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好还是考研好?

释怀134653855


保研还是考研,是基于有选择的基础。

如果可以在本校获得推免资格,当然是先选择保送,一来不用饱受考试折磨,二来会空出许多时间,不管是实习、兼职、提前跟进研究生导师进组,还是出去旅游、培养其他爱好,这一段时间都是非常值得利用起来的。但是如果不幸没有获得推免资格,那就只能加入考研大军,苦逼的去复习了。


但是有时候也不全是这样,身边有个同学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本科学校双非,所以即使获得了本科学校的推免,基本上也只能校内保送,推免到外校的机会很小。在保研那年,他们年级综合排名靠前的几名同学考虑到接受保研就只能保送本校这个情况,纷纷选择了考研外校。本来我同学不能保研的,就保送成功了。获得推免资格之后,他积极的去参加保研面试,最后背水一战获得了一个更好学校的保送资格。




所以说,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如果保送本校就可以,那么当然是保研更好,可以空出基本上一年的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本校的硕士点不太好,那么就需要衡量一下,到底怎样才适合自己。



而且,在研究生找导师的时候还会存在一种这样的情况(至少在我们学校身边还挺常见的):就是很多硕士生导师不喜欢招收保送的研究生。主要原因是这样的,本科的时候很多同学为了加分,可以买专利、买论文、蹭比赛,最后综合一排名,在学校里很靠前,获得了保送资格,而其本身却没有与之相称的能力,在研究生阶段表现的并不是很好,导致很多硕导并不想招保送生。

当然,一切还是凭实力说话,有实力的人,不论是保研还是考研,都会收获一个充实的研究生生涯。


当当当465


大家好,我是⭐高校专业那些事⭐

所有人回答,我不是很赞同,都是隔靴搔痒,或者根本没上过大学,或者没上过研究生,没保送过。光道听途说,百度数据。害人害己。

我是99年高考考入某重点大学,然后继续读研

保研好不好?

我告诉你,保送的确好,当然好了,不用考爽歪歪啊,考研毕竟是个辛苦活,脑力活,虽然是985本科生,但也不敢说自己考研能力比人家二本强一点(尤其是山东河南河北的二本)。。。能比人家能多考一分。清北每年都录取二本学生。也有大量c9落榜调剂。。。

当然保研的院校都是比较好的一本,211工程大学/985工程大学。保研率基本上是清北50%,或者说只要不挂科都能保,因为清北上天了,只能保外校。



下面说的是你拿到了保研名额条件下,具体怎么拿,那个不在这里说。

华东五校保研率30%,普通985一般是15%-20%,211一般10%-15%。

然后要说清楚的是,虽然保研率很高,但是各个学院是完全不一样的。基础科学的非常高,而热门的计算机金融则非常少。和清北出国率基本一致。

尤其那些基地班, 基本是100%。。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一个高校总体保送是15%。结果基地班100%,很多基础科学专业的也近似60%以上,那就必须把热门专业的保研率降下来。。很多985名校热门专业(计算机金融)的保研率不足10%,甚至低于5%。

所以出现了清北很多超级热门专业,985的保送一大群,而本校的则没有占到100%。本校更想上光华啊。

但是没门,不要你,哪怕你就是光华本科生。所以很多保到复交,比如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


院校选择

这一条更核心,保研的专业选择那种最重要的,最核心的,最难搞的也是最折磨人的。最终很多人一条道走到黑,悔恨终生。

保研,面临第一个选择,保本校还是保外校

第二个选择,保本专业,还是相近专业,还是热门有钱途专业

不用说,有的人说,保本校百分百,比外校难。

其实错错错。

因为清华北大是特例,对于名校都是特例,很多保不了本校,只能去外校,咱下面一一展开,本质是个专业院校选择问题。

保送本专业,还是热门专业

如果你是热门专业,那就保送热门专业,咱不说了。

咱主要说的是你学的本科专业不尽人意,一直知道没前途,但是却可以保送。这个时候,学环化生材 农林牧副渔地矿,机械,化工,等垃圾专业的学生眼前一亮:

这个时候,你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其实本校保送,一般是本专业,或者相近专业,跨的远基本没戏。

比如,你学电子那保送通信是可以的。但是计算机恐怕不行。

你学物理的,主要保送物理各个也就是专业,,保送电子,光学基本可以,当然也有一定难度,但是保计算机通信基本不可能。

你学化学生物,主流是保送各类化学专业,当然你优秀保送到化工,制药也是可以的,但是想去电子,通信计算机,想都不用想。百分百没戏。

这个时候,你面临三个选择

(1)装死 ,反正保送爽歪歪,继续环化生材这类就地活埋专业,抱着侥幸心理:研究生说不定就业好,然后一直被骗到博士毕业,然后上网天天骂。

(2)破釜沉舟,保研名额我不要了。老子要靠热门专业,要靠计算机,金融。老子当年考上985,现在也有这水平。这类人很少。但绝对是英雄,后来成功概率100%。

靠本校的的。甚至高一档(211冷门靠985热门)的,低一档的都有。


比如你是北京大学的物理,想考光华,五道口金融,你自己就觉得自己内功不够深厚,靠复旦上财也有压力。。那就靠央财吧。毕竟跨专业有歧视,本校热门专业宁肯要低一档的本专业学生,也不要跨专业的情况比比皆是。

(3)降低要求,自降身份去低一档院校热门专业

这个有一定等我难度。但是是可以的。比如你北大学物理的,不想去垃圾物理专业,去电子又不允许。你就去联系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的电子,甚至电子科技大学,北邮的计算机专业。这些学校会网开一面,让你进来的。

3。是保是考的问题

我身边很多想保计算机。奈何本校不要,名校更不要,又不愿意降格去211,那就自己亲自上阵去考,985起步,或者考北邮计算机

很多人从此摆脱了千年/垃/圾/专业,走向了成功之路。

最惨的就是:环化生材农林牧副渔,一路保送,一条道走到黑,纵有名校光环,其实惨得很。这个把自己人生当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是哪里。

谢谢大家


高校专业那些事


保研好还是考研好,看完下面你就知道了。

小乔和小欣在一所985大学里即是同班同学,又是室友,而且都是文科生,专业是政治学与行政学。她俩学习都非常刻苦,年年拿奖学金。小乔的成绩比小文稍好些,总成绩小乔排专业第二,小文排第四。学校规定专业前三名具有保研资格,小文第四名就意味着失去了保研资格。去年小乔通过努力保研上了南开大学,而小文也不甘示弱,通过跨专业(政行专业跨考法律硕士)考取了今年的人大硕士。

到如今,小乔和小文谁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明白人一看就知道。

最后,我只想说,有实力就放弃保研,挑战自我,争取考上一所更高大上的大学,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而且可以学自己更喜欢更感兴趣的专业。


天地言志


一、保研的优缺点.

一般保研的学生都是一个班上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所以如果大学生想将来保送研究生的话,那么一定要在大学期间注意自己的各科学习成绩。

●优点.

如果有大学生能够在大学里面被保送研究生的话,那么他们就不需要再经过那么辛苦的考研过程了。如果大学生能够在大四的时候,或许自己被保送研究生成功的话,那么接下来的时间他们就比较轻松了,可以放心的出去玩儿,而不用担心工作的问题。


●缺点.

不过被保送研究生的话也是有一定缺点的,大部分被保送研究生的名额都是来自于本校甚至本学院。对于那些985院校的大学生来说,被保送到本学院还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那些211工程大学、普通大学的大学生来说,如果被保送到本学院那并不是一件好的事情,因为自己就没有更好的选择权了。

有的学生在大三的时候还不能确定自己将来能否被保送研究生,所以他们也是做了两手准备,需要在大三的时候开始着手考研的事情,如果在大四的时候被定下来,获取了保送研究生的名额,那么他们为考研做的那些相关准备就是无用功了。



二、考研的优缺点.

●优点.

但是说如果选择考研的方式,那么他们就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但仍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来选择将来所要填报的院校和专业。

如果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的话,那么他们可以选择更好的高校的研究生。如果大学生觉得自己本科阶段的专业没有什么前途,或者自己对被录取的这个专业不是很感兴趣的话,那么他们可以通过考研的方式来选择其他的专业,也就是所谓的跨专业考研。


●缺点.

选择考研也是有一些缺点的。但是如果选择考研的话,那么他们就需要经受住考研的煎熬。毕竟想考上研究生的话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的,这个过程是一个孤独的过程,需要大学生有很强的毅力去坚持学习。 当自己班上的那些同学或者是自己宿舍里面的那些同学,都在很愉快的玩耍的时候,自己需要经常去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去学习,大学生在这期间也是需要很强的意志力坚持。


饕餮视听


保研和考研,是读研的两条途径,路径虽有所不同,但殊途同归。要说保研好还是考研好,要看具体情况。

英语过六级(乃至高分通过,比如550分以上)、绩点高、有竞赛加分、有科研经历及文章,等等,这些都是保研很需要的“硬件”。虽然这些项目并不一定都需要拥有,但无疑,拥有的越多,机会就越大,保研的学校也可能越好。

因此,如果希望保研成功,往往需要付出本科前面三年的努力,不断地获得那些“硬件”,然后在大四时拿到本校保研资格,就走上的保研的路径,直到获得被申请学校的复试机会,直到被录取,这个路子才算成功。

而考研则不同。前面两年多无需考虑,往往是大三下学期才开始准备,一般需要准备半年以上。期间的信息搜集、选择学校及专业、复习备考等,主要靠自己。到了每年的12月参加全国统一研究生招生考试,也就是初试,过关后次年三四月参加复试,复试结果出来,直到被录取,这个路子才算成功。

所以,保研需要努力三年,但一旦拿到保研资格,一般都能成功,而且有多个选择,有机会保研到很好的学校,本校往往只是保底。不过也有缺点,基本上保研只能是本专业或者相近专业,跨专业的情况不多见。而考研往往只需要努力不过一年,但结果很难确定,能不能成功,特别是能不能考上好学校,主要取决于备考情况,取决于个人能力,有时候还需要一点运气;但是否跨专业则取决于自己,一般没什么限制。

综合来看,两者的差异在于:保研前面三年付出很多,如果能够拿到保研资格,就容易成功,不过专业往往受限;而考研的努力主要集中在备考那段时间,但风险很大,胜负之数难料,不过完全可以选择跨专业。如果只想读研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保研更好;如果想跨专业,特别是跨度较大,考研更可能实现。

不过通常来说,保研是一个更好的路径,也更有机会并且可能更快获得更好的结果,特别是打算读研本专业的情况下。我是学金融的,本科母校是一所财经211,金融专业较强,在全国都有较大影响力,当年毕业时,我们那一届总共有10多个本专业同学保研北大的金融专业成功,我们班上就有3个。遗憾的是,我没有成功。后来自己考研,愣是考了两次才成功。那些保研成功的同学就一点也不折腾,而我就硬生生折腾了几年才跨进了燕园的大门。

所以,如果能保研,还是尽量保研更好。何况保研与考研本身并不冲突,保研的时间要早于考研,一般每年的11月份就能尘埃落定,而考研初试还没开始,完全可以提前两手准备,如果保研不成功,再参加考研也并不是问题。

个人看法,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博雅燕园


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我认为:

1. 具有保研资格而主动放弃,选择考研的同学更值得尊重;

2. 没有保研资格,通过考研方式达到与保研一样目标的同学,相比较保研同学而言,有勇气有魄力。

3. 普通二本、三本同学保送到一本院校,值得尊重!

4. 一本院校同学保送到同类院校,而没有选择保送到更高一级的单位读研,也没有选择通过考试的方式读研,明显魄力不足,缺乏勇气。

至于是保研好还是考研好?应该是各有利弊。

1. 研究生,不是人人想考就能考。必须是本科毕业,或专科毕业两年,所以这个机会在14亿人中,能有拥有的不是太多,不要妄自菲薄,要珍惜。

2. 选择保研可以省去很多事情。比如,考研的风险,备考过程的艰辛,复试的忙碌等等。但是,保研也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高平台的学校不愿意要,同层次的学校不想去,如何权衡利弊全在于心。

3. 具有保研资格而选择考研的同学,一般都不会落榜。读研究生是一定的,不确定的就是在哪里读、以何种方式读。这个谜底需要通过备考、填报志愿、复试等一系列程序来最终决定。过程相对艰辛,不过,人生往往如此,少走了弯路也就错过了沿途的风景。

4. 考研的话,可选择的余地与范围很大,有很多单位、专业供你选择。而保研相对而言,无论是学校还是专业,可选择的范围比较小了。

结论

我的建议是,如果不能保送到自己心仪的单位,不妨去考一下!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我是有态度的童桐,有态度,才能有担当!



有态度的童桐


保研!保研!保研!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接下来我要甩出理由了:

1、坊间流传“保研猪”、“考研狗”的说法。当“考研狗”进入复习中后阶段的攻坚期时,保研党已经完成保研、只等明年去上学了。

较小的课业压力+较多的空余时间,有人疯狂玩乐,有人实习兼职,有人继续学习充电,可以自主选择安排生活非常爽。

班上学霸们最晚的10月中旬也确定了保研去向。之后,当其他人准备考研的时候,他们到处旅游到处嗨;当其他人准备考研的时候,他们兼职make money;当其他人准备考研的时候,他们毕业论文已经写了大半;当其他人准备考研的时候,他们已经联系好了研究生导师。

2、保研的人已经算跨进校门了,考研的人还在校门外徘徊,而且有可能进不去,有风险有压力。

3、保研看重专业课,辅以英语口试;考研看重专业课+英语+政治。

4、有保研资格可以参加多个学校的笔试面试,考研一次只能选一个学校。

5、有保研资格一定能读研,最不济也能在本校。考研不一定,如果第一志愿不是本校,有考不上的风险,调剂的学校可能比本科学校还差。


花间读书何拾肆


作为保送的同时看到周围很多考研的人,来谈谈保研和考研。哪个好?往下看!

首先从读研究生的角度来看,保研当然比考研要好。

保研更加轻松,免去了初试这一环节,直接进入面试,面试也不像考研生那样会按照1:1.5的方式进复试差额选,保研生基本上只要愿意都会有学上。举个真实的例子,有个学长保送但是面试经验不足,也没怎么看书但是还是去了一所985高校读研,为什么?因为很多高校的保研生都招不满。

其次从学校选择角度来看,考研比保研要好。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不解?因为你保研的话你的成绩排名有些学校是压根都不会让你去面试的,比如说同济一般来说专业前三才有可能去面试,当然录取的话就要看你面试成绩了,你的成绩排名比较低压根都不会让你去面试;相反考研呢你只要想去报考同济,那你达到了复试线你就有机会去复试啊!所以有些人宁愿放弃保研去考研,因为有些本科院校不好的人保送不到顶尖大学,那他就会选择去考研。

最后从付出来看的话,保研当然比考研要好。

保研是人家三年的付出,是每门课成绩出来时候的胆战心惊,是每时每刻的毫不松懈,而考研的人在这方面就不如保送生,而我始终认为你一年的付出终究是抵不上人家三年的努力的,这也是为什么越好的学校招收的保研生越来越多的原因,也是为什么大部分老师喜欢保送生的原因。

每个人的努力都值得被认真对待,愿你我在奋斗的路上不断前行!

码字不易,如果你在大学、考研、保研路上有什么疑惑欢迎私信我!感谢你的关注和支持!


高校研究生


保研好还是考研好?听从内心的声音,将来为今天的选择不后悔就好。

先说保研。想保研,在大一入学就开始精心准备了,尤其是“双非”的学生,从学生守册、学校网站、有经验的学长学姐那里,想尽办法查询、搜集所在学校保研条件、院系保研指标,包括内保和外保。

了解了学校保研相关规定,下一步就是制定规划,完成计划了,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

保研好还是考研好?求仁得仁最好。

A女生,专业第1,学校“双非”,保研名额少,准备考研。当年“内保”名额突然增加了两个,“内保”专业不是她所学专业,报还是不报?报,意味着转专业;不报,“外保”竞争太激烈,保不上还得考。A女生的选择是报了且“内保”成功。

B女生,和A女生同一专业,专业第2,报“内报”也能成功,但她选择了另一条路,“外保”推荐名单排名第5,取前3,她落选了,继续复习考研,也好,考研不用纠结专业选择问题。

C女生,和A、B女生同专业,专业第3,“内保”成功,和A女生一样,研究生阶段的专业方向和本科不同。

现在有句话叫“选择大于努力”,对积极的人来说,选择只是起点,努力才是过程,下一站是什么呢?是再次获得选择的机会,所以,选择→努力→继续选择→继续努力,人生就是个不断选择,不断努力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阿娥你好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起前几天闲聊时,提到的一个学生。这个学生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学霸式的人物,本科毕业直接被保送到人大上研究生。这么好的机会让大家都羡慕不已,可这学生竟然对家长说:没有参加考研,被保研感到很遗憾!她的意思是,想凭实力考上研究生,证明自己实力确实不凡,现在被保送了,好像不如自己亲自去考一考更好!


可见,保研远没有考研竞争激烈。不过,高校的保研率也是很低的。教育部规定,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保研人数按本校应届毕业生人数的15%确定,未设立研究生院的211院校保研人数为5%,普通本科院校更少,一般只有2%。要想被保研,那么你在大学的前三年里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达到保研的“硬杠杠”,比如:三年的素质评价基本项总排名在专业前30%,有的学校还要求课程成绩达到前10%,英语要过四六级,要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有科研成果,或者竞赛获奖等傲人的成绩。所以,保研看似避开了激烈的竞争,但是,前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一直保持优秀,那么被保研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当然,考研也不容易。2019年考研人数高达285万,而实际录取人数估计只有65万,比往年下降近25%,报考人数多,录取人数减少,竞争的程度会更加激烈。再加上一些院校保研人数多,通过考试录取的人数就会更少。以浙江大学为例,2019年共招研究生5000人,而保研人数就达到了2700人,占到了总人数的54%,其他重点大学也是这样,推免人数的增多,无疑又增加了考研难度。下面是9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19年硕士推免比例,由此可以看出,重点学校保研近一半:



考研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复习备考,这一过程枯燥、单调而漫长,没有足够的毅力坚持下去,就会半途而废。即使坚持下去,也不一定会有满意的结果,毕竟人数有限。而保研的话,可以避开激烈的考试,当别人积极备考时,自己可以气定神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不过,总得来说,考研和保研各有利弊。当然,我觉得能保研更好,除非你实力强大到,非要通过考研证明自己,那就先恭喜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