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元璋那些事 和荊州有半毛錢關係嗎?不止,有兩毛錢關係

乞丐皇帝朱元璋,歷經劫難,終於當上了皇帝。估計是因為小時候太窮,為了兒子,為了朱家子孫今後的幸福,而操碎了心。不僅將他的26個兒子個個封王,甚至兒子的兒子也加封,讓他的後世子孫萬代都有工資可拿。

那麼朱元璋跟荊州到底有什麼關係呢?其實他本人和這裡沒有半毛錢關係,主要是他的兒子。

荊州自古以來就是水鄉平原、富庶繁華地。朱元璋26個兒子,其中荊州就前後封了兩個,他與荊州就有了“兩毛錢”關係。

下面就帶大家看看,封在荊州的兩個王,後來到底幸福嗎?

一、湘獻王

明朝朱元璋那些事 和荊州有半毛錢關係嗎?不止,有兩毛錢關係

湘獻王墓石碑

湘獻王朱柏,朱元璋第十二子。洪武十一年被封為湘王,直至洪武十八年才正式就藩於荊州。這幾十年的時光本來也算安穩,因為那時候的朱柏不過是十幾歲的孩童,每日讀書習武,日子過得倒也逍遙,畢竟“老子”還在罩著呢?

朱元璋時候,形勢急轉。建文帝登基的第一年,就有人告發朱柏謀反,他的侄子朱允炆遂命其回京詢問,即南京。從荊州到南京,那個年代,估計要走上幾個月了吧!

可朱柏,因擔心過甚,和妻子自焚而死,時年二十九歲,連子嗣都沒有。

朱柏到底是造了什麼反呢?

明朝朱元璋那些事 和荊州有半毛錢關係嗎?不止,有兩毛錢關係

朱柏就是因為這座建築,而自焚

湘獻王朱柏因修建王宮,使用盤龍柱,銅瓦金頂,超過了等級標準,而被他人告發有謀反之嫌。

朱柏死後,侄子一看他這個叔叔也沒造了個蠻大反,念及親情。命人在太暉山上建宮,便給王宮改為太暉,並將湘獻王的衣冠葬於太暉觀的西南側。

荊州市西門外現存的太暉觀,就是朱柏所營建的王宮。時過境遷,大部分建築都已不在,唯有那個“使用盤龍柱,銅瓦金頂”的大殿仍保留至今。

清乾隆《江陵縣誌》稱:其時太暉觀設有主體殿閣五座,偏殿、左右殿俱備,規模宏偉,殿宇高大。 殿內雕樑畫棟,熠熠生輝,故有"小金頂"、"賽武當"之稱。

湘獻王墓

明朝朱元璋那些事 和荊州有半毛錢關係嗎?不止,有兩毛錢關係

湘獻王墓地宮

湘獻王畏罪自焚不久即平反昭雪,朱允炆下旨在王宮附近建立衣冠冢。

這就是湘獻王墓,又稱“湘陵”。現今唯存有一馱碑的大石龜,約重10噸。

這座明湘陵已有600年曆史,比北京的明定陵要早220多年。

朱柏生前居住的地方和死後所葬的地方,相距不足百米。這在明朝所有藩王中,是獨一份的。

二、遼簡王

明朝朱元璋那些事 和荊州有半毛錢關係嗎?不止,有兩毛錢關係

八嶺山遼王墓

遼簡王,朱植。是朱元璋等第十四子,因先得封遼東而得名遼王,也因他一生平簡,又稱遼簡王。

建文元年,因湘獻王死,將遼王改封荊州。洪熙元年三月(公元1425年)死於江陵,葬於八嶺山。遼王,因其一身謹慎,謹小慎微。得以善終,享年六十餘歲。

遼王墓位於荊州八嶺山,八嶺山古城龍山,因埋葬楚國曆代國君而得名。

明末時期該墓被盜,珍貴文物損失殆盡。1987荊州對遼王墓進行保護性清理發掘。現存一座高3.5米,長120米的封土堆。

明遼簡王墓為目前我國南方發掘的唯一一座明代藩王墓,被譽為“南方的地下宮殿”。

墓中還發掘出了墓誌銘,上刻“故遼簡王之墓”六個大字,底面上刻有遼簡王的生平。正是他的平凡而又簡單,最終才得以善終吧!


看來,皇帝的兒子不好當啊!是個高危職業。

其實,荊州不僅有遼簡王和湘獻王。後世還有很多和明朝有關的遺存,比如矗立長江之濱四百多年的萬壽寶塔。

還有,延續大明70年國祚的萬曆首輔張居正。

明朝朱元璋那些事 和荊州有半毛錢關係嗎?不止,有兩毛錢關係

明朝那些事,看來跟荊州遠遠不止“兩毛錢”的關係哦!

古老的荊州,歡迎大家來探秘古荊州,解密大明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