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现在的大学重新评定985,那么有哪些高校可能会出局?

子不约929


根据985大学排名,可以看到排名倒数的三所大学是东北大学,兰州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根据对985大学的学科评估,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7所985大学都没有A+学科,在学科建设中排名倒数。

但是南开大学虽然没有A+学科,但是由于其居高不下的录取分数和悠久的历史地位,在社会上仍然拥有极高的认可度和较强的综合实力。与其情况相同的还有吉林大学,吉林大学虽然没有顶尖学科,但它在东北地区的大学中实力仅次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兰州大学更是如此,即使在985大学中排名倒数但它对于西部教育的意义和对西部教育发展的意义要远大于它自身的实力和排名。

湖南大学虽然近几年退步较大,且没有A+类学科,但它的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强势专业仍旧吸引着大量的考生,深得考生的青睐和社会的认可。与其情况相同的是重庆大学,作为建筑老八校之一,仅靠这一张王牌也足以保持其985的地位。况且重庆大学的电气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全国的排名也都是名列前茅。

所以最可能出局的985大学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东北大学。东北大学是一所地域性很强的大学,原来是东北地区的王牌大学。但这一地位随之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吉林大学的崛起,加之整个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导致东北大学综合实力与社会认可度下降严重,昔日的王牌大学早已名存实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农业类大学,近几年在各大985学校排名中均处于倒数水平,且由于其录取分数偏低导致其社会认可度偏低。虽然其农业类学科仍有一定实力,但是这些专业对考生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而且这所大学没有一个A+学科,即使是王牌专业,实力甚至不如某些211大学,这所大学也是比较尴尬,也成为被吐槽被轻视最多的985大学。


ZXYZZX


你好,我是中平,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前两天刚把985高校的名单做了整理,并且写了一篇关于985高校的文章。

首先,我们先来看下985高校名单

“985工程”分为两期,第一期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实施。到2001年底,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这5 所高校也获批进入985工程;,这9所高校的“985工程”都在1999年签约完成。

2004年,根据《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启动二期建设。

一期34所,这也是著名的自主划线的“34所”,二期5所。合计39所。

下面,我们来看下985高校的标准

一、在国内是顶尖大学。

二、能够争取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三、有世界一流学科

实际上和现在的双一流评选差不多,只是换了一些名词。将一些不是一流学校但是个别专业一流的学校也凸显出来了。

如果重新评选,有三所学校可能会被淘汰。

985工程代表的是我国高校的最高水平,但是当时的评选是根据当时的国情,这些年过去了,国家的经济也日新月异,地区发展不平衡更加明显。这就导致一部分大学实力下滑,不复当年勇,虽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是如果真的重新进行评选,有这么三所学校确实有点困难。

一、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曾经的名气很大,张学良兼任过校长。但由于地理位置较偏、近些年东北经济衰退严重、人才大量流失,连最曾经的王牌专业自动化专业和冶金工程都失去了A+的地位。而且,在双一流大学中入选为B类。

二、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曾是四大工学院之一,是新中国建立后,为迎接新中国而建立的第一所高校。物理、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等9个学科曾进入全球学科排名的前1%,化学和工程学更是顶尖学科,处于一流水平。但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一共获得A类学科7个(2个A和5个A-学科),无一A+学科。

<strong>

三、中央民族大学

这个没有悬念,当年入选985就是属于政策照顾的,在最新的各类大学排行榜中,中央民族大学的排名接近90-100名之间,甚至有的会掉出前100名。

有人会说中国海洋大学也不行,但是把中国海洋大学和这些综合性的大学相比,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国家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中海洋的海洋类专业还是做了很大贡献的。


有温度的好电影


如果重新评定985大学,可能会出局的有:

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仅有一个A-学科,即使在农业领域,也不如南京农业大学(211)。

二,东北大学:

作为退步最大的985大学之一,随着传统优势学科的衰退,以及地域因素的影响,东北大学的竞争力早已经低于很多211大学。


图为:把A、B、C类学科汇总,按照不同的分值,加权计算整体实力,是最公平的学科评估计算方式。一共有39所985大学,而这5所大学都未进入前40名。

三,中央民族大学:

无需多言,除了一个民族学之外,中央民族大学的综合学科评估水平,不仅比不上一流211大学,甚至不如顶级非211大学。


四,中国海洋大学:

因为海洋战略发展的需要,从青岛海洋大学改名的中国海洋大学,发展至今仍然仅局限于行业特色型大学。

五,兰州大学:

仅凭甘肃和兰州的区位和财力,根本支撑不起一所顶尖985大学。所以也是靠着当年的“大三线建设”,从全国各地“挖人”支援兰大,发展物理、化学、核技术。只是风水轮流转,兰州和兰州大学失去了当年的战略地位,持续退步也是不可避免。

以上是综合实力和录取分数线最低的985大学。


坚果旅行


这个问题需要依靠官方的可信数据,多角度,综合分析才能确定。接下来我从几个角度尝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回答一下:

1: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

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是2016年,是最近的一次,依靠这个数据可以说是最客观,可信的判断大学学科优劣的数据。

1)第四次学科评估没有A+的大学

没有A+学科,可以认为该大学没有一个学科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这与985工程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有些差异,所有没有A+学科的大学,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处于985工程大学排名的后端。具体大学如下: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重庆大学

湖南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第四次学科评估弱势学科过多的大学

选取第四次学科评估为:C+,C,C-为弱势专业。

另外统计排除一些冷门专业或者学校数目评选较少的专业,具体专业如下:考古,天文,大学科学,海洋科学,艺术学,地质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史,轻工技术与工程,地球物理学,名族学,系统科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畜牧学,农林经济管理。数量少的专业即使评为C,也很难说是比较弱势的专业,因此排除。具体统计如下:

中国海洋大学: 13个学科

政治学 C (39名)

中国语言文学 C (42名)

数学 C+ (74名)

物理学 C- (77名)

化学 C (77名)

地理学 C+ (25名)

光学工程 C- (49名)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87名)

信息与通信工程 C (69名)

控制科学与工程 C- (98名)

土木工程 C- (82名)

化学工程与技术 C (73名)

公共管理 C+ (58名)


兰州大学:12个学科

哲学 C+ (34名)

理论经济学 C- (57名)

社会学 C (33名)

外国语言文学 C+ (66名)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69名)

电子科学与技术 C+ (43名)

信息与通信工程 C- (83名)

化学工程与技术 C (73名)

环境科学与工程 C+ (64名)

临床医学 C+ (35名)

口腔医学 C- (24名)

药学 C+ (42名)


中央民族大学:9个学科

理论经济学 C+ (35名)

应用经济学 C- (97名)

马克思主义理论 C (119名)

教育学 C+ (41名)

新闻传播学 C (41名)

生态学 C+ (41名)

统计学 C (61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C- (143名)

工商管理 C+ (97名)


同济大学:9个学科

教育学 C+ (41名)

体育学 C- (47名)

中国语言文学 C- (90名)

新闻传播学 C (41名)

电气工程 C+ (34名)

信息与通信工程 C+ (55名)

水利工程 C (25名)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C- (33名)

药学 C-(63名)


厦门大学:8个

力学 C- (49名)

光学工程 C(41名)

建筑学 C+ (22名)

土木工程 C(68名)

生物医学工程 C (37名)

基础医学 C+ (32名)

临床医学 C (44名)

中医学 C- (23名)


四川大学:8个

社会学 C+ (27名)

仪器科学与技术 C+ (30名)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C+ (34名)

电子科学与技术 C (54名)

控制科学与技术 C (83名)

食品科学与工程 C+ (32名)

城乡规划学 C+ (21名)

风景园林学 C (29名)


西安交通大学:8个

理论经济学 C- (57名)

新闻传播学 C (41名)

化学 C+ (61名)

建筑学 C- (33名)

土木工程 C+ (54名)

口腔医学 C+ (16名)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C+(22名)

中西医结合 C- (33名)


吉林大学:7个

心理学 C- (31名)

体育学 C- (47名)

新闻传播学 C (41名)

力学 C (42名)

土木工程 C (68名)

生物医学工程 C- (44名)

植物保护 C- (22名)

2:国家重点学科和两院院士数量

可以选取第1项入选的大学,进行比较:

西安交通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8个 二级学科8个(不含一级学科覆盖)

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

同济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13个

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

四川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5个,二级学科46个(含一级学科覆盖)

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

厦门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5个,二级学科9个(不含一级学科覆盖)

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0人

吉林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15个(不含一级学科覆盖)

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大连理工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21个

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

南开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二级学科9个

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

重庆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3个,二级学科19个

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

中国海洋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10个

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

兰州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

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

东北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3个,二级学科16个

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

湖南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14个

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7个

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

中央民族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2个

两院院士:0人

由以上结果可以知道,如下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与两院院士数量相对较少:

重庆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兰州大学:

东北大学

湖南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3:双一流B类:

大家都知道,双一流高校是分A,B类,其中原来985高校的: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降为B类,这也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综上所述:按照题主的问题:如果现在重新评选985落选的高校,应该从以上3个指标中两次到三次入选的大学中选取:


湖南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重庆大学

东北大学

兰州大学


本文纯属依据教育部公开数据推理得出结论,没有任何其他意义,仅供参考。


道哥说说


你好,提问者

我国有39所“985工程”重点高校,

首先根据其自身实力、以及在政府心目中不同的地位划分,可将其划分为4个档次。

第一档次的高校是国家优先发展高校,也就是清华、北大,最开始被国家确认要建为“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只有这2所,不可能淘汰。
第二档次是国家重点建设高校,有复旦,浙大等7所大学,它们都是连同清、北在1999年被确定的全国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后来在2009年,这7所高校加上清北组成了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联盟——九校联盟(C9),国内知名度高,公认名校,不可能被踢出985。


第三档次高校是指除前面2个档次高校之外的副部级高校,一共23所(副部级大学,是指校长、书记等领导直接由中央组织部任命的大学,并不是由教育部来任命)。虽然现在高校改革逐渐开始去行政化了,副部级大学已经取消,但是由于大家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使得一个单位的行政级别仍然是相当重要的,行政级别就是实力和地位的象征。

第三档次中,虽说有些学校有所退步,不过无论学校的水平还是知名度都还在线,985双一流一类的标签如果不是大规模缩减,一般不至于被淘汰,不过重庆大学和兰州大学要努力了,确实这两个有点太低调了,退步也有些明显。


第四档次高校是指剩下的非副部级985工程高校,一共7所,虽然同是“985工程”高校,但因为仅仅是“正厅级”而被划分为最后一个档次。

这几所学校不仅仅是在行政级别上有所欠缺,发展水平也有些受限,除了华南理工,华东师范电子科大这几所进步较大以外,其余的都属于很危险的状态,很容易被淘汰,要加油了。



国家新出现的双一流称号中,A类的建设高校基本是985,B类建设高校有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和新疆大学共六所,这里面后三所是非985,里面尤其是郑大的势头很猛,再加上一些211中的强校,末尾的985要加油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呀。


糖瓜爸爸


重新评定985高校,现有的39所一个也不会掉队,只能扩围!

南方科技大学(合并深圳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合并中国社科院大学)、

郑州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华为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为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等应当入围。


塞班班


首先在现实中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那么就当扯闲篇,按大学强弱排排名次吧。

985大学总共39所(不包括分校、分校区),清北第一档,这是公认的,基本没有异议。

华东五校+人大第二档,争议也不大。

第三档是济航开、国科大、北师大,同济和北航在各省录取分数线一直很高,和华五人差距不大,国科大和北师大是各自领域的领头羊,只有南开现在稍稍落后。

第四档是中坚九校,都是老牌强校,虽然比上不足,但各自都有王牌专业,底蕴犹存。

第五档是山川吉这三所巨无霸大学,学校招生人数众多是共同特点,也有部分响当当的专业。

那么有可能落伍的就在后面这些大学中产生了,尤其是西北农林科技、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这三所。而北邮、上财、中财能取而代之。

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曾经也很盲


湖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这8所要么退步太大要么照顾性的都是收分太低了应该被淘汰出局了!

上海财经,北邮,北交,西电,中国政法,中央财经,北外,对外经贸这八所211应该进985


大象之见


如果让现在的大学重新评定985,那么有哪些高校可能会出局?

985高校的重新评定永远只能是个假想了,因为985工程已经成为过去式了,现在的高校建设体制是“双一流”建设体制。

原先985工程分两期共确立了39所当时的顶尖高校作为重点建设单位。在当时,这39所大学每一所都是实力非常强劲的,但是时过境迁,现在的39所985大学中有些大学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辉煌。

现在实力下滑明显的985高校有如下几所:

湖南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西安交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如果重新评定985高校的话,这几所大学都有出局的可能!但是这里面的兰州大学、西安交大的实力虽然有所下滑,但是底子很好,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出局的。

所以最有可能踢出局的985高校有:湖南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4所大学。

在新的高校建设体制中,原本的39所985大学有36所进入了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行列,而只有湖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被划入B类建设高校行列与郑州大学、新疆大学、云南大学三所211高校同一等级!这已经说明了一切。

而重庆大学的实力下滑也很明显,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重庆大学的A+、A的学科都没有,评价最高的三个专业才获得A-评价,在985大学中处在垫底位置,所以重庆大学很有可能出局。

那反过来,如果重新评定985高校,你认为哪些大学能成为“新晋宠儿”呢?

个人观点,欢迎互动评论,谢谢~


教育最前锋


尽管“985工程”大学与“211工程”大学的相关文件在2016年被教育部宣布失效,其现在仅保存称号,再无实质上的政策扶持,对于一个过去的事物本无讨论的意义,但是紧接着在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名单,其中原来的39所985高校全部进去双一流高校,由此让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讨论价值:即39所高校都有足够实力进入985吗,都有足够实力入选双一流大学吗?

39所985高校入选时间

我国创立985工程的初衷是为了实现国家现代化,创建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从初始1999年至2006年,陆陆续续批准了39所高校,从入选时间的先后顺序,可以发现综合性实力比较强的高校基本上早早入选,而学科单一、实力较差的高校则拖到第二批入选。

2018年中国大学生源质量排名



从2018年软科发布的国内高校生源质量(主要依赖于高考录取分数线)排名来看,目前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六所高校的生源质量已经在57名之后,如果单靠实力来选的话,这几所高校很有可能落选。

39所985高校在国际四大榜中排名


在2019年国际四大榜中,此六所高校唯有中国农业大学排名尚且符合985高校应有的实力,其他五所高校:中国海洋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排名掉的很快,当然了如果考虑到照顾西部和少数民族,兰州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是不会落选的。

剩下最可能落选的只有:中国海洋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你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