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校的锦鲤们:数学没及格,SAT1400+,迷恋视频网站……


藤校的锦鲤们:数学没及格,SAT1400+,迷恋视频网站……

前段时间的藤校、牛剑早申放榜仿佛给国际化教育圈打了一针鸡血:

“哈耶普”牛娃纷纷被捧上神坛,鸡爸鸡妈四处打听爬藤秘笈,恨不能“美本规划,从幼儿园娃娃抓起”。

于是,我们的朋友圈里出现了“考10门AP的斯坦福男孩”、“IB满分的达特茅斯女孩”、“小行星上有名字的MIT大神”,留学申请则成为了一段段由别人家孩子写成的“楚门的世界”。

藤校的锦鲤们:数学没及格,SAT1400+,迷恋视频网站……

“除了名校光环之外,我们不能忽视他们是真实的、十六七岁的青少年,他们也会犯错、想偷懒,更会在发offer前紧张到睡不着觉,更不能忽视这些少年(不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所付出的努力。”

直到一位海归朋友的分享点醒了(正在执迷数据统计的)我。

所以,这一次,我们采访了今年早申拿到达特茅斯、康奈尔等名校录取的4位“00后”牛娃,有趣的是,这些传说中藤校牛娃的“扑街”经历并不会比科研、获奖、高分来的少。

藤校的锦鲤们:数学没及格,SAT1400+,迷恋视频网站……

学生介绍

从左至右

Billy,从双语转回体制内的“非学霸”,喜欢打球、打游戏、看闲书,在2020年早申拿到达特茅斯学院哲学专业录取。

Emily,麻州某寄宿高中的上海姑娘,花了很多时间导演喜剧、表演即兴喜剧,也顺利拿到了2020年早申拿到达特茅斯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录取。

Jennie,从上海某公立学校到康州某不知名高中,喜欢追剧也热爱社会创业,2020年早申拿到康奈尔大学商科专业录取。

Nora,华附国际部的广州女孩,喜欢烹饪和素食,2020年早申拿到康奈尔大学营养学录取。

“真实情况是

我高一数学没及格”

“在拿到达特茅斯offer后,也有听我妈说别人评价我一定是不打游戏的自律学霸,实在很惭愧,我绝非大家印象中的学霸。”Billy说。

除了爱打游戏、打篮球之外,Billy还有一段“黑历史”,就是高一成绩不大好,数学还拿到过不及格。

和很多人的升学路径不同,从小在上海知名双语学校读书的他选择了在高中转到公立学校的国际班,转校原因还挺奇葩,说是双语学校太鸡血,不如公办国际部更能全面成长。

flag是立好了,可打击也随之而来。

“我所在的公立高中国际部,第一年是要求和本部学生(大佬)们一起上课的,还要一起参加排名。我还记得那次通宵复习备考数学,第二天还考了个不及格,实在太惨了!”

很虐很惨很痛苦,这是Billy高一的完整体验。那么接下来的剧情会如何反转呢?他会不会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奋发图强了?从年级倒数变成了年级第一?

的确,Billy到了高二数学拿了满分。不过并不是因为他付出了多少努力,或者突然变聪明,而是因为他高二去了美高交换……

看来,那些年刷过的数学题还是有用的。

藤校的锦鲤们:数学没及格,SAT1400+,迷恋视频网站……

但你要说Billy是渣娃吗?我也是不信的。毕竟人家在接下来做了两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儿:

每天打3-4小时篮球,浸入美国文化

美高放学早、作业少,那做点啥比较好呢?Billy选择了篮球,而且几乎每天都要花好几个小时在篮球上。课余打、训练打,回家继续打,篮球技能不断加分的同时,billy也逐渐加深了和当地同学的互动,深入了解了当地文化。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自己一样来美高交换,也不是所有人能够每天打3-4小时篮球来深入了解美国文化的。于是,billy开始给在国内的小朋友在网上授课,分享美国的种种,让更多人有机会能够全面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

《道德经》、《君主论》一起读

和很多同学不一样的是,Billy的书单有点儿“老套”,喜欢读《道德经》、《论语》等书籍,也对中国古代哲学非常感兴趣(当然,确定读哲学是一件非常struggle的事情,billy也考虑过听上去更赚钱的经济等,不过实在是不喜欢)。

《道德经》虽好,但咱们申请的是美国大学,还是要用更“世界”的方式来读。在顾问的引导下,Billy集中进行了中西方哲学比较,比如将《道德经》和《君主论》中对于治国策略进行比较研究等。

藤校的锦鲤们:数学没及格,SAT1400+,迷恋视频网站……

▲《道德经》和《君主论》书籍封面

Billy的话不多,也没有手握10门AP、N个活动,但从和他的交流中明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对自己有明确的认知,敢尝试、行动力强的孩子,而且思辨精神满分。

“我没能成为学校里的prefect(最高学生领导)

却成为了最好的自己”

相比于Billy,拿到麻省理工offer,在美国麻省读书的Emily则是硬币的另一面,按照她自己的话说:“这四年,我的目标挺单一的。GPA、SAT、EC、社团、创业……像是我的人生十几年都在准备一个比赛,而高中就是我期待的长跑。有时我会静下来喝水、擦汗,但是我的双脚都没有离开这熟悉的跑道。”

在他人眼里,Emily是个极其优秀的女孩。

10年级的春天,她爱上了学校戏剧社里的人和事,并导演了一整部话剧。那段时间,她每周12小时在剧团里排戏,为了最后的完美呈现。

11年级,她在学校里开了一个二手店,还做了自己的采访秀。

此外,她还是学校校刊副主编,参加国际学生会等社团,环境俱乐部、滑雪队,表演即兴喜剧……

可在Emily总觉得,这些只是看上去的成功,真正的自己总有些“对自己苛刻”、“害怕做决定”、“拖延”……直到被一个YouTuber的分享所点醒。

这是一个在斯坦福读书的YouTuber,名字叫Arpi Park,是我们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大佬,但还是很痛苦,甚至自我怀疑。在视频中,他不仅分享了申请大学的建议,同时也在不断告诉人们,如何把大学看成一个重要的步骤,而不是永远幸福的终点站——

藤校的锦鲤们:数学没及格,SAT1400+,迷恋视频网站……

如果你选择追逐成功,即使你拼了命努力变优秀,升学的主动权还是在招生官的手里;如果你选择拥抱经历,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选择权就交到了我们自己的手中”

Emily被这份真实的经历所深深打动了,她开始去思考,我们不应该把所有的期望放在以后就读的大学名字上,而应该是未来大学想要做什么。

藤校的锦鲤们:数学没及格,SAT1400+,迷恋视频网站……

▲Arpi Park的YouTube主页

这时候,高中时的“失败经验”也就没那么沮丧了。比如当时没有成为学校里的prefect(最高的学生领导职位之一)的难过,没有入选人文顶尖夏校TASP的绝望,会认为错过了生命中“最好的选择”。但如今回过头来看,这些“失败”、“被拒绝”,却是给了自己更多的机会和动力。

毕竟,如果真当选了学校的prefect,哪里还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二手店啊~

“在罗马诗人Ovid的叙事诗《变形记》中,有一个年轻雕塑家皮格马利翁Pygmalion,主人公雕塑了他脑海里最完美的女孩,然后用信仰和努力复活了他的梦想。这几年来,我每个月都在打造全新的自己,寻找新的成功的定义,可能这就叫做长大吧!”Emily分享说。

对于高中生活、大学申请,其实你是有选择的权利的,那你会选择什么?这是Emily最希望未来的学弟学妹们可以去思考的。

藤校的锦鲤们:数学没及格,SAT1400+,迷恋视频网站……

“不爱赚钱的商科选手”和

“爱吃素食的营养师”

除了积极面对失败、寻找更多可能性之外,在真实申请美本的学生故事中,他们往往更关心世界,甚至多过关心自己。

而下面两个康奈尔女孩的故事,也印证了这一点,巧的是,两个姑娘都“没有参加任何竞赛”。

一个喜欢商科、市场营销的孩子应该做什么样的活动?商赛?创业?实习?以上常规设想,今年拿到康奈尔早申请商科录取的Jennie似乎都做了,但做的都和我们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那时候,Jennie在上海生命之家(Shanghai Healing Home)做志愿者,这是一个位于上海浦东讯建村徐家宅路的公益组织,主要为需要进行手术矫正畸形的弃婴提供术前术后看护,并最终帮助孩子们找到匹配的收养家庭。在做志愿者的过程中,Jennie看到了偏远的地理位置和简陋的设施给公益组织带来的许多不便,更了解了弱势群体所遇到的种种困难。

藤校的锦鲤们:数学没及格,SAT1400+,迷恋视频网站……

▲上海生命之家官网截图

于是,在十年级的暑假,Jennie和朋友们连续组织商赛,并把所有的利润都给了上海生命之家。

喜欢商业,但并不只考虑自己,而是整个社会。Jennie在高中做的几乎所有活动都遵循以上信条:采访女性企业家并发布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希望更多人了解女性创业的故事;参加商科顶尖夏校LauchX,小组成员“成立”了无土栽培公司,并把很多时间都投入到研究无土栽培上……

“connect with others”(与他人连接)是Jennie的美本申请顾问最常说的一句话,也是Jennie在高中生活、学习中的重要表现。

“不要害怕和别人交流,帮助、影响他人,做点和申请无关的事儿,绝对不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Jennie说。

藤校的锦鲤们:数学没及格,SAT1400+,迷恋视频网站……

▲Nora亲手制作的素食晚餐

而对于另一个拿到康奈尔录取的广州女孩Nora来说,和他人分享食物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即使这件事看上去与学术无关。

“吃好吃的很开心,但你和别人分享食物更开心,如果我最爱的美食能够让地球变得更美好,那更是加倍的开心。”

作为一个曾坚持了3个月素食的吃货,我深知素食主义的难。Nora可比我厉害多了,不仅自己吃素,还推动身边的人都吃素,而且亲自研发素食。

藤校的锦鲤们:数学没及格,SAT1400+,迷恋视频网站……

“我大概是在初三的时候成为一个素食主义者的,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素食这种生活方式以及它能为环境、健康和动物带来的好处,而且素食也可以做得丰盛美味。于是,我就邀请我的三个好朋友来家里吃我亲手做的晚餐。”

花大把的时间做公益,或是提倡一种对地球更友善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只停留在自己身上,或许就是这两个女孩能被康奈尔大学录取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这也是中国学生真正能走向世界,和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

藤校‘大佬’的

真实共同点是什么?

除了以上4位学生,笔者也找了一些这两年申请到世界顶尖大学的学生们聊了聊,其中不乏“哈耶普斯麻”大佬级人物,虽然每个人的兴趣、专业各不相同,但以下特质确是共通的:

1

他们经历过不少挫折,但都能积极面对

曾经数学不及格的billy,没有拿到学校prefect的Emily,还有我们写过的SAT首考1400+、二考1300+,最终拿到布朗大学早录的Selina(←点击蓝字阅读文章)……没有一个同学因为1、2次的挫折(或者更多)而气馁,他们往往选择笑对挫折,迎面挑战。

那么,当我们的孩子期末发挥失常、或者没有拿到重要奖项的时候,家长是否更应该积极面对呢?

2

他们勇于尝试、探索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

篮球打不到职业并不能为申请加分,但billy还是喜欢花时间在篮球上;Emily申请的是环境专业,可热爱戏剧又有什么错?还记得我们曾写过的喜欢在B站剪视频,但最终去MIT学化学的zero吗?投入时间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面,不一定能直接为申请加分,但一定会让人生更精彩。

藤校的锦鲤们:数学没及格,SAT1400+,迷恋视频网站……

3

他们不仅关心自己,更关心世界

关注女性创业的Jennie、推广素食主义的Nora,以及我们曾写过的高中给5个孩子上数学课的耶鲁大神Max(←点击蓝字阅读之前文章),骑行从波黑回到成都、并在平时关注当地难民营的Jerry(←点击蓝字阅读之前文章)……能够拿到藤校录取的孩子,不仅仅花时间学习知识,更花精力关心世界。

因此,即使申请季结束了,他们也非常愿意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未来的申请者,包括一些他们认为对申请季最有启发的书或其他资源、网站。

这些藤校‘大佬’推荐的

资源请收好!

曾经,一位留学生朋友和我分享支撑他整个申请季的精神支柱就是马尔克斯和他的《百年孤独》,顺便也提升了自己的英语能力,对于文书写作也是有很好的帮助。

以下,是我们从“藤校大佬”里要来的推荐书单,假期前夜分享给您:

① 1984;

② Hillbilly Elegy;(《乡下人的悲歌》)

③ Educated: A Memoir by Tara Westover;(“爸爸真棒”刚发了这本书中文版的书评←戳此查看)

④ Becoming by Michelle Obama;(米歇尔·奥巴马的传记《成为》)

⑤ 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今日简史》,即《未来简史》作者赫拉利的另一部作品)

⑥ Tuesdays With Morrie(即大名鼎鼎的《相约星期二》)

藤校的锦鲤们:数学没及格,SAT1400+,迷恋视频网站……

▲从左至右:《1984》《Hillbilly Elegy》《Educated》《Becoming by Michelle Obama》⑤《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Tuesdays With Morrie 》书籍封面

申请季事多压力大,因此不少大佬建议大家可以适当放松,watch Youtube and chill(放松)是必需品,他们推荐了几位宝藏youtuber:

① Arpi Park (多位大佬都提到了这个youtuber~~)

② Kathyyymm

③ Kaito Ran

藤校的锦鲤们:数学没及格,SAT1400+,迷恋视频网站……

▲Kathyyymm和Kaito Ran的主页面

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持乐观、保持自信,就像今年早申拿到宾大录取的小C同学所说的:

就这样,一步步把自己变得美好,眉目清爽,嘴角要笑,心要善良,做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失望,不要丢掉希望,相信并坚定这个世界没有想象中坏,它终将收起锋利的棱角,然后用温暖的闪耀的光芒紧紧拥抱我们。

这一次我们收到了很多非常棒的学生故事,但由于篇幅有限而不能把所有的内容呈现出来,再次感谢同学们!

往期精彩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