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际导弹能飞一万多公里,那为什么还要研制轰炸机呢?

没有什麽不同


洲际导弹与战略轰炸机都是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核三位一体(空中、地面、水下)打击的重要条件和手段,二者各有优势,亦有不足,必须相辅相成,才能构成完整的打击体系。就洲际导弹来讲(一般指射程大于8000公里的远程弹道式导弹),主要用于攻击敌国领土上的重要军事、政治和经济目标。一般以定点为主,灵活性不足。战略轰炸机(指用来执行战略任务的中、远程轰炸机),主要用于飞入敌方心脏地区对战略目标,包括军事设施、工厂和城市等进行战略轰炸和打击。战略轰炸机既能带核弹,也能带常规炸弹;既可以近距离投放,也可以远距离发射巡航导弹,必要时也遂行战术轰炸任务,支援陆、海军作战。与洲际导弹相比相对比较灵活,不足之处是受航程、航时和燃料的限制,以及容易被发现和被击落等。美国的B—1、B—2及未来B—21战略轰炸机都具有隐身功能,大大提高了其生存能力,但仍受航程、航时等限制。现在世界一些发达国家正在研发以核动力为引擎的隐身战略轰炸机,一旦研发成功,使战略轰炸机更具核威慑和核打击能力。因此,尽管洲际弹道导弹已经可以飞一万多公里了,一些国家仍要研制战略轰炸机,这是因为战略轰炸机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如龙得云13333


航空航天专业的同学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之所以有了导弹还要研制轰炸机,最简单的一个原因是洲际导弹和轰炸机的效率不同。

只要看一下下面这张洲际导弹的结构图就知道了,非常庞大的一颗导弹,只有最前面的一点点的结构是有战斗力的,随便拿出来一颗洲际导弹举例,比如说俄罗斯的“圆锤”洲际导弹,整个导弹的重量达到36.8吨,但是战斗部只有1.2吨——这样的效率实在是小的可怜。

所以说洲际导弹基本上都是为了发射核弹而用的,这样才能够让较小的战斗部发挥最大的功效,如果让洲际导弹发射普通炸药,那么就算是财大气粗如美国,也根本就承担不起。

但是相比之下,我们看一下美国的B-1B枪骑兵轰炸机【如下图所示】,航程可以达到1.2万公里,已经跟洲际导弹无异了。但是相比一颗洲际导弹只有1、2吨的战斗部,这一架飞机的载弹量可以达到60吨,虽然这60吨不是纯战斗部(有些弹药是以导弹的形式出现,这些导弹的战斗部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但是相较于洲际导弹的战斗部还是强太多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洲际导弹一发打出去就没有了,轰炸机用上三五千次都没问题,这么一对比,洲际导弹在效率上就远远不如轰炸机了。

当然了,这不能说洲际导弹就没有用。应该说轰炸机和洲际导弹是两个作用完全不同的武器。

洲际导弹的目的是反应快、高速性能好、突防性能强,而且装的都是核武器,要么不炸,一炸就是灭人一国,第一时间、用最快的速度让对方完蛋,所以洲际弹道是真正的国之重器,一个国家就算是没有战略轰炸机,只要有这么几颗带着核弹头的洲际导弹,别的国家就不敢造次;轰炸机虽然也可以携带核武器,但是相对来说反应速度没有那么快,而且轰炸机的主要目的是用最小的成本对对方产生持续的打击,功效跟洲际导弹完全是两回事。

总的来说,洲际导弹和轰炸机各司其职,无法互相取代。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轰炸机是可以使用的,是活的战略威慑,而洲际弹道导弹是不可以使用的,是死的战略威慑。

就世界范围来看,
目前只有美国和俄罗斯装备有名副其实的战略轰炸机,其中美国有B–2、B–1B、B–52三款轰炸机,俄罗斯有图160、图95MS、图22M3也是三款,我国的轰6K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只能算中程轰炸机,虽然我们一直把轰6K当做战略轰炸机使用,实属无奈之举,只有等我们的轰20服役了,我们才算有了真正的战略轰炸机。
拥有洲际弹道导弹的国家目前也只有中、美、俄、英、法等联合国五常,洲际弹道导弹因为只能搭载核弹头,属于核武器,所以在使用上有诸多限制,甚至就根本不可能使用,因为一旦使用洲际弹道导弹,就意味着会引发核大战,对各国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所以不会轻易使用,只是作为战略威慑力量而存在。



轰炸机在使用上就灵活多了,既可以在实战中使用,也可以作为威慑力量使用,战略轰炸机相比于洲际弹道导弹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使用常规武器,在实际战争中发挥轰炸机的应有作用。
所以用洲际弹道导弹形成战略威慑,用战略轰炸机形成实际威慑是各军事大国普遍追求的目标。在可预见的将来,世界将形成中、美、俄三家的战略轰炸机空中争霸的局面。


那年那月那兵说


因为用途不一样啊!

首先,轰炸机可以开出去吓唬人,导弹能射出去吓唬人吗?

俄罗斯吓唬日本和北约的时候,可以把图160和图95飞出去转两圈,但是敢把白杨射出去吓唬别人吗?中国吓唬日本和台湾的时候,可以把轰-6K开出去绕一圈,但是敢把东风射出去吓唬别人吗?


在非战争状态下,轰炸机可以日常刷存在感,天天出去转悠都没事。而对方面对这种情况,起飞拦截跟踪就是了,双方都可以把事情掌握在自己可控范围之内。

可是导弹呢?尤其是洲际导弹,你射出去了,对方怎么想?鬼知道你上面的有没有核弹头?鬼知道你瞄准哪里的?我要不要反击?

其次,轰炸机用途更广泛啊。除了用于战略轰炸,还可以进行战术火力支援。一架轰炸机十几吨的载弹量,可以对付大量的地面目标。

可是洲际导弹呢?最多也就十几个弹头。如果对付战术目标,效费比太低了。而且洲际导弹精度不足以保证进行精确火力打击,只能制度战略型目标,比如城市。

洲际导弹数量最多的俄罗斯和美国,保有量也就是一两千枚,如果用来对付战术目标的话,一次战役就能打光。一枚洲际导弹价值上亿,这么打仗迟早得破产。

现在你知道有了导弹为什么还要轰炸机了吧?


林哥讲武堂


首先,战略轰炸机作为战略核打击力量,是用来形成三位一体的立体核打击体系的,这是和核安全直接挂钩的。核打击能力越多元,意味着被主动攻击时剩余的核反击力量越多,生命力越强。对手在动手前就会对随之而来的核报复有所顾忌,这样就维持了恐怖平衡。所以美俄宁可留着50年代就服役的B-52、Tu-52这样的洲际战略轰炸机。如果敌国核打击力量单一,比如说只有装备在发射井里的洲际导弹,那么一波核弹打过去,对面可能就丧失了核反击力量,岂不是很危险?

核打击当然是方式越多样,核武器分布越稀疏,生存能力就越强。


再者说,战略轰炸机也并不是只有核大战时才能用,平时也可以用啊。比如英阿马岛海战的时候,英国的火神轰炸机,从本土起飞经历四次空中加油才飞临阿根廷进行机场轰炸。虽然过程历尽艰辛,风险系数极高,但毕竟实现了万里之外打击敌人本土的目的。像这种程度的军事冲突,直接用洲际核导弹平了阿根廷显然不合适吧,假如上常规弹头呢,效费比实在太低。所以用战略轰炸机再合适不过,战略轰炸机一次可携带几十吨的常规弹药,从本土起飞就能飞临战场;洲际导弹呢?一枚洲际导弹在射程大大缩水的情况下也就能携带一吨的弹头,正常载荷也就几百公斤,这要是上常规弹头,还不得亏死了?

像火神这种二流轰炸机,叫战略轰炸机都很勉强,但是英阿马岛海战起到了关键作用

民兵III导弹的W78弹头和分导再入式载具。一枚洲际导弹就能带这么点东西,常规战争谁用得起这个?


纸上的宣仔


洲际弹道导弹是核大国之间确保互相摧毁的威慑。属于打急眼了之后最后的一张底牌,说白了就是:要死,大家一起死,至少我有和你同归于尽的能力。

洲际弹道导弹,只有装上核弹头才有威慑力,这时候的洲际弹道导弹又叫战略核武器。不装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啥用没有,就是一个大炸弹而已,也没有那个国家会怕常规装药的洲际弹道导弹。一发上亿美元,敞开了让你打,很快就把你自己的家底打光了,一吨炸药而已,随便你炸什么目标,估计都捞不回来本。


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都是世界上的大国,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对非核国家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如果这么干,肯定是天怨人怒、千夫所指。这时候战略轰炸机,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小国可以不怕战略核导弹,但是不能不怕战略轰炸机,战略轰炸机航程远,载弹量大,使用成本很低。尽管你在天涯海角,我也可以派战略轰炸机远航几万公里,带几十吨弹,把你家里炸个底朝天,就问你怕不怕?而且我的成本也很低,就是加个油而已。



所以我认为,战略核导弹是各个核大国之间的平衡战略,用到的情况几乎为零。战略轰炸机现实存在的威慑,可以天天用,大国对付小国还是战略轰炸机用起来更顺手。天天嚷嚷要用核导弹“核平”别人的就是耍流氓。


一坑四弹


洲际弹道导弹是真的要命的,战略轰炸机是负责核威慑的。现代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其实是各司其职的,在都具备核打击能力的前提下,陆基的洲际弹道导弹负责摧毁,空基的远程战略轰炸机负责威慑,而海基的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则负责报复。这三个部分,组成一套完整的威慑-打击-报复体系。在现代导弹性能如此优异的情况下,出动战略轰炸机去进行远程核打击,风险太大,而且效率也比较低。



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不遗余力的研制战略轰炸机呢?为什么俄罗斯还要不惜重金从乌克兰搞回几架图-160,重启它的生产线呢?原因在于,核大国不仅需要打人,还要厉害的吓人手段!打人只能最后你死我活,吓人的手段才能把对方吓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核打击固然重要,但是在核战争爆发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的和平大背景之下,核威慑的作用会非常明显。普京就曾经说过,谈判桌上说一百遍,也不如战略轰炸机的翅膀扇动一次!战略轰炸机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

其实这个事情非常好理解,战略轰炸机相对于洲际弹道导弹,新闻上更常见的是哪个,答案肯定是战略轰炸机。战略轰炸机相对于洲际弹道导弹哪个经常出门大摇大摆的执行任务?答案还是战略轰炸机。所以嘛,一个是默默无闻藏起来的,一般不出手,一出手就要命。一个是天天抛头露面的,每天出手,但出手只是威慑,并不致命。这就像农村的中华田园犬,咬人的都不叫,叫唤的都怂,大部分只是吓吓你,不会真的咬人。

除此之外,现代远程战略轰炸机除了投掷核武器外,还可以在执行常规作战任务。战略轰炸机和普通战术轰炸机或者战斗轰炸机相比,体格大得多,载重也大得多,除了可以携带普通航弹之外,还可以携带多枚精确制导武器,比如空射巡航导弹(CALCM)。▼这是美国的AGM-86型空射巡航导弹,售价100万美元出头,采用惯性导航辅助全球地形匹配技术制导,可以精确打中2500公里以外的目标。这款空射巡航导弹一般由B-52挂载,不仅可以携带常规弹头,还能携带专用的核弹头进行防区外远程打击。
总得来说,战略轰炸机的战术灵活性远远高于洲际弹道导弹,载重远远高于普通战斗机。不仅可以执行核威慑任务,还能携带常规武器进行防区外打击,是一款极具性价比的战略武器。有句话说得好,核武器威力最大的时候是在发射架上的时候。但是真正威力恐怖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架藏起来了看不到,而远程战略轰炸机可以直接将核弹头带到敌人头上晃悠,哪个更具威慑性不言而喻。不过,目前世界上拥有真正航程超过8000公里的远程战略轰炸机的国家只有美俄两个。我国的轰-6虽然已经更新到了轰-6N,可以实现空中加油,但是和美国的B-2,B-1B,俄罗斯的图-160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或许只有等到我国下一代的战略轰炸机出现,才能彻底追平和美俄的差距。不过现阶段来看,轰-6已经可以挂载射程超过1500公里的KJ-20巡航导弹,足够在亚太地区使用,震慑周边宵小!不得不感叹一句,图-16估计做梦都想不到,它的儿孙在2019年还在蓝天翱翔!


赤焰哒哒哒


洲际导弹和轰炸机是两码事,说几个最现实的问题吧:多次利用、常规轰炸、政治威慑,这三点战略轰炸机可以做到而洲际导弹却做不到,所以即便各国已经拥有洲际导弹,他们还是在继续努力的搞战略轰炸机。

1.战略轰炸机更灵活。战略轰炸机本身是一个远程空中打击平台,他可以全球部署,在短时间内抵达各作战地区。

2.战略轰炸机的成本低。一枚“三叉戟2”型洲际弹道导弹的造价为6500万美元,只能使用1次,只要发射出去那么6500万美元就没有了,而且还是一次性的。战略轰炸机则不同,虽然他的造价更高但是他可以反复利用,一次任务算下来就是几十万美元的使用成本。如果同样执行10次任务,洲际导弹要花费6.5亿美元,而图-160战略轰炸机带着造价也不过3亿美元左右,长远来看战略轰炸机比洲际导弹成本低很多。而且洲际导弹本身价格那么贵,总不能用数千万美元的导弹带着一堆常规炸药去攻击敌人吧,就连美国也没有奢侈到这种程度。

3.战略轰炸机核常兼备。战略轰炸机能携带核武器,但是也可以携带武器,在日常任务重主要使用常规炸弹、精确制导炸弹、常规巡航导弹这类武器,可以执行多种多样的作战任务。然而洲际导弹则不同,洲际导弹的有效载荷都是核弹头,换句话说他只能执行核打击任务,这就意味着他的功能太单一。而且洲际导弹这种战略核导弹即便换成常规弹头也容易引起对方误判,因为这实在是太敏感了。

4.战略轰炸机威慑能力。虽然洲际弹道导弹也应该有极高的威慑能力,然而洲际导弹的威慑是在发射井里,别人看不见他。而战略轰炸机可以在天上飞来飞去,只要某地区出现敏感的政治和军事事件,那战略轰炸机可以立即起飞全世界表明政治观点。所以要论威慑能力还是战略轰炸机更直观。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期间英国火神轰炸机就曾经对阿根廷进行过远程空中打击,期间实施了11次空中加油,虽然最终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战果,但是显示却显示了英国的远程投送能力。

所以有了洲际导弹不代表战略轰炸机没有意义,反倒是常规战争中战略轰炸机来的比洲际导弹要“实在”。


雏菊西瓜Peterpan


用途不同,不论战略导弹如何发展,他都不能取代航空兵,这就好比是自行火炮和主战坦克的关系一样,虽然自行火炮射程很远,威力很大,但是在前线灵活运动,随时可以打击及时目标的坦克也不能缺少,同样的道理,不论洲际导弹打的多远,也不如战略轰炸机这样可以在前线长期巡航,随时打击及时目标。

有些作战目标不是战前就能标定的,比如敌军的战役军团集结地域。现代战争强调打击体系节点,瘫痪敌人的战役军团,但是针对战役军团本身的打击依然是必要的,比如美军一个师4万多人,准备在某一地域集结开拔,这个时候战略导弹的反应可能来不及,即便是能来得及,也不一定好用,毕竟如果战争还没有升级为全面核战争,战略导弹的使用就是受限的。

此时,前线的战略轰炸机就可以出动,他可以携带大量的中远程巡航导弹,使用集束式杀伤弹头,或者直接使用末敏弹药,对敌人的装甲集群和物资储备、人员密集的战役集结地域展开空袭,甚至是配合其他战术战斗机一起空袭的联合空中打击,这样就可以在不使用战略导弹升级战争的情况下,打击和阻断敌人的战役部队,从而对整个战局产生影响,而这样的地域是随时出现的,不可能在战争前获知。

以上只是一个例子,其实实战中这样的情况会有很多,战略轰炸机航程远、续航时间长、载弹量大,可以长时间在一个空域活动,持续对目标地域展开火力压制,但是战略导弹就不同了,总不能出现一个目标发射一枚战略导弹吧?况且,现代导弹技术的发展,使得战略轰炸机打击移动目标,尤其是舰艇目标的能力更强,他有了新的作战领域。

比如说,轰6N轰炸机,他就是在轰6K的基础上改进出的专业的反舰轰炸机,他可以发射YJ12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或者YJ18亚超结合远程反舰导弹,一次可以携带6枚,超过了一艘驱逐舰的打击能力。又比如说美国的B1B轰炸机,可以携带大量的LRASM反舰导弹,每一枚射程在800公里左右,一架B1B就可以对一个舰队进行饱和攻击。再比如说俄罗斯的图22M3轰炸机,他可以携带匕首反舰导弹或者王鱼反舰导弹作战,也可以对舰艇构成严重威胁。

而这些,战略导弹都不能干,只能依托于战略轰炸机,因此,战略轰炸机有他的任务领域,有他难以取代的作用,因此中美俄三大国还都在研发新一代战略轰炸机,不论是美国的B21,还是俄罗斯的PAK-DA还是我国的轰20,都代表了大国对未来轰炸机发展的全新理解。


海事先锋


因为洲际导弹和轰炸机各自都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这也造成了它们的用处各不相同,所以一种就不能完全代替另外一种。

首先来说洲际导弹的优势,如果说进行核反击任务,洲际导弹是比轰炸机更有优势的,它的飞行速度更快,更难拦截,而且即便被截住了损失的也仅仅是装备,里面没有成员,这样就保存了士兵的生命。但是轰炸机在这方面就不行了,轰炸机不可能携带射程更远的导弹,射程更远就以为导弹燃料更多,加上个大弹头,飞机容纳不下。所以轰炸机只能向目标飞行一段距离,发射带有核弹头的导弹或者像二战美国一样飞到目标上空扔下去,这样的话被击中的风险也会有。


现在核武器毕竟不是随便用的,在常规作战中,轰炸机比洲际导弹的优势就是它更灵活,因为有人驾驶,飞行员可以自由选择攻击目标。导弹打过去落到一个位置,那杀伤范围内不管是作战人员还是平民就都完了,轰炸机飞行员可以选择军事目标或者有价值目标,或者飞到一半不想攻击这个目标了,返航或者更改目标,轰炸机就比洲际导弹显得灵活得多。

还有一个词很多人都挺说过,“地毯式轰炸”,就是若干架轰炸机排成队形边投弹边飞,对一大片区域进行轰炸,有点像狙击枪和机枪的区别,后者要的是密度,目标太多或者目标不确定具体地点,只知大概范围,所以就高密度倾斜弹药,不求个个命中,只要能造成大面积破坏效果或者打掉那极少数高价值目标就成。导弹之所以叫导弹是因为它能制导,寻找目标精确打击,尽管它的造价很高,但是它打的目标可能价值更高,如果用于轰炸那成本就太高了,简单说轰炸机是面攻击,导弹是点攻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