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设胡贝口袋阵,为何朱可夫失误,曼施坦因解职,胡贝留名青史

布设胡贝口袋阵,为何朱可夫失误,曼施坦因解职,胡贝留名青史

在二战苏德战争中,包围战与反包围战屡屡上演精彩华章,有些战役甚至成为世界军事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发生于1944年3月份苏德战场上的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包围战斗,至今仍被军事家们折服。这场战役不仅在于双方指挥员的斗智斗勇,还在于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的指挥官胡贝的战术素养得到充分发挥,20万德军以少胜多,从百万围困苏军中成功突围,制造了二战历史上少有的突围战例。由于此战,号称常胜将军的朱可夫马失前蹄,德军参谋智囊曼施坦因遭到解职,唯有胡贝得到德国元首赞赏,授予钻石骑士勋章并晋升一级上将。

科尔松战役以后,苏军企图继续扩大战果,力争将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曼施坦因装甲主力消灭干净,德军三个装甲集群进入朱可夫预设口袋包围圈

1944年3月份,朱可夫率领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和科涅夫率领的乌克兰第二方面军成为苏军在西南战线上的强大主力,为了趁德军在科尔松战役失利装甲主力重新集结未稳之机,对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给予再次重创,朱可夫和科涅夫对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群分割包围,致使德第13军、第59军向西撤退并向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靠拢。

布设胡贝口袋阵,为何朱可夫失误,曼施坦因解职,胡贝留名青史

仅20天时间,朱可夫的第一方面军主力在追击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的同时,对胡贝的第1装甲集团军也形成侧击态势。期间,科涅夫的第二方面军主力也将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与其它德军切断联系,至此,苏军已将胡贝的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团团包围,形成了一个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口袋阵,为方便称呼,人们习惯于称之为胡贝口袋阵。

胡贝装甲集团的被困,一来由于德军过于自信,认为苏军不会那么快形成包围圈。二来德军对苏军装甲打击力量的迅猛发展缺乏足够认识。从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德军仍然认为德军的装甲力量还是处于优势地位,在历次战斗中都把装甲力量作为战斗中坚来部署。殊不知为了这次包围战斗,朱可夫动用了5个装甲集团军集中优势兵力布下口袋战术。

但胡贝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在西西里战场就曾成功突围,加上他的上司曼施坦因也对德军被围抱有充分突围信心,俩人决定趁苏军包围圈立足未稳之机撤退突围,不幸的是,他们的请求遭到德国元首的严令拒绝。

布设胡贝口袋阵,为何朱可夫失误,曼施坦因解职,胡贝留名青史

越来越紧的包围圈,越下越大的暴风雪,对于其它将领来说这是天灾人祸,可对胡贝来说,这却是德军突围的天赐良机

在苏德战场上,因为气候因素德军丧失了诸多战役主动权,有些战役德军将失败归罪于气候的影响。但在这次突围战斗中,胡贝却表现出了良好的军人素养和对战场环境的把控素质。在要求撤退未批和苏军包围圈越来越紧的情况下,胡贝并未惊慌,相反,他认真研判了战场敌我态势,决定将主力分成几个集团向南突围。

但胡贝的决心遭到曼施坦因的反对,命令他重新部署兵力向西突围。在这种情况下,胡贝将错就错,明面上命令士兵做好向南突围的准备,实际上专门下发通知,要求所有将士做好向西突围的准备,并将部队分成三个突围集团,分成前锋、中军和后卫三个突击群。

与其它装甲集群突围不同,胡贝的这次突围完全出乎朱可夫的意料之外,他命令所有装甲部队丢弃重型装备和缺乏燃料的坦克,改用步行或轻型运输工具,尽量减少油料的损耗,同时要求部队把向西突围和向南做突围欺骗传达到每一个士兵,这样的好处在于每名士兵都明白所处的恶劣环境和即将需要做什么,这种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决定无异乎下了一道命令,所有人都在向着突围的目标前进。

布设胡贝口袋阵,为何朱可夫失误,曼施坦因解职,胡贝留名青史

3月27日,在暴风雪的掩护下,胡贝下达了向西突围的命令,虽然期间气候又有转暖,泥泞伴随冰冻轮流转换,但德军一直在向西突进,直到朱可夫发现德军并没向南突围而向西突击时,苏军重新调整部署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到4月6日,德军突围出去的前锋已经与接应的德军部队接上了头,至此,朱可夫精心部署的胡贝口袋阵宣告失利。

20万德军成功突围,不仅是战争奇迹,也是胡贝军事生涯的巅峰,此役,曼施坦因被解职,朱可夫判断失误马失前蹄

1944年4月20日,对于胡贝来说,这是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在德国元首的生日宴会上,他亲自被元首授予钻石骑士勋章并获得晋升上将荣誉。不幸的是,当夜胡贝执意要乘坐一辆驾驶员并不熟练的飞机飞往柏林,途中遇难。为了激励前方将士,德国元首居然于葬礼当天冒着座机被苏军击落的风险来到柏林,亲自为胡贝主持葬礼。

布设胡贝口袋阵,为何朱可夫失误,曼施坦因解职,胡贝留名青史

从3月初被围,到3月27日突围,再到4月6日成功脱险,胡贝表现了一个军事家的临场决断作风。由于他的出色表现,在3月30日那天,元首解除了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司令职务,据称,元首曾讨论过由胡贝接任这一职务的可能性。不然,元首也不会亲自出席胡贝的葬礼,也不会宣称胡贝是他最喜爱的三名大将之一。

当然,胡贝率领20万装甲精锐能成功冲出包围圈,有几个主要因素值得总结。首先,人才是决定因素,只要手中有兵,战场形势随时都可发生逆转,尤其是德军在战争后期严重兵力不足,这20万装甲精兵为德军保留了战斗生力军。

其次,历史上大凡以少胜多成功的战例,大都以声东击西战术为载体,胡贝采取打南而击西的战术,无疑让朱可夫上当受了骗。

布设胡贝口袋阵,为何朱可夫失误,曼施坦因解职,胡贝留名青史

第三,善于变不利为有利因素,置之死地而后生。胡贝采取暴风雪中突围,相同的条件,苏军也遭遇同样的气候影响,所不同的是,德军徒步急行军,苏军却碍于风雪的阻挡,一些装备车辆却变成了负担,相比之下,这种利用自然条件的逆向思维是胡贝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精彩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