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同一种降压药会不会产生耐药性?需要经常更换吗?

人参的杯具


工作中经常听到病人问我他的降压药吃了很长时间了,需不需要换一种。或者已经擅自做主更换了降压药。那高血压药到底该不该换?多长时间换呢?



换降压药只有在血压控制不好和身体耐受不好的基础上才能换降压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第一,首先就是在服用一段时间的降压药后始终血压为达到理想控制水平。其次就是服用降压药后出现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如依那普利干咳,氨氯地平水肿等。出现这两种不得已的情况下考虑换降压药。

如果在血压控制稳定,又没有不良反应的情况下最好不要更换降压药。血压稳定的情况下换降压药对身体不利在于:

第一,大家都知道要稳定一个血压是要调整用药的量的,同一种药有的需要一颗,有的要两颗才能稳定。在你千方百计才调整好剂量稳定了血压你才换了药物,又需要进一步调整才能稳定血压。

第二,不同的人对药物有不同的敏感性,别人效果好你不一定效果也好。


所以在血压稳定的情况下不建议换药。


余千兰


“这降压药可不能吃,吃了就停不了,吃着吃着还有耐药性!”家长里短之间,常常听到这样的话,有的时候我也不乐意理,有的时候也想上去说道说道,其实,能这样说的人,多半是听不进去我说话的。

高血压是什么病呢? 咱们在这里只说原发性高血压,它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综合症,是心脑血管常见的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损伤心、脑、肾、眼等,后果严重,这类疾病致残致死率高,所以虽然不可怕,但是像基石一样的存在!



这是个治不好的病,确实,吃了药,就要长期吃,药物是要随时依据血压一段时间趋势调整的,比如冬天可能偏高、夏天偏低,药量可能会适当的调整。

但没有这么一说:药吃一段时间就要换!这个不需要,因为如果血压平稳,一个药可以一直吃,他一直没伤你肝肾,以后也不会!

之前我的文章中讲到突然血压低的几个因素,在这里简单赘述一下:心脏疾病影响心脏泵功能、血容量不足、天气变化血压波动、营养不佳身体虚弱等。

耐药性是个什么概念呢? 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对于药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 他其实最多用于抗生素对细菌治疗时,产生耐药菌以至于耐药。

那高血压既不是微生物也不是寄生虫更不是肿瘤,所以其实谈不上耐药性。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觉得自己吃着药有耐药性呢?

人的血压是会波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24小时每一个小时都不一样。人的血压可以因一些因素降低,也必然会因一些因素升高。说白了,药劲儿对于您不够了或大了!或者身体哪里出问题了! 血压也会波动。



原因是什么呢? 季节变化血压波动、休息不好血压波动、过多食盐食糖血压波动……这一系列因素,都可以引起血压升高,但唯独不是耐药的问题。

所以,血压有了问题,先想想最近自己生活情况,再想想药力量,听听医生给你建议,我觉得应该不会有一个医生说:高血压药耐药了!

如果一个药吃得好就不要换了,什么叫好?能控制血压且能保护靶器官!如果一个药控制不好可以把它加成足量也可以加其他的药物。


心血管内科王医生于2018.7.1日编辑。


心血管王医生


高血压药物是不存在所谓的耐药性概念,所以并不需要定期更换药物种类。但是在选择高血压药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些相应的原则,选用最适合患者的药物。

1.个体化原则。个体化原则是选择高血压最核心的环节,因为不同患者最适合的降压药是不同的,有些降压药物虽然能够降低血压,但不能带来更多额外的好处。

比如,糖尿病患者应该优先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也就是普利类和沙坦类的药物。因为这类药物不但能够降低血压,而且有保护肾脏、减少尿蛋白等作用。

2.联合用药方案。对一些血压程度较高或血压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来说,可以考虑选择联合用药方案,而不是单独选择一种药物,因为两种降压药物联合之后,会相应弥补药物的缺点,增加药物的降压强度。

3.选择长效药物。对多数患者来说,尽量选用长效的药物,也就是一天服用一片就可以平稳降低血压的药物。比如常用的硝苯地平,普通的硝苯地平片只能控制3到4个小时的血压,每天需要服用三次以上,而硝苯地平控释片通过特殊的控释技术,延长药效,一天服用一片即可。

总而言之,应该在评价患者病情之后指定最佳的降压方案。一旦服用,不要随意更换。


惠大夫在江湖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它常常由于生活习惯的影响而导致,治疗方法有改善生活习惯以及采取药物的方式,其中降压药就是其中一种药物治疗。至于耐药性的问题来说是不会的,在生活中受到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比如饮食方面、作息不规律以及运动量太大等等会影响药物的效果,但是这不能说成长期服用同一种降压药会产生耐药性。不过会随着药物治疗的时间的增加,耐受性越高,也就是吃降压药的量会越来越多。

在是否需要更换降压药这个问题上,如果目前的降压药对患者来说是适应的,对身体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并且没有不良反应的,这是不需要更换降压药的。因为经常更换降压药的话,身体不容易适应降压药,可能还会引起不良反应,对降压没有效果。不过也是有需要更换的情况:

1.若是服用降压药产生了新的其他病症就需要考虑更换其他降压药。

2.如果服用的降压药导致血压升高,甚至比平时还要高。

总之,任何一种降压药对患者来说是不存在耐药性的,是不会因为长时间服用降压药而降低降压药的功能。更换其他降压药是不能自己随意更换的,需要根据医生的诊治具体来更换。


医联媒体


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达标必不可少的措施,也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高血压是以持续性血压升高为表现的综合征,并不存在所谓的耐药性(耐药性针对的是微生物、寄生虫等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如抗生素耐药性等)。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要个体化,在医生指导下坚持使用,优选长效制制剂,不能随意更换或停药,只要这种药物能有效降低血压、能控制血压长期达标,就无需更换,频繁调药不仅不利于血压控制,也会增加副作用和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在进行降压药物治疗的时候要综合考虑患者病情,根据血压水平、患者年龄、合并症情况等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应以有效剂量开始治疗,但对于年龄偏大(特别是高龄患者)、有心功能不全、体位性低血压等患者建议从小剂量开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需要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同时进行药物治疗,一般情况下对于单纯性高血压(未合并有其他疾病),当血压不超过160/100mmHg时可先不进行药物治疗,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最多进行三个月,如血压仍未达标,则需要使用降压药物。

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首选长效制剂,常用的降压药物有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ACEI类(如卡洛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贝那普利等)、ARB类(如缬沙坦、伊贝沙坦等)、利尿剂(氢氯噻嗪、安体舒通、速尿等)、β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α受体阻滞剂(如哌唑嗪、特拉唑嗪等)。总的来说,只要药物治疗有效,就不必更换,除非药物不耐受。我们要日常要注意监测血压水平,根据血压水平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切忌偏听偏信,私自调整剂量或停药,以免引起血压波动,增加并发症的发生。人的血压并不是一成不变,会随我们运动、季节变化和所处时间(如早上血压较高)等产生变化,希望大家注意监测,并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案治疗,以达到血压的长期稳定控制、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