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凉趣话003:张轨的家乡——平凉泾川

前凉趣话003:张轨的家乡——平凉泾川

赵大泰 凉州贤孝博览馆

《晋书》卷八十六,列传第五十六记载:张轨字士彦,安定乌氏人,汉常山景王耳十七代孙也。

张轨的家乡是安定乌氏(zhi),也就是现在的平凉市泾川县。公元376年,前秦苻坚大帝打败前凉,张天锡投降。为庆祝大捷,将安定郡改名为平凉郡,意为“平定凉国”。

平凉是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为陕甘宁交汇几何中心“金三角”,横跨陇山(关山),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银,南接陕西宝鸡和甘肃天水,北与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毗邻。

平凉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史称“西出长安第一城”。平凉自古为屏障三秦、控驭五原的重镇,是“兵家必争之地”和陇东传统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的交通和军事要冲,不仅是西北地区的公路枢纽,而且是欧亚大陆桥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转站。


前凉趣话003:张轨的家乡——平凉泾川


汉高祖刘邦二年(前205)十一月,置阿阳县(治今静宁城南)。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今宁夏固原),析陇西郡置天水郡(治今通渭县)。元封五年(前106),设十三刺史部以辖各郡。陇山以东各县,除鹑觚属朔方刺史部北地郡、今华亭东南部属右扶风所领汧县外,多属于凉州刺史部安定郡;陇山以西今静宁、庄浪县境为凉州刺史部天水郡所辖。


前凉趣话003:张轨的家乡——平凉泾川

汉代凉州行政区划图

三国时,今辖区属魏国雍州。魏元帝景元三年(262),今泾川辖区的乌氏、临泾、朝那及今灵台辖区的阴密(何时复置待考),皆属安定郡,今灵台境的鹑觚则属新平郡;今华亭境属扶风郡;今静宁县的阿阳和成纪分属广魏郡和天水郡。

西晋初,今辖区仍属雍州。临泾、朝那、乌氏、都卢(都卢,新置,一说在弹筝峡水的源头。《晋书·地理志》有此县名,废弃时间无考。)(今平凉市都卢山附近)、阴密、鹑觚(移属),属安定郡。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分雍、凉、梁3州置秦州,太康三年(282)年,罢秦州并入雍州(复置时间待考),成纪属秦州天水郡。广魏郡改称略阳郡,治临渭(今天水市东北部),省阿阳县,其县境及今庄浪境属略阳郡。

十六国时,今地区辖境主要由前赵(汉)、后赵、前秦、后秦、大夏统辖。今静宁曾一度受西秦、前凉所辖。

前赵初,安定郡尚存,治鹑觚,属雍州,辖今泾川和灵台、崇信、平凉以及华亭北部。

东晋大(太)兴二年(319)分安定与扶风郡之汧置陇东郡(治今陕西省陇县与今华亭县区域),今华亭县和崇信县南境属陇东郡。成纪仍属天水郡。

前凉张茂在位时,于东晋元帝永昌元年(322)复置秦州,统天水郡成纪县。前赵光初十年(327),今全境分属天水郡、陇东郡、安定郡及略阳郡所辖。

前秦苻坚移雍州治于安定。于永兴二年(358),"置赵平郡于鹑觚",今灵台县部分区域属之;前秦甘露二年(360),分司隶置雍州,复爰得县;阴密县属雍州,鹑觚属赵平郡。又于建元十二年(376)灭前凉,随后置平凉郡,意为平定凉国,治今宁夏彭阳县境,今平凉市大部分区域和华亭、崇信北部皆属之。成纪仍属秦州天水郡;今庄浪境仍属略阳郡;

张轨家族世代举孝廉,以专攻儒学著名。张轨的祖父张烈为曹魏外黄县令外黄是今河南民权县,张氏先祖张耳就曾经任外黄县令。父亲张温为太官令 ,是掌宫廷膳食、酒果等的官员。母亲为陇西辛氏。

张轨家族是凉州大族,这为张轨以后割据河西奠定了宗族就基础。

张轨年少聪明好学,很有才能声望,姿态仪表文雅端庄,与同郡人皇甫谧关系很好,隐居在宜阳郡女几山。

女几山又名花果山,今属河南洛阳市,距宜阳县城50公里,距洛阳90公里,是吴承恩《西游记》中花果山的创作原型。1991年起成为国家森林公园,2000年被评为洛阳市十佳风景区之一,2001年被评为三A级旅游景区,自晋唐以来就是中原地区的旅游胜地。

皇甫谧(mi),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人。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活了六十八岁。提起皇甫谧,人们可能立刻想到他编撰的《针灸甲乙经》。其实,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 、《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

张轨后来随父亲迁居洛阳,开始了他的仕途和霸业。


前凉趣话003:张轨的家乡——平凉泾川

针灸鼻祖皇甫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