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是以什么名义继承皇位的?

风吹人爽任我行


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是清朝继光绪帝之后第二位非皇子出身继位的皇帝,这位登基时实际还不满三岁的小皇帝不仅刷新了清朝皇帝登基年龄的新纪录,同时也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多项第一,他是清王朝和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位三次登基三次退位的皇帝,他还是唯一一位历经三朝的皇帝,更有甚者,他是历史上仅有的一位被妃子离婚的皇帝。虽然在历史上创造了多项第一,可是宣统帝登基成为皇帝这件事情实际上是非常意外的,由于光绪皇帝的无子,大清王朝再现了1875年同治帝驾崩时无子可继的尴尬一幕,而溥仪,凭借着醇亲王子的身份得以登基,并且溥仪的登基实际上是一人祧两房,即所谓的“继承同治,兼祧光绪。”说白了溥仪是以被过继给同治皇帝为嗣子,并兼祧光绪帝的名义继承大清皇位的。

继承同治兼祧光绪:

若不是光绪皇帝无嗣子,宣统帝溥仪的继位是根本不可能的,这位醇亲王府的王子可能会一辈子做一个安乐的王爷,但是因为慈禧太后的意志使得这位不谙世事的孩童坐上了大清帝国的龙椅。宣统皇帝的生父是第二代醇亲王载沣,载沣是光绪皇帝的同父异母的亲弟弟,而光绪帝和载沣的父亲则是第一代醇亲王,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醇贤亲王奕譞。所以光绪皇帝实际上也是宣统帝的亲叔叔,而与宣统帝从未谋面的同治皇帝则是他的亲堂叔。所以从血统上来说,宣统皇帝与皇帝的血统是非常相近的,也正是这个原因,让年幼的溥仪成为了大清最后一任皇帝。因为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是平辈,而宣统皇帝作为两个人的晚辈,所以在关于继承谁的皇位的时候,慈禧太后提出了她的一套说辞,慈禧太后表态溥仪的皇位是继承同治,兼祧光绪的。这实际上也兑现了她在1875年同治皇帝驾崩后册立光绪帝时的诺言。所以,溥仪皇位的继承,正宗在同治一脉,而光绪皇帝,则属于兼继。这也是后来慈禧去世后同治皇帝的三位遗孀不满隆裕皇后成为溥仪“母亲”的原因。实际上如果当时孝哲毅皇后扔在的话,隆裕皇后确实不能成为溥仪的养母。

醇亲王府与瓜尔佳氏的后代:

溥仪虽然因为与同治皇帝血脉相近而成为了继承者,但是实际上溥仪的几位还有着另外一个鲜为人知的理由。慈禧太后虽然看中血统,同样也看重出身,溥仪的生母瓜尔佳氏是慈禧宠臣瓜尔佳荣禄的亲女儿,也就是溥仪的亲外公,并且溥仪的生母瓜尔佳氏还曾被慈禧太后认为干女儿。荣禄在慈禧太后晚年深得信赖,他也是晚清时期为数不多的有真才实学的满洲贵族,庚子国变后,列强纷纷要求惩办祸首,还一度要求慈禧太后还政光绪帝,事态的发展一度非常危急,最终清廷采纳了荣禄的说辞,哄骗的联军统帅们不再追究慈禧的责任,慈禧太后因此对荣禄非常感激,册立他的外孙,也算是报答了荣禄当年的恩。

溥仪继位还有一个更为不可告人的原因,那就是慈禧太后希望日后仍然能够故伎重演的实行垂帘听政,把控朝政大权,虽说当时慈禧当时已经病重,但是慈禧太后对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常乐观,她认为自己不日便可痊愈,这样一位小皇帝可以充当多年的傀儡,对自己揽权是非常有利的。


历史课课代表


1852年慈禧入宫,1856年生下载淳;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5岁的同治帝载淳即位,是为清穆宗;慈禧联合慈安太后、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形成“两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史称同治中兴。

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1875年同治帝驾崩,其4岁的侄子、光绪帝载湉继位,是为清德宗,再度两宫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去世,慈禧独揽大权;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斩杀六君子,再度训政。慈禧想废掉光绪,而光绪又没有儿子继承大统。

爱新觉罗氏确实后继无人了。于是慈禧选择了溥仪。溥仪的父亲是载沣,母亲刘佳氏是慈禧的心腹重臣荣禄的女儿,由慈禧指婚,刘佳氏只好将儿子已订之婚退掉。

溥仪与慈禧太后是名义上的祖孙关系。慈禧生载淳(同治帝),载淳死后无嗣,由其侄子载湉继位(光绪帝),而载湉又无子,慈禧只好选择与她血缘最近的溥仪承继皇位。

1908年光绪帝载湉病重,慈禧太后下令将溥仪接来宫中。溥仪的祖母听到要弄走孙孙立马晕厥过去,两岁多的溥仪连哭带闹,打太监,不愿离开家,只得叫溥仪的乳母抱起溥仪进了宫。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命溥仪过继给同治帝载淳,兼承光绪帝之祧,一人祧两房。

1909年3岁的宣统帝即位,由隆裕皇后和载沣摄政,慈禧为太皇太后。

从礼法而言,溥仪是同治帝的嗣子,也是慈禧太后名义上的孙子;就血缘而言,慈禧太后既是溥仪的叔祖母,也是溥仪的姨祖母。

1908年农历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驾崩、宣统帝即位的次日,慈禧太后病逝,她也就了却了心愿。

(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之,立马删除相关部分)


天宁阁


从血缘关系说,溥仪是醇贤亲王奕譞孙,继任醇亲王载沣子,光绪侄。而同时醇贤亲王嫡福晋又是慈禧妹妹,所以溥仪是所有宗亲中血缘关系与光绪最近,也与慈禧最近的。

由于同治之后光绪已经兄终弟及,不能连续第二次兄终弟及,所以载沣被排除了,而慈禧即将死亡,无所谓当不当太皇太后,因此载沣儿子溥仪被确定为继承人。

由于同治光绪均无子孙,溥仪以同治嗣子身份继承皇位,同时兼祧光绪。就是,溥仪首先是同治儿子,兼给光绪做儿子。

原因何在?

一,确保慈禧的法统地位

同治与光绪来自不同的道光子孙。同治是咸丰之子,也是慈禧之子,更是慈禧控制中国47年的法统所在。

如果同治绝了后,直接让道光儿子奕譞的子孙继承皇位,等于咸丰后裔断绝,今后满清政府如何祭祀慈禧呢?

所以,溥仪必须嗣同治。

二,让侄女隆裕有足够地位

隆裕是慈禧亲侄女,光绪的皇后,溥仪兼祧给光绪做儿子,而同治皇后阿鲁特氏早死,宫中只几个老妃,那么隆裕就能以太后的身份控制皇宫,进而钳制载沣的摄政王、皇帝本生考身份。也能够保证叶赫那拉家族的利益。

所以,溥仪得同时给光绪做儿子。


四川達州


溥仪是以嗣皇帝的身份继位的,在这里,溥仪被看作是同治皇帝的“儿子”!

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要从咸丰皇帝说起。

咸丰皇帝是慈禧的老公,在他死后,慈禧的儿子6岁的同治皇帝载淳继承大统。也是因为儿子小,(咸丰的懿贵妃)慈禧和(咸丰的皇后)慈安搞定“顾命八大臣”以后,两宫太后开始一起“垂帘听政”。

本来,这一家子过得还算和谐。虽然,慈禧是同治皇帝生母。但是,慈安是咸丰皇后,手里又有咸丰皇帝遗照,可以在必要时候克制慈禧。所以,慈禧对慈安也是很客气,经常亲手给慈安太后做吃的。两宫太后也算很和谐。

(同治皇帝)

可是,同治皇帝身体不争气,19岁就死了。同治皇帝载淳虽然早就娶了5个媳妇,可是,一个孩子也没生出来。此时,有大臣提出,按照祖制,应该从近支晚辈中选一个立为皇太子。

这个意思很简单,因为同治皇帝是“载”字辈的,现在应该从同治皇帝的兄弟家,选一个“溥”字辈的出来当皇帝。但是,慈禧不乐意。这是要选一个“溥”字辈的出来给同治“当儿子”啊,那么,慈禧就成了新皇帝的祖母-----太皇太后了。这还怎么垂帘听政啊!绝对不行!

(光绪皇帝)

于是,慈禧找同治皇帝的“亲兄弟”、(“载”字辈)4岁的载湉继位,这就是光绪皇帝。这样,光绪等于是“兄死弟继”。这个光绪皇帝的母亲,是慈禧的亲妹妹,所以,光绪也是慈禧的亲外甥。而光绪皇帝的父亲是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异母弟、同治皇帝的叔叔/姨夫----奕譞。

此时,有大臣不乐意。御史吴可读以“尸谏”为同治皇帝“争嗣”。说白了,就是想让同治皇帝晚辈当新皇帝,给同治皇帝找个干儿子。但是,慈禧摆平了慈安,无论大臣们怎么闹,还是立了光绪皇帝。

戊戌政变后,慈禧觉得光绪太不好控制了,本想散布光绪病重的消息,杀了光绪。可是,被洋人派医生搅黄了。之后,慈禧又想用给同治皇帝立嗣的方法,让光绪让位!此时,慈禧听从荣禄的建议,选(光绪帝的堂兄)载漪的儿子、15岁的溥儁【jùn】为“大阿哥”。溥儁【jùn】也不是外人,他的母亲是慈禧弟弟的女儿,慈禧是他的“姑姥姥”。可是,洋人反对,这件事没办成。

(溥仪)

最终,在光绪死前,让光绪的(同父异母弟弟)载沣家的长子溥仪继位。(载沣是奕譞第五子、荣禄的女婿)之前,光绪继承同治皇帝皇位,是“兄死弟继”。而这次不同,当时慈禧没想到自己会马上死去,慈禧是让溥仪给同治皇帝“当儿子",然后,废除光绪皇帝!

为此,慈禧还特意封听话软弱的、溥仪的父亲载沣为摄政王。并且,还让自己的侄女、光绪的皇后那拉氏监督载沣。这样,慈禧虽然做了太皇太后,依然可以跟以前一样把持朝政。

所以,溥仪继位,其实是给同治皇帝“当儿子”!

(奕譞)

对了,奕譞也算可以了。他的父亲是道光皇帝,哥哥是咸丰皇帝,儿子是光绪皇帝,孙子是宣统皇帝溥仪。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宣统帝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既是清朝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又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

上图是溥仪

溥仪全名爱新觉罗·溥仪,光绪三十二年,即公元1906年在北京醇亲王府出生。1908年11月光绪帝和慈禧先后去世后,年近三岁的溥仪被推上历史的岔路口,登极大统,年号宣统。然而仅仅过了三年,辛亥革命爆发,隆裕太后面对革命党和袁世凯的步步紧逼不得不代替溥仪下诏退位,他的退位昭示着,统治中国长达两百六十八年的清王朝最终在一九一二年宣告灭亡。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结束。

一、末代皇帝溥仪和满清皇帝家族的血缘关系

溥仪和光绪帝同出醇亲王府,溥仪是道光皇帝的曾孙、第一代醇贤亲王奕譞的孙子、第二代醇亲王载沣的长子,而载沣的嫡母(不是生母),即醇贤亲王奕譞的原配福晋恰好是慈禧太后的妹妹,也即溥仪的正牌奶奶是慈禧太后的妹妹。溥仪的嫡母兼生母,是慈禧太后最信任的大臣荣禄的女儿,而荣禄女儿和载沣的婚姻还是慈禧太后指定的。

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是光绪皇帝的亲弟弟(同父不同母)。所以,无论是血亲远近还是身份尊贵的程度,溥仪都是当之无愧的。这且不说,如其说慈禧太后看重的是溥仪,不如说看中的是载沣。由于辈分的原因,载沣肯定是不能当皇上的。但是无论是血统的远近、能力的考察、人脉关系的考量,慈禧太后都是属意载沣的。慈禧亲手指定的皇位继承人——宣统帝溥仪是养女的儿子。这表明慈禧在挑选同叶赫那拉氏有关系的人做皇帝。

值得一提的是,决定由溥仪来继承皇位时,光绪皇帝还没有死。光绪皇帝知道这件事后,十分满意。因为溥仪是自己的亲侄子,溥仪的父亲是自己的亲弟弟,综上所述,这些因素,才是慈禧太后选择溥仪作为大清皇帝的主要原因,这里不可否认,有亲疏的考虑。

溥仪被抱进皇宫的时候还是一个 孩子,什么也不懂,实际上他的继位也是突如其来的。

摄政王载沣与其子溥仪、溥杰(怀中)

二、末代皇帝溥仪是以什么名义继承皇位

据《清史稿·本纪二十五·宣统皇帝本纪》记载:“三十四年冬十月壬申,德宗疾大渐,太皇太后命教养宫内。癸酉,德宗崩,奉太皇太后懿旨,入承大统,为嗣皇帝,嗣穆宗,兼承大行皇帝之祧,时年三岁。”

光绪三十四年冬(1908年),光绪帝载湉病重,慈禧太后下令将溥仪养育在宫中。11月14日光绪帝去世,慈禧太后命溥仪继承皇统,过继于同治帝载淳,同时兼承光绪帝之祧,一人祧两房。尊祖母慈禧太后为太皇太后。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病逝 。

尊封文宗祺贵妃佟佳氏为皇祖祺皇贵太妃(端恪皇贵妃),穆宗瑜贵妃赫舍里氏为皇考瑜皇贵妃(敬懿皇贵妃),珣贵妃阿鲁特氏为皇考珣皇贵妃(庄和皇贵妃),瑨妃西林觉罗氏为皇考瑨贵妃(荣惠皇贵妃),大行皇帝瑾妃他他拉氏为皇考瑾贵妃(端康皇贵妃)。

并颁布大行皇帝的遗诏和大行太皇太后遗诰。

诏四时祭飨祝版,醇贤亲王称曰“本生祖考醇贤亲王”,嫡福晋称曰“本生祖妣醇贤亲王嫡福晋”。

1908年12月2日,溥仪在太和殿即位,由光绪皇后隆裕太后和载沣摄政。

1909年改年号为“宣统”。

上图是溥仪

三、光绪皇帝的储君相关资料

1、小恭王爱新觉罗·溥伟(1880年12月30日—1936年10月10日)

因为同、光两皇帝的晚辈,即“溥”字辈的的确不少,呼声很高的首推小恭王溥伟。

溥伟是恭亲王奕訢的孙子,奕訢为大清、为慈禧是立下汗马功劳的,用他的孙子继承皇位也不为过,况且溥伟当时已经是成年人。问题在于,溥伟原为恭王二子载滢的儿子,当恭王长子载澄死时,由于无子,将溥伟过继给载澄为子,而载澄因为引导同治冶游,对同治的早夭负有责任,而甚为慈禧太后所痛恶,所以,他是不可能继承皇位的。

1900年,溥伟曾被列为光绪皇帝继嗣人选,但慈禧选了溥儁。

上图是溥伟

2、己亥建储的爱新觉罗·溥儁【jùn】(1885年-1942年)

1898年,在戊戌变法崩溃后不久,光绪皇帝的健康状况开始下降,他在法国公使馆接受了医生的检查,并被诊断患有慢性肾炎 ; 他当时也被发现无生育能力。

慈禧太后没有听取军机大臣废光绪皇帝的建议,慈禧太后立端郡王载漪(道光帝旻宁之孙,光绪帝的堂兄弟)之子溥儁为“大阿哥”(慈禧的弟弟的女儿是溥儁的母亲),以取代光绪皇帝载湉,史称己亥建储。

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900年1月24日),光绪皇帝在慈禧的授意之下,颁布朱谕:……恭奉皇太后懿旨,俟朕生有皇子,即承继穆宗毅皇帝为嗣,此天下臣民所共知者也。乃朕痼疾在躬,艰于诞育,以致穆宗毅皇帝嗣续无人。统系所关至为重大,忧思及此无地自容。诸病何能望愈,用是叩恳圣慈,于近支宗室中慎简元良为穆宗毅皇帝立嗣,以为将来大统之归。再四恳求始蒙俯允。以多罗端郡王载漪之子溥儁承继为穆宗毅皇帝之子,钦承懿旨,感幸莫名。谨当仰遵慈训。封载漪之子溥儁为皇子以绵统绪。将此通谕知之。

上图是溥儁

在义和团运动后,《辛丑条约》规定载漪被列为战犯发配新疆。不过,载漪并没有去新疆而是去蒙古投靠了自己的岳父。

而溥儁,没等到自己当皇帝,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十月二十日,等来的却是慈禧太后的旨意:溥儁被撤去大阿哥称号,送溥儁出宫。溥儁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竟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当时,哭的如泪人一般,几近不能站立。由荣禄搀扶着送出了宫门。


蒋南强读历史


第一,封建社会的皇家律令制度可谓是铁一般的,正所谓皇权森严。而皇位的继承更是必须遵循宗法制度,光绪传位的是过继的儿子,而已经不是侄子了。 溥仪是正式过继给光绪当儿子的! 正所谓父死子立,黄权交接。而且溥仪也是宗亲中与光绪血缘最接近的下一代,所以如果正常传位,第一肯定是他,即便是是当年同治死后,也是有官方的理由确认了他没有可继位的侄子后才由身为堂弟的光绪以过继给咸丰的方式来继承皇位的!


第二,而关于有的人说慈禧想要让隆裕继续垂帘,虽然不可排出也有这方面的因素,但其实皇太后并不见得很中意这位皇后,而溥仪是慈禧亲手指定的皇位继承人。而这个继承人在指定时光绪皇帝还未驾崩,并且对这个小皇帝十分满意。再加上清末时也没有什么外戚势力,所以这方面的因素是很少的!

总的来说,每一个朝代的皇权接替,只要是正常的接替。都是按照皇家那一套等级森严的制度,满朝文武,它不是一个人完全能左右的。



依史为镜


溥仪是醇贤亲王奕譞孙,继任醇亲王载沣子,光绪侄。而同时醇贤亲王嫡福晋又是慈禧妹妹,所以溥仪是所有宗亲中血缘关系与光绪最近,也与慈禧最近的。

由于同治之后光绪已经兄终弟及,不能连续第二次兄终弟及,所以载沣被排除了,而慈禧即将死亡,无所谓当不当太皇太后,因此载沣儿子溥仪被确定为继承人。

由于同治光绪均无子孙,溥仪以同治嗣子身份继承皇位,同时兼祧光绪。就是,溥仪首先是同治儿子,兼给光绪做儿子。


华杰耍得好


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末代皇帝是中国历史一个皇帝,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是道光帝的曾孙纯贤亲王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1909年登基称帝。

因光绪帝没有后代,所以,慈禧在皇族近支中选择溥仪为继承人。之所以选择溥仪,除了血缘关系外,还有慈禧不可告人的秘密。因为慈禧对权利的极度留恋,不相信自己会这么快死去,所以选择只有三岁的溥仪,以方便自己继续掌握权利。按说对于溥仪,慈禧已经是奶奶辈分了,继续把持朝政,于礼法不合,但是因为隆裕太后不是一个权利欲望特别强烈的人,当然也没有这方便的才能和天赋。所以慈禧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毕竟她太明白权利的重要性了。


修改用户名8881


爱新觉罗·溥仪,清朝的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称清废帝或宣统帝。他是摄政王载沣长子。其母为慈禧的心腹重臣荣禄的女儿瓜尔佳氏,戊戌政变后,慈禧就想废掉光绪,光绪二十五年,慈禧太后懿旨载漪之子溥儁做“大阿哥”。光绪二十七年,废除“大阿哥”这个名号。在此期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的关系并不好。


末代皇帝溥仪为何会在小小年纪被选为皇位继承人?竟是这个原因!


宣统复辟


1908年,光绪帝病重,慈禧下令将溥仪养在宫中。小小年纪的溥仪连哭带闹不肯进宫。11月14日光绪帝去世,慈禧太后下令由溥仪继承皇统。尊祖母慈禧太后为太皇太后。11月15日,慈禧太后病逝。十二月二日,溥仪即位,由隆裕太后和载沣摄政。第二年改年号为“宣统”。至此,小小的溥仪坐在了皇帝的宝座,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在1912年的2月12日溥仪被迫退位,清朝的统治到此结束。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溥仪成了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年号为康德,再次登上了帝位,被称为“康德皇帝”。1945年侵华战争结束。日本投降。溥仪被苏联红军所俘虏,在1950年押解回国,后在辽宁抚顺的战犯管理所进行改造。1959年得到特赦。1967年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结束了其传奇独特的一生。


听海花语


溥仪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这样的选择事多方争论的结果,首先慈禧为了巩固自己的位置一定要选择名正言顺而且血缘亲近的一脉。其次溥仪亲生父亲在旁边使力,作为摄政王肯定想往上再走一步。最后也是个方势力斗争的结果。选择溥仪各方都认同,皆大欢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