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民族英雄,戚继光、郑成功、左宗棠谁的格局更大境界更高?为什么?

骑蜗牛走高速


戚继光荡平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左宗棠收复新疆,这位都是我们民族的英雄,令后人仰慕。若论谁的格局更大,境界更高,非左公莫属。



戚继光荡平东南倭寇,明朝那时的国力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况且倭患没有威胁到大明的根基,其艰难程度远非左宗棠收复新疆可比性,意义也没有收复新疆那么影响深远。郑成功击败荷兰人,光复台湾,也是彪炳史册的一笔,但其意义不能与收复新疆相提并论。


左宗棠收复新疆时,正值清朝末年,内忧外患。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运动,让清朝国力大伤,奄奄一息。外有列强虎视眈眈,意欲瓜分中国。此时,中亚军阀阿古柏在沙俄与英国的支持下,已经占据大半个新疆,中国民族已经到了历史上最危机的时候。

腐朽没落的清王朝此时已经无暇顾及万里之外的新疆了,朝中很多大臣认为,新疆是不毛之地,既然没有能力保护,不如放弃算了。“海防派”代表人物更是直言不讳的说:与其花巨资去收复地广人稀,毫无用处新疆,不如把这钱拿来加强北洋水师的建设,保护东南的富庶之地。


李鸿章是慈禧的心腹,权倾朝野,他的话得到很多人赞同,慈禧也表示认可。这时候左宗棠挺身而出,以高瞻远瞩的眼光指出,新疆绝不是什么不毛之地,它关乎这中原腹地的生死存亡:“新疆东捍长城,北蔽蒙古,南连卫藏,西倚葱岭,居神州大陆之脊,势若高屋之建瓴,得之则足以屏卫中国,巩我藩篱,不得则晋陇蒙古之地均失其险,一举足而中原为之动摇”。

左宗棠一席话是振聋发聩,让满朝大臣哑口无言。新疆自汉代就纳入中华版图,是陕甘的屏障,地域之光,景色之奇,令人心驰神往。他占据中国六分之一的版图,此时放弃,所有大臣包括慈禧将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罪人。

在左宗棠据理力争之下,清政府最终同意收复新疆。同治13年,左宗棠抬棺出征,率领三湘子弟进入新疆,大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英雄气概。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击败阿古柏,把新疆重新纳入中国版图。

如果没有当年左宗棠高屋建瓴政治眼光,中国失去不仅仅是新疆,包括甘肃、青海都很难保全,陕西很可能成为的边疆省份,中国战略空间将被极大压缩。试想,没有新疆的存在,新中国到哪里去试爆原子弹、氢弹,没有新疆 ,中国如何成为世界大国!

今天,我们能够去新疆旅游,领略大漠戈壁神奇风光,欣赏喀纳斯湖旖旎的美景,都不能忘记左宗棠的历史功勋!新疆有着丰富矿产、石油、天然气资源,为内地发展提供了远远不断的动力,这同样也得感谢左宗棠的丰功伟绩。如今,一带一路的建设如火如荼,为中国的发展再次插上腾飞的翅膀,我们同样也要感谢左公。因此说,左宗棠比戚继光、郑成功的格局更大,境界更高。雄哉,左公,壮哉,左公!


洛水清风cuixiaosheng



戚继光、郑成功、左宗棠三位,都是中国历史上收复失地的英雄,要论功劳,各有千秋,但是要论境界,却非左宗棠莫属。

那是因为,戚继光靖倭,是属于边将基本职责所系,是一种被动的防御行为。终其一生,都是在东南沿海陆地上与倭寇作战,基本上都是在剿灭已经登陆,祸害百姓的倭寇。而没有主动出击到海上甚至于日本本土根本上解决问题。

当然,戚继光也有自己的难处,那就是受命于朝廷,朝廷没有下达出海征讨命令,也没有给予此类战略配置,作为一个戍边将领,也确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敢自作主张。但是,东南沿海倭寇剿而不绝,他还是有一定责任的,从他不断的向上峰甚至宦官行贿来看,戚继光靖倭恐怕还是为了个人建功立业的考量更大一些。

再说说郑成功收复台湾了,这就比戚继光更离谱了。虽然郑成功确实将台湾从荷兰殖民者手中夺了回来,但是他的初衷并不是要为祖国守护疆土。而是因为在大陆遭到满清军队的追杀,欲借台湾一隅作为立足之本,长期对抗清廷,为郑氏子孙安身立命寻一避风之地。

这种行为是谈不上境界与格局的,不过是自我保护的一种自然选择而已。倘若郑成功不打进台湾,清朝社会稳定,国力强大后,一样的会把荷兰殖民者消灭,收回台湾。如此一来,很有可能是一件好事情,那就是让清朝过早的与西方殖民者交上手,唤起康熙大帝对西方先进技术的警惕和危机意识。

最后是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所以说他的境界最高、格局最大,那是因为在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新疆一直都不受重视,历代君王都认为那是没有经营价值的不毛之地。而他所处的时期,清朝已经是内外交困,欲振乏力。

新疆的阿古柏割据势力背后有沙俄的撑腰,清朝当时是不敢也无力与沙俄一战的,所以从当权者慈禧太后到朝廷重臣李鸿章等,都主张将有限的经费投入到海军建设,防御西洋威胁,放弃不毛之地新疆。

但是左宗棠据理力争,系统的论述了新疆对于中国的重要战略意义,说服了慈禧太后,不辞年迈,冒着抛尸塞外的风险,挂帅亲征。在孱弱的国力和不利的形势下,硬是鼓着勇气,带领湘军收复了新疆,为中华多保住了六分之一的疆域。倘若不是左公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坚持,新疆的割据必将形成示范效应,很可能清朝灭亡时,中华就只剩关内的中原之地。

倘若沙俄势力延伸到我腹地,哪里来的今日之大国太平?关键是,左宗棠平疆,对于他个人的荣辱关系并不大。打完太平天国,他完全可以功成身退、颐养天年、养尊处优,没有必要操心那片在当时看来毫无意义的不毛之地。



要知道,平疆之战,败则前功尽弃、身败名裂;胜也没有多少加分,充其量也就一世身后名而已。而以当时的形势,确实是败多胜少,可谓风险极大。他以老迈之体,在恶劣的西北地理、气候条件下,行军数千里,深入大漠,实属不易。其功不下卫青、霍去病也。


谢金澎


这三个人里面,笔者认为戚继光的格局更大,境界更高。

三人同属爱国将领,为了祖国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就其事业而论,许多人认为戚继光无论是前期抗击倭寇,或者后期打击鞑靼,业绩都没有后两位亮眼。可仔细比较起来,戚继光是三个人之中,最难的一个。

明代自大都督府被拆分为五军都督府,再到后来变成闲散部门,以及土木堡之便将门基本报销后,武将的身份是一年不如一年,到戚继光生活的嘉靖时期,已经彻底被文官压制,别说是同品秩的,就是高文官两三个等级的武官,在文官面前也基本没什么话语权。

明代出兵,皆由总督巡抚掌军,各地总兵,乃至集团军的总兵官,在战略规划上也要服从文官,这是天然的压制。戚继光生活在这样的时代里,还能够发光发亮,足可见他个人的格局和境界是一般武人所不能比拟的。

跟他同一时期的与他一道被称之为“俞龙戚虎”的俞大猷,就是因为做人太耿直,哪怕战功赫赫,到了东南倭乱平定之后,基本被投闲置散,三天两头还要被弹劾,在难以实现军人的理想。

而戚继光不同,他深谙军事服从政治的规律,要想实现抱负,首先就要向现实低头,对政治妥协,你只有进到体制内去,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所以他对明代官场的运作并不表现出大义凛然的排斥,也没有像海瑞海刚峰那样从不低头,而是不断积极地活跃,给自己找靠山,所以他找到了对他能力认可的张居正,自以“门下走狗”而称。

也正是因为张居正,才成就了戚继光,成就了后来威名赫赫的戚家军。很多朋友认为,戚继光一生的光辉业绩的顶点是在东南抗倭,但实际并不是。打倭寇在笔者看来对戚继光而言不值一哂,毕竟倭寇从来都不是正规军,只是海贼而已,并非国家正规军队之间的交锋。

戚继光真正走向巅峰,把他一生的本领展示出来,是从隆庆元年开始的,戚家军也正是从这个时候才成为了一支强军的。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张居正的支持。而张居正支持他,也不仅仅是因为戚继光有能力有本事,还在于戚继光把自己“卖身”给了张居正。

万历头十年里,面对鞑靼小王子的进犯,戚继光保证了北疆十年的安稳,给张居正变法创造了稳定的外部环境,就从这个角度而言,戚继光比起另外两位,在政治上更为成熟,也能屈能伸,为了大事业,不惜身,不惜名。这份格局,并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到。

何况,戚继光是题主列出来的这三个人之中,唯一一个留下传世兵法的军事家,同事也是一个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师,善战善谋善制器,可谓是多面手的超级牛人了。

再来说一说郑成功,郑成功的人格和品行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南明为什么会崩坏到无可收拾的地步,郑成功其实也是有责任的,门户之见,派系之间不能相互信任,在南京之围时,依然对鲁王系张煌言的人马不信任,这就有点不顾大局了。

虽然他忠君,忠隆武天子一系,可当永历天子成为南明最后旗帜的时候,他在东南不顾大局的行为,实际上也存在极大的问题。南明诸系如果能够精诚团结,再不济搞个“统一战线”,哪儿有满清什么事呢。

最后说一说左宗棠,左宗棠实际上是一个考进士考不上的文官,这可能也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之一,他不是正儿八经的科举出身,而是因着太平天国,从幕府的幕僚走向的前台。

他确实是晚清四大名臣里面最没有私心的一个,但他也是四个人之中最不适合混官场的人,就晚清那个局面,想要做事,除了本身有实力以外,还需要有自己的势力,或者说有支持自己的力量,左宗棠显然没有这种想法,李鸿章都知道经营北洋集团,而老左就属于那种救火队员,哪儿需要他就去哪儿,好不容易把胡雪岩培养成了一个解决问题的人,最后还是没能保住他,被政敌干掉了。从这点上来说,他就不如李鸿章。

左宗棠从入湘军开始,就曾国藩不怎么对付,前面还好有个润滑剂胡林翼,胡林翼撕掉之后,两个人基本属于老死不相往来那种,他跟李鸿章也是一辈子的政敌,跟张之洞也没什么交情。而他一生的功业,收付新疆,平定叛乱,他做得很好,但并没有从实质上却解决这个国家的问题,最终他的一生,他的爱国,也就成为了清王朝维持四处漏风统治的一根支柱。


江畔初见月


以三人的功绩来看,应是左宗棠格局观更大境界更高。

现在来看看三人的功绩:

戚继光:扫平倭患。

戚继光招募组建戚家军,军纪严明,战斗勇猛,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后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进犯,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率众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厦门、金门。1661年郑成功率军横渡台湾海峡,击败荷兰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左宗棠:收复新疆

左宗棠力排众议,在“海防和塞防”之争中,主张“海防和塞防并举”。上书“尺寸不可让人”,“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尤其招致英、俄渗透”。

左宗棠克服种种困难,率师收复新疆。左宗棠力主新疆置省,这一举措削弱了地方封建割据势力,实现了新疆与全国其他各省行政制度的统一。

同为民族英雄,三人所面对的情况不同,但就格局和境界而言,左宗棠居首位,戚继光次之,

郑成功居末。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从结果来看

左宗棠坚持收复新疆,在清末国力疲败,内忧外患的情形下,左宗棠用一年半的时间筹措军饷,积草屯粮,整顿军队,减少冗员,增强军队战斗力,一举收复新疆。并力主新疆置省,实行切实有效的管理。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完整而作出的最大贡献。

戚继光招募组建戚家军,军纪严明,战斗勇猛。戚继光为戚家军装备和改良了许多新式武器,使得战斗力大涨,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戚继光使用各种手段交好首辅张居正,获取支持,不是为了高官厚禄,而是为了减少掣肘,全力杀敌。最终扫平了倭寇,保护东南沿海的人民财产人身安全。后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进犯,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

郑成功率部抗击清兵。后不得已转战台湾,击败荷兰驻军,收复台湾。使台湾处于我族控制之中。

二、从过程来看

左宗棠的收复新疆,更加艰难,而且如果失败,则中国领土将失去六分之一。后果不堪设想。幸亏左公殚精竭虑,用兵得当。以清朝当时形势,左宗棠的收复新疆之举,很大可能是唯一的机会。

戚继光和郑成功的情况则要好很多,远没有如此沉重。

文说

正是中华民族的这些民族英雄,才使中国屹立不倒。


爱冬的文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

左宗棠与曾国藩等人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左宗棠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完整而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他在19世纪70年代力排众议,克服种种困难,率师一举收复新疆地区。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及新疆重归版图后,左宗棠力图“为新疆划久安长治之策”。在经济上,他着力于减轻赋税,修筑道路,兴修水利,推广蚕丝;在政治上提出“设行省,改郡县”,先后五次奏请在新疆建省以巩固国家统一。

综上,三个人都是中华民族永远不应忘记的民族功勋。本来民族英雄没有高下之分。如果硬要 在这里说出谁的境界更高的话,应该首推左宗棠。因为:有部分历史学者认为戚继光抗击的倭寇大部分是海盗,其中有大量的伪倭寇,这就使他的业绩打了一些折扣;郑成功收复台湾,开启了郑氏在台湾的统治。郑成功收复台湾本意是想把台湾作为长期抗击清朝的根据地,有自保的意思;左宗棠力主新疆置省,这一举措进一步削弱了地方封建割据势力,实现了新疆与全国其他各省行政制度的统一;它大大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于恢复和发展遭到破坏的经济、对于保卫祖国西北边防,维护祖国统一,都起到了重大作用,没有一己之私。


零度以上的阳光


戚继光以抗击倭寇闻名于世。

左宗棠以收复新疆闻名于世。

郑成功以收复台湾闻名于世。

联系现实,应以郑成功收复台湾为格局更大境界更高。

台湾没有新疆大,但孤悬海外,与大陆隔离,易被分割。如果当时郑成功不收复,已成他国领土。此收复之功甚大。

欢迎点评。


夕阳晚霞


三者功过各有千秋。从格局和境界而言,以左公为高。左宗棠不计利害,不顾名利,扶柩西行,以一旅之师,复中国之旧地,其功不下卫霍。收复新疆之前,左宗棠已经位极人臣,成为独当一面的国家股肱之臣。在国家积弱,外地环伺的情况下,其力薄势孤,凭借一己之力出师西征,可谓凶多吉少,左宗棠明知如此,毅然习性,置生死名利于度外,为维护国家统一、打击分裂势力、挫败列强阴谋做出了卓越贡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可见其格局胸襟。最高的境界无过于为国家大义,弃功名大利于不顾,这一点无论是郑成功还是戚继光都没法做到。


并且其在上书皇帝时候说道:“保新疆者,可以卫蒙古,保蒙古者可以为京师。”具备深刻的战略眼光,能够晓以利害,申明出师的深层考虑,可见其眼光独到。可见他是个心怀全局的战略家、军事家。


再说郑成功。郑成功虽然追随南明朝廷,但郑成功、郑芝龙父子原系海盗,投身朝廷,不过就是想要换个身份,捞取政治资本。这在他们得到朝廷认可之后,做的一系列行为可以看出一二,他在南明朝廷中拥兵自重,并且在南明永历皇帝处于危难之时,并不相救。若是出于国家功利,他是可以放弃成见,出手帮助的,但他没有,这一点何谈格局和境界。再说,攻打台湾,那是在丧师失地的情况下,为了自保不得不出兵台湾,以作为“反攻大陆”的根据。


处于抵抗外侮的评价,确实应该承认的,我们认为郑成功仍不失为一个民族英雄。但就格局和境界而言,大打折扣。个人利益和所谓的“大明”旗号才是他想要的,其他的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高尚。


戚继光在三者中可位居其中。首先,三者之中,戚继光生活在还算清平的时期,彼时国家虽然已经在由盛转衰,但是国家统一,四方宾服。戚继光手握的资源更好,出师剿匪扫寇,名正言顺。戚继光在战争中独创了一系列的新式战法,革新兵制,创制新器,实为国家武器方面做出了大贡献。



但其立功之心,确实有为私之意,这也无可厚非,这并不妨碍其作为一个民族英雄为我们所牢记。但三者相较,高下自辩。


漫话国史


他们三位都是值敬佩的民族英雄,因为所在的时代不同敌人不同,为国家作出的贡献也有所不同,但是他们足智多谋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是相同的,非要排格局境界的话,左宗棠最高,郑成功第二,然后在戚继光,以上言论如有不敬之处,敬请谅解,谢谢!


天口和乙


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

戚继光始祖戚祥因避元末战乱居安徽昌义乡(定远),后随朱元璋起兵,战死于云南。明廷为追念戚祥开国之功,授其子斌为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祥子斌,斌子王圭,王圭子谏,谏子宣,宣继子景通,景通子继光,历6世160余载均居蓬莱。

戚继光自幼聪慧,勤习文武,读书之余,常“融泥作基,剖竹为杆,裁色楮为旌旗,聚瓦砾为阵垒,陈列阶所,研究变合”。

嘉靖二十三年(1544),17岁的戚继光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职。当时东南沿海倭寇为患,戚继光抱定“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志向,更加刻苦学文习武。

嘉靖二十八年(1549)乡试中武举,后被遣往蓟门戌守。

嘉靖三十二年(1553)晋为都指挥佥事,设署于登州太平楼前,总督山东沿海备倭事,振饬营伍,整刷卫所,清理钱粮,严明纪律,督修海防设施,巡察海上营卫。在任期间所辖海疆肃靖,御倭卓有成绩。

嘉靖三十四年(1555),戚继光调浙江抗倭,翌年任参将。他见“各卫所官兵都桀鹜不训,顽钝无比”,作风腐败,乃倡议招募新军依法管束。

嘉靖三十八年(1559)亲赴浙江义乌,精选3000名农民和矿工,训练成一支军纪严明的劲旅,史称这支军旅为“戚家军”。他率这支军队在浙江先后取得高家楼、龙山、缙山、乌牛、松浦、鉴云诸捷,扭转了战局。连当时妒功忌贤的兵部侍郎、浙江总督胡宗宪也称这是“自有倭以来,未有若迩来数捷之痛快人心者”,夸赞戚继光“勇冠三军,身经百战,累解桃诸之厄,屡扶海门之危”,“且任劳任怨,挺身干事,诚无出其右者”。同僚们称赞戚继光“批亢捣虚,彼且畏之如虎;除凶雪耻,斯民望之如云”,“岂直当今之虎臣,实为振古之名将”。

1661年农历三月,郑成功留下儿子郑经防守厦门、金门,亲自率领大军二万五千人(一说四万多人),战船百艘(一说三百多艘),从金门岛的料罗湾出发,向台湾进军。24日,大军进入澎湖海面,狂风暴雨,突然袭来。为了早日完成光复大业,在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成功传令大军连夜破浪前进。郑成功的大军在一个海水涨潮的夜晚,于鹿耳门的禾寮港登陆,进攻赤嵌楼。敌军守将描难丁战败投降。于是成功留部将杨朝栋守赤嵌楼,亲自率军乘胜进攻赤嵌城(荷兰殖民者在台南建筑的“王城”)。郑成功写了一封信给荷兰殖民头目台湾总督揆一,要他投降。信中有这样几句话:“然台湾者,早为中国人所经营,中国之土地也。……今予既来索,则地当归我。”明确地指出中国人民收复失地是不可磨灭的真理。然而侵略成性的揆一,仍然企图据险顽抗,成功命令大军把赤嵌城严密包围起来,发炮向城里进攻。赤嵌城附近的高山族人民都来欢迎和援助郑成功,城里的汉人也给郑成功传递消息,殖民者的命运完全控制在郑成功的手中了。荷兰殖民者在死亡之前,依然企图进行绝望的挣扎,他们从巴达维亚派来一支援军,但是迅速地被郑成功的军队击退了。赤嵌城被围困了七个多月,敌军官兵死伤一千六百多人,最后敌军水源被我切断,揆一黔驴技穷,只好扯起白旗,宣告投降。

这一年的农历十二月,敌人在投降条约上签了字。揆一率领残敌五百人狼狈退出我国领土台湾。沦陷了三十几年的台湾,从此重又回到祖国的怀抱。


老罗说世界


三人都是民族英雄,这是不用置疑的。戚继光抗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最难能可贵的是左宗棠,在朝廷无人支持的情况下,力排众议,得到了慈禧的支持,在朝廷无钱的情况下,募私饷,抬棺出征,一举收复新疆,粉碎了沙俄和分烈主义分子的阴谋。在年迈的情况下,还有这等雄心壮志,这正是我们后辈人应该学习的。没有左老,我们今天的版图不会是这样,国家形势会比现在恶劣多少倍,这是勿庸置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