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过年有讲究,比如初一不扫屋不往外泼水,您那里有哪些习俗?

眼镜er在农村


大年初一河南这边是早上不能洗头,要不然儿女结婚会下雨,大年初一不能拿剪刀,会把好运气赶走,也不能扫地会把财气扫走哦!


可爱的90妈咪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农村过年确实有很多的讲究,中国幅员辽阔,天南海北的习俗也大不相同,有些风俗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很难去理解,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那样做,但是都遵循着各自千百年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我的家乡是在河北临城,我们这里过年也有些讲究,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说一说我们当地的风俗吧。

1.大年初一起五更磕头。

每逢到了大年初一,不管你昨晚上睡多晚,你根本就不用担心自己会像平时一样起床起不来。因为到了凌晨三四点外面就会鞭炮声震天响,鞭炮声叫你起床,有的人甚至一晚上都不睡,彻夜守岁。起床后吃饺子,据说吃的越多你就会长得越强壮哦,吃完饭后就要挨家挨户去给自己的长辈磕头了,这时候老人们会早早的在自己的家中等待,等待着自己的后辈送来祝福。

2.大年初二回娘家。

这个习俗好像每个地方都一样,大年初二的时候,嫁出去的闺女就会带上女婿和孩子,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肩上背上胖娃娃去给女方父母拜年。并且,女方的亲戚长辈也要挨个去拜年的哦。

3.大年初五崩穷。

每逢到了大年初五,大家都会早早的起床,把家里的犄角旮旯打扫一番,然后开始放炮,我们这里叫做“崩穷”。一般这一天是不走亲戚的,这是我们这百年来亘古不变的习俗。

4.正月十六烤柏火。

每逢正月十六晚上,村里的街道上就会火光连天,人们把收集来的柏树枝用来做燃料,然后大家围在一起烤火,据说这样可以“烤百病”,有的还要把烤过的树枝压到床铺下面,据说这样不生蚂蚁。有的把烤过的柴灰撒放到自家门前,据说可以辟邪。

随着时代的改变,有些习俗也在发生着变化。比如说为了保护柏树,还有环保的要求,我们这里已经不在烤柏火,也禁止燃放鞭炮了。没了这些活动之后,总感觉过年缺了点什么,你感觉呢?







乡村春法


以前过年的讲究还是很多的,小时候过年,初一早晨天亮之前,不许动扫把。所以老人在三十晚会把扫把之类藏起来,早上吃完饺子,拜完年才能用。以前农村没有自来水,初一也是不许动水井,要在年前多备些水。不让说些不吉利的话,摔碎了东西要说岁岁平安。大年初一也是不让洗头洗脚,都有在三十晚上洗。正月初五之前,不让洗衣服,要在破五之后才能洗。也不能初一串门走亲戚,初一都是本村家族拜年,初二开始才是去外村走亲戚。以上只是记得一些,小时候稍不注意,就会被老人说一顿,现在年轻人已经没有多少人了解了,更不会按照这些禁忌风俗去过年。新事新办,移风易俗,过一个吉祥如意快乐年![微笑]




小郭视野


“妈妈,还有几天过年嘛!”“快了!”“哪我可以穿那件新衣服吗?还有那双黑色的新靴子……”六岁的宝贝儿每天都会问这几个问题。这让我一下想起儿时的自己!

大年三十早上老妈老早就把我叫起床。早早吃过早饭女人们就开始准备中午饭菜,男人们就贴对联挂灯笼,准备上坟的钱纸香蜡等。一切准备好就全家一起去上坟,上完坟就回家炒菜吃团圆饭,三十中午饭一定要多煮些要剩点,桌上要有鱼年年有余。午饭后女人们收拾碗筷并准备剁抄手馅包抄手。男人们就到处找人打牌玩。这时孩子们最高兴终于可以穿新衣裤。三十晚上吃抄手是老祖宗传下的传统!晚上妈妈一定给说:“明天要早点起床”

年初一天刚麻麻亮,妈妈就把我们叫醒,起床梳头,老家习俗早点梳好头,这一年就不会到处都是掉的头发!并告诉我们初一不能扫地,否则这一年身上就会长很多虱子。不能往外面倒水,否则这一年你一出门就会碰到吹风下雨天,并把财沷掉了。不能揭酸菜岗……

年初二是千万不能进菜园子的,具体为什么?我到现在都没搞清楚,老人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你那里农村过年也是这样吗?


爱生活的雪掌柜


我们这边是河北农村,过年的讲究也挺多的,十里不同俗,应该和河北其他地方也不一样,我说一说我们这边吧。

初一的时候必须早起去拜年,这个应该哪里都一样吧,早上吃饺子,吃饺子之前要先给祖宗上供,然后给老人拜年。


拜完年之后,同辈的人会聚到一起,然后去给村里的长辈拜年,像我这岁数的,一般也就不出去拜年了,小辈的回过来拜年,然后中午左右我会出去给我的长辈拜年。

初一的时候,我们这边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不能扫院子,一院子放炮剩下的纸和灰,都不能碰。

初二一般是回婆家,但今年特殊,都不许出村,一般也就在电话里拜年就得了,我儿子一般初二要去他干爹干妈家拜年,今年也没去。

初三,在我们这边,是要去给老祖宗上坟烧纸的,说的高端一点,是祭祖,老话说,就是带上包袱去给老祖宗烧纸,一般还得带上炮,在上坟的地方放炮。让老祖宗过来收钱。

这里得多说两句,初三我们这边,不让串门儿,你想呀,本来是出门上坟的日子,结果你跑别人家里串门去了,说出来晦气。所以一般我们都不出去。

但现在小辈人已经不管这个了。

初四,一般是出去串亲戚,七大姑八大姨的都去串串,我们家亲戚不多,而且都在一个村儿。

好,先聊这些。


河北60后老农


想到了我妈妈[流泪]

以前过年,我妈我爸会干很多的活,年二九年三十家里开始大扫除,我跟我哥大点了帮着擦门擦窗户。

年三十爹妈开始酿豆腐圆,做蛋包。把香菇猪肉、莲藕猪肉、马蹄猪肉剁碎碎的做馅,我最爱是马蹄猪肉、然后是莲藕猪肉馅,因为打火锅吃起来脆脆甜甜的。

烧一盆旺旺的炭火,爹妈轮着帮我和我哥洗澡,因为大年初一不能洗澡,洗澡完烤着炭火穿好新衣服,这样不会着凉了。

年前都会买好新衣服裤子,等着年三十洗澡完穿上。

家里准备了平时都吃不到的花生瓜子话梅糖爆米花。

年三十鸡扣肉鱼三牲祭拜先人,香火柱燃起叩拜祖先祈求保佑。

大年初一收到父母的红包。

年初二,有单位的赶紧游园搞起,抢零食日常生活用品等。

年初三我家就走亲戚,父母平时几乎没有酒肉朋友,家族大走亲戚。



二月初二龙抬头


我这边是广东农村。我们这边年三十早上起来就是贴对联,然后就开始搞卫生,接着就拜神…到晚上开始杀鸡杀鸭备好年初一用,年初一我这边是不杀生的,晚上一过十二点就放鞭炮烧香请财神,然后就不锁门一直到初二,听老人说如果锁门财神就进不来了😄,初一不探亲,初一到初三不地……


温仔温家铺


我是农村琳哥:我们贵州大年初一有这些习俗。

不准扫地

不准洗头

不准洗衣服

不准喊人起床

不准说不吉利的话

不准讨债

不准吼孩子

不准倒水

不准给钱

不准杀生

不准去别人家

不准走亲戚

三十夜晚上要烧大火到天亮


农村琳哥


我们那里也有这样的习俗,不仅有这些,还有去外面砍柴,谓之进财,还有那一天,千万不要讲傻话,小孩子不要惹父母生气,挨打,否则那一年不好过,我亲身体验过。那些习俗也是千百年来人们实践过来的,有一定道理。古人云,入乡随俗,是尊重别人,尊重他乡的表现。


黑叔在农村


、扫尘

农历腊月二十四是“扫尘日”,要扫房子,给家里来个大扫除,东西统统都搬出去,墙角旮沓都要扫到,意思是把一切穷运,霉运,晦气都扫掉,迎接新的一年。

2、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王,祈求神明保佑新年合家平安,风调雨顺。

3、蒸花馍

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蒸花馍的习俗。记得小时候,家里面也会蒸一些枣馍、豆沙包等,供全家人在春节期间享用。

4、放鞭炮

中国春节重要的一个活动。这些年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提高,很多城市开始禁放烟花爆竹。但放鞭炮是小时候过年最喜欢的项目之一。

5、吃饺子

北方人过年,在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一定要吃饺子。饺子有团圆的含义,之所以要连续吃饺子,民间寓意要从年尾吃到年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