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犯人临终前吟了一首诗,朱元璋听后大怒,将在场官员全部处死,为什么?

猫眼观史


草莽皇帝朱元璋,从最底层的人,走到天之骄子,自然也没有逃脱掉皇室的定律。一般情况下开国皇帝,都会对曾经的开国将领大杀特杀。



前有刘邦后有朱元璋,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虽然不是开国将领,甚至只不过是一个区区的八品小官。但是也因为朱元璋的滥杀,结果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

此人名叫孙蕡(xù),别的东西没有,但是却有一肚子的墨水。在古代的情况下,想要走上仕途唯独只能靠科考。而他也确实有真本事,后来考中了举人走上了仕途。

他最拿手的还是写诗,不管在任何情况下,只要稍微的停顿一下,就能吟出一首绝美的诗篇。不仅诗文写的好,还是一个清官,在当地百姓的口碑当中非常好。

后来他的名声越来越大,渐渐的被名臣宋濂所得知。宋濂、刘伯温和高启三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朱元璋甚至夸赞宋濂是开国文臣之首。因此在听说了有孙蕡这样的一号人,自然起了爱才之心。

于是就把他孙蕡提到了翰林院任职,然而古代官场都是讲的裙带关系。后来因为胡惟庸一案,宋濂被牵扯了进去。几个儿子都被朱元璋杀了,但是他本人在马皇后的保荐下,得已活了下来。


自己所有的靠山都倒了,孙蕡自然也没了好下场。而当时正在修筑长城,所以很多像孙蕡这样的小卒子,都被送去修长城了。不管是在什么朝代,修筑长城都非常辛苦。

然而孙蕡毫无怨言不说,工作之余还会吟个诗写个作。看守他们的官兵,感觉这个人挺不一样的,于是就把他写的几首诗带去见了朱元璋。

朱元璋虽然文化不高,但是在耳濡目染之下,还是能分出个好坏的。毕竟俗话说得好,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感觉孙蕡确实是一个人才,就把他调任苏州继续做官。

但是仅仅过去6年之后,由于孙蕡为官比较清廉,和当地的官员发生冲突,结果被摆了一道,弹劾孙蕡贪污受贿。距离当初已经过去6年时间,朱元璋又是日理万机,哪还记得这样一个小人物。

于是大笔一挥,把这个人给我发配到辽东。这是明朝人常被发配的地方之一,就好比是清朝的宁古塔。可谓是荒凉无比,来到这里基本上是永无出头之日。

不过发配还算好,毕竟如果到了期限,还是有可能回来了。然而更倒霉的事情还在后面。在胡惟庸一案结束之后,朝廷当中又发生了蓝玉叛乱的事情。



朱元璋把他剥了皮,填上草之后送到全国各地展览,牵扯进去的有几万人之多。按照道理来说,孙蕡这个芝麻小将,怎么和蓝玉有牵扯?

可不要忘记,他在最早的时候可是做过京官。像蓝玉、胡惟庸这样的人,他也是会经常碰到。虽然孙蕡为官清廉,但是最起码的人情世故还是懂的。他倒是曾经给蓝玉画过一幅肖像画,送到他家中。

结果后来朱元璋抄家的时候,发现了家里面的这幅肖像画,再一看上面的落款正是孙蕡。结果这就倒霉了,即使他已经被发配到辽东,单凭这幅画也可以要了他的脑袋。

曾经有人劝他可以写文章上诉,毕竟他的文笔这么好。但是孙蕡早已看淡了仕途,甚至有了求死之心。然而孙蕡在临死之前,还是念了一首诗,诗文曰:

“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

鼓声响了很多声,是催促我赶快上路。如今太阳马上落山,天也要黑了。但是黄泉路上没有客栈,今天晚上我该住在哪里呢?如果没有黄泉二字,可能谁都想不到这是一首临死前的诗吧。


后来这首诗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面,朱元璋看后气愤不已。立刻把当时的监斩官找来,这么有才华的人,你怎么也不留着?随后为了以儆效尤,把当时监斩的官全部杀了。

其实孙蕡临死前写诗可能是真的,就算说是没有写诗,最起码也是牵扯进了蓝玉一案。但是要说朱元璋杀监斩官,却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因为就算朱元璋再残暴,事情的对错还是拎得非常清楚的。自古以来皇权不可违,如果当时监斩官把他的命留下来了,那么可能最后还是死。


史之策


明朝的一个傍晚,刑场大街上挤满了人,刑台之上跪着一位50多岁的老者,一脸的忧愁与无奈。夕阳如血一般斜照过来,染红了众人,染红了老者。

监斩官抬头看了看夕阳,对老者说:“时辰已到,你可有遗言?

老者微微抬头,用微弱的声音吟诵了一首诗:

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

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

三通鼓响,刽子手举起鬼头大刀往下一落,老者当场身首异处……

被斩首之人就是明朝的翰林典籍孙蕡,这位来自广东顺德的儒雅之士因为受“蓝玉案”牵连,冤死在大刀之下。

孙蕡的《临刑诗》

孙蕡自幼聪敏好学,中年考得进士,后被召入翰林负责编修《洪武正韵》。一介书生本来与世无争,然而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朱元璋时期规模最大的“蓝玉案”爆发后,由于孙蕡曾经帮蓝玉在一幅画上题过字,结果也被牵连进去,被判了死刑。

孙蕡斩首后,朱元璋曾问监斩官孙蕡临死前说了什么?监斩官把孙蕡死前吟诵的诗原原本本的学了一遍,朱元璋听完大怒:“有这么好的诗,怎么不早报来?”于是下令杀了监斩官。

这件事在明朝董谷所写的《碧里杂存》和陈敬所著的《明兴杂记》中均有记载。

明朝的蓝玉案是洪武四大案之一,受牵连而被诛杀者高达1.5万人之多!孙蕡和监斩官也成为这个事件的无辜受害者,依我看来,孙蕡在临刑前除了吟诵《临刑诗》以外,应该还大声喊了一声:“阴公喽!

五代诗人的《临刑诗》

孙蕡不是第一个在砍头前作诗的人,在五代时期有一位文人叫江为,因为帮人代写降书而遭诛杀,他在临刑的时候也创作了一首《临刑诗》:

街鼓侵人急,西倾日欲斜。

黄泉无旅店,今夜宿谁家。

江为的诗从意境上来看不如孙蕡,不过人家是原创首发,孙蕡后来创作多少有点抄袭的意思

。但这里我有一个疑问,古代行刑不应该是在午时三刻吗?为何江为和孙蕡行刑时间都是夕阳西下的傍晚时分?大家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水煮汗青


历史上确有此事,这个犯人名叫孙蕡(xù),是当时在明朝曾担任翰林典籍一职的官员。但是孙蕡被杀的确不是因为一首诗,但是朱元璋却是的确因为这一首诗杀了在场所有监斩官员。根据《明史》记载,此次朱元璋因为孙蕡的一首诗竟然杀死大约一万五千多人,可谓是继“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之后,最大的杀人事件了。


我们先来说一下,为何本来好好的监斩官会因为孙蕡的一首诗而活生生地被朱元璋送给孙蕡一同陪葬了呢?

在明朝一天的傍晚,夕阳西下,孙蕡在刽子手落刀之前,面对着残暮夕阳,仰天长咏“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

随着诗句的掷地有声,孙蕡的脑袋也在刽子手的手起刀落下滚到地下。朱元璋颇识孙蕡这个人的文采,心中不禁想到:此人定会在临死前有遗言发出。于是之后便询问监斩官,”孙蕡死前留没留下什么遗言啊?”

监斩官也是没有脑子啊,不加任何思考就将孙蕡的这20个字原封不动地读给朱元璋听,朱元璋虽说没有读过书吧,但是也毕竟不是文盲,他能听得出此诗的好坏善恶。这明显就是再讽刺明朝恍若“西山残阳”一样苟存残息了嘛?(另一种说法是孙蕡自己收到莫大的冤枉而突发感慨)朱元璋肯定是要生气的啊。

于是朱元璋一气之下便下令屠杀掉在场的所有监斩官员以及刽子手,就连同这些人的无辜家属也都一并杀绝,这才有了史书当中记载的一万五千多人。朱元璋生气的原因是,身为大明监斩官,居然让将死之人临死之前读出如此污垢明朝的话来,居然当场还不加以制止,让孙蕡的这20字妄言尽数传入在场所有人耳朵之中。所以,该杀!


至于孙蕡被杀,那是根本和他临死所作的诗没有半点儿关系的。孙蕡终其一生,可谓是“两起两落”。孙蕡早年因为文采横溢、颇具墨水而顺利走上科举制的高峰,考取进士,光耀门楣,不负苦读,后来孙蕡在“明朝第一文臣”宋濂的推举下,幸得朱元璋赏识,步步高升,但是高升之后的孙蕡却仍然直来直去,不偏不倚。因此也是招来了莫多的仇视报复。

正巧孙蕡那时写了一首诗,本就普普通通的一首四言绝句,却被朝堂之人以“反明”罪名诬陷到了监狱。毕竟孙蕡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啊,哪怕在秘境,也是继续吟诗作曲,好不痛快!幸得再次被朱元璋原谅释放。重新回归的孙蕡因为“不改直性”再次惹得权臣诬陷,这次孙蕡直接就被朱元璋发配到了辽东,这一次孙蕡再也没有回来。

在孙蕡被搭配的这段时间,不巧爆发了“蓝玉案”,锦衣卫在搜寻蓝府时,意外发现孙蕡送给蓝玉的一副画作。朱元璋针对蓝玉那可是“有关系者,不论大小,不论多少,尽数皆杀”。孙蕡因此“罪上加罪”,无辜被杀。


小镇月明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为了加强集权,以“欲图谋反”的罪名,诛杀了开国功臣凉国公蓝玉。同时还将受牵连者1.5万余人,杀戮殆尽。

在这场杀戮中,有一个诗人也牵涉其中。当这个诗人被杀后,朱元璋问行刑官,诗人死前说了什么。当行刑官告诉朱元璋,诗人写了一首诗后,朱元璋竟然将行刑官杀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朱元璋剧照)

这个犯人叫孙蕡,广东南海平步人。生于元末乱世,早年蛰居乡里,读书为乐。孙蕡在诗歌上很有天赋,据史书记载,他的诗歌“清圆流丽,如明珠走盘,不能自定”。既有魏晋之风,又朗朗上口,因此极受尊敬和推崇。

洪武三年,建立大明政权的朱元璋,为了能引进更多的栋梁之才,下诏实行科举考试。

孙蕡考中举人,先出任工部织染局使,后调任安徽凤阳虹县簿。

当时,由于新朝初建,受战乱影响,许多地方十室九空,田地荒芜。孙蕡上任后,做出一了系列安抚流民的政策。流民奔走相告,在外逃荒的,也纷纷归回,务农织麻,安居乐业。

由于政绩斐然,再加上才名在外,因此,孙蕡得到了素有“开国文臣之首”称号的大学士宋濂的举荐,被召为翰林典籍官,参与《洪武正韵》的修撰。

宋濂不光是朱元璋的高级参谋,还是太子朱标的老师,因此在朝中颇有影响力。他一向主张“宽仁治国”,反对朱元璋的嗜杀。但是,朱元璋为了确保江山永固,不光实行强权政治,还推行严刑厉法。

因为与朱元璋政见相左,宋濂只得告老还乡。然而,他却还是受到“胡惟庸案”的牵连,险被朱元璋处死。幸好太子朱标力保,才改为流放。宋濂年事已高,最终还未走到目的地,就死在途中。

(宋濂和朱元璋)

宋濂举荐起来的孙蕡也受到殃及,被罚筑城墙。

孙蕡个性旷达,并未因为遭受不公而怨声载道。他在修筑城墙时,高声唱起了粤语歌。由于歌句难懂,巡视的官员听不懂,但还是将他带到了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命他说出唱词。听完后,才知他句句都是忠贞之词,明白他是被冤枉了,所以释放了他。

孙蕡坐了两年冷板凳,到洪武十五年时,才被外放苏州。然而,由于他性格耿直,不久便被人诬告,被罚到辽东戍边。

这下孙蕡算是回不来了,好在他为人潇洒,并不把这看作不幸。所以,他在辽东时,虽辛苦异常,却还能饮酒作诗,自娱自乐。

洪武二十六年,蓝玉自恃开国有功,恣意骄横,这让朱元璋很不满意。不久,便有人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借机以谋反罪,将蓝玉处以“剥皮实草”的酷刑,并抄家灭三族,还将一切与他有牵连的人,都杀戮殆尽。

本来,孙蕡在辽东与此事八竿子打不着。结果,有人在搜查蓝玉党羽,清查蓝玉家产的时候,发现了一幅字画,上面有孙蕡提的字,于是立刻将此事上报了朱元璋。

(孙蕡剧照)

朱元璋想都没想,便把孙蕡处以死罪。

孙蕡的亲友得知后,纷纷为他叫屈,都劝他一定要作文自辩,或可逃得一死。

但孙蕡却非常平静,想想为官多年,官虽不大,却屡遇磨难,早就把人生看淡了,于是他坦然赴死。

不过,孙蕡毕竟是个诗人,就算死到临头,他亦要吟诗一首,才慨然赴死。这首诗是这样的:“鼉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店,今夜宿谁家?”

孙蕡处死后,朱元璋问行刑官,孙蕡死前有没有什么话?

行刑官便把孙蕡作的诗,告诉了朱元璋

朱元璋听罢,也起了怜才之意。再说,孙蕡一个小官员,根本不会被蓝玉放在眼里,他怎么可能和蓝玉有深交?所以,朱元璋这样一想,就生了悔意,知道孙蕡受了冤枉。

不过,朱元璋身为一国之君,他怎么能说自己做错了呢?于是他便迁怒于行刑官,责怪行刑官在行刑之前,为何不来报?言下之意,是行刑官办事不力,于是将行刑官怒而杀之。

(参考史料:《列朝诗集·孙蕡传》)


张生全精彩历史


“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唯汉与明”,纵观中国数十个大一统的王朝,完全白手起家,没有借助任何先辈的力量来统一天下的,也只有汉的刘邦和明的朱元璋。



朱元璋一个放羊出身的小贫农,凭借着自己的个人魅力和超强的领导能力在元末的那场动乱笼络了刘伯温、李善长、蓝玉、常遇春、汤和、徐达、李文忠、冯胜等一大批精英分子,最终强势崛起,在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强大的敌人后,得以建立继唐朝之后又一个由汉族统治的大一统王朝。



而在建立大明王朝之后,朱元璋更是励精图治,利用自己的能力将大明打造成了如同铁桶一般。在中央他罢废除中书省,罢宰相,加强了皇权。在地方他废除行省制,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三者相互钳制,借此中央加强了地方的控制。



在吏治上,朱元璋在位31年,先后发起了6次大规模肃贪行动,诛杀贪官污吏15万余人。洪武十五年户部官员与地方官府勾结,采取先在空白报表盖印,后私自填充虚假支出从而贪污公款,朱元璋发现后各地衙门掌印长官全部处死,副长官打百棍边疆充军。洪武十六年刑部尚书开济收取贿银万两替换死囚,开济被满门抄斩。洪武十八年,兵部侍郎王志利用职权接受逃避服兵役的世袭军户所送贿银23万两,王志被斩首。



当然朱元璋虽然对官员狠,但对百姓却丝毫不差。他是历朝历代对百姓最好的皇帝,朱元璋公开发布诏书,鼓励百姓上访,并赐予百姓直接查送官吏的权力。而且为了让百姓的冤情得到彻底的解决,朱元璋还在京城的午门之下设立了“登闻鼓”,若百姓有冤得不到申述,可直接敲登闻鼓告御状。



同时朱元璋还十分在意与民休息,他鼓励民间的百姓去开垦田地,如朱元璋在1370年下令只要在北方郡县开垦荒地,无论多少亩都全部免税三年,同时朱元璋还赐予了垦荒者耕牛、农具和种子等必需品。且对于民间朱元璋也颁布了多次蠲免赋税的诏书,比如洪武二年朱元璋就在全国发起了第一次大规模地蠲免赋税。之后的三年、四年、九年,也曾在应天、河南、北平、山东、江西、两浙等地陆续蠲免赋税。



可以说正是因为朱元璋的这些措施,最终让整个民间从元末那个乱世以最短的时间恢复到了曾经繁荣的景象。当然朱元璋虽称的上是中国历代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但是至今人们对于朱元璋的评价可以算得上是毁誉参半的。而大多数人认为朱元璋坏的地方就是“过于滥杀”,毕竟仅仅就是胡惟庸案和蓝玉案被牵连而死就多达数万人,所以很多人都认为他太过于“贪”杀。



而为了证明朱元璋的确很滥杀,于是自清之后出现了越来越多可以反映出朱元璋滥杀的传说,比如火烧庆功楼、表笺之祸、剥皮揎草、逆臣录等等。而题主所问的“犯人临终前吟诵了一首诗,朱元璋听后就将在场官员全部处死。”就是一个用来反映朱元璋滥杀的传说。当然这个传说并不是如同题主所说的朱元璋将在场的官员全部处死,而只是将监斩官处死。



该典故出自《列朝诗集·孙蕡传》,据书中记:

孙蕡,字仲衍,号西庵,五羊人。为翰林典籍, 无书不读,诗高古。坐为蓝玉题画诛,临刑口占曰:“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死后,太祖闻知此诗,曰:“有如此好诗,不覆奏,何也?”并诛监斩者。

在当年孙蕡因曾为蓝玉画过肖像话,于是被牵连到后来的蓝玉案中,因此被朱元璋下令斩首。而显然孙蕡是无辜的,毕竟以他在往日的作为,一心只想做个清官,而且在京城也只是呆了不到数年的时间,做的还是一个工部的七品小官,无论如何他也没有能力去参加所谓的叛乱,再加上“蓝玉案” 本身就存在着问题。



所以无辜的孙蕡在临死前就吟诵了一首临时想出的诗句“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可以说这首绝笔诗写的情深意切,诗中“急、又、无”等词无不在向人预示着孙蕡的悲凉,也让人为孙蕡的无辜送命而感到十分的惋惜。那三声急促的鼓声似乎让人觉的心痛无比,而那西斜的太阳更是给人平添忧思。想想看黄泉路上连个歇脚的地方都没有,这是何等的悲凉,又是何等的无奈。



最后在孙蕡死后不久,朱元璋就在锦衣卫的通报下知晓了这首诗的存在。而从这首诗中,朱元璋似乎知晓了自己杀错人了,再想想往日孙蕡的所作所为,再看看此时这首悲凉的诗。朱元璋那是万分后悔杀掉孙蕡,只是可惜“人死不能复生”,无论朱元璋是何等的惋惜,孙蕡也回不来了。



但是朱元璋想想却似乎对此久久不能忘怀,他在想如果在孙蕡死前得到了这首诗,他肯定就不会让他死的。于是在想到这里后,就下令将当时监斩的指挥诏了过来。在他来了之后,朱元璋就大声责问他“有这样的事,你为何不汇报”,但是显然这个责问还是消除不了朱元璋的火气,他越想越气,最终以失职的罪名将监斩的指挥斩首示众。



当然以上的传说是真是假不得而知,毕竟在明朝之前从未有过这样的记载。而且似乎这个典故只是在清初钱谦益所编修的《列朝诗集》中出现过,所以到底是真还是假不得而知。但是个人觉得这似乎不存在的,毕竟即使朱元璋真的觉得孙蕡冤枉的,他也不会让别人知道。



而如果杀掉这位监斩官,不就是在向世人证明他朱元璋杀错了人了吗?要知道孙蕡牵连的案子可是蓝玉案,之所以会让孙蕡这些人开刀,朱元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天下不敢再反他,如果此时他承认杀错人,不就等于向天下昭示他的昏庸和无能吗?这可能吗?


澳古说历史


朱元璋起于微末,曾经因为生活贫困而要过饭,当过和尚,因此对于历尽千难万险才建立的大明王朝异常珍惜。其在位期间异常勤政,甚至还想把子孙后代的工作都做完,而他处死官员替子孙后代着想的一个插曲。



老朱立国之初可谓是人才济济,满朝文武不是政治家就是军事家。但人才济济的情况也造成了权力分散,所以老朱需要改革体制,中央集权。

最初,老朱通过空印案整顿了朝廷官吏欺上瞒下的习惯。接着又通过胡惟庸案结束了丞相制度,完成了中央集权。之后老朱又用郭桓案将全国的经济收归中央。

一切都做好之后,老朱又想到了为太子朱标打造一套领导班子,为大明王朝将来开疆拓土做准备,至于人选当然是逐渐崭露头角的蓝玉了。



蓝玉被老朱看中之后,经常跟随徐达、沐英、冯胜等人一起作战。在这一过程中,蓝玉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成长。当然,蓝玉大将军的脾气也长的厉害。

1388年,蓝玉北伐,在捕鱼儿海之战中大破北元。此战让蓝玉扬名天下,但也让蓝玉狂妄到了极点,他开始抢夺民田,强暴故元王妃,甚至不经过朝廷同意而在军队中安插自己的义子。

朝廷中的普通官员都是墙头草,看到谁的势力大,难免会巴结一下。在一众送礼攀关系的人之中有一名叫做孙蕡的人,他是广东人,进士出身,文采斐然而且特别喜爱交友。



孙蕡虽然文采不错,但老朱是一个务实派的领导人,只看政绩。结果,政绩平平的孙蕡自然仕途坎坷,多次被贬。为了能够在士途上有所发展,孙蕡选择了蓝玉这条大腿,为他题了一幅诗画。可惜的是,孙蕡当时仅是一名八品官吏,人家蓝玉压根就没理他。

公元1392年,对于老朱而言,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自己最疼爱的儿子,也是大明王朝的准继承人朱标去世了。朱元璋此时已经是65岁的高龄,沉痛之后,朱元璋决定立15岁的朱允炆为皇太孙。

既然立朱允炆,那么为朱标打造的一套政治班底就没用了。尤其是蓝玉这种桀骜不驯的人,说不定等老朱死了,他还会反噬朱允炆。想来想去,老朱痛下决心,准备来个一勺烩,把所有和蓝玉有关系的人一网打尽,一个不留。




所谓神仙打架、小鬼遭殃,朱元璋和蓝玉斗法,曾经弱小的墙头草不明不白的成为了这次斗争的牺牲品。孙蕡也因为曾经为蓝玉题画而被判处死刑,临刑前,孙蕡百感交集,写下了一首诗;

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

这首诗的意思是太阳要下山了,我也快要受刑了,刑场上敲响了三声鼍鼓[扬子鳄鱼皮做的鼓],我死了之后一定会上黄泉路,但是黄泉路上没有客栈,我今天又该在哪儿借宿一晚呢?

以上是《明史》中的内容,孙蕡被处死之后有一个传说。



据说后来老朱也听说了这首诗,认为孙蕡文采过人,是个人才,而且也知道了他是冤枉的,所以非常惋惜。于是叫来了监斩官询问:“他死的时候都说了些什么呀?”

监斩官如实回答说:“只有这一首诗,别的没有了。”

老朱说:“遇到这种事,你怎么不提前通知我一声再行刑呢?”

说完之后,老朱盛怒之下又把监斩官给处决了。

除了这个版本之外还有一个版本,说的是孙蕡被处死后,这首诗流传非常广,很快所有人都知道了。

老朱疑心病非常重,从这首诗中听出了狡兔死、走狗烹的含义,于是老朱认为这是孙蕡在讽刺自己。同时,老朱也认为这是监斩官办事不利才导致诗词流传的,于是处决了监斩官。



看了这个传闻故事发现,朱元璋横竖都是嘴呀,咋说咋有理。不过,越关认为这个故事的虚构成分非常大。

首先、这首诗显然没有任何讽刺含义,只是作者表达自己的心情而已。

其次、朱元璋杀人从来没有后悔过。而且对文学大家刘伯温、宋濂、高启等人都没有任何爱才之情。比如刘伯温被胡惟庸诬陷的时候,朱元璋置之不理,宋濂的孙子牵涉胡惟庸案件时,朱元璋将宋濂流放于茂州。以此推断,一个名望不是很大的孙蕡怎么会引起朱元璋的兴趣?

再者、朱元璋杀人虽然多,但并不是滥杀无辜的人。孙蕡当时被贬辽阳,他的处决地点也在辽阳。如此遥远的距离,监斩官根本不可能因为一首诗而放弃朱元璋处决孙蕡的命令,所以朱元璋也不可能因为这个原因杀监斩官。


我是越关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锦衣卫指挥使蒋瓛(huan)告发明朝开国将领蓝玉谋反,朱元璋接报大惊失色。

朱元璋为何惊慌失措呢?

老朱知道蓝玉的能量和家族势力。蓝玉是鄂国公常十万常遇春的小舅子。常遇春是太子朱标的岳父,蓝玉是太子妃的舅父,也就是说,太子朱标的“外戚集团”很威猛。

蓝玉作战也很威猛,曾在捕鱼儿海之战大破北元,把残元势力赶到了漠北。

让老朱惊慌失措还不仅如此,蓝玉的势力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之前老朱有意打造蓝玉做太子朱标的“首辅”。对蓝玉的势力是助长而非打压。



但是随着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朱标是在1392年去世的,蓝玉被杀前一年),事情出现了转机。老朱出于为了孙子朱允炆称帝后江山的稳定,决心在有生之年为孙子铲除功臣集团。(脑补老朱给孙子一根长满蒺藜的树枝故事)。

恰在这节骨眼上,有人告发蓝玉谋反,说实话,敏感时期搁谁也惊慌。

老朱果断诛杀蓝玉,并把他剥皮做成了“人皮”标本,抄家、灭三族。蓝玉一案,诛连蔓引竟涉及一万五千余人。

这一万五千冤死鬼中,有人说著名的“诗画家”、具有魏晋风度的翰林学士孙蕡(fen音坟)死的最冤。当时为什么有这种议论呢?



咱们先简单了解一下孙蕡。

孙蕡(1337~1393年)是广东南海平步(今顺德平步乡)人。从小爱读书,长大后,即洪武三年(1371年),34岁时考中进士,随后进入仕途,官拜工部织染局“司长”。一年后调任京城翰林典籍,负责编修《洪武正韵》一书。

孙蕡为何被蓝玉案诛连被杀呢?

原来蓝玉被抄家时,发现了一张孙蕡为蓝玉画的画像,画像下角有题诗和玉章。这竟成了孙蕡通逆党的罪证。

本来作为诗画家的孙蕡为开国功臣作画是很平常一件事,但在诛杀蓝玉无限扩大化影响下,孙蕡被捕入狱也就不奇怪了。

孙蕡蒙圈了,根本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临刑前,他感慨万千,口占一首诗:【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



当他诵完这首诗后,监斩官和刽子手都笑了。心想,还有这样的书呆子。临死前还拽文嚼字。“书记员”在案卷里记下了这一件趣事。

当时所有的人都不觉得孙蕡死的冤。然则时间过去了两年后。有一天,朱元璋闲来无事翻看蓝玉案卷,当他看到孙蕡这首诗后,突然有些触动,他重新查阅了孙蕡的案卷,这才感到孙蕡是被冤杀了。

当时诛杀蓝玉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说实话朱元璋也有点控住不住,人们心里都有阴暗面,原来蓝玉势力太强大了,仗着皇亲国戚作威作福,现在被皇上打倒,人人想下井落石,压抑太久的人们心理都扭曲变形了。

有道是“物极必反”,当老朱感觉这事做的有点过的时候,他把监斩官和当时行刑人员召来,问他们当时孙蕡说了什么话,几个人回答说“就念了一首诗”。

朱元璋接着说,为什么你们不向我汇报。几个人面面相觑。心说,一天杀成千上百人,孙蕡念首诗有什么可汇报的?



朱元璋说:这样有才的诗人,你们为什么要杀掉?几个人心想,不是你让我们杀的吗?

朱元璋接着说。“你们几个去地下给孙蕡道个歉去吧!于是老朱把所有监斩官和行刑人员全杀了。从这点来看,孙蕡死得一点也不冤,至少有10个人为他殉葬了。

结语:本来朱元璋是想禁止滥杀无辜,这样一来又多杀了10个人,我只能说朱元璋真会杀人!我觉得最应该去地下向孙蕡道歉的是朱元璋,你觉得呢?


秉烛读春秋


啥?朱元璋又杀人了!啥?朱元璋把监斩官都杀了!朱元璋的黑料还真是一个接一个啊,一天不杀人就不得劲是吧。

孙蕡(fén)传记

朱元璋在头条似乎有着非凡的地位,动不动就看到“因XXX朱元璋竟杀了XXX”类似的标题出现,头条的朱元璋就好像《少年包青天》中的包拯一样,每每出现的地方必带走一个人或者一群人。

孙蕡此人深受清朝小编的喜欢,竟然为他作了两个传记,大概是因为在明朝文人中孙蕡的诗属于上乘之作。

清朝小编梁维枢编撰的《玉剑尊闻》第十卷写道:

孙蕡为蓝玉题画坐诛,临刑口占曰,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

清初小编钱谦益编撰的《列朝诗集·孙蕡传》中所载:

高皇(朱元璋同学)问监杀指挥,孙蕡死时何语?以此诗对。高皇怒曰:‘何不早奏!’竟杀指挥。

这两部“野史类”传记中都提到了一首诗:

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

意思是太阳快要下山了,快要开始行刑了,刑场上的敲鼓人急急的敲了三下鼍鼓送我上路。可惜黄泉上没有客栈,我今晚住在哪里呢?

抒发了孙蕡悲愤中略带诙谐的讽刺幽默,据《列朝诗集·孙蕡传》记载,朱元璋听闻这首诗,怒问监斩官,有此才子,为何不再次上报,然后把监斩官斩首

孙蕡的为官生活也是很倒霉的,原本是一个颇具“魏晋风骨”文人,进士及第之后为翰林典籍,与修《洪武正韵》。陶醉于编书中,不问世事,这原本是文人最好的结果。

可惜事与愿违,好景不长,明初两大案“胡惟庸案”和“蓝玉案”让孙蕡的人生几经波折,最后惨死。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孙蕡因与宋濂有点交情被贬到京师望都门修城墙,这个时候孙蕡乐观的心态和文采起了作用,将日常编为粤曲,时时吟唱。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听说后,召他吟唱,见他颇有文采,句句忠君爱国之情,官升苏州经历。

似乎又要一番平步青云之旅,可是命运的漩涡再次把孙蕡卷了进去。洪武26年,蓝玉案发,牵连之广,竞达数万人,被斩首者就有1.5万人,可怜的孙蕡原本和蓝玉关系一般,纯粹是同朝之谊,但是就因为孙蕡曾经为蓝玉题了一幅画,被认定为“蓝玉党羽”,立斩无赦

被斩首前,孙蕡念了上面那首诗,慨然赴死。朱元璋闻听此事,大发雷霆,将监斩官一并斩杀。

孙蕡固然是因为蓝玉案而死,但是“朱元璋怒斩监斩官”一事属于野史性质,大概是黑朱元璋成为了风气吧,真假难辨。

史味人生


朱元璋听到这首诗是非常的恼怒,将在场官员全部处死。哪朱元璋为何因“孙蕡”的一首诗而怒了,其实咱也不是太清楚,咱就按自己的理解来解释一番。

朱元璋是明朝兴起“文字狱”的皇帝,对于一些敏感字非常的痛恨,有些大臣就有因字而丧命或治罪的,更何况“孙蕡”作的诗,有大骂朱皇帝之意,如鼍鼓的鼍,那就是鳄鱼,又名土龙,猪婆龙,猪又同朱。西山日又斜,日乃大明明字的一半,日又斜,可以理解为不正,西山日又斜也可理解为大明江山日子长不了,最后俩句可能是“孙蕡”被冤杀的无助无奈。今夜宿谁家?可能是想变成鬼也要找上朱元璋的意思。这最后一句可能就是给朱皇帝听的。这样一首大骂朱皇帝的诗,朱元璋听了当然会怒了,所以就把在场官员杀了。


夏有凉风61


网上的朱元璋就是个变态杀人狂魔,杀完大臣杀村姑,杀完和尚杀尼姑,杀完太监杀农夫。

其实老朱哪有这么变态啊,只是大家给他泼脏水罢了!题中的杀监斩官也是一盆脏水!



孙蕡其人

孙蕡是个广东才子,才思敏捷,学富五车,善书法,会写诗,是明朝不可多得的大诗人。

洪武三年,孙蕡参加科举,一不小心走上了仕途,成为了一名县处级干部—平原主薄。

孙蕡虽然官当的一般,但诗写的着实不错,渐渐地名满天下,许多达官显贵争相过来求诗,孙蕡不敢得罪,有求必应。

后来,孙蕡给蓝玉写了一首诗,诗写的啥已不可考,写诗的初衷也无人知晓,但这首诗却最终要了他的命。



死前赋诗

1393年,明朝发生了惊天大案—蓝玉案,蓝玉因为“谋反”被处死,人皮被剥了下来,里面填满了稻草,然后放在了衙门里面,以警示官员莫伸手,伸手必被剥。

蓝玉的尸体呢,也没浪费,被做成了标本,用马车拉着进行全国巡展,这真是一场永生难忘的廉洁警示课,据说,凡是上了这堂课的官员,全都汗流浃背,毛发直竖!

成效显著!

朱元璋真的是“别出心裁”,他是怎么想出来这招的呢?他儿时是不是经常剥青蛙钓龙虾呢,结果一不小心养成了剥皮的不良嗜好了呢?


后来,朱元璋将“蓝玉案”无限放大,放大,一股脑儿地诛杀了一万五千人,创造了中国历史记录。老朱为了给孙子朱允炆拔刺,也是拼了!

不幸的是,孙蕡也牵涉其中。前面不是交待过了吗?就是那首写给蓝玉的诗,在抄蓝玉家时被发现了。

所以千万不要乱“为你写诗”,容易惹祸上身!

行刑之时,孙蕡听着鼓声,望着落日,不由的诗兴大发,决定写一首诀别诗,向这个世界作最后的告别,监斩官同意了!

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店,今夜宿谁家。

真的是一首好诗,监斩官连声赞道,赶忙命人将此诗记下,他准备拿这首诗向朱元璋邀功。



怒杀监斩官

行刑结束,监斩官拿着这首诗,屁颠屁颠地向朱元璋邀功,朱元璋读了几遍,连声赞叹,好诗好诗,意境真切,对仗工整,感人至深。

朱元璋叹道:“真是个人才啊,该重用啊,可惜啊,可惜!”

朱元璋突然猛的一拍桌子,大怒道:“你个贼官,写诗的事怎么不向我汇报啊,好好的一个“杜甫”被你给杀了,诗人地府无聊,你下去陪陪他吧!”

朱元璋大手一挥,两边的侍卫将监斩官拖了出去,随着撕心肺裂的求饶声戛然而止,监斩官人头落地。

监斩官本来想邀功请赏的,不曾想却邀来了无妄之灾,成了孙蕡的黄泉同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