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战争后的马岛近况如何?

恁个拽


“马岛” 是一个位于南大西洋巴塔哥尼亚大陆架上的群岛,总面积12200平方公里。



1982年4月到6月间,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岛的主权,曾经爆发过一场战争,结果阿根廷战败,英国人继续保持马岛的控制权。

正是因为这场战争的失败,所以1986年世界杯上,阿根廷在马拉多纳的带领下以二比一战胜了英国,整个阿根廷全国都陷入了疯狂,马拉多纳也成为阿根廷的“神”。



(英阿大战)

英国人早在1765年就在马岛建立了居民点,虽然后来曾经将全部英国人撤离,但一直没有放弃该岛主权。

进入八十年代后,阿根廷经济陷入危机,全国的通货膨胀率高达600%以上,不断有人走上街头,抗议阿根廷军政府的政策。

为了转移国内矛盾,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不断提出收回马岛的主张,并给联合国施加压力,派人强行登岛,他们这么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认为马岛离阿根廷很近,离英国太远了。

英国宣布与阿根廷断交,首相撒切尔夫人决心以武力迫使阿方撤军。经过两个多月的战争,阿根廷投降,英国重新夺回了马岛。


(马岛战争)

这场战争已过去了很多年,但英、阿双方都不肯放弃对马岛的主权主张。

因为该岛蕴藏有丰富的泥炭以及铅、煤、铁、银等矿藏资源,近海有石油和天然气。

岛上9有绵羊71.2万只,年产羊毛230万公斤。 最吸引人的是,马岛附近海域蕴藏约600亿桶的石油,将来这里是南大西洋地区的资源宝库。

(马岛现状)

在马岛主权归属上,美洲国家大多数成员国支持阿根廷,而欧洲国家支持英国的占多数。

有意思的是,英国的铁杆盟友美国拒绝公开站队,但私底下美国的倾向还是很明显的。

近年来,阿根廷政府一直呼吁通过对话解决马岛主权问题,但英方不予理睬。

(马岛一隅)

而在马岛内部的全民公投上,约有95%的居民支持英国,只有不到5%的居民认同阿根廷。

这是因为马岛居民多为英国人后裔,他们讲英语,信奉基督教;岛上讲西班牙语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

我国的态度是:支持阿方在马岛问题上的主权要求,呼吁英、阿双方根据联合国相关决议,重启对话谈判,寻求和平解决争端。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刚日读史


马岛近况非常喜人,马岛全称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人称福克兰群岛。1982年的马岛战争,短时间内影响到了当地人的生活,但很快硝烟从他们眼前散去,36年前的那场大战似乎并没有影响到马岛的发展!

(马岛的具体位置)

目前,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人均GDP为55400美元,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差不多有10万美元,是世界10大人均GDP最高的地区之一!

马岛人口并不多,根据2016年的人口普查结果,除却英国军人及其家眷,岛上一共有3900多位居民,也就是一座普通中国的村庄这么多。这3000多人坐拥着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约等于天津的面积,但是天津人口却是马岛的将近4000倍!

马岛的主要支柱产业为捕鱼业,贡献了当地GDP的50%,仅鱿鱼捕捞量就达到3万多吨。马岛还盛产高品质羊毛,主要出口到欧洲市场,也为他们赚取了大量外汇,目前全岛大约有100万只羊。

除此之外,马岛的旅游业也非常发达,每年有将近10万人来到这里旅游观光。

雷区

马岛之战带给当地人最大的麻烦是岛上的雷场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安全。战后岛上留下了117片雷场,共有大约2万枚各型地雷。迄今为止虽然已经排除了700多万平方米的雷区,但是由于雷区沙丘已经改变形状,很难知道埋放地雷的具体位置,所以剩下的排雷工作也越来越困难。好在阿根廷政府帮英国指出了雷区的具体位置,只要注意提示就很难误入。

(危险的雷区却成了企鹅的乐园)

对英国和阿根廷来讲,占有马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对当地的百姓来讲,宁静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吧!


历史风暴


著名的马岛战争以后,虽然阿根廷与英国之间仍旧龃龉不断,但南大西洋的马尔维纳斯群岛周围的海洋已经趋于平静。孤悬大洋中的马岛,如同海外的世外桃源。

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作“福克兰群岛”,面积超过1.2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4000多人。战争已经过去多年,这里也是整个美洲乃至世界上最富有的地区之一。

整个马尔维纳斯群岛,有超过70万头的绵羊以及其他牲畜,畜牧业存栏量比当地人口多出数十倍不止,每年仅仅依靠向英国出口羊毛、羊肉、乳制品与海产品,当地人的生活就相当富足。

上世纪末,马岛周围海域发现了储量巨大的轻质原油,英国随之进行了开发,但总体规模至今都不算太大,毕竟还是在阿根廷的家门口,也有很多技术上的原因,更何况英国本土本身就是世界级的石油生产大国。但仅石油带来的利润,马岛每年也是收益颇丰。



当地人口稀少,自然资源高度丰富,加上英国的庇佑,马岛的人均生产总值早就超过了7万美元,整个美洲几乎无可匹敌。当地施行免费的医疗、教育,每年选定学生前往英国学习,重病直接送往乌拉圭、巴西等附近救治。可以说,除了因为人口太少加上气候原因,当地生活或许非常冷清,但是生活条件是相当优越的。

马岛战争是二战以后西半球最著名的战役之一,虽然大英帝国辉煌不在,却仍旧击溃了阿根廷挽回了颜面,当年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国际上也是声名鹊起。

阿根廷仍旧声索,英国实际拥有,马岛上的居民多以英裔为主,且因为害怕阿根廷的声索影响当地的发展,所以心之所向也更加明显。


澹奕


世事难料,一场战争让马岛或福岛名扬天下,那场英阿战争,对岛上的居民实际影响不大。说起来人家日子一直过的不错,作为英国海外自治领,不到四千人口,占着万把平方公里的土地,日子不要太好过啊?!那么点人,养着近百万头羊,出产高品质的羊毛,但岛上的主业却是海洋捕捞!这两项都是稳的不得了的第一产业,近三百万公斤的羊毛产出,三千多人人均一下都是妥妥的小康收入,加上更高的海产收入,那就是富裕阶层了。



岛上因为近南极海域,以前还有捕鲸站,这也是个油水丰厚的产业,一般来说有个捕鲸站的海港,仅此一项就能养活近万人,就是不知现在马岛的捕鲸站还有没有运作了?因为现在似乎只有日本人还干这脏活。马岛战争后这个海岛名气很大,当然要搞旅游业,这岛光看地图,奇异的就像海贼王里面的地图,可惜就是气候湿冷,每年不下雨的日子不足三分之一,实在不是个好去处,没有战争的话,籍籍无名恐怕很难有游客到访。

现在那么有名,跑去看企鹅的人多到要预约,要限制客流,这一点同样也证明岛上人真不差钱,不像别的地方一搞旅游,就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来,马岛的观鸟旅游一直限制人类活动不能影响到鸟类的栖息环境。要不是天气太过于湿冷,到真想移民到这个岛上去生活呢。


李三万的三万里


马岛,全称马尔维纳斯群岛,是阿根廷及支持阿根廷对马岛领土要求国家对该群岛的称谓,而马岛战争胜利方英国称其为福克兰群岛。1982年马岛一战,改变了阿根廷政局走向,也改变了马岛内部生态。

马岛战争之后,英国为了体现马岛自治性,允许其有自己宪法、货币、旗帜和徽章等,但是英国依旧握有国防和外交大权,实行马人治马,高度自治的方针,作为英国海外领土而存在。看见没,其实马岛的高度自治还得拜这次战争所赐。

当今的马岛,地理上属于阿根廷,但是民心上却倾向于英国。2016年,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判定马岛位于阿根廷领海内。而关于马岛的民心所向问题,一看其民众构成便知,这里不到3000人的总人口中,英国后裔占据绝大多数,说英语,而阿根廷则是西班牙语,所以岛上居民支持自己留在英国范围内,这在2013年英国人组织的一项在马岛公投中得到印证。当然,这是单方面的,阿根廷表示强烈反对。

虽然马岛战争已经30多年,但是围绕马岛的争端并未消退,阿根廷依旧对马岛有强烈的念想,那位说了,民众要求是第一位的,既然民众觉得在英国合适,那就作为英国领土嘛。呵呵,说的轻巧,谁敢承认谁就得承担叛国者的骂名,甚至罪名。谁敢?而且,民众要求这个根本不算个事儿,关键还是国力问题,比如俄罗斯,占了那么多领土,很多不乐意成为俄人,那好说,俄罗斯直接将人轰走,比如现在的加里宁格勒,原来是德国的,都是日耳曼人,二战之后,苏联直接将这些德国人要么流放,要么轰走。所以,阿根廷真要能夺下来,民众认同不算太大事。

而美洲大部分国家都支持阿根廷的领土主张,除了加拿大说要尊重这几千人的意愿。世界霸权国美国呢?人家不发话,不表态,但是实际行动是支持英国的。


北玄武


马岛,全称马尔维纳斯群岛,总面积1.21平方公里,人口3300多人。英国称福克兰群岛。是位于大西洋上一个原本并不知名的群岛,却在1982年英阿战争之后名震全球,那是一场现代化战争,也让两个叱咤风云的人物再度聚焦了全球目光(撒切尔夫人和加尔铁里)。

现在的马岛早已远离了硝烟战火,居住在马岛地区大多数是英国后裔,而马岛地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GDP已经位居世界第七,英属马岛政府发行了自己的货币“福克兰磅”,可以说已经是民生幸福,经济繁荣。

英阿两国围绕马岛主权问题已经很难重燃战火,英国现在仅仅有一艘刚刚入役没有形成远洋作战能力的航母,而阿根廷深陷经济危机,两国既没有财力也没有军事战争再围绕马岛展开什么激烈斗争,英国已经不能像1982年那样派出远洋作战编队远赴南大西洋。



标枪防务


如果不是因为1982年的那场战争,绝大部分中国人(其实应该是绝大部份除了阿根廷和英国之外的人类)都不会知道坐落于南大西洋与南极隔海相望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下文简称马岛)。

马岛虽地处天涯海角,但是扼守太平洋和大西洋航线,也算战略要冲。而且据说在马岛海域附近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其对英国、阿根廷两方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英国人有言:宁愿失去五个北爱尔兰,也不能失去马岛。

3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可谓是轰轰烈烈。阿根廷将150年的民族感情一股脑的燃烧,而英国也用帝国的最后一丝尊严全力一搏。最终结果,这个世界还是要凭实力说话,马岛仍然在英国人手里。

战后,阿根廷虽然没有放弃马岛主权,但是已经失去了再战之心。马岛海域除了狂劲的大西洋风浪,应该不会再有战火硝烟。目前马岛人口近4000人,比战前多了一倍。绝大部分都是女王子民,也无意投奔凋敝的阿根廷。马岛居民以牧羊为主要经济来源,人均收入竟然也达到5万英镑,可谓是世外桃源。

马岛战争以来,英国虽然在国力和军事上逐渐衰落,但是意识到了马岛的重要性后,英国加强了在马岛的军事存在。战争结束后,英国就完善了斯坦利机场设备,在岛上常年部署一支由4架F-4组成的战斗机小队。F-4退役后,该由台风常年派驻。

驻扎在马岛上的英军F-4战斗机。

除了在岛上常驻战斗机小队,英国还常年在南大西洋部署一艘驱逐舰,来保持对阿根廷的警戒和威慑,例如英国的45型驱逐舰,经常在马岛海域巡航。

反观阿根廷一边,输掉马岛海战后可谓一蹶不振。再加上近年来的经济危机和财政危机,阿根廷已经没有重整军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输掉那场战争后,阿根廷上下已经认识到不可能用军事手段解决马岛问题,阿根廷没有再战一场的勇气了。

相比英国方面的衰落,阿根廷这边算是穷困潦倒了。目前阿根廷空军已经连喷气式战斗机都没有了,只能用区区几十架“普卡拉”这样的螺旋桨攻击机。1982年时阿根廷好歹还有幻影3、短剑这样的超音速战斗机。现在难道让阿根廷用螺旋桨攻击机跟英国的台风甚至F35打空战?!

如今,英国方面搭载F35B的大型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已经初步形成战斗力,未来几年其姊妹舰“威尔士亲王号”也就入列。如果怎么衡量,阿根廷都不可能用军事手段拿回马岛了。多情的阿根廷人除了对着马岛哭泣,基本上没什么能做的了。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此岛又叫做福克兰群岛,它被英国统治,是英国下辖的自治行政区,但英国负责其外交和国防事务。英国政府曾声明,岛上居民不接受阿根廷政府违背其意愿的主权要求。阿根廷一直宣称拥有该岛的主权,但不被英国承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