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恩重难报,所以杀了恩人”说起,论中华文化中的“伏藏”思想

《醒世恒言》里曾经讲过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故事:一对夫妇,因为受到大恩人的救命之恩。多年之后,偶遇恩人,想报恩。思来想去,恩重如山,不知道如何报偿,十分痛苦。于是夫妻密谋杀死恩人,这样这笔大恩就一笔勾销,他们再也不用受“我欠别人恩情”的折磨了……

从“恩重难报,所以杀了恩人”说起,论中华文化中的“伏藏”思想

常言道:“斗米养恩,担米养仇”,善良的人总是伸出手去拉苦难中的人。但反过来,被帮了一把的人,并不都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某甲的亲戚欠了网贷,利滚利还不上。某甲想想,这是亲人咱能帮就帮,结果亲戚为了回本后面又借了新贷……于是又借钱给亲戚。借了三次后,亲戚的债窟窿滚的比以前还大了,却并没有收手。于是某甲寻思,这不能再借了,都给霍霍掉了啊,啥时候能还上?于是拒绝了亲戚。结果亲戚大怒,认为某甲有钱,见死不救。一番争吵之后的某日,亲戚趁着某甲外出家里没人,入室盗窃,把家里的现金和值钱的东西洗劫一空……


从“恩重难报,所以杀了恩人”说起,论中华文化中的“伏藏”思想

我相信,上面这个故事,很多人会有共鸣。也许情节稍微不同,但这种恩将仇报的事情,必定不鲜见。除了感叹和愤慨,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今天,笔者将剖析这类故事背后的深刻哲学原理,看透它的本质,从而学会用智慧武装自己,避免愚善的悲剧。

不可不知的“伏藏”

道家的《阴符经》里有几句很意味深长的句子: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天之无恩而大恩生

笔者所说的“伏藏”概念,就是来自于这里。

什么是伏藏?简单的说,<strong>伏藏就是<strong>表面看着是统一,而下面蕴藏着矛盾。而这个蕴藏的矛盾将会潜伏,直到触发它的诱因出现,潜伏的矛盾的另一面就会浮出水面,吞噬掉原有的一面,偷天换日,鹊巢鸠占。

说个好玩的,大家知道大米为什么会生虫子吗?相信许多人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明明大米是密封在袋子或盒子里的,可是很久后打开,扑啦啦的飞出一堆带翅膀的,底下还爬着一群扭着身体的……

其实,当你买来大米的时候,虫子的卵早就藏在米粒中了,只是肉眼看不出来,这便是伏藏。

当季节、气候、温度、湿度到达虫卵发育的时机,虫子便破卵而出……这就是上面说的“祸发必克……时动必溃”。

下雨天,路上一夜之间冒出来的蜗牛们,原理也是如此。

从“恩重难报,所以杀了恩人”说起,论中华文化中的“伏藏”思想


为什么会有伏藏?

佛家的《楞严经》点出了伏藏的起因:

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怎么解释这句话?佛家把事物的源头比作下种子,如果你的种子是有问题的,那么播种的时候也许看的不是很明白,但是等种子发芽长成庄稼了,要结果子,所有的缺陷都将暴露,也许果子畸形了,也许果子营养不良,也许果子有病虫害……源头不真,那么就无法永恒,所以“轮转”。轮转是变化的意思,也就是前面说的伏藏的那一面变出来,把本来的那一面给吃掉了。

从“恩重难报,所以杀了恩人”说起,论中华文化中的“伏藏”思想

再讲一个热恋的故事。

有个女孩,深爱他的男朋友。为他洗衣做饭,给他买房买车,也将自己宝贵的少女身体献给了男友。只因为有一次,女孩和男朋友一起在街上,男孩遇到了女性友人,夸了句“你又变漂亮了”,后来发生的事情是灾难。女孩嫉恨不已,因爱生恨。拿汽油泼了男友,男友因此毁容。

这样的故事,令人唏嘘。背后透射出的就是“伏藏”。

爱和欲是有区别的,爱是无所求的奉献,而欲是自我的占有。这就应了上面的“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这个女孩对男孩的感情是有问题的,尽管洗衣做饭、买房买车,一般人会误以为这是爱。但“爱”论的是心真不真,而不仅仅是做了什么。终于,一句称赞的话,彻底触发了“机”,女孩心底潜伏的占有和控制浮上水面,吞噬掉她的温柔和付出……

从“恩重难报,所以杀了恩人”说起,论中华文化中的“伏藏”思想

如何对待伏藏?

儒家的《易经》说了一句非常深刻的警句:

上九,亢龙有悔。

有人一拍桌子,说老大你这是要发降龙十八掌么?

不是不是!小弟不敢。继续说段子……

大家知道么,古代的皇帝为啥叫“九五之尊”?因为八卦之中的乾卦代表崇高,而如果把乾卦理解成一个六层楼的话,皇帝说:“我要住五楼”。为啥不住六楼呢?聪明的你肯定知道,六楼是顶楼啊,夏天最晒,冬天最冷,下雨漏水的也是顶楼。真是高处不胜寒……

从“恩重难报,所以杀了恩人”说起,论中华文化中的“伏藏”思想

再说个有趣的。大家知道为什么高压锅上有个泄压阀么?电饭锅上也有个小圆孔呢。

因为,如果没有泄压阀,高压锅会因为压力一直升高,最后因为压力太高而爆炸。电饭锅如果没有小圆孔,蒸汽会把盖子顶起来,蒸汽一下子从四面八方散掉,饭也煮不熟了……

是不是明白为啥皇帝要“住五楼”了,因为皇帝头顶上也有个看不见的“泄压阀”,九五之尊就是提醒皇帝:你的地位已经是天下最高的了,因此要学会给自己放一放气,学会谦卑,学会慈悲,要爱民如子,要包容耿直的臣子。不过呢,自古真正把九五之尊四个字听懂的少,能实践的更少,所以很多都像被堵塞了泄压阀的高压锅一样炸掉了,留下千古唏嘘……

所以,我们不可不重视“伏藏”,要学会判断真伪,判断时机;当为则为,当断则断,当止则止。

从“恩重难报,所以杀了恩人”说起,论中华文化中的“伏藏”思想

运用伏藏的五个方法

到这里,我们再次进一步定义伏藏的概念:

<strong>伏藏,就是矛盾的相互转化。

知道了这一点,笔者总结出运用伏藏,使它不为害,反而为我们服务的五个方法:

方法一:用其极

当事情不是我们需要的样子,而我们想让伏藏向反面转化,就要“<strong>用其极”。

举个例子,当我们要教孩子游泳,可是孩子很多年都害怕水,根本不敢靠近,下水必戴着游泳圈。这是无法学会游泳的。此刻,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在确保自己在孩子周围,能够给予及时的保护的前提下,让孩子扔掉游泳圈去水里扑腾。孩子在害怕和惊慌中扑腾,呛过几次水之后,终于学会了游泳。

当一个人学会了游泳,这一生都不会再害怕水。一得永得。

从“恩重难报,所以杀了恩人”说起,论中华文化中的“伏藏”思想

大家可以想想,我们学骑车,学游泳,乃至学会第一次牵女孩儿的手,是不是都是这么一个过程?

那些很厉害的人,都懂得“用其极”。为什么有些人敢在几百人的讲台上讲话?为什么有些人就敢辞职去创业?这些人都在心灵的层面敢于扔掉救生圈,跳下水。突破“我不行、我不能”的幻觉,经历了“呛水”的痛苦之后学会了游泳,从此“海阔任鱼跃”……

这其实也是道家老子所说的:

反者道之动——《道德经》

也是儒家曾子所讲的: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礼记·大学》

方法二:防其极

当我们不希望事情向反面转化,就要“<strong>防其极”。

这其实就是前面讲过的高压锅和九五之尊的原理。我们换个更生动的例子来说明。

说说借钱这事。这个世界,借钱的事很多,结局不外乎两种:报恩的,和成仇的。

知名的婚恋交友网站——世纪佳缘。她的创始人缘龚海燕创业时,找不到投资。结果有个叫“渔夫”的网友直接要了她的银行卡号,给她打了8万块。许多年后,世纪佳缘上市了,龚海燕千寻万寻,找到了当年的网友渔夫。这个渔夫都已经忘了借钱这事。但龚海燕没忘,她不但请渔夫一起去纳斯达克敲钟上市,还把这8万块借款,按原始股计算,变成了8000万还给了渔夫。


从“恩重难报,所以杀了恩人”说起,论中华文化中的“伏藏”思想

世纪佳缘创始人 龚海燕

这个是新闻上登载的,是不是完全属实,我们不得而知。重要的是,类似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事情是存在于世界上的。

而相反,借了钱,人跑了,手机停机。甚至如本文开头,恩将仇报把恩人给偷了的事情则更是不少的。

由此,我们要学会“防其极”。如何防?有句话叫:

势不加君子,德不与小人

还有一句叫:

救急不救懒

来借钱的人,如果是善良的、勤奋的,这就是君子,那么就是有德之人,就是君子。那么可以视情况考虑借钱给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如果发展好了,必然会知恩图报。即便发展不起来,那么至少心里也是感恩的,而不会“恩将仇报”。

来借钱的人,如果是不怎么善良的,又懒惰,甚至有不良嗜好,如黄赌毒和铺张浪费,或者智慧能力不足,又贪心很大想要创业的。这一类则可归为小人。那么必须慎重借钱。要么不借,要么非常清晰的设立借的底线,即便借出了,也绝对不要思念回报感恩。在借钱的那一刻必须有“借钱不还”的心态,否则你会非常痛苦。而万万不能的就是像文章开头那样,没有原则的滥用同情,最后招致恶果。


从“恩重难报,所以杀了恩人”说起,论中华文化中的“伏藏”思想

原理很简单,大家都学会小学数学。

你借钱的行为是“<strong>正”,君子的品德也是“<strong>正”,那么你借钱给君子就是“<strong>正正得正”。

你借钱的行为是“<strong>正”,小人的品德是“<strong>负”,那么你借钱给君子就是“<strong>正负得负”。

你不借钱的行为是“<strong>负”,小人的品德是“<strong>负”,那么最后结果是“<strong>负负得正”。

所以,为了<strong>正面的结果,我们不可不搞清楚伏藏的原理,学会“<strong>防其极(负)”,那么就能待人处事有个好结果。

这其实是道家老子所说的: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道德经》

方法三:待其机

当事情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想让它向反面发展,可是很难怎么办?这就要“<strong>待其机”。

如果你冬天卖空调,夏天卖火炉,一定没戏,这叫失了“<strong>天时”;如果你去寺庙卖飘柔,去迪拜卖石油,一定做不成这生意。这叫失了“<strong>地利”;你在穷亲戚前显摆,在丧礼上讲笑话,一定是被人厌恶的。这叫失了“<strong>人和”。天时、地利、人和,统称为“<strong>机”,现代人常常称作“<strong>时机”。

从“恩重难报,所以杀了恩人”说起,论中华文化中的“伏藏”思想

我朋友的父亲有“三高”,但是喜欢吃肉喝酒。我朋友平时总劝说他父亲别吃太多肉喝太多酒。老爷子听的窝火,越说越要对着干,吃喝的更厉害。直到有一天,隔壁老王头脑梗塞了,抢救之后留下了后遗症,不能正常说话,走路也是趔趄的,每天在院子里拄着拐杖晃着走路。朋友的父亲亲眼目睹身边人的惨状,这才开始收敛。正在这个时机,朋友给父亲买上了无糖的蛋白粉,做好吃的素菜,用养生的老黄酒换掉高度白酒,父亲慢慢的适应上了新的饮食习惯。这就是“<strong>待其机”的运用。人总是很难因为道理而改边,只有感受到疼痛的逼近,才愿意改变。抓住新旧转变之间的机,施加影响力,可以增大成功的概率。

这也是道家《阴符经》所说的: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

方法四:两极并用

当我们要促进事情成长,也就是量变的时候,要运用“<strong>两极并用

”。

比如教育孩子,母亲代表慈爱,父亲代表原则。如果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爱,只有训斥,长大容易冷酷孤僻。如果孩子成长过程中少了原则,只有溺爱,那么长大就容易懒惰不思进取。爱和原则都不可缺少,同时也都不可以过度。

有些精英教育孩子,从小用利益激发孩子,做到要求就可以换取利益,做不到就什么也没有。很早就给孩子种下了“这个世界一切都是交换,人和人之间不存在无条件的爱”的错觉。长大了容易变成冷酷无情的利益交换者。

从“恩重难报,所以杀了恩人”说起,论中华文化中的“伏藏”思想

有些父母从小溺爱孩子,什么都替孩子安排好了,什么都伺候到嘴边。孩子一直在家里作威作福,是小皇帝。直到进入社会后,把外人也当臣子,等着被伺候,却遭遇打脸的挫败。从此怀疑人生,怨天怨地,一滩烂泥,一蹶不振……

正缺的教育之道,应当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但同时也要教育他做事的原则。这样,孩子从小知道世界上永远存在一个对他无条件接纳的地方,那么他会扩展这种无条件的爱,把爱给到更多的人。从小知道做事情有是非对错,有自己有他人,那么长大之后为人处世就懂得换位思考,也懂得自己要为自己的结果负责。

这就是恩威并施的教育,刚柔并用的教育,运用“<strong>两极并用”,从而避免孩子形成极端人格。

这也是道家的吕洞宾所说的:

镇之以威,抚之以恩,威恩交施,柔刚并用。——《涵三语录》

方法五:无极至极

现在,我们揭示最后一个方法,也是关于伏藏最精华的一条——“<strong>无极至极

”。

《易经》有这么一句:

君子终日乾乾

所谓“乾乾”,就是都是乾。乾代表了一切美好的品质。全是乾,就是纯真、纯善、纯阳。

在自然界的金属中,黄金是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因此也是最昂贵的。古人为什么总说“情比金坚”、“真金不怕火炼”?就是这个道理。

人,总是有顺境和逆境,有好事有坏事。一般人,好的时候就欢乐,坏的时候就痛苦。一生总在喜怒哀乐顺逆之间轮转,无法破除干扰青云直上。

从“恩重难报,所以杀了恩人”说起,论中华文化中的“伏藏”思想

《肖申克的救赎》主角 安迪

而“<strong>无极至极”的内涵就是,无论你遇到任何事情,都甘之如饴。好事的时候开心,坏事来了,也要开心。为什么?因为只有痛苦和失败才能真正教会人东西。所有伟大的人,成功的人,都是从痛苦和挫折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相反,非常多有天赋的人,一开始很闪耀,后来都变成尘土了。“伤仲永”的故事告诉我们,光是聪明是没有用的,太顺利的人会被顺利所打败。

所以,好事当作幸运,坏事当作考验;好人当作恩赐,坏人当作磨炼。这个世界将越来越爱你,也会给你越来越多。伏藏在你命运中的那些不幸终将如烟云散去,而闪耀的金莲将浴火而出。

这也是道家老子所说的: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道德经》

也是佛家六祖慧能所说的: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坛经》

结语

伏藏,真是一个有趣的概念,日月星辰、四季六时,无所不包。伏藏贯穿了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又贯穿了今天我们的生活。理解和运用关于伏藏的理论和方法,可以让我们少很多困惑,多很多幸福。

愿所有人都能“君子乾乾”,学会“涌泉相报”,远离“害生于恩”,每个人都成为主宰自己生活的“九五之尊”。

从“恩重难报,所以杀了恩人”说起,论中华文化中的“伏藏”思想

一锅虽小煮天地,破迷显正立真宗

诸子真言做宝镜,离幻返真赴丹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