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書聖王羲之,詩聖杜甫,文聖孔子武聖關公,卻為何沒有食聖呢?

米君說史


民以食為天,但注意嘍,這裡說的“民”,是指普天之下,可不指某個人。如果一個人吃盡天下美食,又最懂得吃,又能夠弄到天下最好美食供自己享甪,這樣的人會奪取了天下普通人的食,怎麼會得到天下人的推崇,被天下人公認“聖”呢。

如果真評“食聖”,那隻能評豬八戒啦,因為一是豬八戒最能吃,吃的最多;二是豬八戒最懂得吃,也最會品嚐美食的滋味。但為什麼不把他評為“食神”呢,因為他吃盡了天下美食,就輪不到別人啦。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牙而樂。如果只會搞好自己的飯碗,而不願搞好天下人的飯碗,怎麼會被稱為“聖”呢。

棋琴書畫會有聖,文治武功會有聖,但吃被評為聖卻不行。因為能吃會吃,很容易奪了別人的飯碗,而照顧了別人的飯碗,又不能只顧著自己吃。


春日之虎


誰說沒有食聖?周星馳不就是食聖!開玩笑的。不過食聖真有的。他是商朝的伊尹。

吾愛吃,吃貨們對伊尹的名字應該不會陌生。因為吃貨都喜歡聽講故事,也喜歡一邊吃,一邊講故事。對廚師的祖師爺,食聖伊尹當然是會有所耳聞。


伊尹胸懷安邦治國的謀略。他本是做為陪嫁的奴隸來給商湯做廚子。為了接近商湯,他把一身的廚藝施展出來,把商湯吃的口挑嘴刁,稍稍火候不夠,商湯吃著都不合口味。伊尹探得消息,知道時機成熟了,就故意把所有的菜不是不放鹽,便是燒糊,要不然就放很多鹽,使商湯無法下口。商湯大怒,把伊尹抓來問罪。伊尹見到商湯,就把治國如同做萊的道理講給商湯。政令法規,就像放鹽一樣,沒有法規,民眾散慢,無法可依。法規太多,則民眾無所適從。伊尹給商湯講了很多的治國道理。商湯本是派人把伊尹抓來治罪的,不想被伊尹一通說辭,不但不治他的罪,還把他留在身邊,最後封為宰相。成就了商湯的一番偉業。


中國文化各個領域都有聖人。文聖孔子,武聖關羽,書聖王羲之,酒聖杜康,茶聖陸羽………在各行各業的聖人當中,廚聖伊尹,是最早的一個聖人。


子衿書法


“聖”,本義是聰明睿智,天上地下無所不知。

《孟子 · 盡心下》:“大而化之謂之聖。”

意思是,美德發揚光大到超凡脫俗的境地,就是聖。能夠這樣做的就是聖人。

孔子之所以能成為聖人,一是由於他的思想主張順應了統治者鞏固統治的需要,他提出的仁、德和禮,有利於穩定封建統治秩序,這樣的思想自然能受到統治者的重視。二是後代儒家學者在發揚儒學中提出了適應君主專制制度發展的需要的主張,不斷提高了儒學的地位。三是歷史政治秩序穩定,統治鞏固後,孔子受到重視。

關羽為什麼被稱為武聖?關羽是以忠貞、守義、勇猛和武藝高強稱著於世。歷代封建統治者都需要這樣的典型人物來作為維護其統治的守護神,因而無比地誇張、渲染其忠、義、勇、武的品格操守,希望有更多的文臣武將能象關羽那樣盡忠義於君王,獻勇武於社稷。關羽死後曹操加封關羽為荊王,直到晉代更成為勇將的名詞。後來從北宋又繼續加封到清代,成為了與文聖孔子齊名的武聖!

王羲之被稱為“書聖”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一、 王羲之是最偉大的書法藝術變革家,開一代書法新風。二、 王羲之是歷代書法宗師,1600多年來,大凡著名的書法家,幾乎沒有人不受惠於王羲之書法。

三、 王羲之的書法具有可臨摹性,被一代又一代人當作最佳臨摹範本。四、 王羲之的書論是中國古代書學理論的經典之作,古代許多書法家都是以王羲之書論作為主要教材來學習書法和從事書法創作的。

五、王羲之是被作為東晉初年有才能、有思想、有政治眼光、有作為的重要歷史人物,寫進“二十四史”之一的唐朝官修的《晉書》的,他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有助於他的書法長久地流傳下去。

杜甫“詩聖”的令名,是經過八百年的沉澱而來,其內涵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他的完美人格、醇厚的倫理風範;一是指他精深的詩歌造詣、承前啟後的詩壇地位。

由此,古往今來,有哪個食客敢自稱達到聖人的標準呢?所以也就沒有食聖一說了。


墨魚軒書畫


沒有食聖是正確的,應該的。 飲食這個東西是不可以大力提倡的。它太物質了,太肉體了。我們不提倡它人的需求還傾向於它,若加以提倡就太不象話了,固然好的飲食可以給我們慰藉,讓我們快樂。但是肉體的慾望是很難滿足的,是很容易走過頭,是很容易產生許多問題的。過頭了的口福就很容易產生心病。這也許是人們所說的病從口入的另一種說法。多少有害的東西是由從過度飲食引起的。比如,過度飲酒造成的損害,為滿足口福獵殺珍禽異鳥,街上的那些搖搖晃晃的胖子等等等等。 對於講究實際,缺乏信仰的我們來說,最好還是多增加點精神營養。

書聖王羲之,詩聖杜甫,文聖孔子,武聖關公都是偏向精神層面的。王羲之教給我們從容。杜甫教給我們愛。孔子教給我們中庸。關公教給我們仁義。這些精神的東西,對我們來說是非常要緊的。是我們作為萬物之靈的人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最重要的東西,是我們作為人活著的趣味和意義。太物質的人是低級的,且容易滑向罪惡。貪吃貪色貪財屬於不能節制,它本身不屬於罪惡,只因它容易引起罪惡,所以詩人但丁還是把它放在了地獄的第2層第3層。

我們提倡健康飲食,反對過度飲食,不輕視飲食,也不過度重視,所以也就不需要什麼食聖了。


含真詩書畫


這個問題不難回答。為什麼有書聖詩聖、文聖武聖,而食聖沒有呢?

其實,食聖是有的。那食聖是誰呢?

是伊尹。在烹飪界和歷史學界,肯定有一些人知道他。而研究古代烹飪理論的少數學者對此更會有很多話要說。

除了伊尹,另外有一個人,叫易牙,也以高超烹飪技藝聞名於世。

伊尹,上古商代開國之王商湯的重要輔臣。伊尹的“尹”字,類似於相國、丞相之職。商王朝的穩固,伊尹厥功至偉。但是,伊尹在輔佐商湯之前曾習烹調之術,史料記載,伊尹教民五味調和;而其廚藝,有關文獻中說:“伊尹善割烹”、“伊尹負鼎”。而且,”伊尹說湯以至味”的傳說還表明,伊尹以烹調的技藝比喻治國之術,而商湯也是深受啟發。

實際上,廚藝界認為伊尹就是“廚神”,其意與“食聖”無異。

易牙是春秋時期齊國人,且是春秋五霸之一齊桓公的寵臣,以調味得名於天下。孟子云:“至於味,天下期於易牙。”說明易牙所制之味,已經聞名於天下。不過,易牙善於逢迎,據說他甚至烹其子為羹獻給齊桓公。


笑聲30


湊個熱鬧哦。

如提問所言,的確有書聖、詩聖、文聖和武聖,卻沒有食聖,但這並非偶然,其實與中華文明的氣質是息息相關的。

什麼是“聖”

聖,最早見於甲骨文 ,其本義是通達事理,即《說文解字》所謂的“通也”,引申指精通某種學問或技藝並有極高成就的人,又引申指神聖的等,也用於稱頌與帝王有關的事物。

兩方面來看,第一在於“術業有專攻”,在某方面達到曠古絕今的程度;第二在於思想的修為,必然是品德過硬或者後世廣泛認可的人物,比如說關羽,其武力在三國時代都排不進前三,何況煌煌五千年呢?他之所以成為“聖”在於類似“千里走單騎”的忠義,這也是黑白兩道都認可的原因。

還有一點,所謂“聖”都是後人評選的,當下沒有,今後基本就不會有了。

“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莊子·天下》

“外王內聖”作為莊子對個人品德的要求,後世被儒家廣泛應用於對帝王的苛求,指的是外有王者的氣度和威嚴,內有聖人的操守和品德。當然,儒家的引用夾雜了希望帝王不管事的私貨。

據此可見,“聖”代表著不食人間煙火的疏遠,被尊為“聖”的人物後世多少都有點被抬高了品德修為,比如文聖孔子。

<strong>為何無食聖卻有酒聖、茶聖

其實,飲食在中華文明中都是微末之道,因為這屬於純粹的物質享受範疇,如果要評選食聖,那該從哪個方面來選呢?能吃?會吃?發明了食物?還是好吃呢?

能吃的話,現在叫做饕餮,或者大胃王,用這個標準來選“聖”的話,顯然是粗鄙了一點;

會吃的話,當下叫做美食家,吃出來的境界在古代並不認可,孔子說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也是一位異常講究之人,蘇軾會吃的名聲也是很響亮的,但他們都只是說說而已,沒有後人將其上升到“食聖”的高度去。

發明食物,這個沒法說,古人從誕生一直在吃,沒有誰發明一說。

好吃的話,當下叫做吃貨,沒什麼好說的。

▲易牙烹子

善於做吃的倒是有幾位,四大廚神分別是伊尹、易牙、詹王,彭祖。後兩位都是傳說中的人物,易牙是奸臣標杆,伊尹基本達標,但二人都是政客,並非專精於飲食之人,因此無人稱“聖”。

“酒聖”杜康是一位傳說中的人物,屬於“時代越遠,人物越放大”的典型,況且,喝酒多少與思想境界沾點邊;

“茶聖”陸羽情況又不一樣,他的《茶經》既是專業書籍,也是思想成果,能夠總結前人的經驗並著書立說作為後世標杆,這個“聖”倒也當之無愧。

更何況,品茶更多不是一種境界嗎?

參照陸羽的標準,“食聖”應該首選“會吃”之人。但前人吃就吃了,做就做了,最多留下幾句經典或者一番評價,沒有人上升到著書立說,並從工藝到思想總結中華美食之“道”的高度去。因而沒有人封的下這個“聖”,到也不足為奇。

唯一接地氣的“聖”--杜甫

杜甫是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普遍認為被具有“沉鬱”的特點,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於變化,講求煉字煉句。

他的文學成就是有目共睹,不同於同時代詩人和大開大合或者天馬行空,他的詩很現實,意境卻絲毫不差。吳沆《環溪詩話》評杜甫晚期詩句“恣肆變化、陽開陰合”又云:“惟其意遠,舉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

“詩聖”自然是實至名歸,但這並非詩人的最高封號,古人今人認同的No.1恰恰就是與他同時代的“詩仙”--李白,其成就無需筆者贅述。

因此,“詩聖”沒問題,卻被空降了一個領導,自古文無第一,也有第一,雖然齊名,卻有先後,李白勝在他的滂沱和縹緲,杜甫則是唯一一個未能成為最佳的“聖”。

現實與浪漫,可見與不可猜,人們往往會選擇推崇後者,“食之道”,本來就是衣食住行的生活必須之列,不具備誕生“聖”的基礎,加之古人的認知偏差和無人專精,自然就不會有“食聖”了。


涼州七里


中華文明亦稱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中華傳統文化是以老子、孔子為代表的道儒文化,思想,藝術,等各類物質和非物質文化共同組成的。

在備受儒道思想的浸染,以及傳統文化的感導,大家引以為常的把習文練武,風雅興寄等作為生活的指引與方向。所以,自古以來,歷朝歷代,不乏大家文人墨客,於是乎,詩仙詩聖,畫聖,武聖,文聖,應運而生。

也正是這些卓絕群倫,超塵拔俗之人鑄就了我們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

我們無食聖,僅僅是因為 有史以來,我們皆不在此處評比和深究,但並不代表,我們沒有熱愛和研究飲食文化的大家。

清乾隆年間的進士袁枚,出生於書香世家,中國文學史上的“一代才豪”,據傳,由於其評詩品味之名,傾動海內,坐斷東南,常常作為“上客”遍食四方“精饌”。如此特殊經歷,成全了袁枚美食實踐和食道研究事業,也使他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空前的美食大家和傑出的飲食理論家。

他治學及其嚴謹,斟酌了近半個世紀才決定出版堪稱古代“食經”的《隨園食單》,這部約二萬餘字的小冊子被海內外食文化界奉為經典。

《隨園食單》是一部冠絕古今,馳名海外的食文化烹調學名著。而袁枚無疑是一位將中華民族食文化史推向巔峰的巨人,他的成就在中國歷史上亦是空前絕後的。

所以,並不是我們沒有食聖,僅僅因為大家並未在此領域過多關注與窮究,但泱泱華夏,並不缺乏各類如袁枚這般出類優秀之人!


流光皎潔L


得道高深者,是不乎“聖”的。

其實這些“聖“都是後人封的。孔子也不知道自己是“聖人”,若是他知道了後人封他為“聖人”,不知有何感想?

“聖”是第一的意思。我不知道聖誕節是不是全世界第一節日,反正我從來不過。我們都喜歡老子天下第一,為獨不敢把自己封為“聖人”。說明我們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

其實我想孔子是不希望後人把他封聖人的,他的道德修養裡沒有“聖人“這個詞。

你又提出來了為什麼沒有食聖?我可以告訴你,有食聖,而且還不少。中國,哪個不是美食家、食聖?要封的人太多了,自然就不會封了。

衣食住行裡,沒有詩,沒有文,沒有書,沒有武,說明這些並不是一定要的。但你少了食就不行少了詩文書武,日子一樣可以過。

食,人人會並且必須會,所以在中國人人都是美食家,人人都是食聖。

看過周星馳拍的一部電影叫《食神》,雖然有些誇張,但我們誰又不是食神呢?

上面的文聖、書聖、詩聖、武聖,哪個是他們生前評到的,其實他們並不需要,因為江山代有人才出,他們能要嗎?

食聖就更沒人要了!食聖,不就是酒囊飯袋嗎?誰願意要?











英雄拒絕黃昏


結合對古人生活習性的瞭解我認為沒有食聖的原因有四點。

其一,古人生活水平侷限性的限制,所謂侷限性就在於古人生活水平還沒有達到奔小康的水平,雖然有康乾盛世等太平年代,但只有宮廷才能吃到比較高級的食物,只是侷限於貴族而言,而貴族是極少數,大多數的平民百姓是接觸不到的,平民百姓只能吃比較普通的食物作為解決溫飽的策略,也許一個窩窩頭就能解決的問題絕不會想用雞鴨魚肉去代替。另外,宮廷美食能接觸到的只是少數人,而封神之作的鑑定是需要大眾楷裁判的,民間流傳的力量不可忽視,而百姓品嚐不到,又怎能口口相傳,流芳百世就更不存在了。

其二,食材、味料選取的侷限性。相比於現代社會,古人並沒有發現足夠豐富的可口食材和調味劑,眾所周知,調味品對於菜的質量的影響至關重要,一味好的調味劑能讓菜品質量達到一個更深層次的境界,所以這就對古代食物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其三,古人生活的側重點不同。每個階層的人物對生活的追求不同,古代比較看重武學,文學的修養造詣,因為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社會地位和價值提升一個檔次,不管是文狀元還是武狀元都是人們朝思暮想的地位,這樣就讓社會的風氣形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理念。而古人將側重點放在這兩方面,勢必對於食物的研究就有所欠缺。畢竟,研究吃的並沒有大的前途,充其量開個飯館能維持生計就算不錯了。

其四,中國地大物博,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生活特色和習性,食物種類更是五花八門,琳琅滿目,好吃的食物也是千姿百態,如果要說從中封神,那就是難上加難。


賈寶玉傳人賈三少


中國有書聖、武聖,這些都是官方或半官方的,備受推崇的背後,都與教化相關。

而與聖人比,這些人等級要低的多。

更低一級的,是各行各業的祖師爺了,這個基本上是民間的,不論正邪。

食聖,真沒有。

因為,官方不提倡。民間,幾千年,日子過的苦。

昔日,紂王用一雙玉著,便引起大大的不滿,以為由此必會配以金碗之類。奢侈之風起,國亡不遠。

至於子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當是聖人幻想。想當年他老人家,率眾弟子,小遊中國,吃不上飯的時候常有,那裡還顧的上。真有吃的時候,就一句“食不言”,趕緊吃。

再後來的“朱門酒肉嗅”,更讓美食文化,一落千丈。

蒙古人,來的時間不長,估計只有烤全羊。滿州人好些,二百多年,湊了個滿漢全席,聽著就俗。

建國之後,再想成聖,沒有指望了。

吃,是第一性。

人,生下來,第一件事,便是哭著要吃。性,那是很久已後的事,吃飽了才幹的事。

所以我們的先祖,必定會做這件事:食天下。

神農嘗百草,他老人家,百死一生後,告訴我們,那些東西,吃了是要死人的。

我們記住,並以神名之。

我們以為,神是去找不痛快。

恰恰相反,神是去找好東西。

當得起食神,唯有神農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