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工資被平均你有什麼看法?

李飛


今天剛剛看到一篇關於全國平均工資水平的文章,現在就看到有這種問題了,網絡傳播的速度就是快啊。

我們都知道,計算平均工資是為了統計各個地區,甚至是國家的“整體”生活水平程度。仔細想想,不論是國家還是地區,好像也只有平均的算法才比較合適。

我們先來看看為什麼要用平均的方法來計算工資,我們可以這樣來細分一下:

1.由於地理位置和各方面的因素,省與省之間的收入標準會不一樣。

2.每個省內所包含的市與市之間工資水平的標準也會不一樣。

3.每個市所包含的縣與縣之間也會不一樣。

以上三個區域大多屬於城市。如果算上農村,又可以再細分:

4.每個縣所包含的鄉鎮之間也會不一樣。

5.每個鄉鎮所包含的大隊之間也會不一樣。

6.每個大隊所包含的每個村之間也會不一樣。

如上所列,這些都是區域的細分。可這還不夠細。

我們要知道,每個區域裡都有各種各樣的行業,而行業與行業的工資也是不一樣的。就算是在同一個行業中,每個人的工資標準都會不一樣。

所以,得出的結論是:工資和收入沒有統一的標準。既然沒有統一的標準,個人之間的收入差異又比較大,那麼就必然要平均計算了。

說到看法,這個就要自己去體會了。我以前的工資水平大概在每月一萬左右,應該是超過國家的平均工資的。由於換了工作單位,現在每月也就5000左右,也不知道有沒有拖後腿.....


三好尹先生


凡是有平均數字的,都不是準確的。

假如A賺五塊錢,B賺十塊錢,A和B工資一平均就是,每個人都賺7塊5毛錢,那問題來了,那麼A多出來的兩塊多錢,誰來給補上呢?A本來就沒有賺這些錢,可是還要“背黑鍋”,這不是笑話嗎?

做人做事一定要實事求是,吃飯可以AA制,但是收入不能AA制。


春天來了7270


對於工資被平均,可能是出於國家某些方面工作的實際需要,可以理解。不過在被平均數的後邊應加個括號或備註。順便說明一下平均線以上的人佔有多少百分比,平均線以下的人佔多少百分比,最高多少,最低多少。這樣老百姓也就可以更直觀地瞭解實際情況了,同時可能也就沒有多少人再去議論了。


無名的小草208507432


先來看張圖,廈門的平均工資圖

我們肯定都是被平均進去的,但是我已經無所謂了,跟我實際影響幾乎沒有。

我認識的許多工人,其實一個月能拿4-5千的,早上8點到晚上8點。加班多點的話,6千也是可以的。

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別看我們做互聯網點好像就不是工人,其實我們有時候比工人還工人。

加班沒有加班費,也是早出晚歸。

而且事實上,工資也沒有那麼高。程序員除外,程序員工資起步就高很多,其他的崗位,比如行政,客服,運營,工資都不高,但是廈門不缺人,所以公司一般也不會提高工資

另外,不要以為坐在辦公室裡面就不累,比工廠的人際關係還混亂。心累啊。

今日話題—— 你有多久沒加薪了?


PPT精選


哈爾濱平均工資水平一發布,我頓時“哀嚎”,對不起哈爾濱人們,我又拖了哈爾濱後腿。還有更多人感嘆,何止是拖後腿啊,褲子都要讓我拽下來了。

先來看一組數據。

怎麼樣,看完之後大家是不是跟我有了一樣的感覺?自己又成了拖後腿的吧?為什麼我們的工資總是“被平均”呢?

平均工資指的是報告期內工資總額 / 報告期平均人數,工資總額是指本單位在報告期內 ( 季度或年度 ) 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就業人員的勞動報酬總額,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工資總額還是稅前工資,包括單位從個人工資中直接為其代扣或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金、住房公積金等個人應繳納部分。由於工資分佈是典型的偏態分佈,即少數人工資水平較高,多數人工資水平較低,所以多數人的工資水平會低於平均工資。平均工資的數據,會被高收入群體拉高,這就造成一部分人的薪資收入低於這一水平,這也是一個正常現象。


新晚報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想來談談自己的看法,咱們今天不說社會平均工資,只說企業內部的平均工資!

答主供職於一家大型製造業央企,我們這類企業是實行工資總額制度,也就是說,每年的工資總額是一定的,根據上年的收入,產值,利潤加上每年的增長率會提前計算出一個數值,你的工資總額上限不可以超出,但是可以少發點,也就是說,每年年初,今年的員工平均工資基本已經確定,只要公司能完成經營指標,工資總額就確定了!



以上是對於央企工資的一個大體介紹,以我們公司來說,2018年的人均工資是9.8萬,也就是稅前工資是9.8萬,到手理論上會有8萬多!但是,關鍵來了,公司有十幾位年薪五六十萬的公司領導,一百多位年薪三四十萬的中層領導,n多位年薪20萬左右的主管領導,那我們普通員工的工資就很尷尬了,基本上領導會佔道工資總額的30%,而他們的人數只有總人數的8左右,那麼我們的工資赤裸裸的被平均了,你能拿到平均數,說明你是高工資了!

所以,以平均工資來討論普通員工收入的完全是耍流氓,我們普通職員實際平均工資能達到80%就算不錯了,所以平均工資這個概念純屬偽概念!

以上就是我的瞭解,謝謝,希望採納!


濤哥說錢


工資被平均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第一,各地方統計的工資是應發工資,在收集數據時侷限於一定的範圍,計算出來當地社平工資的一項主要作用是計算退休養老金,所以往往顯得偏高一些。社平工資一般在每年六月份左右由政府部門正式發佈。

有的網上渠道發佈的數據並非社平工資,而是人力資源市場發佈的招聘工資,具有較大的水分。

第二,社平工資是算數平均值,由於普遍的統計規律是“二八比例”,所以算數平均值一般高於中位數的數值。這就是大家常說的,被馬雲、馬化騰一平均,全國就多了上千個億萬富翁。

這個現象可以描述為,百分之二十的人遠遠超過社平工資,而百分之八十的人低於社平工資。20/80這個比例數可能不太準,也可能是30/70,但絕對不會是50/50。


備註:此圖來源於網絡,並非官方權威發佈的社平工資,是人力資源市場發佈的招聘工資的可能性比較大,請各位不要誤讀信息。


顏開文


工資確實被嚴重平均了,以後中國工資取中位數就行了,50%達到中位數或以上,50%低於中位數。這個還比較實際些。中國的各個地區發展情況不同,收入也不同,取了中位數後,我們才知道有多少貧困者需要救濟,需要政府的關愛,我們不需要平均數,這就是一種假大空,群眾不滿意。窮者更窮,富者更富。取了中位數後,國家就可以全面制定收入到多少可以上稅。收入越高,上繳的個稅相應就高。把上繳的稅收的一部分用於改善窮人的救濟,我相信,可能比現在更好一些,窮人是真正切切的弱勢群體,關愛它們是政府的一項職責。工資不是現在才被平均,己有些年頭了,祝願被平均工資了的難兄難弟們早日脫貧,過上好點的生活。


7682849907825


平均工資叫人入不敷出,越幹越窮,工人農民不計勞動強度,不計勞動報酬,結局顧個肚圓,一年到頭一拍肚大,一肚青菜屎。全國工農收入比不上一個精英,幾千億對幾千塊,現實。


手機用戶6091869474


工資被平均後面隱藏著許多問題。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82461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9579元,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8380元。這個數據後面隱藏著以下信息:

一、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很大。2018年,韓國工薪階層平均年薪約22萬人民幣,美國1.37億全職僱員年平均工資43萬人民幣。

二、體制內和體制外差距大。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僅為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60%,為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72%,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主要是公務員和財政承擔工資人員,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主要是國有企業人員。體制內人員職業穩定,福利待遇好,工作環境好,收入相對高。所以大家拚命考公務員,鑽頭進壟斷國企。

三、地區差距大。北上廣深等發達省份平均工資高,邊遠落後地區平均工資低。北京2018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平均工資分別是山西的2.21倍和2.23倍。

四、行業差距大。從全國來看年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科研和技術服務業。最低的三個行業分別是農、林、牧、漁業;住宿和餐飲業;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五、中層以上管理人員與普通員工差距大。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平均工資145125元,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平均工資最低40305元。最高和最低相比相差2.6倍

以上信息告訴你:

1、"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

2、"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

3、"寧在大城市哭,不在小城市笑"

4、"寧作雞頭,不作鳳尾"

5、"不娶老婆,也要當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