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進京後到底做了什麼,導致他很快失敗?

毒刺劍客


李自成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土匪而已,他沒有完成反秩序的亂賊,到有政治訴求的政治勢力,再到建立政權的君主帝王的蛻變,實際上沒有等他完成蛻變,就似乎成功了。輕易的成功,使得他沒有完成思想認識上的轉變,更做不到物質人員的準備。

“想闖王,盼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李闖藉著明末各種天災人禍,舉起了叛亂的大旗。做法無非就是土匪綁票的那一套手段。沒有自己的根據地,沒有自己的群眾基礎,沒有自己後勤補給基地和兵源供應基地,走到哪裡搶到哪裡,燒殺到哪裡,既不建立官僚體系,也不收攏士族民心,就算是有,也不過是徒有其表,根本不堪抵抗真正有力的進攻。

進北京後,仍然不改土匪手段,仍然迷茫自大,沒有意識到他一路進攻順利不是自己戰鬥力強大,而只是明朝不得人心,大家喪失了對明朝的歸屬而已。這樣的勝利是極其不穩定的,只要一次失敗,可能就是全軍覆沒,只要有另一個大家認可的勢力出現,立刻就會土崩瓦解。


何處是家鄉


這個問題問得好,是問答版塊少有的高質量問題。

李自成的失敗,我個人比較認同紀連海先生的觀點,就是李自成在取北京之後沒有腐化。為什麼紀連海先生會這樣說,是因為李自成進北京之後依然堅持原先那一套,沒有爭取原明朝官僚以及地主階級的支持。

中國歷史上雖然屢次改朝換代,但是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只不過是統治階級換人而已,對於老百姓來說,只不過是一個新的剝削者取代了原先的剝削者。這套玩法用現代政治術語來說就是精英政治,因為只有一定資產的社會精英,也就是古代的知識分子以及地主階級,而君主必須依賴與這些人的合作才能實現對全社會的控制。

所以,歷朝歷代,新的剝削者在取代了原先的剝削者之後,立即爭取知識分子以及地主階級的支持。如果李自成進北京之後,沒有迫害原明朝官僚,而是保護他們的財產、改變之前的政策、留用明朝官僚,那麼清朝入關不會那麼容易。因為李自成此舉,足夠表明他由反抗軍首領向帝國專制君主的轉變,很容易同知識分子、地主階級達成共識。但是他沒有這麼做,反而把自己推向了他們的對立面。

所以,一片石大戰之後,李自成得精銳部隊幾乎損失殆盡。由於他之前的失策,明朝官僚、知識分子、地主階級迅速同清朝合作,即便是投降他的明朝文武官員也快速改換門庭,加速了李自成部的分化瓦解。最後,李自成只能吞下失敗這顆苦果。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闖王李自成佔領北京城後,做了三件事,也是因為這三件事,讓他已經到手的江山,離這位農民軍的領袖,漸行漸遠,最後變成黃粱一夢。

1.搶錢搶糧

進入京城的李自成,缺乏經濟,糧食來源,因而開始在全城搜錢。首先是拿王公大臣開刀,大部分的皇親國戚和大臣都沒有幸免,不給錢基本打的半死或者直接抄家。搶完官員的錢,開始把手伸向富人和百姓。在京城公開的搶掠事件不時發生。這一行為使得李自成徹底失去民意。

1.搶奪婦女

很多軍官將領都沉侵在成千上萬的宮女和妃子溫柔鄉中。就連李自成也親自加入了其中,傳說不是陳圓圓就是其中一個。自此軍隊戰鬥力迅速下降。

3.忙著登基

一、派人到山東,河北等地宣旨,表示本人已登基,請求各地歸附,但是當時也沒有派軍隊去,大多數還是不服,外表上敷衍;二、招降吳三桂,讓他效勞新朝,但是也沒有詳細的舉措,覺得吳三桂是在待價而沽,因而沒有放在心上:三、準備龍袍,選定妃子,後宮,籌備浩大的登極大典,失去打擊清軍的良好時機。

可惜的是李自成進京不先救濟百姓,贏得民意,卻先搶錢搶女人,民意喪失殆盡,最後也不得不逃離北京,失去統一天下的時機。可惜


知識源於閱讀


本來全國人民準備喜迎王師的,結果李自成在北京打土豪,這還了得,皇上誰當無所謂,銀子不能動,所以李自成失了天下人的民心,當然這個民心指的是士紳們的心,他們寧可聯虜平寇也要把打土豪這個苗頭按下來,呵呵,請神容易送神難呀,士紳們注意打的挺好,以為滿人搶一把就跑了,誰知道大家這麼不爭氣,望風而降望風而降?這人家還不趕緊的入主中原啊,人家來就是為了亡國亡天下的,這下傻了吧,滿人搞了幾個政策剃髮易服,之後還有推行滿文滿語,要不是滿文滿語實在懂得人太少根本推廣不了,漢人的文化也要被斷絕了吧。


七個名字真不容易


在李自成進入北京城後,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軍需的問題,龐大的軍隊需要足夠的軍餉。而此時明朝的府庫已經是空空如也。

  李自成想出了個辦法來解決軍需,對明朝官員課以不同數量的罰金,並以此作為制度,以此來籌集一筆軍費。

對於那些臭名昭著的貪官來說,更要進行抄家,逼他們交出全部的私產。對那些拒絕效力的官員直接沒收財產,而那些少數清廉的官員,則讓他們自願捐款。

  這項制度雖然看似很合理,但輪到低下的去執行的時候就變了聞了,罰金和贖金之間變得模糊不清。贖金只是家產的一部分,然而贖金一變罰金,不但家產全部收繳,自己的性命也很難保全。很快這種行為就更變本加厲,甚至波及到了平民百姓。

  很快,大順軍的士兵開始搜查平民宅院,搶奪財物。隨後,他們又開始欺辱房東。在街上,他們隨意衝撞行人,或者鞭打躲避不及的人。

 李自成本想改朝換代成為堯舜禹,而現在只是成為了一個傀儡。在其他將領眼中,李自成最多算個合夥人,帶頭大哥之類的人物,根本管不住自己的手下。

  後來甚至在朝堂上,這些將領甚至說出了:“皇帝之權歸汝,拷掠之威歸我,無煩言也。”意思是,你當皇帝,我們劫掠,別和我們廢話了,聽到這樣的話李自成選擇沉默,因為他根本無力對抗,但這群烏合之眾沒多久就在滿清入關時被擊潰。


百家歷史課


李自成進了北京城做了三件蠢事,導致他失敗!三件事分別讓他失去了:百姓的人心、舊朝廷高層勢力的支持、打擊對手的最佳時機,所以導致他失敗!

第一、李自成縱容官兵燒殺搶掠,搶錢搶女人!

在李自成進入北京之前,一直打著親民的口號,當時民間流傳著“開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儼然這時候的李自成是底層老百姓的代表,眾多百姓還是支持闖王李自成的!但是李自成進了北京城是怎麼做的呢?但是李自成進京之後有是怎麼做的呢?一開始還好,李自成親自下達詔令:“禁止官兵搶奪財物、侮辱婦女,違者殺無赦。”然而沒過幾天,他就墮落了,自己沉醉在帝王的奢華之中,放任手下拷打明朝官員和貴族,士兵四處搶掠、收刮錢財他也置之不理,一方面也控制不住這群虎狼之師了,幾十萬的部隊在北京城橫行霸道,搶奪金錢無數,慘死在他們的殘害下的民女多達兩萬餘,百姓這時候對李自成恨之入骨!

第二、對前朝舊下手,首先是拿王公大臣開刀,為此,劉宗敏專門製作了上萬刑具,用於對官員的拷打。當時,大部分的皇親國戚和大臣都未能倖免,不給錢,基本上都被打的半死,或者直接滿門抄斬!這還沒完,搶完官員的錢,李自成開始將手伸向了富戶!各級官員聽說李自成如此對待官員誰還敢投降於他,吳三桂就是在聽說自己的父親被殘害,小老婆被霸佔之後認為李自成難成大器才投降清軍一起剿滅李自成的!

第三、稱帝

當時李自成進北京,以為天下就是自己的了,因此開始籌備登基做皇帝的事,主要有三點:一是,派人到山東,河北等地宣旨,表示自己登基了,要求各地歸附,但是當時也沒有派軍隊去,大多數還是不服,表面上敷衍;二是,招降吳三桂,讓他服務新朝,但也沒有具體的舉措,覺得吳三桂是在待價而沽,因此沒有上心;三是,準備龍袍,選定妃子,後宮,籌備盛大的登基大典。正是急於忙登基,失去打擊清軍的良好時機。

這就是李自成進北京城敢的三件蠢事直接導致他的失敗!最終李自成兵敗逃亡,路上被老百姓圍毆致死,足以看出百姓已經是對其恨之入骨了!


耀眼觀世界


李自成的失敗和進不進北京沒關係。

李自成失敗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沒糧食,一個是打不過清軍。

沒糧食是主要的,李自成打北京就是為了搶白銀,但是還沒運回老家,清軍就追上了。若是有糧食,李自成完全可以憑藉潼關的天險守城。清軍不擅長攻城,無論是明朝的大淩河,南明的姜瓖大同城,還是康熙的雅克薩之戰,都說明清軍攻城很差。

潼關沒糧食,李自成只能打。對手是多鐸,大清第一名將,不久之後多鐸揚州十日,攻克南京,以兩萬滿洲勇士攻克十五萬蒙古軍隊。多鐸著實了得。

李自成的首都是西安,叫做西京,北京不重要。

就和日本侵華屠殺南京一樣,對於南京,中國的首都,日本人不重視。同樣的,對於李自成的大順軍,也不重視北京城。


夢香寒冰


多年深山老林摸打滾打出來後,李自成在重重剿滅中,非但沒有絕跡,反而越戰越勇,並且在大西北建立起自己的根據地。崇禎十七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三月初,他開始準備造船渡河。三月底就從西安直接殺向北京。一路上,許多明朝守將紛紛投降。拿下北京後,北方半個中國更是落入大順政權手中。

此時的李自成,實力不可謂不雄厚。但僅過一月,李自成就退出北京。又過一年,死於湖北。真是以極快的速度興起,又瞬間覆滅。那麼,李自成失敗的原因到底在哪裡呢?

李自成的失敗,最直接的因素,自然是因為吳三桂的投降,導致清軍入關。吳三桂是明朝派遣駐守在關外的守將,處於北京跟清軍當間。崇禎皇帝自縊後,吳三桂曾準備投降李自成。當時吳三桂部下的許多官員,都同意歸順李自成。畢竟明朝已經亡了,清軍是長期的死對頭。他們不可能憑藉手上的人馬獨立,所以,投靠李自成是一個可以接受的選擇。

但是,出於未知的緣故,吳三桂選擇歸順清軍,讓出山海關。這也導致大順軍與吳三桂跟清朝聯軍在山海關的交戰。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大順軍並沒有完全喪失戰鬥力。畢竟他們入城也才四十多天。最開始的時候,吳三桂與李自成交戰,基本處於劣勢狀態。吳三桂的一支軍隊,還主動投降大順軍。但正當大順軍與吳三桂交戰的十分疲憊後,清軍忽然殺出,大順軍大敗而歸。

這次失敗,就像觸發了多米諾骨牌一般。李自成在接下來的軍事部署中,又多次犯下錯誤。雖然他的戰鬥意志堪稱堅韌,但最終仍然大敗。

不過,吳三桂的投降,只是最表層的原因。再深層次一些的因素,就是李自成入北京後,並沒有吸納過去明朝的那些地主官員。其實,一開始的時候,有不少人都主動投誠大順軍。結果,他們非但沒有得到重用,反而被丟到監獄裡嚴刑拷打。這跟清軍入關後的做法,有很大的不同。

清軍招攬人才,也不管過去品德怎麼樣,有沒有用,統統招攬到自己陣營。所以,許多人發現投降大順軍沒有結果後,就轉而去投靠在南京新建立的南明朝廷,或者投靠清軍。

吳三桂的投降,也一直傳聞跟李自成入關後的做法有關。所以,許多地方都是表面擁護李自成。當他們看到李自成不行的時候,立刻又扛出明朝的旗幟。也就是說,李自成實際控制的疆土,並沒有像表面那麼多。

除了這些,更深層次的因素,就是在李自成入關北京後,北京周圍早已是一片空虛。這裡經過多年的災害,百姓生活,早已十分艱難。而且,北京城內在李自成沒有到來以前,就開始爆發鼠疫,明朝軍隊會失去戰鬥力,也跟這個有關。作為一種傳染速度極快,且危害極大的瘟疫。

鼠疫對大順軍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史書記載“賊過處皆大疫”。可見,當時,大順軍內部的瘟疫問題,已經較為嚴重了。在對於軍隊戰鬥力的削弱,無疑是巨大的。在用人上,李自成也偏向於使用他的陝西老鄉。一些新的人才,也沒有辦法提拔。

過去一些共同創業的人才,現在因為能力的問題,完全不能勝任,卻還死死佔住職位。這對於大順軍的人才培養來說,絕對是不利的。種種因素下,讓李自成在戰爭沒有正式開始前,就已經失去了不少優勢,並導致最後的失敗。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腦洞外星人


李自成進京後到底做了什麼,導致他很快失敗?

李自成進北京做錯了三件事,所以導致他徹底潰敗,也很快的就滅亡了。

他很清楚他更本沒有能力控制和制理好一個國家,他起義的原因就是被鄉紳村霸逼迫殺人後潛逃,後在甘州進入兵營成了一名軍人,剛好碰上遼東後金進逼北京,所屬部隊奉調進京勤王,軍隊行至甘肅蘭州榆中縣時軍隊將領貪餉不發,因此兵丁因軍餉與將領產生了糾紛,李自成就乘機操縱兵丁殺了將領起義,並帶領不滿朝延的饑民攻破縣城殺了貪官,最後帶領起義的軍民投奔了其在山西起義的舅父闖王高迎祥,關寧五千鐵騎配合剿匪部隊擊敗幷包圍了農民起義軍,恰在此時遼東後金又一次進逼北京,關寧鐵騎被調返回遼東,闖王高迎祥乘機帶領農民起義軍突出重圍不料確誤入興安車廂峽,被官兵圍困,形勢危機之下,李自成詐降起義軍率起義軍突出了重圍,闖王高迎祥戰敗被俘後就義,於是眾將就推舉李自成為新闖王,李自成是個很有戰略頭腦的人,他的戰術就是機動靈活,四處遊擊,最後是越做越大聚眾百萬成了氣候,並乘勢一路闖進了北京城。

李自成率軍進北京城後圍住紫禁城而不破,其目的就是要向崇禎皇帝討個合法的職稱,並要求崇禎皇帝撥一筆鉅款。

你想崇禎皇帝接得那個家底早就讓哪些個貪腐官員給搞空了,於是想讓哪些皇親國戚們出點錢他們都大聲哭窮,而哪些內閣大員們更是找理由推脫,當然了誰也不願意出錢,(注:還是曹太監說的好假如崇禎皇帝當初不殺魏忠賢,哪麼魏忠賢就可以從哪些個貪腐官員和皇親國戚手裡把錢搞出來,所以最後曹太監嘆了口氣說要是忠賢在是不會出現這種局面的,而崇禎皇帝此刻可能是後悔萬分吧,因為崇禎的皇兄在臨死前給他交權時,就訂囑過崇禎大事要靠魏忠賢,而登基後的崇禎皇帝在東林黨徒以及內閣大員們的唆使和鼓動下殺了魏忠賢,殺了魏忠賢也就等於把他自已的後路徹底的給斷了!而最後把大明家底搞空的也是這些人,最後徹底斷送大明江山的也是這些人,幫助後金入主中原的還是這些人),此時的崇禎皇帝在極度的失望之下走上了煤山,明王朝也就徹底的滅亡在了哪棵松樹之上。

哪就聊一聊李自成提的職稱問題吧,李自成提出的要求是把西北劃給他,並正式封王,並且李自成附加的條件是不上朝聽宣,這也就是說李自成想搞個地區自治並脫離中央管轄。

這個問題,其實解決起來也非難事,只要李自成把條件降低一點討個西北王也就行了,脫離中央管轄哪是不可能的,他只要在這上面做出讓步,崇禎皇帝在當時的情況下封他個西北王是不成問題的,李自成不讓步朝廷內閣大員們又堅決反對,無奈,談判失敗。

其實崇禎皇帝在那種局勢之下是想答應李自成封王要求的,而那些東林黨徒和內閣大臣們都堅決反對,原因就在於李自成不上朝聽宣這個問題上,再一個是在等待從山海關回京勤王的吳三桂,而此時是遠水已難解近渴了,也正是這個問題使得崇禎皇帝右為難,答應吧、大臣們不同意,不答應吧、李自成即刻就能攻進紫禁城,在這種極度矛盾的困惑之下,崇禎皇帝走上煤山觀看了一下局勢之後回到大殿一看,那些個信誓旦旦的東林黨徒和內閣大員早以拋下他自顧自逃命去了,在聽完,曹太監的感慨之言後,徹底失望的崇禎皇帝在書案上給李自成留下了一封信,然後在萬般無奈之下走上了煤山,在那棵松樹上明王朝徹底的滅亡了,那封信的內容得到了西方學者和政治家的高度評價,他們認為崇禎皇帝是個度量很高的中國君主。

這就是李自成最不應該做的第一件事,有頭腦和智慧的人,在那種情況下是不會逼宮的,因為關外還有數十萬強敵隨時準備發難呢!

〈2〉,李自成做的第二件事情是,財色問題,剛走進紫禁城就封了個宮女做妃子,這個頭一開,他的愛將劉宗敏也隨即把吳三桂的小妾陳圓圓強搶到手,這一來可真是闖下了逆天大禍了,你想陳圓圓那可是吳三桂的心頭肉哇!而此時的李自成從心裡根本就沒把吳三桂放到眼裡,也就是這個問題引發了李自成領的那幫農家兄弟們,最後被吳三桂給徹底收拾光了,吳三桂是平西掃南,再他當時的腦海裡,那就是無論擔多大惡名也要徹底的滅了李自成,幸虧李自成在九宮山死隱不知所蹤,假如落到吳三桂手裡那他會享受和福王一樣的待遇,吳三桂肯定會把他也洗乾淨下鍋給煮了。

李自成和劉宗敏的行為給下屬兄弟們作出了榜樣,你想一些沒有約束力的鄉野村民,一但失去約束力那是很難控制得住,並會帶來很大得惡劣行為,從而引發很不利的後果,所以京城就此開始出現了亂象,強?搶豪奪的事情時有發生,此時起義軍戰鬥力也開始下降,山海關一戰就說明了問題,所以就出現了後來百萬軍隊一敗除地並無力抵抗的局面。

李自成進城要作的大事就是其實就是想先搞點錢,因為這是他最拿手的本事,這下京城那些前明皇親國戚官員大臣們,以及那些富商們可就大禍臨頭了,按官職及家產多少來定,不交.交不出者大刑伺候,這一搞還真的搞出來不少的錢。

李自成進京後就給山海關總兵吳三桂下了一道招降令,吳三桂見大勢已去在一個一家老小都在京城裡,所以願意接受李自成的招降,於是吳三桂辦完交接手續把山海關移交給了李自成派來的將領後,就帶著親兵衛隊前往京城面見李自成,走到半路的時候得到消息,他的父親被上夾刑逼銀,而小妾陳圓圓也被劉宗敏強行霸佔了,吳三桂一想我手握重兵你都如此對我,我如真的進了京城那肯定是不會有好結果的,於是調轉馬頭帶領親兵衛隊回了山海關殺了李自成派來的守將,並擁兵對抗李自成。

李自成得到消息後大怒,於是親自帶領十萬精兵前往山海關討伐吳三桂,而此時的吳三桂只有兩種選擇,是歸順李自成還是拼死一戰,假如沒有關外的多爾袞,吳三桂是可以擋住李自成的,可是此時多爾袞乘機進攻,那麼肯定是必敗無疑的,吳三桂也只能選擇和多爾袞合作,並聯合多爾袞打敗了李自成的討伐部隊。

李自成敗退回到北京後也就剩下3萬左右的殘兵,李自成是大為腦火就作出了一個讓他負出重大代價的舉動,那就是把吳三桂一家34口全部給殺了,並怱忙在紫禁城舉行了一個登基儀式並定了年號。

然後李自成放火燒了一些宮殿,帶著財物及剩餘兵丁向西退去。

而此時在山海關的吳三桂得到此消息後也就徹底的投降了多爾袞,並自願帶領所屬人馬向西追擊李自成,從此李自成的惡夢也就開始了。

這就是李自成在北京城不該做的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就是不聽李巖的勸言,反而聽信那個山村落破教書先生牛金星的過激言論,李自成如果能聽李巖進言的話,那麼李自成真的會有成功的可能。

可是他偏信牛金星所言開始了一場逼銀運動,而那些手握重兵的前明將領及官員在京家庭全部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傷害,這就是為什麼李自成一路潰敗而無兵相救的主要原因,原明降將見李自成大勢以去,部分降將轉投了南明,而真正的精悅之師投了清廷,往西追殺李自成的兵力分二路,在清廷的兩個王爺帶領下,他們全是前明的軍隊,一路是吳三桂率領的原山海關守軍,也就是關寧鐵騎,由清英親王阿濟格統領由山海關經山西直逼陝西,清豫親王多澤統領的前明降將、孔有德、耿仲明等部從河南一路殺來,破潼關後,李自成率部經商絡往南而退,而平定西北後的兩路大軍又向南緊追李自成,李自成原打算進軍東南佔領一塊根據地,以圖日後東山在起,在還沒有做好戰略準備們時候,清軍分水陸兩路大軍以追到了他面前,李自成倉促應戰失利,轉而退進江西,準備撤退到西南去,尋求立足之地。

在江西九宮山,上山查看地形的李自成被當地民團圍攻所殺。

當然李自成的生死有多種傳說,一種說法是他出家當了和尚躲過了清廷的追捕,最近又傳出了新聞說在蘭州愉中發現了李自成的藏身地並有墳墓為證,而且還有後人,但願這個新聞是真的,至少闖王李自成最後的歸宿是他的祖籍地,甘肅。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拙見,想必那些高人們還另有更高的見解,說史論人要尊重歷史,


與風互語


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打到北京後,懲治貪官汙吏,老百姓是非常叫好的,闖王來了不納糧也能贏得民心,李自成也曾下令不準傷害平民,但隨著大順將士懲治明朝官員範圍不斷擴大,收繳的財富不斷增多,事態越來越惡劣,比如眾多大順將士強佔宮室,強行娶妻納妾,很多人貪圖享樂,無視軍紀和禁令,從掠奪前明官員財物到隨便搶奪百姓財務和強搶民女,弄得北京城謠言四起。

圖為唐通,原為崇禎薊鎮總兵,後投降李自成,去山海關招降吳三桂反被多爾袞所降,後任德州總兵。

明朝滅亡了,在各地的明軍將領都在觀望和猶豫,大順軍在北京城大肆懲罰擄掠前明官員,影響極壞,那些持觀望態度的明軍都寒心,此舉已潛移默化讓大順軍四處樹敵,後來大順軍逃竄時,再也沒有明軍前來投降,都是義無反顧的反抗。特別是明朝最後一支完整編制,吳三桂領的關寧鐵騎還在山海關,李自成手下劉宗敏囚了他父親吳襄,擄了小妾陳圓圓,這時候李自成正在跟吳三桂談判,事兒讓劉宗敏給壞了。

吳三桂沒那麼男人,一女子也左右不了形勢發展,吳三桂降清是真,搶回陳圓圓只是順帶的事情。

李自成入主紫禁城後,享受了幾天皇帝生活,底下將士的燒殺搶掠,沒有引起李自成的重視,當時謀士李巖、宋獻策都反覆勸阻,不要大肆殺戮,引起李自成反感,奸相牛金星更是幸災樂禍認為,造反就是為了金銀財寶、美女佳人,這些都沒有,還圖個什麼!不久李自成派降將唐通去招降吳三桂。

李自成退出北京一年後,在湖北九宮山,被農民拿鋤頭鋤死,圖為李自成墓。

其實吳三桂已經準備投降李自成了,但李自成在北京的所作所為,也讓吳三桂寒心,他心底也瞧不起泥腿子出身的草寇,家人被擄剛好為他找到了理由,於是有了衝冠一怒為顏。唐通前往招降碰到了清軍大敗,隨後李自成親征,這次情況已完全不一樣了,當年李自成從西邊打來時,民心所向一路披襟斬棘,這次北征山海關時,一路謠言四起,清軍南下了,大順軍戰敗了,吳三桂降清了等等,多爾袞也整裝待發等著李自成往籠子裡鑽,於是李自成節節敗退,1644年4月26日李自成敗回北京,在沉得的氣氛下倉促登基,4月30日李自成撤出了北京,金鑾殿的屁股還沒坐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