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苦苦追尋的瓷器中的皇者-柴窯,有生之年還能見到嗎?

用戶69288316


今天給大家發兩件瓷器,一件符合宋代所說的金絲鐵線紫口鐵足的一件瓷器,還有一件是乾隆底款的觀音瓶.這兩件瓷器到不到代?還請大家指點







59066749875


一直苦苦追尋的瓷器中的皇者-柴窯,有生之年還能見到嗎?


從題目的話語中似乎可以看出提問者好像今生真的以見到柴窯瓷器為人生目標,很急切,很迫切;但我卻很想弱弱地反問一句:“您真的認識柴窯嗎?您想信世上真的會有柴窯嗎?把真的柴窯放到您跟前您能辨識得出嗎?”。


之所以有此一問,是因為一如韓愈在《馬說》中所言一樣:“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在當代,柴窯之類的千里馬常有,而真正認識千里馬的伯樂根本就沒有!沒有了能辨識千里馬的伯樂,千里馬也無所謂千里馬,更不再是千里馬!有和沒有、見和不見又有什麼兩樣呢?這不禁使人想起來一段歌詞:“故事裡的事,說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裡的事,說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可憐的是這不是“故事”,而是真真切切的“事實”與“實事”!


柴窯瓷器從古至今留給人的就剩下四句話“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四個比喻句,既生動形象,又浪漫跳脫;既身臨其境,又茫無所知;既真真切切,又虛無縹緲!彷彿就在眼前、觸手可得,又好像遠在天邊、尋覓無蹤!看得見抓不著,想得到說不清!這算什麼事!


為什麼說瓷器鑑定,尤其是公鑑,一定要先找到客觀、科學、直觀、可靠更可考的丈量所有瓷器真實年齡的尺度,然後才談得上是非對錯優劣好壞等問題呢?原因就在於:傳統瓷器鑑定的眼鑑學太過主觀,太過武斷,太過偏頗,太過偏執,太過隨意,太過隨便!


像柴窯這種沒有任何直接參照物,只剩四句話作為依據的話,“青如天”就會被偏執狂們砍掉所有不是“天青色”的真柴瓷,然後對“天青色”髮色太好的、太不好的再次砍掉,最後能剩下多少?以此類推,無需贅述,最後只能慨嘆“鑑藏界的事,說是就是不是也是;鑑藏界的事,說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我是“以瓷惠友”,對古瓷器的鑑藏有近三十年的實戰實踐經歷與經驗,並已就相關問題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期待與所有真愛古瓷的朋友坦誠溝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見、相互切磋、共同進步!感謝各位朋友的捧場關注與點贊!謝謝!

最後,我發幾件我用發明專利技術可以科學證明其年齡均在一千多年,而且完全吻合“四句話柴窯瓷器特徵”的柴窯瓷器,以慰提問老先生之夙願,至於您認同與否,就不是我能管轄和操控的了,但願您是伯樂而不是好龍之葉公!



以瓷惠友


我有幸收藏到下面幾件瓷器:1.“尚食局”款捕魚翁。2.“大周款”海水觀音。3.“柴”字款葫蘆瓶。我覺得都應該是五代的柴窯真品。










郝厚慶


收到一對湖田窯的影青薄胎碗,有認為是新貨的請舉手!相信一定有很多人。





看見zhang--jlan


真品到代柴窯瓷皇



大唐春雷古堂


“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特別是“青如天”這句對瓷器顏色的描寫,鄙人認為應該是針對柴窯瓷器中某一件或某一類器件說的,不可能是指統一一個顏色(一個窯口幾年全部生產一種顏色的瓷器,這難以成立),因此,在沒有公認鑑定方法出來之前,藏友們應該以包容的態度,對待每一件藏友曬出的疑似柴窯的器物,就當如那句“理想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鄙人也發幾張照片,博藏友們一笑,“萬一是柴窯瓷器呢(見笑)”。











行者瑞鋒


我的是柴窯嗎?






關外有耳


在中國古代陶瓷史中,有一個迷霧,那就是柴窯,如果有一天在哪裡發現了柴窯的痕跡,那麼必將成為世界性的重大新聞。

“雨過天青雲破處,者般顏色做將來”。柴窯究竟長什麼樣,誰都不敢說見過。沒有可以確定的傳世器甚至碎片,也沒有可以確定的窯址,一件可以確認的實物都沒有。柴窯傳說五代後周燒製,但在之後的宋元兩代400多年時間裡居然沒有一點文字記載,成為困惑中國乃至世界收藏界的歌德巴赫猜想。

柴瓷是謎一樣的“古瓷貴族”。古人稱柴瓷“珍逾星風”,極言柴瓷之珍貴。明代文震亨在《長物志》中寫道:“柴窯最貴,世不一見。”清代鄭方坤《五代詩話》載:“柴窯最古,今人得其碎片,亦與金翠同價矣。”清代蘭浦、鄭廷桂在《景德鎮陶錄》中說,柴瓷久不可得,得到殘件碎片,也當珍寶。民國著名收藏家趙汝珍在《古玩指南》中寫道:“故宮原有柴瓷數件,故宮文物南遷後,一件不存。柴瓷除碎片外,絕無一件存在社會。”趙汝珍是柴瓷的最後目擊者,從此柴瓷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後周世宗柴榮當政甚短,所燒瓷器有限,絕佳者也極少,加之其“薄如紙”而易碎,宋時已極難得。明代嚴嵩父子,經過數十年蒐羅,僅得十餘件柴瓷,真偽尚不能確定。清代皇宮所藏的幾件柴瓷,乾隆皇帝視為珍寶,並分別為其賦詩,極贊其如玉之品質。

後周世宗柴榮是五代後周建立者郭威的內侄和養子。五代十國正處於史上最亂時期,橫徵暴虐、苛稅重重,民不聊生、哀鴻遍野。後周世宗柴榮雄才大略,親率幾十萬大軍御駕親征, 連年用兵抗契丹之侵略,並進軍巴蜀、北漢、江淮、南唐,但不幸於進軍途中病逝,享年38歲,在位五年半。

柴榮於顯德年間(公元954—959年)下令創建御窯,後世稱為“柴窯”。柴榮為此留下讓世人解讀了一千多年、仍在解讀中的“雨過天青雲破處,者般顏色做將來”。 如此地位顯赫之極的柴窯,卻給後人留下了一串串謎團。

柴瓷是瑰麗陶瓷史上驚鴻之一瞥,柴窯窯址在何處,至今大家莫衷一是。千百年來人們在不斷地探尋柴窯的窯址、作品甚至碎片。柴窯技藝精絕,位列宋代五大名窯“鈞、汝、官、哥、定”之前,為諸窯之冠,有“片柴值千金”之說。期待考古發掘早日揭開柴窯千古之謎……


李立友


柴字款雙龍耳六方缻。











俞方文


只能從汝窯裡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