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靠什么养活13多亿人口的?

老万


中国耕地总面积为1.282亿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为0.101公顷,居世界第四. 印度是亚洲耕地面积排名第一的国家,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比中国多得多。

印度粮食产量仅为中国50.8%,但却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

而,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19年饥饿指数报告。

在统计排名的117个国家中,印度排名102名。低于巴基斯坦,自己大多数非洲国家。

印度40%的人营养不良,新生儿死亡率40%。

印度人就是这样养活的。

印吹们,查了数据再出来吹。


农场主来开荒


印度是依靠什么养活13多亿人口,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因为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要知道印度是个人口大国,在20世纪60年代人口就达到了4.5亿,粮食一直不能够自给,也一直是困扰印度的大问题。但是由于印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及印度政府推行的两次农业“绿色革命”。不但一举解决了印度的粮食问题,目前的印度还是全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每年出口大米超过1000多万吨。


目前的印度不可思议的成为世界粮食净出口国,不仅是大米出口世界第一,而且印度小麦的出口数量正在温步提高。印度政府表示,将在短期内将小麦出口量提高到年500万吨左右。看印度的粮食净出口数量,以及与我国的粮食进口状况形成反差,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2018年我国进口粮食为1.08亿吨,相比2017年的1.2亿吨减少了1264万吨。怎么来看印度解决了13多亿人口的粮食问题,还成为粮食净出口国,是依靠什么原因取得这些“成绩”的,还是值得深究一下的。这是因为:


一、印度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虽然说不到我国的三分之一,可是印度的国土大部分都是广袤的平原。印度拥有耕地面积达1.56万公顷,约为23.47亿亩。而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只有1.19万公顷,约为17.85亿亩(已经突破了18亿亩的红线),我国耕地只及印度的76%,所以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不能与印度相比。还有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热带地区,大多数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而我国农作物除了南方地区可以一年两熟,北方地区只能一年一熟。这样一来,从拥有耕地面积和气候条件,印度粮食生产的先天条件远远超过我们,也就是说印度提高粮食产量的基础条件很好。


二、印度独立建国之后,对于农业粮食生产进行了两次“绿色革命”,取得了卓有成效。上个世纪的60年代中期,印度英甘地政府进行了第一次“绿色革命”的农业发展新战略。具体为引进并培育新品种,使用化肥改进灌溉技术,推广机械化生产等。“绿色革命”使印度基本上实现了低水平的粮食自给 ,1984年印度人均粮食达到180公斤,农业劳动生产率也有较大提高。

进入新世纪2004年印度进行了第二次“绿色革命”,利用生物技术的进步改良品种,推广高效无毒农药,完善水利灌溉系统,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管理中的运用等,又一次明显提高了粮食产量。就这样,印度在良好的耕地面积和气候条件的基础上,再一次提高了粮食产量。不仅解决了自身的粮食问题,还一跃转身为世界粮食净出口国。



三、尽管表面看上去印度两次“绿色革命”成功,并且成为粮食净出口国,其实仔细观察印度取得的成果,并没有什么可以值得赞叹和称道的。说白了,就是印度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再加上社会发展的农业科技进步,改变了过去粮食短缺的面貌。以印度的耕地面积和气候条件,印度的粮食生产和民众的人均消费水平,都还是处于世界落后状态。

在耕地面积只有印度76%的情况下,2018年我国粮食产量约为6.58亿吨,是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而印度2018年的产量只有3.13亿吨,也低于美国的5亿吨,全球排第三名。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度的粮食产量并不值得骄傲。印度的粮食生产水平,与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单产和全年粮食总产量都明显落后。

四、正因为印度的粮食产量并不高,印度的人均粮食消费水平也是非常的低。以印度的粮食产量为3.13亿吨,和印度的13.3亿人口来计算,人均粮食产量为468.5斤。而我国的粮食产量为6.58亿吨,按照13.95亿人口计算,人均粮食产量达到了943斤。因为我国还要进口1亿吨以上的粮食,因此中国人均粮食消耗量在1000斤以上。从粮食消耗量的数字上对比,印度的粮食消耗量不到我们的一半,2017年世界人均粮食产量约为793.5斤,印度的人均粮食产量还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以印度这样的粮食生产水平,应该是还有很大的粮食增长空间。

五、为什么印度人均粮食产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大量的粮食出口,这里面有诸多的原因。一是印度仍然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印度当前有超过4.3亿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触目惊心的贫困人口占全球之首。二是整个印度人食物消费结构都是粮食为主,印度的肉类消费在全世界都是处于很低的水平。

世界人均肉类年消费量为43公斤,印度为4公斤,我国是61.8公斤,而美国达115公斤。印度是人均肉类消费量,是全球最低的国家之一,甚至低于非洲的一些贫困国家。三是印度是一个奇葩的多宗教信仰的国家,有不吃牛肉的,有不吃猪肉的,有不吃羊肉的,甚至还有很多完全的素食者。特别是印度的种姓制度,越是种姓等级越高的越是素食者。

综述、不管怎么说,印度依靠自己的能力也算是解决了粮食问题,并且每年还有大量粮食出口。这既与印度的整体生活水平有关,也与印度人的膳食结构有关。因为这个问题,让我们了解了印度的粮食产量和消费水平,在这两方面印度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正如题所问的,印度仅仅是依靠优越的自然条件“养活”了13多亿人口而已。


亦新湖


印度是人口大国,其人口总量已经超过13亿,未来几年就有望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养活那么多人口,自然靠的是农业,民以食为天嘛!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而印度不到300万平方公里,两国人口又差不多,因此肯定会有不少人疑惑,印度能够养活那么多人口吗?



其实,印度也是一个农业大国,虽然它的陆地面积不到中国的1/3,但耕地面积比我们国家还大。中国陆地面积虽然大,但西北大部分地区是隔壁沙漠,而青藏高原海拔高,都不适宜耕种。从耕地面积来看,目前印度的耕地面积高达156.46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一,而中国耕地面积为119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四。

印度耕地面积那么多,自然也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数据显示,2017年印度的粮食产量约为3.136亿吨,仅次于中国(6.179亿吨)和美国(4.4亿吨),位居世界第三。在粮食产量方面,印度虽然远不及中国,但印度经济发展水平低,大部分人自然是省吃俭用的,这些粮食是勉强可以解决温饱问题的,而我们国家很快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酿酒产业、食品加工产业等发达,因此粮食用量更大。


锦绣中源


肯定是能吃饱穿暖才会有这么多人口。至于有13亿人口,也是印度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未来人口会继续增长,超过中国。为啥能解决问题,这里分析以下几点。

第一,印度的可耕地面积约为中国的两倍,亚洲最大。大量的土地集中在恒河平原地带。这也是印度人居住最集中的地方,地处亚热带,雨水充沛河流众多。植被丰富。所以在粮食的产量和鱼和肉的产量上足够解决印度人的温饱问题。

第二,印度在60年代末发起了绿色革命就是针对产粮问题的提高才实行的。20年的革新和投入,是其水利灌溉的面积增加了几十倍,农业机械也普及了越为百分之三十的耕地面积。化肥农药也基本实现了全覆盖,虽然老旧的人畜耕种依然占大部分。但是一个农业大国能实现粮食盈余并能出口,就可以看出印度人是不缺吃穿的。

第三,印度在奶牛的养殖和鱼的超出上尤其巨大。所以印度有足够的信心,对于单个家庭而言能不愁吃穿多生孩子也无妨。

所以印度有足够的粮食以及肉蛋奶的自给自足,养活13亿人就不显得奇怪了。


还是那个赵杰


印度是全球人口仅次于我国的国家,至2018年,我国人口为13.95亿,印度人口13.53亿,已经非常接近,我国人口比例度高出3.1%,未来印度人口超越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人口国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我国2018年GDP为13.46万亿美元,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印度2018年GDP为2.67万亿美元,排在全球第7。从经济总量上来说,印度与我国差距尚大,仅为我国的20%。不过中国和印度,都是发展中国家,本身地处亚洲,面临着直接的竞争关系。

那么印度13亿多的人口,靠什么养活呢?

能不能养活这么多人,主要还是看粮食吧。印度本身就是农业大国,虽然我国的领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印度的领土面积仅为298万平方公里。但由于地理结构分布不同,印度的大耕地面积反而比我国还要大。目前全球耕地面积美国排第一,印度排第二,我国只能排到第三。

所以实际上印度本身并不缺耕地,由于印度本知自动化程度也不高,粮食生产效率也不高,但依然使得印度成为全球第三大粮食生产国,并且印度还在最近几年,取代了泰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年出口量一般在1100万吨到1200万吨之间。

也就是说,印度的大米除了养活印度人之外,还能进行大量的出口。

但这并不等于说印度的粮食真的就很充足,印度这些年经济发展很快,但产业结构并不完善,工业化设施落后,依然是一个农业主导的国家,而没有机械的助力,生产效率比较低,虽然印度的耕地面积比我国还大,但粮食的总产量只有我国的一半左右。

再加上印度贫富分化严重,以及很多印度人的信仰决定一天只吃两餐,本身粮食消耗降低,这使得印度虽然一方面在大量出口大米,另一方面还有很多人营养不良。


财经宋建文


养活和吃饱是两个概念,吃饱和吃好又是两个概念。我们现在只能说印度是养活了13亿人口。但这13亿人口吃得饱、吃得好吗?

根据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发布的2016年全球饥饿数,印度这个亚洲第三大经济体是非常“饥饿”的。在参与统计的118个国家中,印度饥饿指数排名第97位,比中国、越南、印尼等国家差了很多。

据统计,印度5岁以下的儿童中有15%的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加上成年人,印度全国13亿人口中有接近2亿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

以上数据就说明印度还是“非常饥饿”的。

印度的耕地面积排名全球第一第二的样子。它的国土面积中有50%是用于种植农业的。相比之下中国的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总量不到15%。

但是中国的粮食产量却远远高于印度。2018年的数据,中国粮食总产量超过6亿吨,按全球粮食总产量的比重超过1/5,排名全球第一。比之下印度的粮食产量约只有我国的一半,在三吨左右。



想一下,印度的人口只比中国少1亿,但是粮食却少了一半。印度人能不饥饿吗?所以印度全国人口中有15%左右营养不良的状态。但在我国,因为粮食摄入量不足导致营养不良的,占比应该是非常低,不超过1%吧。

中国之所以在耕地面积不如印度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却能反超。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种植技术高于印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农业科研十分重视,培养出了像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水稻、玉米、小麦、高粱农作物都十分高产,使得我国的粮食总量高居全球第一。



粮食不足的情况下,印度是怎么养活这13亿人的呢?

主要就是少吃肉。

饲养牛、猪、羊是需要大量的饲料的。本来就粮食不足,余粮去生产饲料喂养这些牲畜呢?还有就是宗教因素,印度人信仰印度教很多人以食素为主,甚至一辈子吃素不吃肉。

所以我的结论是,印度固然养活了这13亿人口,但他们吃的并不好。吃得并不好,所以体质体能就不好。作为全球第二大人口大国,在国际重大体育赛事上,很少看到来自印度的冠军。


财经知识局


这话题有点搞笑吧,“印度靠什么养活13亿人口?”当然是粮食之类的食物啦。印度是全球第二大人口国,耕地面积占比国土面积的49%,是全球第二大耕地大国。有人就会有劳动耕作,有耕作就有粮食,自给自足也好,可供出口也好,饿不死就是养活了。这是从农业角度而言的。

三十年前的中国,全世界应当也有许多人在问——中国是靠什么养活13亿多人口的?如今的中国已变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一个农业国转变成工业国,当前正朝向科技创新国度挺进……。

回顾中国走过的七十年,一个独立的中国,是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革开放,一步步走向农业自给自足,工业兴旺建立起全球最完备的工业制造链体系,在开放改革的国策下,百业兴盛,全民共同富裕奔小康。现在的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也是全球消费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一个双11购物节,24小时可成交2684亿元,这就是当前的中国,更是三十年前全世界大多数人都可能想不到的中国!

印度当前虽然经济发展质量与其人口数量存在不匹配,但我们不怀疑印度这个曾经的文明古国,在印度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同样会走上富裕的国民生活之路。

💕谢谢阅读!


野马和尚


印度2018年有13.24亿人口,但是养活的标准太低了,只要饿不死都算是养活,但是印度此前数十年长期占据世界贫困人口数量第一的位置。即使到了2018年,印度的人均GDP也只有2016美元,世界排名144名,在世界上也是处于非常低的水平。

根据布鲁金斯网站上2018年公布的最新研究表示,到2022年,印度贫困人口比例会降至印度人口的3%以下,2030年,印度人口将全部脱离极端贫困(每天生活费少于1.9美元即被视为极端贫困)。截至2018年5月底,处在极端贫困的印度人数为7300万人。

极端贫困人口每天的生活费低于1.9美元,印度2018年5月底极端贫困人口还有7300万人,这些人由于极端贫困,可以说是食不果腹,常常处于饥饿状态,甚至吃了上顿没下顿。所以说,印度养活13亿人口的描述并不准确。

当然,印度虽然现在发展水平比较低,但是印度能够供养13.24亿人口确实也不容易,这主要得益于印度耕地面积多和印度一年四季都能生长农作物的气候。

印度国土面积虽然只有298万平方公里,但是印度的耕地面积却高达159.65万平方公里,仅次于美国的174.45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二,比我国的耕地面积还多。印度正是凭借如此多的耕地才得以供养13.24亿人口。

印度地处北半球,位于北纬8°24′~37°36′、东经68°7′~97°25′之间,印度全境炎热,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而印度西部的塔尔沙漠则是热带沙漠气候。冬天时受喜马拉雅山脉屏障影响,较无寒流或冷高压南下影响印度。印度这样的气候一年四季都适合农作物生长,这就保障了印度粮食的产量,使印度人不至于吃不上饭。

印度要养活13亿人口,是要这13亿人口过上幸福的生活,如果很多人还在贫困县下挣扎,那就不算养活,印度离真正的脱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即使印度将7300万极端贫困人口消灭,那么印度还有很多人的生活水平不高,毕竟2美元的生活水平实在是太低了。


铭苏先生


印度靠什么养活13亿人口,当然是依靠印度温暖的气候以及广袤的可耕种土地来养活,在种植技术以及相关的农产品加工方面,印度还是十分落后的,这与以色列、沙特等可用耕地资源匮乏的国家,通过高科技种植技术来提高本国农作物产量,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的。

印度领土虽然在国家领土排名上不靠前,但是他国内的可耕种土地,却名列前茅。

印度是一个位于亚洲南部的国家,国家领土总面积仅为298万平方公里,但是这个国家除了北方的少部分与中国接壤的地区海拔较高以外,印度国内绝大部分地区,都是海拔抵御1200米的平原和丘陵,让印度国内的可耕种土地的面积,要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根据目前世界可耕种土地面积的统计现实,目前全球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美国,总面积达到了166.9万平方公里,而排名第二的国家就是印度,总面积达到了153.5平方公里,虽然印度耕地面积要略低于美国,但是这可是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排名,连中国都要屈居第三,由此可见印度耕地资源的丰富。

丰沛的土地资源,使得印度在粮食单位产量比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够生产出足够多的粮食来养活国民。根据印度农业部2018年发布数据称,在2017-18财年,印度粮食产量达到2.8亿吨,如此大规模的粮食产量,已经使得印度成为亚洲国家里,粮食出口的“大户”。

印度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雨水丰沛,是一个十分适合农业生产的地区。

印度是一个南亚国家,其国土的绝大部分地区,都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因此其国内的气候常年温暖多雨,温暖的气候、丰沛的雨水,使得印度国内的大部分土地,都十分适合进行农业生产和种植。

所以很多地区的土地甚至可以做到一年种植两次粮食或者三次,这就使得印度可以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种出更多的粮食来,在这一点上包括美国在内的绝大部分国家,都无法与其进行媲美。

印度是一个农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的国家,因此印度目前的农业种植产业,主要还是以粮食种植为主。

与当今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印度国内的农业生产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所以其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以粮食作物为主,与2017~18年,印度2.8亿吨的粮食产量相比,其豆类作物产量为2450万吨,油料作物产量仅有3060万吨。

而在同年度的美国2018年4.4亿吨的粮食总产量中,大豆等油料的产量就达到了约2亿吨,这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农业生产领域,更多的是将经济作物的种植,摆到了农业生产的主要位置。

而与美国相比,印度在农业种植领域,都主要还是以粮食种植为主,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还是出于巨大的人口对粮食需求的压力所致,在这一点上与中国的需求比较类似。

但是中国与印度有一点不同的是,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农产品进口国,而印度则是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这也就意味着印度必须要将更多的土地,投入到种植领域,以此来保障本国的粮食安全,这与中国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同的。

总的来说,到目前为止,印度之所以能够养活13亿人口,原因主要还是得益于印度广袤的耕地面积,以及适宜的自然气候,在加上印度在农业领域的发展路线上,将主要的土地都用来种植粮食,从某种程度上,保证了本国的粮食安全,在这一点上,印度确实做得算是不错了。


落下m


就农业而言,印度有占世界前两三名的耕地面积(大于中国),而且多数耕地都是每年两至三熟,所以吃饭问题完全不成问题。而工业生产,以印度近3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工厂用地完全不成问题。所以,只要政策没有失误,养活13亿多人没有多大的困难。捎带说一句,面积只有14万多平方公里的孟加拉国,尚可以养活1亿6千万人;面积有它20个大的印度,养活相当于它9倍的人口,应该是比较轻松愉快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