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奇人奇事之钓鸡

我们知道钓鱼,钓虾,钓王八的,钓鸡倒是第一次听说!

民国奇人奇事之钓鸡

话说民国十六年,天津出了一档子怪事。那一年,天津好多家丢鸡,开始以为是闹黄鼠狼,可黄鼠狼抓鸡总留下鸡毛。可是丢的地方啥也没有,后来认为是有人偷鸡,奇怪的是丢鸡的时候,从没鸡叫。

不多时候,家住粮店后街一位姓刘的老江湖瞧出了门道,他开始到处游走,打听。听到一个叫“活时迁”的人,人没见也没被抓住,外号先有了。

过了二十天左右,老刘遇见一小混混,终于才知道那活时迁偷鸡的方法,他先把一颗黄豆中间打眼,用一根细线绳穿过去,黄豆拴在线绳一头再使个铜笔帽,削去帽尖漏个眼,穿在绳子上。找个有鸡的地方,扔出一把黄豆,有绳子的黄豆一头攥在手里,有鸡吃下去,他就拉紧绳子,一头提高,铜笔帽顺着绳子套住鸡的嘴巴,鸡越挣扎,拉的越紧,豆子卡在嘴里,笔帽套在外面,鸡根本叫不出,三下两下就把鸡拉倒跟前。

这活时迁专门在冬季偷鸡,为啥啊,穿的多。外面穿个黑棉大衣,偷得鸡往衣服里一裹,谁也看不出。

民国奇人奇事之钓鸡

小混混还说,这活时迁一天吃三只鸡,吃不完的就去卖掉。

老刘寻思后,回到家,附近有鸡的不少,他说“他钓鸡,我钓他”。果然不出几日附近又丢了几十只鸡,老刘说“行了,上钩了”。

他去附近的集市上溜达,很快就发现一个胖子,脸色红,皮肤光,老刘认准就是他了。原来老刘看见他做了记号的鸡!

(摘自冯骥才《俗人奇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