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田福堂:失势的村支书,为什么还能坦然接受现实

如果说,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里边,孙玉亭是一个时代的弃儿、把头埋在地下的装睡的人(详见笔者《孙玉亭:时代弃儿,一个你永远也叫不醒的装睡的人》),那么田福堂无疑是一个把握了时代脉搏、积极顺应时代潮流的人——当然,他也经历了一个纠结挣扎的过程。

《平凡的世界》田福堂:失势的村支书,为什么还能坦然接受现实

​01 双水村曾经的领头羊

田福堂在解放后成为村支书,双水村的最高领导;他在同级的村支书中能力很强,他的能干是出了名的。

为双水村争取利益,他会身先士卒拼上老命,双水村年年被评为先进集体,都是他的功劳,所以,他在双水村的声望很高。

作为双水村的领导人,田福堂的几件"壮举"是:大搞农业学大寨,广修梯田,"那梯田已经一层层盘到山顶,远看起来,就像一个巨大无比的花卷馍";后来的炸山拦坝虽被洪水冲毁,发动偷水事件虽成了一个悲剧,但无不彰显着他作为双水村领头羊的担当与责任。

《平凡的世界》田福堂:失势的村支书,为什么还能坦然接受现实

而且即使在生产队解散以后,他还想"把光景谋到众人前面去!过几年再看吧,他田福堂还是双水村首屈一指的人物!"

02 农民政治家的狭隘与自私

但是,农民政治家的自我中心意识局限了他的眼光和思维,一旦面对可能影响他地位和威信的事情,他就会毫不犹豫的予以还击,而不考虑对与错、黑与白。

比如他的女儿和孙少安谈恋爱这件事,他是万般不情愿的,他宁可女儿不找对象,也不希望有工作的女儿嫁个泥腿子。于是他曲线救国,采取到公社要求汇报、让公社下来测量猪饲料地的办法,让孙少安被公社批斗了一番,这就足见其农民政治家的手腕了。

《平凡的世界》田福堂:失势的村支书,为什么还能坦然接受现实

​最不为读者接受的一件事也许就是:孙玉亭与王彩娥的麻糊事件了。当金强、金富兄弟俩将两人扣在家里时,身为大队书记的田福堂不是积极处理此事,反而因为自己与金俊武有一些矛盾,而将此事放任不管,听任其扩大化。但最终的结果是群殴的场地由于一句话而转移到田福堂的院子里,偷鸡不成蚀把米,自己的威信却受到了重创。

03 因势而动的务实主义者

田福堂是务实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生产队解散,土地分开以后,孙少安等新生势力的光环日渐耀眼,田福堂在双水村的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平凡的世界》田福堂:失势的村支书,为什么还能坦然接受现实

​他这个曾经在双水村呼风唤雨、一手遮天的人,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了,其内心的失落可想而知。

虽然他极不情愿,但是双水村一队在单干后的产粮状况,使他意识到:没有他的领导,双水村的农民会生活的更好。

但他苦恼归苦恼,但不误农时,及时开始耕种,并主动安排儿子润生跟着女婿向前学开车。

所以尽管他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可他还是盘算着也要将光景日月谋划到众人面前。他没有象孙玉亭那样,沉浸在对热闹红火的缅怀之中不愿意走出来。

《平凡的世界》田福堂:失势的村支书,为什么还能坦然接受现实

​他知道,世事不会再变回去了,与时俱进,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才是自己应该做的。虽然这种变化会让他在短时间内感到不快和有点难以接受。

在那短短的半年里,他眼看着村里发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变化,最瞩目的是,一些过去穷家薄业的人,很快就露出了发达起来的势头,当然,现在田福堂也不怀疑,今年下来,双水村大部分人家将不会再缺粮吃了!事实向他证明:双水村没有他的"指挥",人们不仅照样生活,而且生活得比原来还好!

《平凡的世界》田福堂:失势的村支书,为什么还能坦然接受现实

​田福堂从双水村眼前社会生活的大镜子中,看见了自己的渺小。他一个人在山里突然想,这世界离开谁都可以!天照样刮风下雨,女人照样生娃娃!别说他田福堂,就是毛主席不在了,中国还不照样是中国吗?

这样一想,田福堂阴郁的心情就松宽了许多,他已经屈服于现实,也承认了命运对他做出的这种新安排。"

这个双水村的强人,终于接受了现实。

《平凡的世界》田福堂:失势的村支书,为什么还能坦然接受现实

​04 顺势而为是一种智慧

小米创始人雷军曾经说过:“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情,其实本质上不在于你多强,而是你要顺势而为,于万仞之上推千钧之石。”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万物生”。如同地球的自转和太阳东升西落一般,世道的发展都是遵循着固有的规律运转着;虽然规律不可更改,潮流不可逆转,但正所谓“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可以遵循规律、顺应规律、把握规律,而不能逆势而为,不到黄河心不死,甚至撞了南墙也不肯回头,那我们将会错失更多的机会,或者被时代远远的抛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