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儒敏教授談閱讀,讀“閒書”與成績之間的權衡


溫儒敏教授談閱讀,讀“閒書”與成績之間的權衡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所有中國家長的願望,而很大一部分家長把考試成績好作為孩子“成龍、成鳳”的唯一標準,這樣的認知未免太過於狹隘,孩子成績好的家長,在孩子保持好成績的同時你得想想孩子其他方面有沒有不足的,比如對一件事物有著自己獨到的認知,說通俗點就是學會思考,對一個人極為重要但是學校裡面從來不會教的就是“思考”。要注重培養孩子全面發展。


溫儒敏教授談閱讀,讀“閒書”與成績之間的權衡

而培養孩子全面發展的一個好的途徑就是閱讀了,但是對閱讀我們得有自己的認知,古人曾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筆者是不認同這種說法的,所謂的“顏如玉、黃金屋”是古人對功名利祿的一種嚮往。竊以為,對於孩子來說,最好的讀書其實沒有任何功利的目的,一本好的書就是一個好的故事,就是一個好的經歷,所選擇讀的書應該是與自己切身相關的。比如朱自清的《背影》,這篇文章之所以這麼出名,因為這篇文章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是父親對兒子的愛,兒子事後回顧也能感受到父親對自己的愛。類似的文章不勝枚舉。


溫儒敏教授談閱讀,讀“閒書”與成績之間的權衡

我們從教育部授予國家級高校教學名師,教育部特聘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總主編溫儒敏教授的一些觀點可以總結出目前學生所面臨的一些關於閱讀的問題。語文課難以引起大家的讀書興趣?談及讀書,很多家長都會說,孩子一天功課那麼多,哪有時間讀書。甚至有些家長會把孩子的一些教育問題歸咎於應試教育,認為中高考和各種考試製約了語文教學,所以學生不讀書或者很少讀書。


溫儒敏教授談閱讀,讀“閒書”與成績之間的權衡

溫儒敏教授認為不要把所有負面的東西全部歸咎於應試教育,我們要理性地面對這個現實,在孩子其他方面的發展和考試成績兩者之前掌握平衡,在目前的教育大環境中,如果一個孩子閱讀面廣,思考能力強,語文素養一定會比較高,考試成績相應的也就不會差。那如何讓孩子多閱讀呢?現在的中小學語文課上,老師講的課文一般都是精讀,去理解文章的段落大意,文章敘述手法,文章的結構等,學生基本沒有自己閱讀延伸的空間。抱著考試的目的學習文章,會極大的降低學生的閱讀興趣。


溫儒敏教授談閱讀,讀“閒書”與成績之間的權衡

溫儒敏老師的觀點是,在課後的閱讀中,可不能向課堂上那樣去讀一篇文章,課後閱讀的關鍵是泛讀,不必去理解文章的短路大意,只需按照作者的思維,像進行一場旅行那樣,這樣的閱讀應該是自由的、愜意舒適的、沒有任何目的,沒有任何功利。讀得多了,思考的多了,在長久的 積累下有助於建立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

每個階段所要選擇讀的書也不一樣,不管是什麼樣的書,只要喜歡去讀,讀完之後有一定的收穫,那就是值得一讀的好書。比如筆者在二十歲的年紀讀到王小波的《黃金時代》的時候,就深深地與書中的文字產生了共鳴,書中說到:今天我21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吃,想愛,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忽明忽暗的雲。把這段文字帶入自己到自己的生活中,的確是這樣,二十歲的年紀裡有太多太多的奢望了。王小波充滿詩意的這段話對筆者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溫儒敏教授談閱讀,讀“閒書”與成績之間的權衡

溫儒敏教授的觀點是讓學生多讀“閒書”。“閒書”是指規定讀的書之外的那些課外書,是學生自己根據興趣去選擇讀的書。

現在很多家長、老師是不讓學生讀“閒書”的,怕耽誤學業。學生自己選書還要經過老師批准,怎麼可能還有興趣?家長、老師越是不讓孩子們讀“閒書”,就越是打壓閱讀興趣,語文素養也就不可能提高,考試也不見得考得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