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農村人糾結自己只有一畝三分地,又上有老下有小打工出不去怎麼辦?

新疆阿正趣生活


在田地裡雖然不掙錢也掙不到錢,但土地確權己確名下非要種不掙錢要也種應為打點糧食要全家老小添飽肚皮,人的肚子不能去拿土添吧,農民不給國家增加負擔保證了生活中糧食自備。


藍天紅太陽219313798


只要是農村人,對於土地都有特別的感情,這是與生俱來的一種依戀、一種依靠。有那麼一畝三分地,心裡就踏實!

我家當年六口人,分到的承包地不到六畝五分,其實每人一畝三分地都不到。但就這六畝多地,卻是一家人的依靠~只要自己勤勞,可以保一家人衣食無憂。自己家種的糧食,除了交公糧,剩下的足夠一家人填飽肚子還有剩餘,旱地種的棉花賣了也足夠添置每年需要的衣服,只是衣服布料的檔次不是那麼高,大多選擇的都是全棉布料,化纖布料太貴,很少捨得花錢購買。那時的人們也趕時髦,青睞的是化纖布料。儘管這樣,也自認為都可以達到小康生活了!

因為家裡的地不多,不需要那麼多勞動力的投入,加上想改善居住環境,我開始出門打工,而且後來還做出了一些成就,差不多一個星期的收益,就足以頂上家裡土地一年的收益。但我晚上回家,只要時間早,還是會下地幹活。幫著父親收拾穀場更是家常便飯。有時搭空休息,就一定會扛著一把鐵鍬,到田野間查看墒情,聞著田野間農作物,野花與青草混雜的香氣,說不出的愜意放鬆。只到土地被徵用了,我還是喜歡回到老家,在已經被推平的土地上,尋覓當年耕種過的土地的身影。

對於農村裡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一般父母都不會很老,也就五六十歲的樣子,種地雖然沒有年輕人那麼輕鬆,但更加地有韌性和耐力,幹起活來完全不比年輕人差。這樣的情況,小兩口外出打工是沒有問題的,只是苦了留守的孩子。而農村差不多都有這樣的情況。對於特別依戀土地的,願意守著家裡一畝三分地不出門的,完全可以把鄰居的地租過來,除了種糧食,也可以種一些經濟作物。年邁的父母可以搞規模化的土雞土鴨養殖,養雞養鴨並不是很累,網上售賣雞鴨都不需要出門。小兩口平時種地,有空時幫父母,父母有空時也可以幫孩子的忙。雖然收益不一定比得上出門打工,但勝在家人常年守在一起,其樂融融。這樣的情況也是很多農村人所追求的啊。

在農村,只要想幹事,事情也很多。說到底,不論是出門打工,還是在家侍弄那一畝三分地,都要腿勤手勤腦瓜勤。土地上的收成,是從來不會欺騙勤勞的人的。


老牛愛遛彎


我是左手殘疾人,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農民家裡有一畝三分地上有老下有小出不去,不知道你們那種地大戶有沒有僱人幹活的習慣,你像我們這邊種地大戶一般都僱人除草,澆地等等,也可以幾個人成立一個勞務隊,跟著那些蔬菜代收人員打工,比如裝車,砍白菜,出土豆等,謝謝採納!


左手殘疾


這個問題我每年都在糾結,你想在老家可家裡不同意,特別是自己的老婆,出去打工呢父母是很不原意的但又沒有辦法,只有他們孤獨在老家,難啊!我很多次都決定在農村發展了,可過不了多久又堅持不住了,我好矛盾!大家共同想想!


劉萬兵8


我是新疆阿正,是的這個問題確實存在,很多人務工不在家,有一些出不去,又羨慕而又力不從心,怎麼辦?還有未來的政策,整合土地!因為有一些土地因外出打工都荒廢了。

那麼我現在就告訴大家一個好辦法_移民。

就是現在新疆兵團在招募內地戶籍人員,是一個絕佳的機會,當然是有時間限制的,晚了名額都沒了。

招募過來後,你是擁有職工身份的,也就是可以繳納職工養老保險,當然有補助的,不用擔心老無所依,老無所養,因為有退休金。

另外就是住房安排,以及還會給你分幾十畝土地。

孩子,家人,可以一起轉過來戶籍,這樣就不用擔心家人,至於孩子就學方面大可放心,這邊的建設遠遠超過你們的想像。也可以先過來考察。

這邊的土地也是不收取任何費用,也就是你種的任何作物收成,你自己擁有,住房會給你安排,至於什麼房子,每個團場不一樣,如果你想買樓房,那麼也有幾萬的補助。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報名,有條件但是不高,男18至40歲,女18至35歲,學歷初中以上!如果有高學歷可能會安排事業性單位。

總之條件優越,可以瞭解一下,我也是兵團人隨著家人移民而來!所以大可放心,看一下這邊發展的圖片配圖是真實阿克蘇一師團部景象。






新疆阿正趣生活


首先,家裡的地怎麼辦?一方面,現在農村正在實行土地流轉,你可以土地流轉出去,每年領補貼,自己可以去做點生意。另一方面,如果你一定要在土地上發財,可以去學點技術,包括家禽和果樹養殖。從技術含量低的做起,在我們陝南這邊種柑橘和大櫻桃銷量不錯。

其次是父母養老。現在農村已經開始普及社會養老了。每年交250元左右,60歲以後可以每年領錢。另外,農村父母一般比較能幹,60歲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活,給他們找一點簡單的活,讓他們活的更有尊嚴。

現在很多人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的中流砥柱。沒人保護你,你可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作為一個農村人,關健的一點就是必須能幹,用農村人形容牲口的話來說就是“能踢能咬”,這樣才能受歡迎,顧一家人。中國有句古話叫“四十而不惑”,不惑是什麼?就是不迷茫,有方向,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多了些實際,少了些幻想,把全都精力放在家庭經濟,家庭未來,子女的成長,老人的健康上。任重而又道遠,是條充滿艱辛的路。

至於究竟做什麼?我以為沒有固定的套路,各人結合自己的情況,走實是求是的道路。我的看法是①要把地種好。農民的優勢在農田上,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一家人的生活均來自土地。在土地資源不多的情況下,全家的口糧,蔬菜均可以就地解決。②尋找生財的途徑,把全家吃穿用度的花費賺回來。過去講“無農業不穩,無副業不富”,現在還是這樣的。如果自己承包經營的土地不多或只是口糧田的話。每年用於農田上的時間是很少的。所以,應用這些時間儘可能來做一些其它工作。

比如,做個小生意。販賣農產品:水果,蔬菜。這也是產銷一體了,做的好是可以專業化的。開個生活超市:優點是守家在地,家人都可以用上,收入不菲,也很穩定,缺點是需要部分資金投入。掌握點技術:水電、室內裝修、建築無論哪一種技術都有市場,而且工資不菲。當然,目前建築市場的瓦工,水泥工,木工,水暖工也都很搶手,但這一類工作需要身強力壯才能抗下活來。但一定要有眼光,朝前看,有發展。不能光靠拼體力,因為隨著年齡的增加,體力的優勢是在減退的。假如你是個肯動腦筋,頭腦靈活的人,相信還有更多更好的發展空間。


留香仙居


在很多人口密集的農村,人多地少的現象十分突出,不管是種植什麼經濟作物,由於土地面積的限制,即便收益再高,由於土地過少,也達不到理想的經濟收益,想要出門打工,但家裡兄弟姐妹過少,只能待在家裡照顧老人,其實這樣的情況還是有些辦法的。

選擇一個項目搞養殖

  • 儘管農村大多數人還是以種植行業為主,而且都是傳統種植行業,主要的經濟作物都是糧食,養殖只是一種副業,比如養豬,有的人養來過年殺年豬吃,也有一些人家中只養幾頭豬,勉強增加一點經濟收入,但是農民未必就全部要靠種地來增收致富,我們可以搞養殖行業。
  • 在比較常見的養殖項目當中,養雞可以養跑山雞,也就是說在一些果園或者房前屋後的山上,養豬也可以搞一些優良品種放養,這樣做的好處都是肉質比較好,而且現在也比較流行,比如跑山雞,一般價格要比普通的雞高很多,在2019年,養豬的很多都賺錢,不過養豬價格幅度很大,風險有一點高,養牛也是一個不錯的項目,價格浮動小一點。

養殖行業項目很多,如果是特種養殖,一定要找準項目,有些特種養殖其實是炒起來的,很多人只是賣種賺錢,在宣講方面有誇張的成分,咱們不要輕易去引種或加盟,農民本身收入就不高,好不容易攢一點錢,如果上當受騙損失就大了,可以找一些比較可靠的傳統養殖項目,但是品種方面可以選擇優良品種,穩紮穩打,等到賺錢了,有空餘的錢再去做其他的。

撿村民的閒置土地種

  • 在南方和北方,很多方面其實都有一定的差異,除了生活習俗還有天氣環境等各方面以外,有一種情況可能大家也想不到,大家都知道,現在農村有大量的閒置土地,沒人跟蹤甚至荒草,在北方很多地方,如果要種別人的閒置土地,是要給錢的,在我們南方,比如四川,我的老家,種別人的閒置土地是不要錢的,而且送給別人種,別人還未必想種。
  • 所以如果感覺自己的地少可以種植別人家現在不想種的地,比如我的老家,為什麼有些農民願意把地送出,因為如果不一年不中土地就會荒草,很多農民雖然現在在外面有一些比較高的收益,但是他們還是想年老的時候回家種地,所以害怕荒草,與其說是送給別人種地,不如說讓別人幫自己管理,讓土地不長草。而且南方很多地方不是平原,地理條件不如北方,所以閒置土地一般主人都不收錢的,即便在北方要收錢,應該也不多,完全可以種植別人的土地。

咱們不管是免費還是給錢種植別人的土地,大家都需要注意,咱們不要做傳統的種植項目了,種糧賺不了多少錢,即便要搞種植,也應該種植一些經濟作物,比如果樹,食用菌。或者種植和養殖相結合,比如水稻田裡面養鴨子,水稻田裡養魚,果園裡面養雞。

妻子留守丈夫出門打工

  • 在廣大農村,妻子留守在家照顧孩子和老人,丈夫出門打工仍然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生活方式,特別是家裡面的小學生和幼兒園學生,現在在很多地方,為了防止出現什麼意外的事情,都需要家長接送,所以即便老人不需要照顧家長,夫妻當中也得留一個人在老家接送孩子。
  • 如果家中兄弟姐妹不多,不管家裡面還有沒有小學生需要接送,都可以留老婆在家裡面照顧老人,自己出門打工賺錢,當然打工未必要出遠門,現在農村也有很多地方在建房,完全可以在周圍建築工地做小工或者大工,白天賺錢,晚上還可以照顧家裡面,天天住在家裡面,家長有什麼事情也比較方便,隨時可以應付突發情況,又不會和老婆分隔兩地。

家中有留守婦女夫妻分居兩地,雖然是一種常態,而且是很多人的選擇,但是分居兩地有一點不好的地方,就是夫妻感情容易出現問題,如果出門在外,要經常多和家裡面聯繫,多和妻子保持溝通,夫妻雙方要相互理解,實在不行,其實也可以換一種方式,比如家中的孩子已經出門讀大學了,不用回家,那麼我們可以嘗試把父母接到外地,一邊打工或者做生意,一邊照顧老人。


山下有朵雞肉菌


只要你在農村。不管地多少。可以種地養殖。不要愛人家的地多。人家的地都是祖租輩輩辛辛苦苦。有開開墾荒地。,有封地封來的。在農村,我42年。地裡投資了20多萬。現在國家土地不較變動。土地是集體的。是國家的。只有小調整。不可能打亂重分。你也不要期盼。在想分別人的地。現在你只有種自己那點地搞個養殖就可以了。也不要出打工。在你們當地辦點貸款。種地養殖挺好的。牛羊豬都可以。謝謝大家點亮。不要評論罵人啊!


賀軍亮妙君定華


我就是這樣的人,上有八十多歲老母,下有兒子已到結婚年齡。自己在家掙不到幾個錢,種田根本不掙錢。可現在天價彩禮,要車要房,壓的我們都喘不過氣。五十多歲的人了,沒有技術,沒有文憑。想出去掙錢,一來找不到門路,二來家裡老人還得照顧,非常糾結。


歲月如歌7410


在農村大部分年輕人都在外打工,根本不存在糾結問題!問題是工種不同,工資高低等。但糾結的是同樣的工作都有工資不同,所以他她就會找工資高的廠家。但有些廠家工資高人員有限,萬一沒有找到合適的廠,也不可能回農村種地。他也會隨便找個工資低點的廠,做一年算一年下年可繼續找,只要有哪方面技術不愁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工作的都是年紀比較多的,比如,像農村六七十歲的廠家不會招聘的,他也不會要年紀大的,萬一身體出現問題廠方承擔不起!所以年紀多的乾脆在家種幾畝地,夠自己一家人吃就可以了,掙錢還是靠兒女,在農村年紀大的沒有什麼糾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