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宰相上官婉儿,她为何惨遭“墨刑”之苦?

历史诗人


我是沫白,我来回答

上官婉儿才华横溢,因为作品非凡,而成为武则天心腹女官,一直都深受武则天的信任。服侍在武则天身边。墨刑是从奴隶制时期就开始有的一种刑法。是在犯人的脸上或额头上刺字或图案。上官婉儿遭受此刑无疑是受到了武则天的责罚。而关于她为什么会激怒武则天民间有俩种说法。

一、上官婉儿与武则天争夺面首。

上官婉儿是武则天的近臣,天生妖姿艳丽,过目成涌,文采过人。尤以书法注称天下,也深受武则天的欣赏。武则天视她己出,不管干什么事都不瞒着她。哪怕是与面首张昌宗同床卧榻也不避讳。不过,对于武则天而言,张昌宗和上官婉儿一样,都是武则天的玩物。所以他们同病相怜,逐渐产生私情。被武则天发现后,因为武则天不舍处罚张昌宗,遂将怒火朝上官婉儿发泄,处以墨刑。

二,上官婉儿参与宫廷政变,偷看机密

有次,武则天粉碎了一回宫廷政变,审讯中发现上官婉儿也参与其中。政变造反按照《唐律》来说是要诛其九族的。不过,上官婉儿极力为自己开脱,声称,掺于进去只是打探情报。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武则天。武则天在半信半疑当中,为了彰显自己的宽宏大量以及对上官婉儿的喜爱。选择了从轻处罚。只将她处以墨刑。

受刑后,上管婉儿用红笔在额头上依托受刑后的痕迹,在上面画了朵梅花。不仅将墨刑遮盖住。而且,还使自己显得更具魅力。这个做法,受到了民间女子的争相模仿,传说,女子多在额眉中处画一梅花。以彰显女子美丽。而这种妆容,也就是我们今天长提的"梅花妆"


沫白读史


历史上上官婉儿被武则天视为股肱之臣,相当于武周的女宰相,附作武则天治理天下,功不可没,但她为何会惨遭“墨刑”之苦,下面我来说一下这个问题:

何为墨刑

首先来解释一下何为墨刑,墨刑的操作方式是在人的脸上或者身体的其他部位,先用铁器做上标记,等刻画出大体轮廓后涂上古代的墨水或者其他黑色的的颜料,从而让在身体上的标记形成永久性的标记,这个刑法往往会伤害带刑犯的皮肉或者筋骨,刻字时非常痛苦,并且在身体的众多部位中,脸最为频繁,所以无法遮盖,在给人肉体痛苦的同时,精神上的痛苦往往也会很致命

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争帝

上官婉儿出身唐朝世家,自幼聪慧,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并加上本来就有上官家世代为官的家学熏陶,是名副其实的才女,这也为以后辅佐武则天打下了厚实的基础。其祖父上官仪为唐高宗李治的谋臣,在李治与武则天夺位的期间站错了队,当时李治命上官仪为急先锋,起草废后(武则天)诏书,但是由于李治天性懦弱,在后面的争斗中处于下风,因为败落,所以武则天称帝后,大肆贬落上官家,家中男丁悉数被杀,女眷则被充当入宫做婢女,上官婉儿亦在其中,进入宫中服侍武则天。

受武则天赏识,进入仕途

众所周知,武周时期,由于武则天身为女性,所以朝中女性重臣不在少数,再一次偶然机会中,武则天发现她身边的一个婢女,生的着实秀美轻盈,艳丽中又有些许威严,武则天本来就是爱美之人,因此此人引起了武则天的注意,在随后的时间里,又发现此女文采过人,过目成诵,尤其是书法更为一绝,犹如其人一样妖冶艳丽,秀美又不乏庄严,因为上官婉儿由此进入仕途,最初为武则天掌笔宫女,武则天绝大多数圣旨诏书都处于上官婉儿,而后进一步得武则天赏识,入朝为官,慢慢的,许多宰相分内之事,也有上官婉儿负责,故此上官婉儿被后世称为巾帼宰相。

侵犯武则天底线,被施以墨刑

上官婉儿自小生活在宫中,并且生的样貌艳丽秀美,正如现在的话说的,每个帅哥都渴望爱情的滋润,美女也是如此,到了已经谈婚论嫁的年纪,心中的情愫也早已盛开,但是此时,上官婉儿却依然在为武则天辛苦负责朝政,众所周知,武则天身边面首众多,而且武则天与上官婉儿关系素来亲密,甚至在与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颠倒鸾凤之时,也在上官婉儿面前毫不避讳,这显然极大的刺激了正处于躁动期的上官婉儿,久而久之,上官婉儿则与张昌宗混在了一起,而后宫之中,武则天耳目众多,不久武则天就知道了此事,对于张昌宗,武则天还在爱头上,不舍得处置,于是上官婉儿就成了她泄愤的工具,武则天你没有处死她,而是让他活着,受尽折磨,于是给上官婉儿处于墨刑,让其毁容,并且将上官婉儿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回朝。

这就是深受武则天喜欢的上官婉儿为何会被施以墨刑的原因,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防火防盗防闺蜜啊。


丫丫说史


昨天恰好看到个野史,答一个。



话说太平公主把张昌宗推荐给武则天,武则天大喜,晚上共度良宵,歇罢,上官婉儿进来汇报工作,武则天出去起夜,上官婉儿心痒难耐,掀开帘子近距离观察张宗昌,结果被武则天进来看见,大怒,随手拿起床上的剪刀,一剪刀扔到上官婉儿头上,上官婉儿头破血流,留下一个伤疤。于是就用花黄纸把额头贴住,没想到成为流行装饰。



正史的说法是上官婉儿在上朝时偷看群臣,结果被武则天看见,以为她要觊觎神器,就把她扎了一剪刀。



不管那个版本,都是她偷看男人被武则天扎了一剪刀。


唐风宋月


上官婉儿被处以墨刑,是因为她触怒了武则天。墨刑也被称为黔刑,黔刑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开始盛行,秦末汉初的著名将领英布就曾经受过墨刑,被人们称之为黔布。


看过《水浒传》的朋友们都知道,在犯人发配边疆的时候,都会在脸上加盖一个金印,这也是一种墨刑。上官婉儿是唐朝著名宰相上官仪的孙女,在武则天做皇后期间,上官仪对于武则天专政的行为十分不满,多次上书请求废除武则天皇后的地位。唐高宗也不满武则天的专权,让上官仪起草了废后的诏书。

然而在当时的唐王朝,武则天已经树大根深,就连唐高宗李治也无法扳倒,废后的事情遭到了武则天党羽的普遍反对,最后不了了之。上官仪在之后遭到了武则天的报复,家庭中的男性都被杀死,女性都被收入皇宫里面做奴隶。上官仪被杀害的时候,上官婉儿才刚刚出生,她随同母亲一起入宫为奴。上官婉儿从小聪明伶俐,精通琴棋书画,13岁的时候就已经是皇宫里面是出了名的才女。

李治统治晚期,唐朝的朝政全部落入了武则天的手中。在公元677年,武则天召见了年仅13岁的上官婉儿,在第一次见到武则天的时候,上官婉儿用自己出色的文采打动了女皇,武则天废除了上官婉奴隶的身份,将她提拔成了才人,留在身边做侍女。武则天称帝之后,上官婉儿跟随在武则天的身边,为她起草诏书颁发命令。当时的上官婉儿相当于武则天的女秘书,是武则天最信任的人之一。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上官婉儿因为犯错,被武则天除以墨刑。

关于上官婉儿得罪武则天的原因,一些人认为可能是上官婉儿和宫廷里面的美男子有私情,最终招来了武则天的妒忌,武则天才会用墨刑使她毁容。一些民间传闻称上官婉儿在受了墨刑后,将自己的受刑部位改成了一朵花,看起来更加的抚媚了。


上官婉儿成为女丞相是在唐中宗李显时期,武则天退位之后,善变的上官婉儿立刻投奔了韦皇后,成为了韦皇后的心腹。韦皇后一直将武则天当做自己的榜样,上官婉儿又是武则天的宠臣,因此韦皇后逐渐拉拢上官婉儿,希望她能够辅佐自己称帝。

在韦皇后的提拔下,上官婉儿控制了大部分朝臣的任用,成为了一个女权臣,被后人称之为女宰相。上官婉儿文采很好,却十分的淫荡,大臣们为了升迁很多人都和上官婉儿有私情。后来韦皇后密谋称帝,上官婉儿则积极为她策划。上官婉儿和韦皇后的阴谋遭到了李氏皇族的不满,唐玄宗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等人发动政变,杀死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等人。

在政变发生后,上官婉儿带着宫人迎接李隆基,表示自己对唐朝皇室的忠诚。但是由于上官婉儿跟着武则天和韦皇后做了很多坏事,李隆基对上官婉儿十分的不信任,最终将她杀死祭旗。就这样在唐朝政坛纵横30多年的上官婉儿,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站错队被杀。


历史总探长


上官婉儿是唐代有名的才女,她的精明才干被武则天赏识,于是将她留在宫内,后来成为了武则天的得力助手,也是闻名天下的巾帼宰相。本来已经无家可归的上官婉儿在武则天身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武则天越来越信任她,然而正在她的人生巅峰,却遭遇了武则天发明的“墨刑”,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上官婉儿与武则天宠臣张昌宗的关系过于密切,让武则天恼羞成怒,于是用“墨刑”来惩罚她。武则天与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来往频繁,此时的武则天已经陷入了爱河,就像其他朝代的皇帝宠妃子一样,武则天与张昌宗兄弟缠缠绵绵,甚至在上官婉儿面前也毫不避讳。而上官婉儿这时也已经情窦初开,况且她的条件并不差,不仅容貌姣好,还颇有才华,自然会吸引不少男人,不久后上官婉儿与张昌宗便缠在了一起,本来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怪只怪上官婉儿选错了对象,张昌宗正是武则天的心头之爱,上官婉儿自然斗不过武则天,毕竟两人是君臣的关系,上官婉儿也因此触碰了武则天的底线,被武则天用自己发明的“墨刑”狠狠的教训了她一番。上官婉儿之所以被武则天用墨刑惩罚,完全是因为她沾染了武则天的宠臣,也是她的新欢张昌宗。

从那以后上官婉儿的人生便开始走下坡路,经历过墨刑之后,上官婉儿还被贬到三千里之外的地方,让她永远不能回到朝廷,最后上官婉儿被李隆基杀死。纵然曾经得到过武则天的万般宠爱,最后只因抢了武则天喜欢的男人,地位一落千丈,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那个时代就是这样的变幻莫测,感情永远在利益之下,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唯一值得信任的,只有自己。

才高八斗的上官婉儿成了那个混乱时代的牺牲品,但是关于上官婉儿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墨刑对于其他人来说是酷刑,对于上官婉儿来说却更像是一次整容手术,遭遇过墨刑之后的她更加妩媚动人,让更多人为之倾倒。原来她在伤疤上面画了一朵梅花,这样看上去完全不像经历过酷刑的人。其实墨刑本身并不是一种非常痛苦的刑罚,它更强调的是对精神的摧残,在很多人看来,墨刑是纹身的起源之一。

上官婉儿的人生经历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从家破人亡,沦为武则天的奴隶,到成功逆袭,成为武则天身边的大红人,历史闻名的女宰相,再到后来因为与张昌宗关系过于密切被武则天惩罚,泯然众人最后被杀,人生的大起大落就在一转眼,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永远猜不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过去的也已经无法挽回,唯一能够把握住的,就是现在。活在当下,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即便不够成功,至少足够充实。


尚武菌


是金子总会放光!上官婉儿把这句名言演绎得淋漓尽致。

唐高宗时期有一个丞相叫上官仪,起草诏书要废除武则天。

武则天将上官家族的男人全部处死;

将上官仪的儿媳妇郑氏及其刚出生的女儿上官婉儿罚做女奴,分配到掖廷使唤差遣。

郑氏真是伟大,女儿上官婉儿刚会讲话,便教她识字读书、背诵诗文。

上官婉儿确实聪明,6岁时不仅能够熟背诗歌200多首,还能写诗著文;

更令人称奇的是,10岁的时候,上官婉儿能够明明白白说出官场上的规定,并且富有文采和修饰,还能理解一些法律和命令。

上官婉儿的聪慧睿智传到武则天耳中。

13岁那年,武则天特地召见小女奴上官婉儿,并当场出了一道题考考她。

武则天亲眼见证,上官婉儿思考片刻,提笔一挥而就,很快写成一篇美文,好像早就构思好了一样。

看完文章,武则天十分高兴,将小女孩拉进怀中,如获至宝。

武则天当场下令免除上官婉儿的奴婢身份,并且让她负责朝廷诏书、命令的拟定。

上官婉儿掌管解释、起草皇宫诏令很多年,被人们称为“巾帼宰相”。

受到武则天的重用,上官婉儿尽心尽力回报恩情。

骆宾王起草了《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文章慷慨激昂、气吞山河。

上官婉儿看过文章后,赏其文采、爱不释手,还把文章推荐给武则天。

武则天看了开头就被震慑;

当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时,武则天问道:“这是谁写的?”

上官婉儿回答:“骆宾王写的。”

武则天抬头望向前方,长长叹口气说:“宰相怎么没有发现这样的人才啊!”

武则天觉得一定要爱惜身边的人才,于是更加重用上官婉儿。

这么受重用的“女宰相”为什么惨遭“墨刑”之苦呢?

唐高宗和武则天每次上朝,接受大臣朝拜、禀报,武则天都会安排上官婉儿钻到自己的桌案肚下,记录大臣们所奏事宜。

有一天,武则天没有上朝,唐高宗一个人接受宰相禀报上奏。

上官婉儿像平时一样,钻进武则天的那张桌案肚下,记录唐高宗与宰相的言论。

唐高宗发觉了上官婉儿,非常愤怒。

退朝时,唐高宗将一块指甲盖大的刀片扎到上官婉儿的额头,并且不许拔下。

上官婉儿爱美心切,请求唐高宗准许拔下刀片,便写下一首诗《乞拔刀子诗》。

诗的全文是:

丽日煦皇庭,清风拂龙台。

分明眼前事,依稀梦飘来。

忽焉思散起,精移何神骇。

罪奴当万死,还乞龙颜开。

最后两句打动了皇上,唐高宗准许她将刀子拔下。

刀子拔下了,额头留下一条刀疤。后来,武则天又在她的额头加上一条刀疤。

武则天非常喜欢上官婉儿,将她作为心腹。

武则天也是过份放纵自己了,她与张易之、张昌宗等人在床榻间交欢时,也不避开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20多岁的女孩,看见这样的场面,免不了会心如鹿撞、芳心荡漾。

张氏兄弟身姿俊美、容颜亮丽。

长期身居宫中,上官婉儿经不住诱惑,有时候与张易之调情骂俏。

情欲之惑能够使人越发放肆,甚至无所顾忌。

武则天与张氏兄弟、上官婉儿一起吃早饭。武则天一抬头,看见张易之与上官婉儿眉来眼去、暗送秋波。

武则天当时一拍桌子,怒目圆睁,呵斥道:大胆放肆,你敢偷我禁脔!罪该处死!

命人将上官婉儿关押起来,但是,武则天心情矛盾。

自从任用上官婉儿,制诰发令总是很满意,几乎没有出现过任何差错;

但是,与自己情人偷偷摸摸,也是实在可恶,这口恶气难以下咽。

武则天犹豫不决之时,张易之兄弟吹起了耳边风,请求武则天念在上官婉儿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的份上,饶过这一回。

为了让上官婉儿记住教训,武则天免除她的死刑,决定对上官婉儿实施墨刑。

上官婉儿嫩如凝脂的脸面上,眉心右上侧有一小块疤痕,那是唐高宗留下的。

武则天下令与旧疤对称,再刺上一块疤痕。上官婉儿眉心上方有了两块对称的疤记。

上官婉儿受到惩罚后,更加用心服侍武则天,讨好武则天;

渐渐地,武则天不再计较她以前的过失。

毕竟年轻,当然爱美。

上官婉儿最初用头发将额上的墨刑遮住;

后来,心生灵感,在伤疤之处精心刺了一朵梅花,并且涂上红色,用来掩盖墨刑之羞。

没想到,经过这样打扮,上官婉儿越发妩媚动人。

皇宫中的女人们纷纷效仿,很多人都用胭脂在前额点上淡红色的梅花,演变成红梅妆。

一枚掩盖缺陷的花朵,逐渐发展成一个朝代的时尚。


岳飞的飞


墨刑的官方称呼叫黥,就是以刀刻凿人面人体之后再用墨涂在刀伤创口上,使其永不褪色,成为犯法的标志,耻辱的象征。

武则天本身是女人,很清楚对貌美如花的上官婉儿来说,这样的刑罚伤害很大,那么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据说这是因为有一次武则天的面首张昌宗和上官婉儿私下调笑戏谑,被武则天发现,怒曰:

汝敢近我禁脔,罪当处死。

后来死罪得免活罪难饶,被处以墨刑。

还有两个说法,一个是上官婉儿拒绝了武则天的面首薛怀义的调戏,引起薛怀义疯狂报复烧毁明堂,武则天迁怒于上官婉儿,处以墨刑;另一个是上官婉儿偷窥上朝奏事的凤阁舍人李迥秀被武则天发现,导致武则天怒发动了刀。

三个版本说法中上官婉儿的志节作风完全不同,宫闱秘事,实情到底怎样别人搞不清楚,因而《新唐书》中关于这一事件的记载只是:

尝忤旨,当诛,后惜其才,止黥而不杀也。

实际上等于没有提到具体理由。

从武则天的角度,违抗旨意必须处罚,但是上官婉儿是使用起来得心应手的助理,武则天毕竟不舍得杀,因此只给予墨刑的处罚——后来上官婉儿为了掩盖住这个痕迹,自己在上面画了一个梅花妆反而变得妩媚了,

间接反映出这个墨刑的痕迹并不是很大,从武则天的角度也算是一种手下留情了。


谈古论金


上官婉儿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事,故而也被称为“巾帼宰相”。历史上的上官婉儿是一位奇女子,她是初唐大诗人、宰相上官仪的孙女。不过,由于上官仪反对武则天专权,被网罗罪名,以“谋反”最被诛杀,当时一并被杀的还有上官婉儿的父亲,而上官婉儿和母亲则被收为官奴。

由于上官婉儿自幼聪颖,又有家学的熏陶,使得她在相对开放的唐朝逐渐崭露头角,成长为了一代才女。据说,武则天遇到上官婉儿后,也对其大加称赞,这才又改变了上官家族的命运。武则天虽然打压上官仪,却重用上官婉儿,命其做婕妤,负责草拟诏书。

唐朝时女子地位相对较高,可以在内朝为官。由于上官婉儿才华出众,而且相貌出众,又被封为了唐中宗昭容,故又被称作上官昭容。及至武则天称帝后,上官婉儿一心辅佐女皇帝,很受器重,成了武周政权的股肱之臣。当时,许多原本属于宰相分内之事,也交由上官婉儿来负责,故上官婉儿被后世称为巾帼宰相。

不过,历史上的上官婉儿私生活相对混乱,她曾与太子李贤有过私情,后为唐中宗李显昭仪,还与武则天侄子武三思有过绯闻。当然,真正导致上官婉儿悲惨结局的,却是在权政治斗争中的挫败。

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联合禁军发动神龙政变,武则天被逼退位,传位于太子李显,唐中宗二次登基。在唐中宗再次掌权后,上官婉儿的地位一落千丈。不甘落寞的上官婉儿,看出韦后有篡权的野心,因而开始依附韦后。

后来,韦后与安乐公主母女合谋毒杀了唐中宗,阴谋夺取。关键时刻,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率军击诛杀韦后,迎立唐睿宗李旦。在这场政变中,上官婉儿也遭到牵连,被李隆基所杀。就这样,卷入党争的上官婉儿,就此香消玉殒,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相传,历史上的上官婉儿曾遭受“墨刑”,但却因此显得更加妩媚,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墨刑,又称黥刑、黥面,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刑罚,即在犯人的面部或额头上刺字或图案,然后再染墨,使之成为犯人的标志。这种刑罚相对于凌迟、枭首、腰斩、车裂而言,无疑要轻得多。不过,这样的刺青会使得受刑人失去尊严,属于一种“耻辱之刑”。

有人说墨刑始于武则天时期,这显然是不合史实的。其实,早在西周时便有墨刑,如《尚书·吕刑》中便有“墨罚之属千”的说法。在《周礼·掌戮》中还曾提到,一些贵族会差遣受墨刑者守门。

上官婉儿之受墨刑,流传着多种版本。不过,相对可信的一种说法,应该是在上官仪蒙难时,上官婉儿被收为官奴,便被处以了墨刑。在《酉阳杂俎》一书中,曾提到:

“今妇人面饰用花子,起自上官昭容,所制以掩黥迹。 ”——《酉阳杂俎》

此说指出,唐朝女子面部饰花的风俗,是因上官婉儿才流行起来的。由于上官婉儿面部有墨刑痕迹,影响美观,所以便在被刺青的部位进行了遮掩。这种做法反而使得她看起来更为妩媚。不过,此说的可信度或许尚待考证。

前文提及,自西周时便有墨刑,而在漫长的时间里,自然有人会想办法对面部刺青进行遮掩,倒也不至于等到唐朝时由上官婉儿首创。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由于上官婉儿面容姣好,又富有才情,即便是有墨刑痕迹,如适当掩盖,倒也不失为绝代美人。否则,唐中宗倒也不至于将其作为昭容。


夕阳下的晚枫


上官婉儿,一听这名字,就能脑补出一副美人图,事实上,她还真的是位美女。不幸的是遭受了墨刑,但是,墨刑之后让她更是婀娜多姿,妩媚动人了。不知让她遭受此刑的人会不会气的吐血?


何为墨刑?

就是字面意思,用墨行刑。首先选一个烙铁,当然,烙铁上是有各种图案的。然后烧红,烙在受刑人的面部,(多在面部,其他的地方的也有,比如背部),最后在烙印处涂抹墨汁。待伤口愈合后,那墨也就渗入皮肤组织,洗不掉,伴随一生,除非把这块肉割掉。这是一种耻辱的象征!

上官婉儿的离奇出生

她母亲在怀上官婉儿时,梦到有人给了她一杆大秤。古人嘛,梦到这些就爱找大师问问。这大师就说“当生贵子,必得权衡”。结果是个女儿,不过上官婉儿的祖给力,女子该会的都是精通,可以不学习的也得掌握。

这上官婉儿也是天资聪颖,爱学习,来者不拒,照单收下。权衡之术也不例外,谁让祖父是宰相呢!最终在武则天的手下掌管宫中制诰。也是做到了大师所言!也正是这,给她召来了祸害!


美女受墨刑,未曾想到是锦上添花!

下来该说这武则天了,和高宗争得天下后,也是开始更嚣张了,再说,深宫里的女人,肯定寂寞呀!怎么解决,养面首。谁规定,只能男人有妻有妾,女人不可以的。武则天还就不信了,再说,当时武则天的权利最大,就是那种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哪怕是要你项上人头,你也得给。

武则天在后宫养了很多男人。其中,张昌宗兄弟二人宠幸不断。这时的男人也是祸水。这张昌宗姿容秀美,翩翩公子型,哪个女人不爱?武则天也是最宠他。


再说这上官婉儿,体态轻盈,模样俊俏,又是诗书气自华。这么好姑娘在淫秽的武则天影响下,也是情窦初开,欲火难熬。就和张显宗有了私情,关键是还被武则天看到了。一怒之下,打算杀了上官婉儿,但是,又舍不得。《旧唐书·后妃传》中记录“ 则天惜其才不杀,但黥其面而已。”

实际不是这样的记载,说是忤逆了的武则天的圣旨。但是,根据野史来看,这里面的原因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如果能放在明面上说,那群言无不尽的编撰者怎么不写明!

上官婉儿的神操作让本该是耻辱的墨刑变成了流行妆容!聪明的上官婉儿在受刑后,为了遮掩,就在疤痕上画了梅花,又染了色,没想到吧,一下子成龙点睛之笔,衬托的她越是妩媚动人!

有些女人,无论经历过什么,都不会变的糟糕,只会越活越精致!


斯幽说历史


古代这种让人“脸红”的刑罚,上官婉儿受刑之后,反而变得妩媚了

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封建时代,皇帝作为最高的统治者,其权威是不容侵犯的。即便明知道是皇帝的过错,也是不能直言相告的。现代人爱面子,古代人更是如此,特别是地位较高的一群人。所以,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封建君主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而设置的酷刑,最著名的恐怕就是满清十大酷刑了。这些酷刑一方面惩罚凡人,另一方面也有警告世人,要遵纪守法的作用。下面,笔者就来说一下古代的这种酷刑。古代这种让人“脸红”的刑罚,上官婉儿受刑之后,反而变得妩媚了。

看过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人,都应该知道,有很多梁山好汉,他们脸上是印有一个“囚”字的。比如宋江,他额头上就被印了一个“囚”字。古代有很多犯过事的人,都是要被打上印记的,就好像留下案底一样。一方面起到羞辱囚犯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起到警示世人的意思。这点,和处决死刑犯必须拉到菜市场,午时三刻,斩立决一样。

因为犯的罪行不一样,所以受到的刑法的轻重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唐朝的辩机和尚,他因为勾引高阳公主,导致其生下两子,就被唐太宗处以了极刑,腰斩!极刑还包括俱五刑、凌迟、以及五马分尸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受刑时,没那么疼,之后也只会感到“脸红”、羞耻的刑法。这种刑罚叫“墨刑”,由唐朝的女皇帝武则天发明。

当有人触犯法律的时候,就会被人在脸上刻下特殊的符号,以此来警戒。因为用墨水染过的原因,所以,用刑后的印记就特别明显。一旦被执行了“墨刑”,基本上一辈子都是会受到周围人的指指点点的,所以这种酷刑对于受刑者来说,就是一种跟随一辈子的耻辱。这也是武则天发明这种酷刑的目的。 如果一个美貌的女子,受了“墨刑”,那不是逼迫其自尽吗?

历史上,有一个很有名的女人,她就受过“墨刑”之苦。令人意外的是,她不但没有因为“墨刑”,而变得丑陋,反而增添了一种妩媚。这个人就是上官婉儿。 一代天子一朝臣,武则天在当上皇帝的时候,因为受到了很多旧臣的阻碍,所以就杀了一批旧臣。上官婉儿的爷爷也因此被杀了。上官婉儿则跟着母亲到宫中当奴隶。因为聪慧过人,长相可人的缘故,上官婉儿很快就受到了武则天的喜爱。

不过君还是君,臣还是臣。武则天见到上官婉儿的第一面,就问了一句诛人杀心的话,“我杀了你全家,你可恨我?”上官婉儿回答“不恨。”上官婉儿和武则天是一样的人,连用人之道也都一样。一个是,只要你有用,不管是你是谁,我就敢用你;一个是,只要对我有好处,我就跟着你干。她们同属于干大事不拘小节的人。然而,刚从奴隶做到武则天宠臣的上官婉儿却有些飘了。

她沾染上了女皇武则天的宠臣。武则天知道上官婉儿抢自己的“小老弟”后,甚是生气,差点将上官婉儿杀死。上官婉儿还是很有才华的,她为武则天做的事,也是“称量天下”这样的大事,所以,惜才的武则天就想了一个办法惩戒一下上官婉儿。也就是对她进行了墨刑。这也是出于女人的报复心里吧,毁容了,看你还怎么找男人?聪明的上官婉儿为了掩盖伤疤,就在上面画了一个梅花图。如此一来,原本丑陋的伤疤,反而好看了。上官婉儿整个人也因此变得妩媚了。

随后,在脸上作画竟成了宫里的潮流。现今,仍然有爱美的女士,在身上纹下一个美丽的图案。其实,通过这件事,也能看出两个道理,第一: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第二,有才华,真的可以将丑陋变成美丽。对此,你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