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異獸詳解,第十期」與旱災有著不解之緣的肥遺

《山海經 北山經》記載:又北百八十里,曰渾夕之山,無草木,多銅玉。囂水出焉,而西北流注於海。有蛇一首兩身,名曰肥遺,見則其國大旱。

又東三百里,曰彭毗之山,其上無草木,多金玉,其下多水。蚤林之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河。肥水出焉,而南流注於床水,其中多肥遺之蛇。

「中國異獸詳解,第十期」與旱災有著不解之緣的肥遺

根據上述記載在渾夕山和彭毗山附近的河流之中都有一種名為肥遺的生物。這種生物是一種一頭兩身的怪蛇。據說見到它的時候就會遭遇大旱災這種情況。

所謂的一頭兩身即說明肥遺擁有兩個身軀卻只有一個蛇頭。

看到這種情況,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一種名為雙頭蛇的生物。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蛇種,原因在於蛇的基因(控制頭的部分)不穩定,容易發生變異,也就是變異蛇。也就是說可以初步斷定雙頭蛇屬於一卵雙胎,在發育過程中由於受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形成了畸形胎。

「中國異獸詳解,第十期」與旱災有著不解之緣的肥遺

那麼這所謂的肥遺有沒有可能是一種畸形胎呢?

在《山海經》中我們可以看到肥遺乃大旱之兆。也就是說在古人的認知中只要看到這種生物就有可能會出現旱災。

但這裡是否可能有另外一種假設呢,例如正是因為旱災的影響導致某種蛇類的基因發生突變才產生了這種一頭兩身的蛇類。要知道彼時黃河流域還處於亞熱帶氣候之下,蛇類的豐富種類可想而知。

當然了旱災所導致的高溫會對蛇類胚胎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不得而知。不過在我看來任何一種怪異生物的記載都有一定的原因。

「中國異獸詳解,第十期」與旱災有著不解之緣的肥遺

古人的理解欠缺,現實情形的誤解都有可能在他們的筆下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充滿幻想的世界。

要知道在《山海經》中與之同名的還有兩種生物,其中一種是鳥,另外一種也是蛇,不過卻長了另外一幅模樣。

下一期子不語君將為大家介紹一下,另外一種蛇類肥“蟲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