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涉及资金的问题,投拓、项目总、财税人必须弄懂

这些涉及资金的问题,投拓、项目总、财税人必须弄懂

近年来,土地价格普遍越来越高。没有充足的资金,拿不到地;地价太高,开发运营也很难赚到钱。这是当前很多的房地产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地产项目的投资方面,更多的开发商都露出了谨慎的态度,为了尽可能降低拿项目失误的可能,万科、恒大、保利等等房地产企业都对房地产项目的投资测算分析重视有加。毕竟在行情紧缩的当下,只有盈利才能不断的增加资金储备,良性循环,扩大经营规模,增强风险对抗能力。


当前房地产项目的投资测算,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类是开发销售类的项目测算。开发销售是目前最常见的,也是最主流的一种运作方式。开发商建造好物业,然后一次性卖掉,回笼资金。


第二类是持有运营。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的办公楼和商场,通过长期收取租金的方式来获利。


第三类就是目前比较多的城市更新类。城市更新主要是像有些城市现在的一些房屋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可能功能和外观已经跟现在的城市不匹配, 所以对于这样的项目需要进行一些更新改造,以全新的城市功能替代原来的功能,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


高负债下,偿付危机凸显

虽然目前地产行业现状不太乐观的行业发展背景下,但TOP100房企的资产蛋糕仍在不断做大,马太效应凸显,去年坐拥万亿规模的房企便已达到4家,今年上半年,恒大的资产总额更是突破了两万亿。


随着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拼规模使得房企的整体负债规模持续增加。上半年,房企有息负债规模达到6.61万亿元,与2018年末相比上涨10.45%。


高负债一直是房地产行业的一大特点,高杠杆虽然可以加大经济效益,但若负债比率过高,特别是出现人民币汇率破7这种情况,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将受到很大考验。企业长期亏损或出现一次性巨亏,企业的偿债风险和再融资风险都会加大,当企业无法找到资金来弥补亏损、维持运转时就会出现资金链断裂。


这些涉及资金的问题,投拓、项目总、财税人必须弄懂


同样,在购入项目时,如果尽职调查不合格,未来可能承担的风险就会很大,这不仅不是一个理性的投资行为,而是一个赌博的心态。财务尽调一般是对整个收购对象的市场状况、市场前景的调查分析,以及对并购对象的组织机构或诉讼事项、潜在法律风险调查,包括对被并购方的内部控制、负债、关联交易、财务前景等。通过调查核实的问题,可以据此判断是否选择继续谈判,还是停止投资,规避投资未来可能产生的损失。


你做的预算,为什么和结果差太远?

又是一年房企预算季。每年的这个时候,各家房企纷纷开始编制明年的预算,制定明年的发展目标。而对于地产公司的财务部门来说,比月结、关账、加班更痛苦的,恐怕就是年度预算了。


好不容易定好的预算,执行过程中又有五花八门的幺蛾子打乱,最终进行年度结算时,发现离预算早已十万八千里。这其中,也存在一些在实施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预算的正确认识


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时,重点考虑怎样降低成本费用,而缺乏价值管理和系统管理观念。企业负责人往往在财务管理时,将预算和计划相混淆,使其成为财务报表。其它部门很少直接参与预算编制工作,往往只对财务部门提交的结果进行确认,预算往往缺乏可操作性。


2、预算管理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相脱节


很多房地产企业通过对以往的经营情况和上一年度指标值,来决定下一年度预算指标,缺乏对企业下一年度的生产经营状况的慎重分析。当企业外部环境、发展速度、业务范围等因素发生较大的变化时,这种预算指标就会缺乏客观性。


3、缺乏预算的执行和监控


有些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预算管理往往只停留在预算指标的下达,预算的编制和汇总上,而不注重对预算的执行和监控。有些企业虽然对预算的编制很重视,专门成立了预算职能部门进行预算编制,但预算职能部门对预算的执行和监督很少参与。房地产开发企业对预算的执行和监督重视不够,企业的管理制度跟不上企业的经营活动。


4、缺乏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存在考核和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成为企业预算管理目标无法实现的主要问题。在预算执行中,没有签定预算指标经济责任合同,没有建立完善的预算奖惩制度。另外,考核结果缺乏激励机制,没有建立配套的预算考核制度,各级管理者重视不够,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

这些涉及资金的问题,投拓、项目总、财税人必须弄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