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和朱元璋都是草根逆袭成为一代帝王,他们成功的特质是什么?

不醉繁华不醉君


乱世造英雄,刘邦和朱元璋是不幸的出生在乱世群雄争霸的时代,可又是幸运的,乱世给了他们两人创造奇迹的机会,而刘邦和朱元璋是古代仅有两个出身平民的皇帝,非常有代表性,他们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



刘邦有自知自明,知人善用,讲义气,有心胸,更看透了人心,知道什么人需要什么!刘邦虽说是混混,可他可是混混中的老大啊,从少和他一起玩耍的发小都服他,这就是刘邦的人格魅力了。刘邦是亭长,是最低级的公务员了,连官就称不上,可是他还是有点权利的,利用自己的权力尽量给兄弟们便利,大家吃喝玩乐,刘邦就讲义气确立了老大的地位,刘邦有一批跟随他的兄弟,是刘邦起家的小小本钱,却很重要。刘邦不管之后当了汉王,总之自己富贵了,不忘兄弟们,刘邦很清楚,打天下,靠的是人多和人才,你大度的分享给他们权力,金钱,女人等等,他们回报给刘邦的更多,这就是小财不出大财不入的道理,同样大义不出回报不来的道理。刘邦更清楚自己的知识水平在哪里,所以对于有文化的人,比如萧何,张良等谋士,刘邦给予足够的重视,给他们舞台,让他们尽情发挥才能,刘邦知道,有智慧的人,最需要人的肯定和尊重,刘邦都给了。韩信从项羽那里投奔刘邦阵营时,刘邦没有重视他,后来萧何月下追韩信,把韩信追了回来,刘邦才知道韩信的能力,刘邦知道韩信最需要被人肯定,所以刘邦肯定到底,封了韩信为大将军,所有兵马归韩信管,韩信也就为刘邦卖力的打项羽了,刘邦就是看透了人心,上善伐谋,攻心为上,懂得了人心,就懂得了如何操控人了任用人了,不想成功都难啊!



朱元璋比刘邦的本钱更低,甚至没有本钱,只有一条命,他当过和尚讨过饭,颠沛流离,艰难日子没少熬,没想到元末的乱世让朱元璋投身农民起义军找到了机遇,本来朱元璋只想混口饭吃,可是为人聪明啊,善于学习,关键是农民军有他少时的发小,少时的朋友可都当朱元璋是老大,有了发少的照顾,自然就不同了。朱元璋很会学习上进,最关键的是朱元璋娶了农民起义领袖郭子兴的养女马秀英为妻子,当然朱元璋不行的话,人家也不会嫁女儿给你了。当朱元璋成为带头大哥时,同样做到了知人善用,懂人心。刘伯温那样的知识分子,朱元璋是极度重视,极度的尊重,发挥各人的专长!在和张士诚和陈友谅争霸时,朱元璋就知道张士诚是个土财主很保守,只会看着他和陈友谅拼,朱元璋就集中力量干死陈友谅。对于陈友谅,朱元璋也是知道他比较急躁的人,所以采取的是引敌深入策略,最后干死了陈友谅,赶跑了元朝,建立了明朝。


刘邦和朱元璋都是很懂得做统帅,拉拢身边人的人心,想做大事业,就要发挥集体的力量,而如何用人管理人就是关键,刘邦和朱元璋都是高手,在和所有人打交道中,摸透了人心,知道对付什么人用什么办法,只要攻破了人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历史神秘人282698251


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很有趣,在史记上汉高祖刘邦以作了精辟的回答,一日在大厅里文臣武将大群,高祖问我何以有天下,众大臣百人千言,答仁义有德,有功必奖,等等,高祖笑着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纵有天大的本领也不会有天下,我用对了三个人,向韩信张良箫何三人皆当世奇才,带百万大军每战必胜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韩信,安邦定国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每逢大战粮草后勤供应不决,抚民安民我不如箫何,项羽连一个范增也用不好,怎会霸有天下,众人如梦初醒,那我们算什么,高祖言,韩信箫何向略人是发布命令的,耳等向一群有功之狗,在丛林中拼命夺取食物,太形象了,而朱元璋更是一位了不起的伟人奇才,为人大度善于结交,雄才大略,运筹帷幄,谋与谋略,和他知人善任,海纳百川蜜不可分,纵观刘邦朱元璋二人为文武兼修,不向项羽,和张士诚,陈友谅那么阴暗奸恶野蛮,只会穷兵黩武,不懂天下大义,向朱元璋的谋士李善长出了一策,缓称王,多存粮,高筑城,多抚民,大元王朝的老太师代着几十万大军去打击那群称王称霸的父王,朱元璋修养生息积累了力量座收余人之力,打败了脱脱这个老杂毛,终于一统天下,驱除鞑虏,复我中华。


94310417小云


刘邦和朱元璋都是我国历史上少数几个草根出身, 屌丝逆袭开创千古伟业的帝王,他们俩的成创业之路非常励志, 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虽然说乱世出英雄,竖子成霸业,但一个人之所以能成功,建立不世之功,成为千古风流人物,必然有其过人之处,非常人之所能及,不然以街道派出所所长为起点的刘邦,和乞丐云游和尚出身的朱无璋怎么就能成为人尖呢?

剖析刘邦和朱元璋这两位大咖的成功道,我们不难发现,在他们身上都具有胆子大,眼界广,情商高,手段狠这些突出的特质。

一、胆子大。

在古代封建社会,造反是最大逆不道的罪行,往往会受到诛九族等最严厉的惩罚,所以古往今来,能人志士非常多,但揭竿而起的人并不多,敢于挑头的更少。

刘邦因为带队押解犯人到骊山,没有完成任务,索性砀山“斩白蛇起义”。朱元璋则更不幸,只是为了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有口饭吃,不饿死,铤而走险参加了农民起义军。

在两人以后的成长经历中,此种性格特征更是时有表露。比如刘邦未出道时,空手套取白富美吕稚;启用职场小白韩信为帅,委以重任;敢为人先,西入关攻破咸阳灭秦;只身赴会鸿门宴,等等 无不彰显刘邦不同凡人的胆大。

而朱元璋则更是一身戎马,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每次打仗都是身先士卒;为救老大郭子兴,置生死于度外,只身赴险;鄱阳湖决战,以少胜多拿下陈友谅;等等。

刘邦、朱元璋两者都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胆气。如果考虑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那肯定是造不成反的。

二、眼界广。

成大事者,凭胆子大,只是一个方面,还有更重要的就是,眼界要广,目光能企及别人所看不见的远方。

我们知道,刘邦年轻时在都城都咸阳服劳役,看到秦始皇出巡的威信仪,于是有了“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的人生志向。在夺取咸阳取得灭秦不世之功的时候,虽然望着美女、珠宝财富,直吞口水,还是封秦宫库,约法三章,还军霸上。

朱元璋则做得更绝,在攻克滁州,有了自己的地盘和人马时,仍然尊奉小明王韩林儿和郭子兴,甚至把自己的三万人马直接交给郭子兴指挥,自己甘当其手下,在张士诚、徐寿辉等纷纷称王的情况下,自己坚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不为所动,最终笑到最后。

“将军赶路,不博小兔。”刘邦、朱元璋这种志向远大的人物,眼前的苟且入不了他们的法眼,因为他们心中还有更重要的诗和远方。

三、情商高。

纵观古今,能成大事者,往往都不是智商超强的那种,萧何、韩信、张良、陈平等等这些人,随便拿一个与刘邦比,都比刘邦水平高;李善长、刘伯温都是人中龙凤,却甘为朱元璋所驱使,何也?

这就不得不佩服,刘邦、朱元璋身上与生俱来的领袖气质,人格魅力,以及驭人之术,这些特质,我故且在这里称之为领袖情商。

刘邦当亭长时,有无业游民卢绾、屠夫樊哙、主吏掾萧何、狱卒任敖、狱掾曹参、车夫夏侯婴、吹鼓手周勃等“梗朋友”,刘邦俨然是当地黑白两道通吃的人物。而朱元璋虽然是贫农出身,小时候,就是徐达、汤和、常遇春,周德兴、郭英这帮小伙伴自带流量的孩子王,带头大哥。

在识人用人上,两人更是表现出高人一筹的驭人之术,连国无双士的韩信都不得不感叹道,我能将兵,但您老人家却善将将,不服不行呀。尽管韩信为刘邦打下了三分之二的江山,功高盖世,但在刘邦面前仍然服服贴贴,最多只敢提个假齐王的要求。

朱元璋更是厉害,从一个穷要饭的混成子大将郭子兴的上门女婿,心腹大将,对朱元璋比对自己儿子都好。朱元璋中途参加义军时,徐达、常遇春、汤和都已是千总,时间不长,都成了朱元璋的手下,甘心情愿为老朱卖命。

四、手段狠。

俗话说,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情不立事,善不为官。要想成就一翻大事业,妇人之仁,相当成来了大事,因为权力斗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血雨腥风的。

刘邦和朱元璋为了成就帝王之业,表现出来的有仁慈的一面,也有心狠手辣,杀伐果断的一面,为了达到目的,任性起来,比谁都更无情无义,更无中生有,更无理取闹,更无所不用其极

为了逃命,刘邦可以将自己的亲生儿子和老婆推下车;当项羽以将刘邦老爹烹成羹相威胁的,刘邦竟然说,我们是兄弟,我爹也是你爹,到时分我一杯羹,搞得西楚霸王一脸的无可奈何,结果硬是逼得有妇人的项羽上演霸王别姬,乌江自刎。

而朱元璋则更甚,为了保住朱家的江山,想千方设百计地,诛杀功臣,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从杀德庆候廖永忠开始,到胡惟庸案、蓝玉案等,将与之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宿将基本上杀了个精光,仅

蓝玉案就牵连诛杀了上万人,甚至连七十七岁的老太师李善长,和开国第一功臣徐达都没放过。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各位看官继续关注点评!


掌心读历史


刘邦本来是一个“不事生产”的小混混,三十多岁还没有娶到媳妇,后来和村立的寡妇藕断丝连,还生了私生子。像刘邦这样的人,在太平盛世也就是一个混混,很难有大的成就。

朱元璋和刘邦相比就不一样了,他出身贫苦,从小父母双亡,早早的就知道世道的艰辛,迫不得已他才走上了造反的道路,如果在太平盛世,朱元璋绝对是一个勤奋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终,抽一袋烟,然后生一堆儿女。但是,他们的命运都被裹进了时代的潮流。

比起后来者朱重八相比,刘邦从一开始就是大哥,朱元璋只不过是个个小喽啰,也就是说刘邦是从小老板做成大富豪的,而朱元璋则是在给富豪打工的,一步一步做到了老板的。

但是他们的成功都有一些共同点:

一、胆子大

揭竿而起,看似豪迈,实则是掉脑袋的危险之举,彭城之战后,刘邦的父亲被项羽抓走,险些要了他的老命,而同时代的陈胜吴广等人,却死于敌手,能成功的人都是万里挑一,造反绝对是一门风险最高的生意。而朱元璋同样如此,他的对手陈友谅,最后也是死于敌手。

二、有魅力,善用人

虽然刘邦是一个混混,但他却是一个有魅力的混混,萧何、曹参、韩信等人中龙凤都被刘邦收于膝下,舍命保驾。用刘邦自己的话说: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但是他们都刘邦收服了。这就是刘邦的魅力。虽然朱元璋的人格魅力不如刘邦,但他是个实干派,用自身的实干苦干折服了身边的人!

三、志向远大

安于现状,目光短浅是造反者的通病,比如:李自成、洪秀全都是这一类人,他们只要得到一点好处就非常高兴。如果向做大事,必须有长远的规划、超人的目光,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当然, 说了这么多成功的特质,也不一定任何人都能做皇帝,比如在电影《后会无期》中:听了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能成为皇帝,有一半靠的是运气好!


公元前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从未断流,因此,中国的古代帝王,也可以说是在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在这成百上千的帝王中,大多数人的出身都是非富即贵,很少有真正实现草根逆袭,成就大业的皇帝,像刘邦和朱元璋这种,出身纯粹是社会底层,未得势时,没有任何财富和军事力量可以依靠,而最终成为皇帝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朱元璋当皇帝后曾在各个朝代的帝王画像前敬了刘邦一杯酒说:“唯君与尔出身布衣!”

刘邦和朱元璋,这两位历史人物都是农民出身,但是最终却成为了开国皇帝,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逆袭。

汉高祖刘邦首次闻名于天下,主要是由其以亭长身份将送去修建秦始皇陵墓的百姓释放,自己来承担责任,从而得到了沛县百姓认可,被推举为“沛公”,从而使得刘邦“长者”之名传于天下。刘邦跟随项梁、项羽打天下,在项羽在跟秦军发生巨鹿之战时候,刘邦见机行事进军咸阳,灭掉秦朝。随后“鸿门宴”封为汉王。虽然刘邦是一位草根出生的皇帝,还是他利用自己的心机获取了最高权利。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是彻底的无产阶级,但时势造英雄,这个凤阳县的青年农民大概敏锐地洞察到了天下即将大乱,很快就要改朝换代的迹象,于是他以农民的狡黠和投机加入了风起云涌的起义队伍。在革命队伍里,朱元璋很快显示出他潜在的能力,并依凭其才能,一步步从下级军官当到高级军官,直到被拥立为威震一方的吴王,再剪灭群雄,定都南京,成为三百年王朝的开创者。

可以说他们两人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因为古代士族门第观念很重(可以看看三国)。古时常说的士子之心,并不是指读书人,而是士族。因为他们掌握了土地,有实力。可以说一个白身的人想在古代崛起是十分不容易的,因为古代士族掌握着文化(书籍)、经济(土地)。没有士族的认可是不可能崛起的。

可以认为刘邦是沾了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光(士族崛起代替奴隶主),而朱元璋则是站住了驱除外族的大义(得到士族的支持)。


大江侃历史


刘邦和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二的成功农民起义家,也因此经常被拿来做比较,但在日慕乡关看来,这二人虽然都是农民底色,却并非一类人。

刘邦原本是个“不事生产”的小混混,三十多岁不找媳妇,却和本村的寡妇厮混,连私生子都整出来了。像他这样的人,太平盛世也就是个混混,难有大的成就。

朱元璋和刘邦完全是两码事,他出身孤苦,父母双亡,早早品尝了世道艰辛,造反是他不得已而为之的求生路,如果放在太平盛世,他应该是个勤奋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终,抽一袋烟,引一群儿女,看满山的庄稼。

但他们的命运都被裹进了时代的激流。

刘邦造反,一半是时局变动,让大家有了造反的冲动,不为活命,只为自保,另一半是他半生混江湖,带头大哥他最合适,与其说是老家人对他的信任,不如说是农民对世界的无知。

比起后来者朱重八,刘邦从开始就是大哥,朱不过是个小喽啰,用今天的话说,刘邦是自己创业,从小老板做成大富豪,而朱元璋是在大公司打工,最终做到了总裁。

不同的成功之道,特质也不同,但却有一些共同点。

(1)胆大

揭竿而起,看似豪迈,实则是脑袋别裤腰上的危险之举,彭城之战后,刘邦的老爹老婆都被项羽抓去,险些做成肉汤,同时代造反的陈胜吴广项梁项羽武臣等人,不是死于敌手,就是亡于属下,能成功的万里挑一,如果造反是门生意,绝对是风险最高的生意。

朱元璋同样如此,陈友谅、张士诚,哪个都不是善茬,最终不都死掉了。

想造反,的有胆,虽千万人,吾往矣!

(2)有魅力,会用人

刘邦虽是混混,却是个很有魅力的混混,萧何、曹参、韩信、张良,一大票人中龙凤围在他身边,舍命保驾。用刘邦自己的话说: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但这三位,就服刘邦,造反机会千千万,人家就是不反。

这就是刘邦的魅力,如同港片中的带头大哥,一呼百应,应者云集。

朱重八的人格魅力远远不如刘邦,但他是实干派,用自身的实干苦干巧干折服了身边众人,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独当一面都是好手,但他们能做的朱元璋也能做,他们服朱元璋看重的不是朱元璋的“混”,而是实实在在觉得,跟着这位老大混,有前途!

良臣择木而栖,朱重八就是那块木头,金丝楠木!

(3)志存高远

安于现状,目光短浅是农民造反者的通病,李自成才进北京城,就把人家小蜜给抢了,洪秀全刚打到南京,就止步不前,做起了皇帝。

要做大事,必须有长远的规划、超人的眼光,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刘邦过了武关,入了咸阳,面对眼花缭乱的秦皇宫,选择约法三章,秋毫无犯。不是他不爱香车美人,而是他看的长远,只有一统天下,才能安心享用。

朱重八扫平江南后,不做停留,即率众北伐,一举打破中国历史上北伐总是失败的怪圈,终结了中原大地自幽云十六州失手后四百年无险可守的困局。

(4)无毒不丈夫

打天下需要虚怀若谷、唯才是举的胸怀魅力,坐天下就的乾纲独断,恩威并施。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刘邦朱元璋虽然读书不多,但操控权力都是好手,帝王心术,自学成才!

刘邦刚坐了天下,就把彭越韩信英布三元实力大将送去见了阎王爷,就连多年鞍前马后的萧何,也被他送进监狱锻炼了一段时间。

朱元璋更夸张,几乎把一起起事的兄弟全部干掉!

说起来不地道,但站在个人和王朝的立场上,消除不稳定因素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只不过比起扭扭捏捏的赵匡胤,农民出身的刘朱二人更加直接狠毒。

如果项羽能有朱元璋这心思,哪还有刘邦什么事。

当然, 说这一大堆优秀特质也不能保证人人做皇帝,就如韩寒电影《后会无期》中所言:听了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最后我想说:他们能做皇帝,有一半的原因是运气好,不知道你信不信!



日慕乡关


刘邦原本是个“不事生产”的小混混,三十多岁不找媳妇,却和本村的寡妇厮混,连私生子都整出来了。像他这样的人,太平盛世也就是个混混,难有大的成就。

朱元璋和刘邦完全是两码事,他出身孤苦,父母双亡,早早品尝了世道艰辛,造反是他不得已而为之的求生路,如果放在太平盛世,他应该是个勤奋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终,抽一袋烟,引一群儿女,看满山的庄稼。

但他们的命运都被裹进了时代的激流。

比起后来者朱重八,刘邦从开始就是大哥,朱不过是个小喽啰,用今天的话说,刘邦是自己创业,从小老板做成大富豪,而朱元璋是在大公司打工,最终做到了总裁。

不同的成功之道,特质也不同,但却有一些共同点。

(1)胆大

揭竿而起,看似豪迈,实则是脑袋别裤腰上的危险之举,彭城之战后,刘邦的老爹老婆都被项羽抓去,险些做成肉汤,同时代造反的陈胜吴广项梁项羽武臣等人,不是死于敌手,就是亡于属下,能成功的万里挑一,如果造反是门生意,绝对是风险最高的生意。

朱元璋同样如此,陈友谅、张士诚,哪个都不是善茬,最终不都死掉了。

(2)有魅力,会用人

刘邦虽是混混,却是个很有魅力的混混,萧何、曹参、韩信、张良,一大票人中龙凤围在他身边,舍命保驾。用刘邦自己的话说: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但这三位,就服刘邦,造反机会千千万,人家就是不反。

这就是刘邦的魅力,如同港片中的带头大哥,一呼百应,应者云集。

朱重八的人格魅力远远不如刘邦,但他是实干派,用自身的实干苦干巧干折服了身边众人,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独当一面都是好手,但他们能做的朱元璋也能做,他们服朱元璋看重的不是朱元璋的“混”,而是实实在在觉得,跟着这位老大混,有前途!

(3)志存高远

安于现状,目光短浅是农民造反者的通病,李自成才进北京城,就把人家小蜜给抢了,洪秀全刚打到南京,就止步不前,做起了皇帝。

要做大事,必须有长远的规划、超人的眼光,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刘邦过了武关,入了咸阳,面对眼花缭乱的秦皇宫,选择约法三章,秋毫无犯。不是他不爱香车美人,而是他看的长远,只有一统天下,才能安心享用。

(4)无毒不丈夫

打天下需要虚怀若谷、唯才是举的胸怀魅力,坐天下就的乾纲独断,恩威并施。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刘邦朱元璋虽然读书不多,但操控权力都是好手,帝王心术,自学成才!

刘邦刚坐了天下,就把彭越韩信英布三元实力大将送去见了阎王爷,就连多年鞍前马后的萧何,也被他送进监狱锻炼了一段时间。

说起来不地道,但站在个人和王朝的立场上,消除不稳定因素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只不过比起扭扭捏捏的赵匡胤,农民出身的刘朱二人更加直接狠毒。

如果项羽能有朱元璋这心思,哪还有刘邦什么事。





小时大彬


如果一句话描述,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

这两个厉害的人物都有这种能力,而在实际操作中各有特点和侧重。

一、刘邦“重点发力,以点带面”

刘邦在建立帝国后,留下与大臣问答的故事,他自己明确总结说,得天下的原因是可以得天下英才而用之,萧何、张良、韩信都是在自己领域杰出的能人,刘邦能让他们为自己所用,通过“关键点”,带动一大片。

当然在与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如何赢得他们的人心,是需要极高的情商和非凡的手腕的,尤其需要能满足他们的愿望而克制自己。比如在刘邦项羽僵持的时候,韩信经营齐地已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委派使者要求刘邦封他为“假齐王”,刘邦心中不满想要发作之时,张良暗中里提醒,他立即觉察,当即回复使者,“做什么假的,要封就封真的”。后来韩信投入战斗后,天下大势已定。

二、朱元璋“面上覆盖,多点支撑”

朱元璋同样善于笼络人,甚至通过收干儿子来加强对人的控制,但是他的战略眼光和政治谋略表现得更为突出,在他的逻辑当中常常是先从战略考虑,战略的面上考虑到了,自然带动相应的一大片的人。

朱元璋还在郭子兴手下的时候,主动出击到家乡招兵,那时候汤和、徐达等一帮乡亲兄弟来归附,这些人后来都成为朱元璋的开国大将;

朱元璋能在元末“十八路反元”的农民起义中脱颖而出,是用人的胜利,更是战略格局的胜利。一般的农民起义军还停留在红巾军那种狭隘而且带有些迷信幻想模式的理念主张(如以救世界的虚拟神话人物为号召)时,朱元璋已经积极地将当时极具社会资源和拥有人才优势的地主和儒生团结到自己的阵营中,而且在政治主张中积极地融入了地主和儒生这个社会阶层的诉求,所以更容易得到各界人士的认同支持。“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就是老儒朱升为他提出的策略。在朱元璋的班底中,还有个重要人物宋濂,曾经为他撰写很多脍炙人口的战斗檄文和宣传文稿。朱元璋在各地打出的旗号、口号、标语,常常把一般的农民起义军甩了几条街。

后来在割据之势已成的时候,关于先打陈友谅还是张士诚的战略思考,朱元璋曾经主动和幕僚们讲过自己的思考。很多人认为先捏软柿子张士诚,但朱元璋认为应先忽略盐商出生“容易满足”的张士诚,啃硬骨头,打实力更为强大的陈友谅,这也是朱元璋战略思维突出的一个典型例子。


陈博士心学


这个问题问得好,刘邦和朱元璋二人之所以能够成功,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说他们是草根英雄一点没错。刘邦是大汉王朝的开创者,朱元璋是大明王朝的建立者。这两个朝代虽然历史间隔长达1500年,可是他们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一、一个比一个穷

他们小时候都是家境贫寒,生活没有着落,刘邦整日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吃了上顿没下顿,走哪都不招人待见。虽然,后来勉强了混了个亭长的差事,但那也仅仅是一个芝麻大的官职,也没有什么权力可言。而朱元璋比他还惨,在家过不下去,直接去寺庙里当和尚混饭吃,简直是惨到家了。

二、农民起义的领导者

他们都是当时社会最底层的穷苦人,领着一帮同样穷苦的人起来抗争,最终夺得了天下。

三、成功男人的背后必然有着厉害的女人

刘邦有吕皇后,朱元璋有马皇后,这两位女人可是相当的不简单,无论是在刘、朱二人打天下的时候还是坐天下的时候可都是发挥过巨大的能量的。

那么刘邦和朱元璋作为草根英雄到底是如何领导农民起义最终获得胜利的?我想起了一部影片中所说的话,“出来混要想成功,靠的就是讲义气、够狠、兄弟多”。那么,我想这三点用在刘邦和朱元璋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首先,刘邦和朱元璋都有一帮死心塌地、誓死效忠、不离不弃跟随他出生入死的生死兄弟,无论是困境还是逆境,他们都相互扶持,同渡难关,而且刘邦和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时候可是没有一点架子,和兄弟们有肉同吃,有房同住,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豪气冲天,义字当先,得到了手下将领的绝对拥护。

其次,刘邦和朱元璋都是性格坚毅,心狠手辣之人,除了对付敌人毫不留情,就连开国之后杀起功臣和昔日兄弟来也是毫不手软,手起刀落,可见成大事者真的是不能心慈手软。

最后,俗话说的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个人再强也得有人帮助才行。刘邦有韩信、彭越、英布、樊哙、周勃等楚汉名将辅佐,朱元璋在建国之后光爵位就封了100多位,可以说是兄弟多的最好印证。

总之,刘邦和朱元璋在我国历史上是有很大影响力的,他们是所有帝王中唯一的两位草根出身,实属难得。

我是文史墨客,不当之处,请多指教,期待与您的交流!






文史墨客


刘邦和朱元璋是历史上两位发迹比较相似的帝王,都是生逢乱世,其余微末,然后凭借着个人魅力一点一点招揽天下英才,最终打倒各路对手,一统天下。

我们细心观察,其实不难发现。

刘邦与朱元璋最大的相似之处,就是惯会用人。

如果说把刘邦、朱元璋单拿出来,让他们上阵杀敌,运筹帷幄,可能在那个英才辈出的时代不够看。

但他们两个有一点,确实其他英才所不具备的。

别看我虽然没有万夫不当之勇,也没有决胜千里之智,但我可以把会干这些的人招揽过来,帮我来干这些事。

于是。

刘邦就有了韩信、张良。

朱元璋就有了徐达、刘伯温。

他们把这些人放到他们该去的地方,让他们在最合适自己的位置,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这,就是刘邦和朱元璋成功的秘诀。

当然。

乱世之中的穷苦百姓如过江之鲫,多如牛毛,五千多年也就出了一个刘邦、一个朱元璋。

所以他们两个人的身上肯定还有一种独特的领袖魅力,但这种魅力就较之于其他帝王,就没什么出类拔萃的地方了。

我是@盗帅夜留香YE,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的文史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