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专家建议农村停用柴火改用天然气,这样的做法可行吗?

摇一摇102


之前推行得轰轰烈烈的煤改气工程现在都基本上叫停了。 “煤改气”是利国利民、清洁取暖、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但“煤改气”的实施,却引发了气荒、安全事故、补贴难到位、效果不达标、居民用不起等问题,工程备受争议。


农村柴火改天然气也面临一样的问题,首先气荒问题就解决不了,气荒导致成本大幅提高,不但农民用不起,还影响使用效果。而且现在还在用柴火的农村基本都是地处比较偏远的山区,天然气运输问题根本解决不了。用电和沼气之类的替换还现实一点,专家的建议根本没考虑民情。

改善国家能源结构,推行清洁能源的确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它同时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对煤炭、天然气、电、可再生能源等统筹规划,也要考虑民情,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


上林院


这些专家就知道瞎扯谈,农村停用柴火改用天然气理论上是可以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但这不现实啊,我国国情也不允许

首先,我国的天然气产地都在四川,其他地方的天然气都是从四川出去的,建设天然气运输管道到到全国各地的村乡,这要多么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完成这项壮举,四川还是天然气产地都有很多地方还没通天然气,更别说不产气的地方了

其次,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全国人民都用天然气了,我们国家的天然气储存量能支撑几年?天然气用完,又怎么办?

再次,我觉得应该推广研发新型可再生能源才是首要的,比如醇类燃料,现在很多饭店都不用液化气了,都用醇基燃料代替了,比液化气便宜,比液化气环保

最后农民烧柴火产生的污染和和一些大型的火力发电或者是靠煤作为燃料的大企业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为什么不去整顿这些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往外冒黑烟的企业反而抓住农民烧柴火这点不放?这些专家都是理论派,完全不考虑我国国情,就知道打胡乱说


蜀农小飞


这几年都在说环保,就连农村都是注重环保了,就比如说养猪不能够随便养了,在禁养区养殖的话更是会被处罚的,就连养水牛的都不能够将牛赶到河里洗澡了。如今就有卖家建议农村停用柴火改用天然气,也是为了环保,那么这样做可行吗?

环保专家建议农村停用柴火改用天然气,这样的做法可行吗?

在老农看来想法是好的,但是却并非能够一刀切,全国推广的,就比如说南方就没有天然气,真的强行推广的话农民也是不接受的。所以说现在就有一些农村也是改造天然气做饭,但是农民却不接受,可见这样的做法还是不可行的。

对于一些产天然气的地区,比如说四川重庆或者是新疆,这些地区的农村就比较好改造了,也有使用天然气的习惯,接受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而且由于是在产地,天然气的价格也比较低,农民也可以负担得起。

但是就像真的要在老农所在的广西搞天然气,老农都不愿意接受。就算是免费安装也不愿意,要说原因主要有两点。

1、就算不用柴火做饭,也可以用其它清洁能源

现在虽然还有人用柴火,但是真让他们不能够用柴火了,其实也有其它的清洁能源可以使用的,并非就得用天然气的。就比如说老农就会使用电哭来做菜做菜了,这个比天然气方便多了,而且还没有明火更加安全。实在不行还可以用煤气,也是一样的,真的没必要用什么天然气的。

2、天然气太贵,用不起

而且天然气到了广西这价格也是挺高的,虽然前期可能会有补贴,但是补贴时间总是会到期的,到时候比用电更加贵,或者比煤气也贵,那自然也是不愿意用了。安装的管道还碍事,也是安全的隐患。

真的不如用电方便一些的,毕竟农村的电费也便宜,多数农民还是会更愿意使用电器做饭的。

所以说专家的建议也不是可行的,要因地制宜,不能够搞一刀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用天然气,没条件的地方送点电磁炉什么的,鼓励农民用电相信还是非常受欢迎的。


深山老农民


不可行,柴火没毒又省钱,做饭好吃又方便,煤气有毒还要钱,饭菜不香还危险。


老陈86814


不是很合理。不同的地区,使用习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如果不能以低廉的价格让农民获得实惠,估计推行的阻力也会很大。但由于天然气是国家定价,要获得比较大的优惠,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以柴火为主要材料的地区,多数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其建议农村停用柴火,倒不如多考虑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这样的话,等大家都富裕起来了,自然就用天然气的多了。


嵩安企业环保管家


环保专家怎么不给农村发天然气啊!什么“专家”啊,农村有山有水有大树,到了冬天就去山上捡柴火,二次利用,用来烧火做饭,现在一直也用柴火做饭,没看到家家户户都用天然气的,农村要有钱,早就家家用上天然气,煤气了,为了环保,“专家”就建议农村不用柴火,“专家”倒是发啊。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去村里和老人们说,别用柴火做饭了,用天然气吧,你问问他们会用么!那些一辈子在农村里勤劳的人们,甚至吃不上家里的一顿热乎饭,在山上拣点木头,烧点火,拿着壶烧点水,煮个鸡蛋吃,就解决了午饭,家里很多农作物残留的柴火,木头,杆桔等,他们不烧了火,难道还要扔河里扔沟里,那样不是环境污染了?“专家们”好好想想吧!


喜欢的朋友关注【共享人才APP】,更多精彩内容与您分享!比❤


共享人才


肯定行不通,关键是农民的家庭条件不经相同,不是都有钱,大家都知道农民勤俭持家,很会过日子,原本生活在农村,烧柴火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还不用花钱,天然气需要花钱,农民肯定舍不得,柴火多好啊,还能取暖,遍地都是,还能清理垃圾,所以农民烧柴火是最实惠的。

每到秋季到处都是玉米秸秆,堆积如山,不烧干什么用,所以冬季农村家家户户烧地锅,每天是袅袅炊烟,好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还有很多树枝,这都是烧锅的好材料,所以农村烧地锅是最好的选择。

那个专家都不能阻止农民烧地锅,这是千百年来的传统,农民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大家经常说地锅做饭好吃,确实也是,我们经常能在城里看到,什么地锅鸡、地锅鱼,地锅有他的优越性,再说地锅也是传统,所以这种非文化不能失传。

该用天然气肯定不行啊!不是有报道说很多装上天然气的农民一直闲置着吗?不就是因为费用吗?不是农民承担不起,关键是没有必要啊,家里到处是柴火,干吗要多花钱呢?

咱们不能信专家的,叫专家说什么都污染,我一直不明白地锅污染什么,烧的是柴火又不是煤,大家说对吗?大家还是安心烧锅吧!绝对不会取消,这是传统,总不能让传统消失吧!大力保护才是责任。


大海传媒


可行是可行,但是如果说彻底的停用柴火,强制性禁止,让使用天然气,这种做法自然不能苟同,毕竟千百年的传统使用,要有个改变并非坏事,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让大家普遍能接受这件事情。

其实并不是说农村人喜欢用柴火,而不喜欢用更加简单的天然气,肯定不是这样的,而是这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事情,如果说费用问题,使用安装问题,这都是一个成本计算,自然要改变就需要一个过程。

现在慢慢的使用柴火灶的越来越少,多数都被电替代,要是天然气能进入,相信会被慢慢接纳,毕竟天然气的费用要比电更加实用便捷,而柴火灶为什么会慢慢被淘汰,这也是各方面原因造成的。

比如说种庄稼的少了,再加上禁止乱砍乱伐,很多家庭使用柴火反而不方便,还有就是成本算下来更高了,所以说多数人选择了用电,那为什么不使用天然气,因为在农村天然气并没有普及,而且还很少,要让大众都能接受,就必须像电一样普及,让大家都看到天然气的好处和方便,才能替代柴火。

所以说专家的直接停用柴火有些极端,这需要一个过程去让大家能接受,而不是强制性的禁止,强硬使用,那肯定也是不能行得通。


珞珈社


现在的很多设想,都几乎没有经过实地调研或者考察,而是坐在办公室里的那些“砖家”们拍脑袋想出来的,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不仅仅是体现在“停用柴火改为天然气”的方面,还有禁止烧买秸秆以防止污染环境等,再加上近年来开展的农村“厕所革命”。

实际上,从目前反馈的效果来看,那些不合常理的做法并没有取得实质上的改善,就拿农村改造传统厕所来说,听说河南及安徽等很多地方的农民在改进后,几乎没有使用过这种新鲜的玩意,原因就在于没有引进自来水,而且很多拿舀水冲也冲不干净。再说上千年的使用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

同样农村改用天然气等做法也是不经大脑的冒进,大家可以想一想,近期一些北方城市的天然气供暖都在呼吁用户将温度调至20度以下,原因是供应量太大,已经跟不上需求的。目前这种现象,已经在西安的多个小区上演了。

那么,如果广大农村地区要是真全面实施天然气灶的改造工程后,冬季的供应紧张时能否满足大家的用气需求,别忘了农村现在也不让烧炭了,都在往天然气的方向引导。由此可见,我们的专家一开始就没有将市场等多个因素综合考虑进去。说农村烧火做饭是污染环境的主要来源,那城市里的大街小巷各种尾气呢?大家去看看,到底是农村的天更蓝还是城里呢?答案是明摆着的,广大农村烧火做饭几千年也没有影响过天空之蓝。


东震木


这个建议如果是全国一刀切,肯定是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是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家庭的具体情况,这种建议也有其合理成分。

比如说,现在的年轻人,但凡有点条件的,谁还愿意去烧柴火?衣服都穿得漂漂亮亮的,去干那烟熏火燎的事儿,不管是大姑娘还是小伙子,年轻人肯定不愿意。就算受制于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制约还用不上管道天然气,但大多数地区都用上了液化石油气(就是俗称的煤气罐)。所以,对于有条件的地区、有条件的家庭,你让他去烧柴火,他也不会再去烧柴火。在部分农村,如果你还烧柴火做饭,估计找媳妇都困难。

但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于以老年人为主的家庭,考虑到经济承受能力和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停用柴火并不现实。

而且如果问题主谈的是冬季取暖的话,现在农村一刀切问题确实更大一些。所以目前农村煤改气的进程有所放缓。

总结一下的话就是,环保专家建议农村从烧柴火改成烧天然气,没有必要大惊小怪,随着经济发展,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接受天然气,但全国一刀切肯定是不现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