇位,溥仪的生父载沣,则被册封为摄政王,总揽朝政。

很多人认为,慈禧宁肯让3岁的孩子继位,也不让正当年的载沣继位,是因为她的权欲太大,希望能够继续垂帘听政。

这个说法站不住脚。因为溥仪是在1908年被确立为皇储。当时,慈禧已经垂垂老矣,而且多病,她自知即将不久于人世。果然,这年的年底慈禧就死了。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就算慈禧权欲再大,但将死之人了,不会还想着垂帘听政的事情了。

慈禧选择溥仪继位,是有苦衷的。

当年,慈禧年仅19岁的亲生儿子同治皇帝驾崩,没有留下一儿半女。慈禧为了保住皇太后的位子,依然决然地选了同治的堂弟光绪皇帝继位。如此一来,同治一支就绝了。

当时,慈禧的打算是这样的:等光绪皇帝生了儿子,立即过继给同治皇帝,使他的香火不断。

可惜,事与愿违,光绪皇帝一生不育。他不仅没能解决同治皇帝的问题,他自己也成了绝户。

于是,光绪死后,慈禧就选了光绪的亲侄子溥仪继位。但是,溥仪是过继给了同治皇帝,做了同治皇帝的儿子。同时,鉴于光绪皇帝的情况,让溥仪“兼祧”光绪皇帝。意思是,溥仪一人,既当同治的儿子,也当光绪的儿子,但以当同治的儿子为主。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慈禧才不得不选了3岁的溥仪继位。


趣谈国史


作为晚晴最后一位叱咤风云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虽然已经病重,但仍然没有选择放下手中的权力,直至她将死之际,才缓缓道出最后一道懿旨“后宫不许再干政”

主少国疑,在权力漩涡中摸爬滚打多年的慈禧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他仍然选择让年仅3岁的溥仪来成为大清的下一任统治者

自此,清朝走上了最终的末路

机关算尽太聪明——误了国家误了社稷

晚清是一部屈辱史,在这个老女人的手中,曾经还算是强大的清王朝化身为任人宰割的羔羊,一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就足将慈禧钉在清朝历史乃至中国历史的耻辱柱上,就更别说后来的种种了

自知病重且不久于人世的慈禧,在张之洞等人的建议下,开始商定帝国未来的接班人选。此时的光绪已然在慈禧的“安排”下病入膏肓,慈禧仍然牢牢的把握着最核心的权力,那就是立储!

为了制衡奕劻以及袁世凯,慈禧需要选择载沣一系来成为帝国新的接班人,原本载沣就是光绪同父异母的弟弟,而光绪是慈禧太后妹妹的儿子;再加上溥仪其母为荣禄的女儿,荣禄又是慈禧的宠臣,这又是一层亲上加亲的关系。所以慈禧选择载沣之子溥仪是丝毫没有犹豫的

至于为何不直接选载沣,第一是涉及到长幼有序,她需要考虑继承大统的合法性;第二则是她仍旧寄希望于自己能回光返照,继续稳坐大清江山




国易儒释道学堂


慈禧为什么要让溥仪一个三岁孩童来继承皇位、他的生父载沣来辅政,而不直接让载沣接班干皇帝呢?

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规则限制中国古代皇位传承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这样看起来把皇位传给儿子才是首选,传给弟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事实上清朝也没有采纳过“兄终弟及”,皇位一直都是由父亲传给儿子)

咸丰:


注:载湉也是过继给咸丰皇帝才有了继承人的资格,因此他承袭的是咸丰的皇位。

传懿旨,以上(光绪)继文宗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清史稿·德宗本纪》

而光绪和同治一样也是无儿无女,因此慈禧就只能够把未来的皇帝过继给他承继香火,只待光绪咽气便立马拥立新君即位。

选谁来给光绪当儿子呢?这又涉及到了宗法社会的另一核心:“过继的规则”立嗣之事,设法择胞兄弟之子以为嗣,次则择从兄弟之子。

光绪:

载沣作为光绪帝载湉的胞弟,他的儿子自然就是上佳之选。有鉴于此,三岁的溥仪才“有幸”被慈禧选中。

有言在先,不好反悔早同治帝驾崩,大清朝的领导层正在纠结着选谁当他的接班人的时候(血缘关系太过疏远因而首先排除了立“溥”字辈人的可能),军机大臣就把恭亲王奕䜣已经成年的儿子载溦丢了出来。

认为他是“载”字辈中最合适的皇位候选人(一者年龄合适;二者同治载淳和载溦的父亲同为道光之子,血缘关系也是无可挑剔)。

但是作为奕䜣的政敌,慈禧对他早有戒心,肯定不会让他在如虎添翼地成为“皇父”,而且选一个年纪偏大的皇帝也不利于自己“垂帘听政”,因此她对军机大臣的这个建议不以为意,转而把目光放在了醇亲王奕譞的四岁小儿载湉的身上。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她冠冕堂皇地说出了一个“正当理由”:

文宗无次子,今遭此变,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须幼者乃可教育。—《翁同龢日记》

“幼者乃可教育”的意思就是说选一个“小皇帝”才能让他从小学习帝王之道,方便成年掌权后施政治国。

溥仪:

军机大臣一听这话,自知理亏,也就闭口不言了,最后只能听任慈禧选择了载湉为后继之君。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慈禧自然也就不敢明目张胆地立载沣为帝了(毕竟当着天下人的面啪啪打脸有损“老佛爷”的威信与形象”)。

清朝入关后的顺治、康熙都是冲龄登基,最后走向灭亡也是在幼年天子的手上,这也真可以说的上是天意吧!


刚日读史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咋说呢?满清满打满算一共十二位皇帝,入关前俩——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俩人就一个字——牛,毕竟是开山鼻祖不是。入关后十个,前三还不错顺治、康熙和雍正。从第四个乾隆开始,那叫个黄鼠狼下耗子,一辈不如一辈。

乾隆用自己难得的年龄优势生生耗死了好几个有着帝王之气的儿子,没办法只能选了个平庸的嘉庆,接着大家伙可以闭眼了。余下的这帮人靠着祖上的福祉,勉强活了那么几辈,结果倒腾到了慈禧的手里,这老太婆糊弄了一个咸丰,忽悠了之后的三皇帝,捎带着把这三皇帝玩弄的瘸了不说,还忽悠的连个子嗣都没留下,作孽呀!

满清三分之一的皇帝倒了血霉了,这就栽倒了慈禧的手里边。

所以题主这事,咱得从咸丰说起。

事情的开头

这咸丰是满清秘密立储的最后一位帝王。这倒霉孩子人平庸不说,还尽遇些倒霉事,太平天国起义,英法联军扛着枪拉着小炮进攻北京,把个咸丰撵的满华夏大地到处窜。而英法联军没抓住咸丰,却捎带着把圆明园给烧了。

咸丰蹲在龙窝里呆了十一年,被这些个糟心事给耗死了,三十一岁就走了。

其实让老梁看,满清走到咸丰这一辈已经完蛋了,为嘛呀?因为咸丰是满清历史上最后一位有着实际统治权的皇帝。

老子挂了,咱瞅瞅他那孩子。就一个,也就是啥事也干不了的同治。说来也好笑,就因为六岁的孩子主不了政,脑袋上有俩妈共同管理他这小屁孩,一个慈安(养母)一个慈禧(生母),所以就起用同治作为年号。当时起这名的时候,据说慈禧开心坏了。

大家伙都知道,满清有一个规矩只有皇帝大婚后,才能亲政。当时的同治只有六岁,这和谁大婚都不合适,所以同治就得熬着,得,这一熬就熬了十二年。

这婚也结了,政也亲了,但遇到个权利欲望极强的慈禧,这老婆婆死活不想撒手,还想把持着朝政送送自己这亲儿子,让他再长长,慈禧自己个感觉还能再撑个十年八年的没啥问题。

“等等!等到老人家我撑不住了,你再来,一点子孝心都没有,要你能干啥?”慈禧就是这么感觉的。

得!同治感觉自己没事可做,这就和自己跟班,往宫外边溜达。好吗,这一溜达,就溜达到了北京城的八大胡同里。这地方聚集了大大小小上百家妓院,同治听说满朝的大臣有事没事也喜欢到这里溜达。他也抱着一万颗好奇心来溜达,就这一万颗好奇心被暴击了,嘣了一脸的梅毒,同治高高兴兴的带回了宫里。

那个时候,这病可是绝症,没挺多久,第二年也就是同治十三年的时候,这小伙子年纪轻轻的就走了,崩了的时候也就是十九岁。

题主的事

咱说大清有秘密立储的传统,但这同治比他老子还差劲,连个儿子都没有,秘啥呢秘。所以这皇帝人选的最终决定权就落在了两宫太后的手里边。

这么说吧,慈安这人清心寡欲的没啥权利心,所以决定权是在慈禧的手里。

同治没了,按理说一般的母亲那叫个伤心欲绝,但慈禧是啥人?权利心及其旺盛的人,同治一死,他首先想到的是权利交接的问题。

首先大方向上,您得定个调子,这后边的人是继承同治的位置,还是继承咸丰的位置。

为嘛要这么说呢?首先继承同治的位置,那说明这后边的继承人必须是同治的晚辈,也就是“溥”字辈中挑一个。但这里有个问题,一旦挑选了同治的晚辈,那么这人就必须过继给同治。这一过继,慈禧的位置就比较尴尬了,因为这个时候同治的皇后就成为了皇太后,而慈禧脑壳上就必须套上一个更大的帽子太皇太后。

这太皇太后的帽子虽然大,但离满清的权利中心可就远了,这可就回不来了。

所以这一条,理所当然的就被慈禧给否决了。

据说,其实人家同治崩之前就有遗诏,想要立他的晚辈“浦伦”为帝。说实话这浦伦根据他的一些事迹,能看出来是有点子才干,但就因为这事,就被慈禧一直压着,一辈子就弄了贝子的头衔戴着。

话拉回来,咱说这遗诏的事,被慈禧一句:“小屁孩胡闹!”给盖了过去。好吧,不是俺可怜你同治,你虽然为帝王都十九岁了,可还是被自己的亲妈说成是小屁孩,这是你的不幸还是幸呢?

好吧,这条路堵死了,只剩下最后一条,只能选择同治的同辈,过继给咸丰,继承咸丰的帝位。那选谁呢?在慈禧的眼里必须符合这么几条。第一,年龄要小。毕竟你搞个年龄大,人家一继承帝位,您这一瞅大婚早就有了,您这老婆婆立马就得把手里的权利交出去。年龄小慈禧还可以利用年龄来做文章,最起码也要把这权利牢牢的抓在手里十年八年的,过足了瘾才行。

第二,要选个和慈禧有关系的人,只有这样这家人才会在刚开始的时候,听她的话,依附于她。您要整一个外人上去,人家本来就有派系,有派系在朝堂上就有根基,他有根基才能和你明刀明枪的对着干。

慈禧哪带着指甲护套的手指头划拉来划拉去的,就瞅见了,自己的亲妹妹醇亲王嫡福晋生的大胖小子载湉。

据说同治刚死了不到俩小时,慈禧就拉着一帮人开会研究继承人的事,结果慈禧拍板说要立载湉当皇帝的时候,醇亲王当场就哀嚎了一声,瘫在了地上,谁都拉不起来。

得,这也阻挡不了慈禧的脚步,最终四岁的载湉就继承了咸丰的地位,成为了后来的光绪帝。

说实话,慈禧就是个缺德带冒烟的货,为了自己个能够继续把持朝政,硬生生的没有给自己的亲儿子立嗣。咱大华夏讲究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您这事整的,也太缺德了。

有哪些看不下去的大臣撑不住了,最后在光绪五年同治要下葬了,吏部主事吴可读进行了尸谏。将自己吊死在了三义庙的废寺中,就是为了劝谏慈禧要给同治立嗣。

说起这事,老梁心里不是滋味,当年同治在的时候,这吴可读弹劾一名满洲武将滥杀无辜,虚报军功胡扯自己搞了个大胜利。大家伙都知道满清的皇帝各个爱护满人,这么一封弹劾上去,差点就被同治给剁了脑袋,此后更是对他瞧不上眼。

就是这么个人,居然在同治死了,为他那点子破事搞了个尸谏。

面对这事,慈禧龇着牙算是认了,同意光绪以后有了儿子,就直接过继给同治为子。

四岁的光绪当了皇帝之后,老婆婆慈禧龇着她那快要掉光了牙,又操控了满清好多年。这中间,慈禧感觉这光绪越来越不好控制了,还闹过一次想要废掉光绪的事,只是因为朝堂上和老外们一致反对,这才作罢(其实这事主要是老外们反对)

其后光绪也闹腾了半天,但胳膊终究是胳膊,拗不过慈禧老婆婆的大腿。

光绪在无尽的怨恨中崩了。但光绪崩了之后,这慈禧老婆婆也撑不住了。其实她还想在活五百年来着,但阎王老爷不同意。

继续把持朝政?您想多了吧,除非阎王老爷能同意让她再活五百年,所以继续搞垂帘听政这已经不是主要目的。

主要目的是平稳的过渡,而且这过渡不能打扰了她的下葬过程,毕竟她干了那么多破事,恨她的人不少。你说搞鞭尸啥的,也不是不可能,当年顺治对多尔衮就这么干过。

你就是不鞭尸,让这葬礼显得不那么奢华是不行的,毕竟慈禧老婆婆到了下边还想着过过奢华的生活不是。

所以下边继承人必须听话,而且能听死了以后慈禧的话。是谁呢?一辈子面对慈禧都害怕的隆裕——光绪的皇后,一个没有那么多政治智慧,很平庸,不受任何人待见的人。

而隆裕是个女人,所以还得早一个年龄小的娃娃来才成,而这娃娃的老爹必须有一定的威望,但威望不能高,一旦高了,慈禧的这些小算盘可就砸了锅了,最好能跟慈禧挂点小勾,毕竟他慈禧也没有后不是,给自己家的血脉留点念想也是好的。

所以最终慈禧就看对了溥仪,毕竟溥仪这三条都具备,年龄小只有六岁,他老爹说的文雅一点就是个读书人,政治智慧欠缺了一点(这其实从他做摄政王干的那些事就能看出来),再有溥仪是她妹妹这家里的人。

慈禧想到了所有能想到,完成了让自己平平安安的入土为安的想法。她只是没有想到,平庸的摄政王真的很平庸,玩不过那些个滑的像泥鳅一样的家伙。

满清是实现了平稳过渡,但湖面下的暗流涌动是盖不住的。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要把这个问题聊清楚,首先得回到同治帝死的时候。

按制,大清实行秘密建储,即在位的皇帝挑选一名他认可的儿子作继承人,名单在其死后揭晓。

但同治帝没有子嗣,也没有亲兄弟,所以决定权最终落到了两宫皇太后,更准确的说是到了慈禧手里。

据史料记载,同治帝去世仅仅两个小时,选择继承人的紧急会议就在养心殿西暖阁举行了。参加者除了两宫皇太后,还有同治帝尚在世的五位叔父以及奕劻、景寿等重臣宗室成员。

按常理,继承人如果选同治帝同辈,应该选成年人;如果选幼童,应该选同治帝的晚辈,以过继给同治的方式继承大统。

所以,会议一开始就有人提议,应在同治帝晚辈“溥”字辈中选一人为大行皇帝立嗣。

谁最合适呢?

溥伦。

甚至有记载说,同治帝临终前曾拟遗诏,立溥伦为嗣皇帝,恭亲王奕訢辅政。

可是慈禧收缴了此道遗诏,理由是“小孩子胡闹”。

由此可见,慈禧是反对立“溥”字晚辈的。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如果立“溥”字辈,就要过继给同治帝为子,那么同治帝的皇后就成了皇太后,慈禧就成了太皇太后。

仿照此前太后垂帘听政的规矩,就应该是同治帝的皇后以太后身份垂帘,慈禧太后就要靠边站。

所以,“溥”字辈最终以血缘不近为由,被否决了。(最有资格的溥伦仅是同治帝堂侄。)

“溥”字晚辈被否掉,只好选“载”字同辈的。

于是慈禧端出了她的方案:以醇亲王奕譞的次子,也就是她妹妹的亲生子,不满四岁的载湉过继给咸丰皇帝,以兄终弟及的方式,继皇帝位。

注意,慈禧为了自己能继续以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硬是没给自己的亲生儿子立嗣。

这让群臣很是不满。

于是,光绪五年同治帝下葬的时候,便发生了吏部主事吴可读“尸谏”事件。

吴可读的诉求是什么呢?

必须给同治帝立嗣。

面对如此忠烈之举,慈禧最终表态,将来光绪生育子嗣,将过继给同治帝为子。这个承诺还可以解读为,继光绪之位者将选“溥”字辈,不可能再选“载”字辈。

第一次选继承人风波后,光绪年中途还曾发生过慈禧欲废光绪,立端郡王载漪之子、15岁的溥儁为大阿哥的闹剧,但因为中外的一直反对,15岁的溥儁没能取代光绪,登上帝位。

这事对光绪死后,谁来继位也有一定的影响。

光绪病危后,慈禧也不行了,所以继续图谋垂帘听政已不是慈禧选人的前提,她的考虑更多地集中在保证皇权平稳过渡以及皇权尽可能地落到自家人手里。

未确定溥仪为帝,载沣为摄政王之前,很多人认为第一代恭亲王的孙子,28岁的溥伟继位的可能性很大。

支持这个看法的理由是相当充分的。

光绪帝的继承人不可能再选同辈人,同治、光绪两帝都是幼年继位,再选幼童继位也有些说不过去,而溥伟无论是年龄、地位、声望以及在朝中的历练,都是最合适的。

另外,轮也该轮到他了,甚至有人认为这是欠恭亲王奕訢的。想当年,道光帝在选择立储时,曾考虑过老六奕訢,后来决定立皇四子后,同时又写了一份遗诏,直接封皇六子奕訢为亲王,以为补偿。

现在老四家已经绝嗣了,让老六家的后代继承皇位,这也符合祖上的意愿。

再者,道光帝长大成人活过四十的三个儿子中,老七醇亲王一支出了一个皇帝(光绪),老五惇亲王一支也一度被选中过(大阿哥),再选,怎么也该轮到老六恭亲王一支了。

这是慈禧面临的第一道障碍。

还有另一道障碍。

据传,袁世凯准备拥戴奕劻的儿子载振继位。

袁世凯有新军,奕劻有八国洋人后台,两人要真壮起胆子这么干,慈禧还真不好办。

历史的现实的两方面因素综合到一起,决定了再立“载”字辈已经不可能,远有违背当初的承诺,近有奕劻势力的不服。

用给铁帽子王的承诺与奕劻达成私下交易后,慈禧理想的候选人最终落在了“溥”字辈上。

不选溥伟,那是因为恭亲王这一支曾经太强势,慈禧跟恭亲王也有恩怨,所以慈禧动用最后的权威把溥伟否掉了。

为了让皇权尽可能地还掌握在自家人手里,排除障碍后,慈禧最后还是选择了醇亲王(老醇亲王奕譞是慈禧妹夫、新醇亲王载沣是慈禧外甥)一家。

立小的(溥仪),让长的(载沣)摄政,所有的障碍全部绕过,的确是慈禧能想到的最佳方案。

唯一别扭的就是为什么不直接立载沣?

张之洞等重臣、病危的光绪都提出过这样的疑问,但慈禧对曾经承诺以及现实隐患的考虑,他们最终也都表示了理解。

虽然这个安排核心的部分依旧是慈禧的私心,但就当时的政局看,确也达到了平衡、平稳过渡的目的。

为此,美国《纽约时报》曾评论说,大清帝国在最高领导权过渡的非常时期,出乎意料地保持了稳定。

按慈禧的本意,她是本想扶载沣一程的,那样的话,载沣兴许还有成熟起来的机会,但人没算过天,刚安排完,慈禧就撒手人寰了。

所以平稳过渡最终也只是表面现象,湖面之下,尽是袁世凯这样的老狐狸。

本就平庸的载沣哪是这些老狐狸的对手。


黑句本


在溥仪被确立为皇位继承人之前,时人纷纷猜测,以为慈禧将以道光帝长子的长孙溥伦来承继同治,也有传言袁世凯将拥戴庆亲王奕劻之子载振。

当时慈禧病重,张之洞请定大计,得到慈禧首肯。第二天,慈禧将奕劻遣往易州陵寝工地后,即密召世续及张之洞入内。慈禧将欲立载沣之子溥仪的意图向二人和盘托出。慈禧属意的溥仪方2岁,比光绪入宫时还小。当时清政府内忧外患,且清廷已连续三代即位皆为幼主,皆由太后垂帘听政。世续、张之洞既担心幼主临朝无补于国事,又惧再来一次太后垂帘听政,因而合词恳奏:“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不如径立载沣。”

上图张之洞

慈禧面露悲戚之色,对二人说:你们说的虑的都很有道理,但是不为穆宗(同治)立后,终无以对死者。现在虽立溥仪为帝,仍令载沣主持国政,这样做对公义私情两方面都照顾到了。张之洞请慈禧给载沣一个正当的名号来主持国政。慈禧问:古代有这样的名号吗?张之洞立即答称:“前明有监国之号,国初有摄政王之名,皆可援以为例。”慈禧立即欣然表示:“善,可两用之。”

上图载沣、溥仪、溥杰合影

解决了载沣的名位问题,张之洞又提出了新问题:“皇帝(光绪)临御三十余载,不可使无后,古有兼祧之制,似可仿行。”对这件事慈禧回答得不那么痛快,或许是戊戌遗恨又涌上了心头吧。慈禧沉默良久,意味深长地看了张之洞一眼,缓缓地说:“凡事不必泥古,此事姑从汝请,可即拟旨以进。”算是给了张之洞一个面子。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当慈禧和王公大臣们为大清帝国确定皇嗣时,谁也没有想到去征求一下辗转于病榻之上的光绪的意见,直至一切已成定局,慈禧才派奕劻报知光绪。光绪听后作为一种直觉的反映,提出疑义:“立一长君,岂不更好?”但光绪很快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真正地位,即刻又理智地表态:“但不必疑惑,太后主意不错。”

上图瀛台老照片

溥仪作为皇位继承人的地位就这样被确定下来。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日下午,溥仪被迎入宫中。在溥仪入宫的第二天,正当盛年的光绪皇帝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崩逝于瀛台。光绪死后,慈禧立即颁布谕旨,宣布溥仪入承大统,兼祧同治和光绪。


陵西散人


有人说慈禧传位给溥仪,其实就是想着自己继续垂帘听政,掌控朝局。这个说法似乎有那么一点的牵强,因为慈禧选择立溥仪为帝的时候,她已经快不行了,这一点大家都清楚,相信慈禧本人更清楚,她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所以也不会想着什么垂帘听政。

那么慈禧为什么不立载沣,非要立三岁的溥仪呢?首先第一个原因,载沣是光绪的亲弟弟,他和光绪是平辈,按照清朝时期的皇权继承传统,要从前一任皇帝的皇子中进行选择,载沣继承皇位不符合制度。所以不会考虑他,有趣的是,光绪皇帝也没有子嗣,因此慈禧只能继续挑选继承人。

在清朝的时候,如果说前一个皇帝没有儿子,那么就要从他最亲的兄弟的儿子中间选一个,选择载沣的儿子也是有深意的,载沣在当时已经有了自己的势力,这是其他人所不具备的,这个时候立他的儿子为帝,他也一定会尽力的辅佐他的儿子,不至于被外人篡位。

溥仪年纪尚小,朝中的权臣可不少,载沣可以制约他们,如果换了别人,那可不行,事实也证明后来载沣的作用非常大。除此之外,慈禧还为自己的家族考虑了一番,溥仪的母亲还是慈禧的侄女,假如说有一天慈禧自己不在了,当然她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已经不行了。

假如说慈禧不在了,有溥仪这个皇帝在,叶赫那拉氏绝对不会被人报复,依然会活跃在清朝的政治舞台之上。等到溥仪长大还会感恩慈禧,因为他的这个皇位是慈禧给的,人算不如天算,慈禧恐怕做梦也没想到,清朝那么快就彻底灭亡。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这条题,必须要搞懂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继承大统(皇位)?是不是有才有德听慈禧的话就可以呢?不是。

这里面有个王室正枝传承问题。就是清朝“皇位继承法”。

光绪帝是怎么继承皇位的?他是由旁枝过继给咸丰帝做儿子,才继承皇位。慈禧就是光绪帝母亲了。

那么同样道理,溥仪是怎么继承皇位呢?他是过继给同治帝做儿子,才能继承皇位!

慈禧两个儿子:同治帝和光绪帝,都死了!

慈禧一个老太婆、老祖母最想干什么呢?肯定是找个孙子!给自己亲生儿子同治帝找个儿子继承皇位!只有这样,咸丰帝一脉才不会断了香火!

这就是慈禧的真实想法。

而载沣,他没有任何机会,他是载字辈,同治帝和光绪帝的弟弟,他肯定不能给同治帝做儿子了!

不是同治帝的儿子,慈禧会让他继承皇位吗?不会!

所以,尽管光绪帝死前给慈禧建议:国有长君(成年人),社稷之福。不要再立小孩做皇帝了。

但慈禧不听。因为关系到她家(咸丰帝)的子嗣香火传承大问题,她不可能选择载字辈!当然,在溥字辈里,也不是非溥仪不可,但考虑到载沣可以监国管事,所以就确定把溥仪接进宫过继给同治帝,继承皇位。

简单地说,清王室这条主脉:咸丰帝——同治帝(咸丰帝亲生儿子)——光绪帝(咸丰帝的过继儿子)——溥仪(同治帝的过继儿子),是一定要传承下去的!

其实,同治帝死后,按例她就要给同治帝找个儿子继承皇位!是她不肯放权,因为继承人如果是同治帝的儿子,她就成了祖母、太皇太后,不能垂帘听政。这是她不能接受的。所以才让光绪帝过继给咸丰帝继承皇位。这样她就成了光绪帝母亲,还是皇太后,就可以垂帘听政,继续掌权。

当光绪帝也死了,他没有儿子。慈禧当然就要补偿给同治帝一个儿子继承皇位了!

这是时间不等人,如果慈禧还是五十多岁,她就不一定这样干,也许再找个载字辈的侄子过继给咸丰帝做儿子,她继续做母亲,以皇太后身份掌权!

是她大限已到,不能不为亲生儿子同治帝一脉着想了:所以抱溥仪入宫过继给同治帝做儿子,继承皇位。

这就是慈禧安排溥仪做皇帝的真正原因。

搞清楚了:溥仪是过继给同治帝做儿子继承皇位。

大城公

在报刊发表文章原用笔名:东山尹,庄满,鸣白,营种。

1996~2005年在全国畅销杂志包括

广东省《共鸣》《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艺》《江门文艺》《惠州文学》《同舟共进》《炎黄春秋》《家家乐》《金桥》

河北省《文史精华》

河南省《名人传记》《人生与伴侣》《时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纵横》《知音》《警笛》《今古传奇》

湖南省《康乐园》

广西《西江月》《灵水》

海南省《青年时代》

四川省《龙门阵》《分忧》《成都商报》

云南省《女性大世界》

陕西省《家庭之友》

内蒙古《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汇报》

安徽省《恋爱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

黑龙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杂志报纸发表各类文章160多篇;

创作

123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谁主天下》

60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还我河山》

39万字名人传记《北洋军阀列传》

武侠小说在《江门文艺》连载;

撰写《科学发展观》理论文章17篇;

创作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本一部;

深入研究中医药和肿瘤学科20年











大城公


我相信“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我更相信“政客对于权力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

作为晚晴最后一位叱咤风云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虽然已经病重,但仍然没有选择放下手中的权力,直至她将死之际,才缓缓道出最后一道懿旨“后宫不许再干政”

主少国疑,在权力漩涡中摸爬滚打多年的慈禧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他仍然选择让年仅3岁的溥仪来成为大清的下一任统治者

自此,清朝走上了最终的末路


机关算尽太聪明——误了国家误了社稷

晚清是一部屈辱史,在这个老女人的手中,曾经还算是强大的清王朝化身为任人宰割的羔羊,一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就足将慈禧钉在清朝历史乃至中国历史的耻辱柱上,就更别说后来的种种了

自知病重且不久于人世的慈禧,在张之洞等人的建议下,开始商定帝国未来的接班人选。此时的光绪已然在慈禧的“安排”下病入膏肓,慈禧仍然牢牢的把握着最核心的权力,那就是立储!

为了制衡奕劻以及袁世凯,慈禧需要选择载沣一系来成为帝国新的接班人,原本载沣就是光绪同父异母的弟弟,而光绪是慈禧太后妹妹的儿子;再加上溥仪其母为荣禄的女儿,荣禄又是慈禧的宠臣,这又是一层亲上加亲的关系。所以慈禧选择载沣之子溥仪是丝毫没有犹豫的

至于为何不直接选载沣,第一是涉及到长幼有序,她需要考虑继承大统的合法性;第二则是她仍旧寄希望于自己能回光返照,继续稳坐大清江山

人之将死,为何不选择做一次正确的选择呢?

作为大清王朝最后一位摄政王,也是当时的实际最高统治者,为何载沣没有选择自立为帝,而慈禧为何不在人生的尽头选择做一次正确的事?

人总是自私的,哪怕是到了生命最后一刻。否则慈禧不会选择毒杀正值壮年的光绪皇帝。原本这只是一桩悬案,光绪的死亡之谜一直都未揭开,直到通过高科技进行验尸,才发现光绪皇帝实为被砒霜毒杀,而当时的情况下有胆量能做出这种事情的,也就只有慈禧太后了

非常巧合的是,光绪死后第二天,慈禧也驾鹤西去。或许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慈禧不选择载沣为皇帝接班人,毕竟死后清算一直以来都是帝王家的传统,生前荣华富贵奢侈无度的慈禧,自然不希望自己会像多尔衮一样被死后掘坟戮尸,所以选择溥仪为帝,载沣监国既保证了大清王朝的延续,又给自己的死后安宁上了一道保险

风风光光身披数亿两白银陪葬品下葬的慈禧,在生命的尽头再度折腾了大清王朝一把,也为大清的坟墓掘好了最后一抔土。登上政治舞台的载沣父子,也已经是穷途末路了

权力的斗争才是永恒的——当铁腕不再,后继者往往无力回天

慈禧是告别了这个世界,但清王朝还没有。奕劻仍然大权在握,荣盛太后的裕隆也蠢蠢欲动,手中有兵有权的袁世凯更是扮猪吃老虎。载沣纵使有大抱负,也只能跟年幼的儿子一起去想办法在这权力漩涡中自保

时人都说,载沣是宣统三年间的实际统治者,但他能做的实在是太有限了,伴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他辞去了摄政王一职闭门不出,但很快就有人找到了他的门上,因为他儿子仍然是名义上的皇帝,无奈之中载沣同意儿子退位,清王朝自此正式宣布灭亡

心灰意冷的载沣不再过问政事,甚至说在得知溥仪投降日本人后怒而骂其“卖国”,先后在天津、东北谪居的载沣,于解放后将醇亲王府贡献给政府以公用,1951年载沣去世

他曾“亲手”葬送大清江山,而且在其后多年复辟活动中漠不关心,或许是因为他觉得清王朝已经穷途末路、人心尽失,早已没有用心的必要了。但作为慈禧任命的接班人,他这样的行为未免有些“辜负”了慈禧的嘱托,无论如何,作为昔日的最高统治者,载沣还是很洒脱的

事实上,任谁也无法挽救千疮百孔的清王朝,毕竟时代的更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封建王朝已经走向了穷途末路,纵使是康熙在世、多尔衮复生,也无法挽救清王朝的败局

当然,慈禧的出现的确加剧了清朝覆灭的速度,如果不是这个女人的折腾,或许清王朝还能再苟延残喘一段时间,灭亡只是早晚的事

毕竟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