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清宫剧中的男士发型骗了,根本就不是那样,现实中更丑

众所周知,古代之时束发之风盛行。自周朝开始兴起,男性在15岁的时候就要束发。当时,只有成年男性才能束发,所以束发也就代表着成年了。

此外,这也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各朝各代都将这种文化承袭了下来。不过传到清王朝时,束发迎来了巨大的变革。满清的习俗和汉人是不一样的,满人是留辫。

因为满人是统治者,所以就下令,让汉人将“束发”的风俗改为了“留辫”。关于清朝的影视剧很多,因此我们也经常看到留辫子的人。那么影视剧中的清朝发辫和历史上的一样吗?

别被清宫剧中的男士发型骗了,根本就不是那样,现实中更丑

在内地的清宫剧中,清朝人都“阴阳头”的形象,头顶前半部分的头发全部都给剃掉,然后拖着长长的辫子,这种发型称之为“阴阳头”。不过在港台的清宫剧中,头顶前半部分的头发都还在,只留一条长辫子。

那么这两种发型哪一种才是真正的清朝发辫?还是两种都是错误的呢?答案是两种辫子都是错的。如果活在清朝的人敢留这样的发辫,那是要被砍头的。既然两种都不对,那么真正的清朝发辫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别被清宫剧中的男士发型骗了,根本就不是那样,现实中更丑

满人在还没入关的时候,就已经在关外强力推行“剃发”制度了。不仅是被征服的汉人需要剃发,那些明朝的降将也逃不过这样的命运。

可以说“剃发”是一个臣服的标志,满清第一位皇帝是顺治帝,他在统治期间就曾全国范围内推广“剃发令”,当时民间流传得有一句话“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只要是不按照标准剃头梳辫子的,通通视为乱民,按律当斩。可见,统治者用如此残酷的手段来逼迫汉人剃发留辫,就是为了使他们表示臣服之意。

不过,汉人束发风气由来已久,岂是一朝一夕就能废改的?所以当时江南多地百姓对此剧烈反抗,坚决不肯剃发,甚至还激起了民变。而清王朝也是毫不留情,当斩者斩。

在《陈确集》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官吏斩杀那些不愿剃发的民众,从早上斩到晚上,连续不断,鲜血染红了闹市。

别被清宫剧中的男士发型骗了,根本就不是那样,现实中更丑

经历了大的风波之后,剃发留辫风波总算过去了,清朝统治者终归达成了目的。其实在不同的清朝时期,发辫也有不同的形势。

在清朝初年,人们留的是“金钱鼠尾辫”,仅在头顶处留一点头发,其余的头发全部都剃光,然后将剩下的头发梳成一条细小的辫子。这样的发型是我们可以想象得出来,非常的丑陋,简直不堪入目。

所以汉人剧烈反抗不是没有理由的,若是清朝辫子留得好看一些,人们也乐于接受美好事物,不会产生这么大的反感情绪了。

别被清宫剧中的男士发型骗了,根本就不是那样,现实中更丑

当初清王朝为了推行剃发留辫政策,也是费尽了心思,并且软硬兼施。也许是为了美化这种发辫,便将其称为了“金钱鼠尾辫”。

当然,最能起到作用的就是硬手段了,不听命令就直接处死,吓住了许多人,只得乖乖剃发留辫。这留辫也不是随自己喜好的,不符合清政府的要求同样要处死。

在顺治四年间,有位叫丁泉的人,他也按照了清政府的要求,剃了头并且留了辫,只不过头发没剃干净,就遭来了杀身之祸。不仅是他自己被处死,更是连累了他的家人以及亲属,甚至当地的官员都遭了殃。

可见,这处罚力度是非常大的。在强压之下,人们只得乖乖留起了这个丑陋的辫子,而且一留就是一百多年。

别被清宫剧中的男士发型骗了,根本就不是那样,现实中更丑

到了乾隆皇帝统治之时,“金钱鼠尾辫”得到了改良。头顶部分的头发可以放宽多留一点,差不多巴掌大小,而且辫子也比之前粗了许多,堪称是“加强版金钱鼠尾辫”。

本质上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稍稍美化一下,毕竟这是清朝老祖宗留下来的,乾隆也不敢直接改了另一个模样。

这一时期,很多外国人到中国来游历,他们对于清朝人的发现感到奇怪又好笑。看着这怪异的发型,还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猪尾巴”,可以说非常贴切了。

之前发辫很细,尚且称为鼠尾,现在辫子加粗了,似乎和猪尾巴差不多大小了。不过,这两者同样都未远离丑陋的形态。

别被清宫剧中的男士发型骗了,根本就不是那样,现实中更丑

图片来源于网络:乾隆皇帝统治时期加强版金钱鼠尾辫:猪尾

在清朝末期之时,清朝发辫再一次迎来了改动,人们头顶上的头发可以留得更多了。在那一时期,人们都以有一条粗大的辫子感到骄傲。此时,人们的辫子也是从猪尾巴变到了牛尾巴,又升了一级。

这一时期的辫子,基本上和我们在清朝影视剧看到的辫子差不多了,粗细程度没什么差别。中国人的辫子留了三百多年,在外国人眼中是奇异的存在,但是清人自己却是欢喜不已,觉得辫子是一种美。

最初,清朝统治者还要逼迫人们去发留辫,到现在人们竟然以辫子为美了,看来人真的是一种矛盾体啊。

别被清宫剧中的男士发型骗了,根本就不是那样,现实中更丑

图片:清朝末期头顶上的头发可以留得更多剧照

后来,推翻清朝的人要去除发辫。在1911年10月时,爆发了武昌起义,军政府正式贴出通告,要去除胡辫。这时人们倒还不愿剪去发辫了。

鲁迅在《风波》中就曾写道:“七斤因害怕被人剪去自己的辫子,直接吓得城门都不敢去了。”虽然描写的只是主人公七斤的内心写照,但是却是那个时代民众普遍的心理。

从当初的拼命抵抗,不愿留辫,到现在不愿去辫,只隔了三百多年的时间。不禁让人心生感慨,时间真的能够让人麻痹和习惯。

别被清宫剧中的男士发型骗了,根本就不是那样,现实中更丑

清王朝统治了中国三百多年的时间,发辫也留了三百多年,到现在已经不见踪影了。关于发辫的演变也如上文所述,没有太大的差异。

不过,清宫影视剧中所留的辫子多数都是出于美化作用,各位试想一下,若是风流倜傥的乾隆皇帝,留着这样一个发辫出现在荧幕上,那还有什么风流倜傥可言呢?

所以说,影视剧毕竟是供人观赏娱乐的,无法作为史料进行参考。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