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到底是什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中的“弱水”要怎么理解?

花禅酒仙


弱水最初是河流的名称。

《山海经》里有弱水的记载。《红楼梦》里也有弱水出现:跛足道人:"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其原意是佛祖告诫世人:世界上好东西太多,不要奢求太多,只要把握住其中一件,人生就很美好了。

沧海桑田,世事轮回,今天的弱水,已经不是简单的指代河流,而是指代美女。

古代女子以柔弱,病弱为美。《红楼梦》里的贾宝玉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也许因为这句话话吧,人们用弱水指代美女。 “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也不仅仅是意味着懂得取舍,不贪心。而是指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出自《红楼梦》 ,这是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爱情承诺,是爱的誓言!

黛玉道:“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她好,她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她好,她偏要和你好,你怎么样?”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宝玉从前在宝钗和黛玉之间摇摆不定,识分定后,他才坚定了对黛玉的爱。此时宝玉明确向黛玉保证“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贾宝玉和林黛玉之前两世的纠葛换来今生的相识,相知,相爱。他们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宝黛三生石畔几劫几世的缘份没有换来今生的相知相守,他们最终错过了彼此!

林黛玉在最美的年华里泪尽而逝,香消玉殒。

贾宝玉“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贾宝玉毅然决然地出家,他芒鞋破钵,踽踽独行,寻寻觅觅,只想找到永生的爱恋——林妹妹。

宝玉倾尽一生,守候千年,只为与黛玉再相逢。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轮回三世只倾黛玉一人。

时至今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有两个含义。

第一,选择女友时,别这山望着那山高,只选择那个对的人就行。不要左拥右抱,不要想得齐人之福。

第二,有了媳妇,就要拒绝诱惑,即使“万花丛中过”,也要做到“片叶不沾身”。对待感情要专一,要洁身自好。

男人如此,女人也应该如此!拒绝诱惑,忠于彼此。

我是润杨,欢迎关注:润杨的红楼笔记!


润杨的红楼笔记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其实是出自于佛经中,佛祖在树下问一个人,说这个人有钱有权 还有一个爱你的妻子,他还有什么不快乐呢?而这个人回答正式这样拥有太多的东西所以才不知道取舍,随后佛祖给这个人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游客要渴死了,佛祖把他带到一个湖前,而这个游客一口也没喝,佛祖问他为什么不喝,他说湖那么大自己肚子那么小,肯定装不下那么多水,既然要不完还不如不要。

说完这个故事佛祖对那个树下不开心的人说,世界上有太多的美好的东西,但只要好好的用心把握一样东西就足够了,太贪心容易造成什么也得不到,反而会失去更多的东西,弱水三千,只需取一瓢饮足以,红楼梦中也出现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黛玉问宝玉那么多人对他好,以后不和他好了会怎么样,宝玉直接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来回复。

现在对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解释是,在世间有太多的好东西存在,而我们不能太过贪心样样都想要,我们只需要在这些里面选择一种最适合我们的要,好好的把握就足够了,太过贪心并不是什么好事,很有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抉择,最后不但没有获得好处反而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和损失,。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可以用在感情生活上面,也可以用在工作上面,现实中就是有太多的贪心的人践踏感情,不满足于一段感情,而选择了索取更多的感情,最后造成的结果是造成情感上的悲剧和伤害,伤害的不但是自己,还有别人,导致最后两手空空什么也得不到。

在工作生活中,所谓术业有专攻,在事业中寻找选择适合自己的事业去用心经营,不要太过贪心的去做太多其他方面,把一样经营好不要做得太杂,而是应该做到精,这样才能有更好更长久的前途发展方向,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东西,里面也许只有一样是属于我们的,把握好这一样就可以,太过贪心没有好下场,毕竟人的精力有限,所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很对。


无法超越的足迹


所谓的“弱水”,当然对应的是强水。且听我慢慢道来:

古时候,人们把那些水流湍急而浅显不能航行的河流称之为弱水,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小河沟儿。

这个弱字,是从河流本身的既浅且细且急而来的。与之对应的,就是那些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大江大河,不仅可以泛舟其上,还可以联舸蔽空,舳舻千里,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而弱水,则只能将就着弄一些小皮筏子权当渡河工具。

据《山海经》记载:“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您还别说,我们的地理上还真的有一条名叫弱水的河流,是在甘肃省境内,地图上那条位于西北的婆夷河或黑水河。

这就是所谓的弱水的来由。

而这个“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则是一个著名的爱情典故,来自于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里面的故事。

在《红楼梦》第九十一回“纵淫心宝蟾工设计,布疑阵宝玉妄谈禅”一回中,有这么一段记叙:

黛玉道:“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怎么样?”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宝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

这里的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则说出了男主人公贾宝玉对于女主角林黛玉忠贞不渝的爱情宣言。明明是面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却只爱“世外仙姝寂寞林”,面对那个花容月貌仪态万方的薛宝钗,宝玉的心里却只有他那个娇花照水、弱柳扶风的林妹妹——任你兰心蕙质倾国倾城,我却只爱我的她。这才是最忠贞的爱情,也让我们见证了两个两小无猜、情深意笃的痴情男女,正所谓“你侬我侬,忒煞多情”。

我的心里,再也容不下另一个位置。就像现代女诗人舒婷在《致橡树》中描摹的那样: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这里,也分享一个关于忠贞与贪婪的故事:

有一个奄奄一息的乞讨者,几天水米未进,早已行不当风,堪堪待毙。路过的一个高僧看到了这个羸弱不堪的乞丐,瞬息之间的善念大发,让这个高僧决心要救下这个乞讨者,佛家讲究“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故而高僧打算伸出援手以拯救这个眼看就要咽气的乞丐。他用法力让一条晶亮剔透的大河瞬间展现在乞讨者眼前,高僧一定以为这个乞讨者必定会奋不顾身的扑身到河边去喝个够,以缓解燃眉之急,用以延续他的生命。他站在原地有些兴奋地看着他,眼里有一种莫名的怜悯和倨傲,他也在为自己暗自喝彩和祈福。却不想两个人的目光在碰触的一刹那,乞讨者立即车转身形迤逦而去,留下一个落寞而惆怅的高僧兀自在那里百思不得其解。

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也和我们的先人们向来宁折不弯的性格有关,那种毅然决然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概,巍然正大,凛然不可侵犯,蓦然间高大而伟岸起来。饥者不食嗟来之食,要的就是这份骨气,靠的就是这个信仰,凭的就是这份肝胆——一个人万不可为了一己贪欲而顿然丧失了自己的人格与尊严,更不能失了做人的底线和准则。有些事,我们可以采取迂回的策略求得一时缓解,而有些事,我们却不能始终想着如何曲线救国。

如果真的救亡图存,兼善天下,那就沉下心绪,大慈大悲的拯救万民于苦难之间。反之,则应该挺起不屈的脊梁,做一个饿死不低头、冻死迎风站的勇士。

人格如是,爱情亦如是。


龙吟148119260


1.弱水的本义

古代由于技术的限制,许多浅而湍急的河流不能用舟船而只能用皮筏过渡,古人认为是由于水过于羸弱而不能载舟,因此把这样的河流称为弱水。因此在《山海经》《十洲记》等书中记载了许多并非同一河流而相同名称的弱水。

《山海经》中“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事实上,有些称谓流传到现在还在用,比如甘肃省现在的地图上还有一条弱水河。“弱水”也用来特指位于西北的婆夷河或黑水河,当然也只限于特定的地理学著作。

2.引申义


古文学中逐渐用弱水来泛指险而遥远的河流;比较有名的是苏轼的《金山妙高台》中的“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这是弱水第一次与具体的数字连用。张孝祥的《水龙吟·望九华山》中也有一句“缥缈珠幢愚卫,望蓬莱、初无弱水”。后来诗词中就很少出现弱水,大多都在小说中出现。

3.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在这个短句中,三千是虚数,是多的意思。《红楼梦》中贾宝玉对林黛玉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便是将弱水引申为爱河情海,后来逐渐成为成为男女之间信誓旦旦的爱情表白。

自《红楼梦》初有影响之后,男女之间信誓旦旦就开始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套话了。 通俗易懂的字面意思就是:很多很多的水,我只要其中的一小部分。

“只取一瓢饮”引申为,对于爱情,很多的女子当中我只为一个女子倾心。整句话就是说,要对爱情专一。

后来,也不单单是爱情,从事业、兴趣爱好等等方面出发,把醉心于一件事也可以称为“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三尺冬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但真正知道其含义的没有几个。

我们经常听闻却不知所以的东西太多了。


唐僧的前世金蝉子,到底是什么,现在没有定论,有的人猜测金蝉子是知了,这不能说没道理,毕竟西游记是神话,能修成人行的精怪太多了,牛,公鸡,老鼠,蝎子都能得到成精,蝉是受到古代文人赞美的生物,老鼠这种人人喊打的生物能成精,凭什么蝉不能成正果。

当然说金蝉子是知了精有些望文生义的意思,鄙人觉得这个解释略有些荒诞,但苦于文化底蕴不够,想象不出高明的解释来,我觉得其他人一定可以,我洗耳恭听。

好了,言归正传,我们说弱水,弱水的解释也有不少。

弱水可以指凶险难以泅渡的河流,西游记里的流沙河就是一条弱水河


在神话电视剧里我听过弱水河这个词,曾经还幼稚的以为弱水就是童子尿,因为弱水可以破神仙法力,而民间说童子尿能破法力,然后我发现我是错的,根本没有这个含义,真是令人汗颜。

沙僧因为打翻了琉璃盏的灯油,被玉帝贬到流沙河受苦。

流沙河就是一条弱水河,一个险恶的去处,即便是鹅毛,芦苇飘到河面上也会缓慢下沉,直沉到河底。

连这种轻飘飘的东西都浮不起,更别说行船了,悟空和八戒有法术不妨事,但唐僧肉体凡胎,西游记里曾提到背凡人驾云有如背山,再说还有一匹白龙马呢,不到危急时刻白龙马轻易不会动用法术。

弱水虽险,难不倒上仙,观音菩萨早就定下妙策。


木吒奉命前来,他用葫芦和沙僧的九个骷髅结成法船,帮助唐僧师徒渡过了流沙河。

总起来看泅渡弱水河在西游记里也不是很难。

可到了衍生同人作品西游记后传里,弱水被搞得神乎其神。

孙悟空被无天佛祖关了起来,要救孙悟空最简单的方法是经过弱水河。

可弱水河据称沾身即腐,即便是大罗神仙下水也不能幸免于难,无天因此有恃无恐,在弱水河一侧不设防,他认为没人能过得来。

但是猪八戒可以,他曾是天鹏元帅,水性精熟,弱水也难不倒他。

流沙河这条弱水河是有原型的,那就是莫贺延沙碛



莫贺延沙碛位于罗布泊和玉门关之间,是一片方圆八百里的大戈壁。

这里自然环境恶劣,天气干燥,试图穿越这片戈壁的人大都凶多吉少。

当年玄奘从这里去往西域的时候,说这里到了晚上“妖魑举火,灿若繁星”,其实那些都是磷火,这片戈壁里有太多动物的尸骨。

玄奘险些葬身此地,据说他昏迷的时候看到一个神明,那神明大声呵斥,玄奘骤然惊醒,捡回一条性命。

这戈壁之神可能是沙僧的原型。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里的弱水含义又不相同,整句话应该指人用情专一,也可以只人知足就好


小昭,周芷若,珠儿,赵敏对张无忌来说相当于弱水三千,最终张无忌只取了赵敏一瓢。

当然了,张无忌是个渣男,他本打算弱水三千全部取之,可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他不选,那些女子却并不能接受和别人共事一夫。

生活里迷人的东西太多,但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太贪心的人一时能得到许多,但但到头来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都失去了。

所以我们要有节制,懂得知足,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才能得到平静和快乐。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什么时候都不能太贪,人能得到的是有限的,贪玩浪费光阴,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贪杯毁了身体,追悔莫及,劝君做人要自律。


西堤君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大概的意思是人的一生之中,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事物,只需要用心把握好其中一样就足够了,其余的不需萦怀。此句多用描述男女之间忠贞的爱情,其中既蕴含了专情的告白,又有深刻的哲思在其中。那句中所说的弱水,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弱水”的出处

“弱水”一词,最早见于《尚书》中的《禹贡》篇,《禹贡》一书以大禹治水的故事贯穿始终,是我国先秦时期最富于科学性的地理著作。书中写道:

黑水西河惟雍州, 弱水既西

可见这里的“弱水”,指的是位于雍州的一条具体的河流。

问题是这只是开始,在《禹贡》后面的诸多典籍,有很多也提到了“弱水”,指向均不相同。

《山海经·西山经》提到:

“劳山, 弱出焉,而西流注 洛 。”

指的是现在陕西北部洛水上游的某条支流。

《山海经·大荒西经》:

“﹝ 昆仑 之丘﹞其下有 弱水 之渊。”

一竿子又指到了昆仑山。

《史记·大宛列传》:

“ 安息长老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 。”

《后汉书·西域传·大秦》:

“﹝ 大秦国 ﹞西有 弱水、 流沙,近西王母所居处。”

《汉书·地理志下》:

“西有须抵池 ,有弱水 、昆仑山祠。”

这几部书,有的提到了“西王母”,有的提到了昆仑山,大概都在现在的青海境内。

《后汉书·东夷传·夫馀》:

“北有 弱水 。”

这个“北”又指向不明,却与昆仑山相距甚远。

《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六年》:

“ 魏 主循 弱水 西行,至涿邪山。”

《新唐书·北狄传·奚》:

“以 奚 阿会部 为 弱水州 。”

这两部书里的“弱水”,大概位于现在的内蒙古境内。

可见,“弱水”在我国古代,指的不仅仅是一条具体的河流。而看几部典籍中记载的“弱水”位置,虽然忽南忽北,相距甚远,但又有一共同之处,就是大多均在偏远地区的,人迹罕至,环境也相对恶劣。

“弱水”含义的第一次延伸

也许正因为“弱水”自古以来,就是偏远地区穷山恶水的代名词,所以最早在东汉的《海内十洲记》中,“弱水”演变为指代古代神话传说中险恶难渡的水域。书中写到:

凤麟洲 在西海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

这里提到了弱水“鸿毛不浮,不可越也”的特性,引用了《山海经》中“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的说法。只是地理位置有别,从昆仑山变成了西海。此后有苏轼《金山妙高台》诗曰:

“ 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

第一次将弱水和数字联系在一起。

《西游记》里描述沙僧所在的流沙河,又有这样几句诗: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诗中第一次出现了“弱水三千”这个词语。“三千”泛指多,如此“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的凶险弱水,又有“三千”之多,以此来形容流沙河的险恶不可渡。

“弱水”含义的第二次延伸

既然“弱水三千”险恶不可渡,那用到关于爱情的语境里,自然延伸出了丰富的语义。

首先,世间之情,爱情最是难懂,也最是伤人。多少貌似佳偶天成,却终究修不成正果,可见情河爱海之难渡。

其次,孤舟泛于鹅毛不起,芦花定沉的“弱水三千”之上,须有绝大的毅力,才能不沉溺,不留恋,不为他人所动。

最后,“三千弱水,只取一瓢”。三千与一瓢做比,自然还有专情之意。

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黛玉宝玉有非常精彩的一段关于爱情的禅语机锋。先是黛玉连珠炮似的发问,质疑宝玉与宝钗的关系,宝玉听了大笑道: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宝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黛玉道:“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的。”宝玉道:“有如三宝。”黛玉低头不语。

其实这里最精彩的,不是“弱水三千”,而是后面两人的对答。黛玉问,瓢总漂在水上,你做不了自己的主,怎么办?宝玉说,水流它的,瓢自漂它的;爱谁由我决定,别人管不了。黛玉又问,我要是死了,水止珠沉,你怎么办?宝玉说,那我的心就像粘了泥的柳絮,不会再对好看的鸟儿随春风起舞了。黛玉说,你不能说谎。宝玉说,我以佛教三宝起誓,不会骗你。

宝玉回答的坚定、动情,让人不由得感叹世间至情,莫过于此。可怎奈最终的结局,却是黛玉一语成谶,最终两人一个“瓢之漂水”、一个“水止珠沉”。这情爱里的“三千弱水”,竟是真的如此难渡,可悲可叹!


文眼豆子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这句话源起佛经中的一则故事。警醒世人,世间美好的东西有很多,把握好一样就行,不要贪多。

故事


佛祖在菩提树下问一人:“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钱、有势、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妻子,你为什么还不快乐呢?”此人答曰:“正因为如此,我才不知道该如何取舍。”佛祖笑笑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某日,一游客就要因口渴而死,佛祖怜悯,置一湖于此人面前,但此人滴水未进。佛祖好生奇怪,问之原因。答曰:湖水甚多,而我的肚子又这么小,既然一口气不能将它喝完,那么不如一口都不喝。”讲到这里,佛祖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对那个不开心的人说:“你记住,你在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样就足够了。弱水有三千,只需取一瓢饮。”


什么是弱水?

一,神话里的解释

据说"弱水"是天下最弱的东西,连鹅毛都承受不起,也就是说连鹅毛这么轻的东西放在弱水上,也会沉下去。故而弱水之中万物不生,是为死地。  


《西游记》第二十二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中也有相关的描述,中有诗描述流沙河的险要:“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这是第一次正式的“弱水三千”的说法。

二,文字的解释

“弱水”始见于《尚书·禹贡》:“导弱水至于合黎”。此外,在古书如《山海经》《十洲记》等中也记载了许多并非同一河流而相同名称的弱水。


也就说呀,古人认为是由于水羸弱而不能载舟,这样的河流都可称之为弱水。《山海经》载的:“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三,文学作品及意义延伸

《红楼梦》这本书也曾两次出现弱水。

第一次是在第二十五回,形容那跛足道人:“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如果按苏轼的诗句“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去分析,这弱水往往是指神仙出没遥遥而不可及的去处。

第二次出现该词,便是第九十一回“布疑阵宝玉妄谈禅”一节。

说此刻贾府的主子们从老太太到贾政、王夫人,再到王熙凤等对宝玉的婚姻已经统一了看法,即薛宝钗为最佳人选,并正式的说与薛姨妈。宝玉和黛玉似乎感觉出气氛的异样,陷入迷茫。


为相互测试对方的心境,宝黛二人盘腿打坐,模仿佛家参禅的形式以机锋语表达自己爱的忠贞不渝。

首先由黛玉发问,而且还是一连多问:

“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

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

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

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

你和她好她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

你不和她好她偏和你好你怎么样?”

说实话不论是谁看到这一大串的发问,肯定会头大了,不禁想到柔柔弱弱的林黛玉竟然是这么大的一个醋坛子。但这并没难倒宝玉同志。

宝玉思索半晌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宝玉用此典来回答黛玉的发问,意思是说宝钗的好与不好皆与我无关,世上美女虽多,而我心中只有你一个人。



黛玉深知宝玉平时禀性,怀疑他能否实践自己的诺言,于是继续发问:“瓢之漂水,奈何?”;“水止珠沉,奈何?”

宝玉坚定地答曰:“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其意是说,我爱你之心就似飞絮和着沾泥垒成燕窝一样,不会再随风飘忽。,只需取一瓢饮。”

我想也就是从红楼这个故事起,“三千弱水,只取一瓢”便成了爱情宣言了!


大家好!我是明明之道,欢迎您的评论!也真心希望您看完后,不忘给个赞或是关注我哦!


内容参考自百科


明明之道


“弱水三千”中的“弱水”,常常被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但是“弱水”一词,典出《尚书·禹贡》,《尚书》大家都知道,但是《禹贡》恐怕就不太熟悉了。



《禹贡》是战国时期的人托名大禹而写,我国第一篇记录山川河流的地理著作。以大禹时期的全国概况作为基础,将天下分为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并简明扼要地记载了九州的山川、河流及物产等。

其中关于雍州部分,提到了“弱水”,原文如下:

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 漆沮既従,沣水攸同。……导弱水,至于合黎,馀波入于流沙。

翻译成今天的话。黑水与西河之间是雍州地界。弱水往西流去,泾河则流入渭河,漆沮水会合洛水流入黄河,沣水也同样汇入黄河。

疏导弱水,一直流到合黎山,支流一直流到沙漠地带。

这段关于雍州地界河流分布情况的记录 证明了“弱水”其实最初指的是某一条具体的河流。据考证,《禹贡》中所记载的弱水河,即今天甘肃境内的山丹河 ,与甘州河合流后称为黑河。

但是在《山海经》中,又有其他的记载:“劳山, 弱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洛 。”这里则是指今陕西北部洛水上游某处支流。

说明在古时候,“弱水”也并不固定用来指代某一河流,而是指某一类河流。



弱,就是轻的意思,主要指水的浮力很小。《山海经》中解释:“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

就是说,弱水没有浮力,放一片草叶上去都会下沉。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我们从黑河的称呼就能推测原因。因为水中含有很多重金属元素,造成密度过大,远远超过了一般的淡水,所以不能浮舟,而且水色暗沉。

弱水难渡,因为容易沉船。后来在古典文学中,就将弱水专门用来指艰险而难以逾越的河流。

以上,就是“弱水”本意的由来。那么“弱水”又怎么和爱情扯上关系了呢?这就要提到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了。

黛玉和宝玉是公认的一对,所谓“木石前盟”,《红楼梦》第九十一回,黛玉问宝玉,如果薛宝钗不和他好,他要怎么办。

其实黛玉话里的意思,就是问宝玉,自己和宝钗,他到底喜欢哪一个。宝玉不能言明,于是就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换句话说,就是宝姐姐和林妹妹,我只喜欢你一个。黛玉听后,莞尔一笑,和宝玉斗起了禅意机锋。

为什么把“弱水”比做爱情呢?其实是取其飘摇难渡之意。世间万千的情感,最难渡的恐怕就是爱情。“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孤舟渡水,汝即彼岸。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只有专一而重情的人,才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的账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和关注~


博书


佛祖在菩提树下问一人:"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钱、有势、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妻子,你为什么还不快乐呢?"此人答曰:"正因为如此,我才不知道该如何取舍。"佛祖笑笑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某日,一游客就要因口渴而死,佛祖怜悯,置一湖于此人面前,但此人滴水未进。佛祖好生奇怪,问之原因。答曰:湖水甚多,而我的肚子又这么小,既然一口气不能将它喝完,那么不如一口都不喝。"讲到这里,佛祖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对那个不开心的人说:"你记住,你在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样就足够了。弱水有三千,只需取一瓢饮。"

《红楼梦》曾两次出现弱水,第一次是在第二十五回,形容那跛足道人:"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如果按苏轼的诗句"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去分析,这弱水往往是指神仙出没遥遥而不可及的去处。第二次出现该词,便是第九十一回"布疑阵宝玉妄谈禅"一节。说此刻贾府的主子们从老太太到贾政、王夫人,再到王熙凤等对宝玉的婚姻已经统一了看法,即薛宝钗为最佳人选,并正式的说与薛姨妈。宝玉和黛玉似乎感觉出气氛的异样,陷入迷茫。为相互测试对方的心境,宝黛二人盘腿打坐,模仿佛家参禅的形式以机锋语表达自己爱的忠贞不渝。首先由黛玉发问:"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她好她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她好她偏和你好你怎么样?"宝玉思索半晌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宝玉用此典来回答黛玉的发问,意思是说宝钗的好与不好皆与我无关,世上美女虽多,而我心中只有你一个人。黛玉深知宝玉平时禀性,怀疑他能否实践自己的诺言,于是继续发问:"瓢之漂水,奈何?";"水止珠沉,奈何?"宝玉坚定地答曰:"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其意是说,我爱你之心就似飞絮和着沾泥垒成燕窝一样,不会再随风飘忽。


阑珊心语


“弱水”和“弱水三千”都是很常见的词,“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更是大家很熟悉的句子。这句子如此脍炙人口,以致于我总觉得贾宝玉对林黛玉说这句话时,是在引用古语。

实际上,这句话是《红楼梦》里的首创,出自通行本续作的第九十一回“布疑阵宝玉妄谈禅”。薛家惹了官司,宝钗又生病了,薛姨妈忧心忡忡,对宝玉的问候略显敷衍,宝玉就满腹猜疑,到林黛玉那里去诉说。黛玉了解他的秉性,趁机和他谈禅开解他。宝玉就在这次对话中说出了“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名言,后来人们普遍用这句话表达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态度。

那么。“弱水”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词在古籍里出现很多,意思也不一而足。总体来说,大概有三层意思:

1.具体水名、地名。古代地理神话书《山海经》里就不止一个“弱水”,分别出现在西山经的“劳山”和大荒西经的“昆仑之丘”。另外在《史记》、《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新唐书 》等相关篇章里,都有关于弱水的记载,只是具体的地点总不一样。

大部分的“弱水”是在西边或者北边,至少源头在那里,放到今天大概就是青海、西藏那一带。而现实中,也确实有一条河流保留了弱水的名称,那就是黑水河从甘肃酒泉到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那一段。

2.水力太弱、无法泛舟的河流。也是《山海经》给出的解释:“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

这当然有夸张和写意的成分,用佛家惯常使用的“芥”也就是个头虽小却可纳须弥的芥子来打比方,就更有神佛故事的味道,这也符合《山海经》的风格。

所以,后来“弱水”就成了人们谈佛的时候爱用的词。宝玉也是在和黛玉谈禅时用到“弱水”的。

3.险峻遥远的河流。这是人们越来越多地把“弱水”往仙佛一路靠近的结果。在古代一些文学作品里,弱水就仿佛是关联着世外神佛之道的通路,轻易不能泅渡。

“弱水三千”这个词也是这样慢慢形成的。宋代苏轼有诗说“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到了明代吴承恩笔下,出现了“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这就是沙和尚等待取经人期间暂住的流沙河了。从三万到三千,都是表达深不可测、浩渺杳远的意思,都将弱水与神仙鬼怪的世界联系起来。

就是《红楼梦》原著中也有差不多的表达。在第二十五回,凤姐和宝玉中了魔魇,大家一筹莫展时,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现身了。书里对道人的描写就是:

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

显然,在《红楼梦》成书的年代,弱水已经是和蓬莱连在一起,属于神仙地界的专有名词了。

但是,用弱水指代爱情,却是《红楼梦》续书的创造性发明,大概是取爱海情波不易渡,一如传说中险峻遥远的弱水之意吧。贾宝玉本来是用佛语回答林黛玉,结果却成了对黛玉的誓言,也成了后来人们所钟情和赞美的爱情态度。

现实中的弱水,在今天流经甘肃、青海、内蒙古的黑河或者说黑水河的其中一段,具体是从甘肃张掖出发,到内蒙古额济纳旗的居延海。

《尚书·禹贡》记载:“黑水西河惟雍州,导弱水至于合黎。”《水经》说得明明白白:“弱水出张掖删丹县,西北至酒泉会水县入合黎山腹。”清代学者徐松所著的《西域水道记》更是直接说:“弱水,今谓之黑河。又曰张掖河。汉儒不知本为一河,分张掖河当禹贡弱水,黑河当禹贡之黑水。误也。”

所以,在清代,弱水已经被认定为黑河的别称,而不是《山海经》等古籍说的是从黑河导出来的另外的河流。那个时候,《红楼梦》已经成书,估计作者也知道弱水的具体位置了。

我在十年前也就是2009年去额济纳旗旅行,就到过黑水河和居延海,也就是弱水所在。额济纳的秋天是胡杨的世界,碧蓝的天空下尽是耀眼的金黄,非常美丽。而弱水的风景更独树一帜,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金色的日轮在水面上晕染出粼粼波光,水中、岸边的草树形成深沉又不失层次的暗色剪影,很有意境。我当时就觉得这个地方很配得上“弱水”这个名称。

更巧的是,在居延海边的清晨,遇到了一对拍摄婚纱照的新人。当时的环境和光线特别有感觉,我忍不住在旁边偷偷拍了一张。这对新人能够在弱水拍婚纱照,真是格外有意义。但愿有弱水河的见证,相爱的人都能幸福永久。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