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別瓷器上的龍紋?

範柯左


唐代

自唐代開始,朝廷已將如何使用龍紋做了等級規定。開元二年(714)七月敕令,“綾錦花文所織盤龍、對鳳、麒麟、獅子、天馬、辟邪、孔雀、仙鶴、芝草、萬字、雙勝,及諸織造差樣文字等,亦宜禁斷。兩都委御史臺、諸州府委本節度觀察使切加覺察,如違犯具狀聞奏”。由此,我們得知龍紋代表皇權的象徵在中國已有千餘的歷史。瓷器上出現龍紋也大約在唐代。

宋代

宋統治者倡導“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促進了宋代文化的繁榮發展,藝術的文人意境達到了極致。身為北宋望族的郭若虛對龍的形象描繪得很具象,即:“畫龍者,折出三停(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也),分成九似(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麟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也),窮游泳蜿蜒之妙,得回蟠升降之宜。”依此描繪最為貼切的存世作品是南宋畫家陳容的《九龍圖》。

然而,此時龍紋少見於瓷器裝飾,在為數不多的實物中,能代表皇家的有定窯和官窯瓷器上出現的模印龍紋。

元代

元代是一個極其特殊的朝代,由少數民族蒙古族統治了90餘年。與宋代相反,元代偏重“武治”,龍紋又回到唐代奔放的形象,並多了兇猛的氣勢,這與帝王善戰的性格緊密相關。當時蒙古統治者橫跨半個地球,貫穿歐亞。元代政府特別重視對外貿易,在未建國前,即與西域阿拉伯國家有貿易往來。因此,在提取標準器時,應從兩方面考慮,一是供出口的一類,如土耳其託普卡帕老皇宮博物館收藏的飾有龍紋的元代青花瓷;二是供國內使用的一類,如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元代青花瓷器。

由此可見,元代龍身呈蛇狀,身上飾以魚鱗紋或少量的網狀紋。值得注意的是,龍頭小而扁長,比宋代或明代的龍頭小很多,強調頸部的細長,龍頭多無發,個別繪有少量的發。龍角呈明顯鹿角形,且向後伸;龍身呈“S”形,四肢作飛躍狀,姿態自然,頗有氣勢。

在飾有龍紋的元代瓷器中,龍的爪數備受關注,有三爪、四爪、五爪之別。至元二年(1336)夏四月丁亥朝廷頒佈的禁令曰:“禁服麒麟、鸞鳳、白兔、靈芝、雙角五爪龍、八龍、九龍、萬壽、福壽字、赭黃等服。”目前從國內外資料看,典型的元代青花瓷器完整器中,大多為三爪和四爪龍,飾有五爪龍紋的瓷器極少見完整器,有可能與明代《禁胡令》有關。

明代

明宣德

從歷史上看,嘉靖皇帝按照宗法制中的“兄終弟及”側入皇帝之位始,明代社會就發生重大轉折。嘉靖、隆慶、萬曆三朝歷時99年,處於明代晚期。這一時期社會的多元性、皇帝個人的偏好和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加之景德鎮制瓷業“官搭民燒”盤剝現象的普遍,如“今器貢自京師者,歲從部解式造,特以龍鳳為辨。然青色狼藉,有司不能察,流於民間,其制無復分”。這些都造成代表皇權的瓷器上的龍紋獨具特色,與其他各代、各朝形成鮮明對比。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後,是一個立規矩的時代,頒佈《大明律》等一系列制度,體現出“重典治世”的中央集權思想。明初的龍紋較元代變化不大,洪武朝瓷器上出現的龍紋頭部變化很大,呈圓形貓臉,俗稱貓臉龍。

明正統

永樂、宣德時期更像一個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呈現青春陽剛的狀態。永樂朝建紫禁城、遷都、下西洋、盛世修書《永樂大典》,傳遞出霸氣、勃然、陽剛之氣息。永樂、宣德時期除仍保留少數細頸長身的龍紋外,已出現形體粗壯肥大的肥身龍,並有平直披髮和豎發的不同處理,形象威武兇猛。龍頭比元代變大,龍發有怒髮衝冠的氣勢。爪有三爪、四爪、五爪等,龍爪呈鷹爪形,爪部也顯得較肥。

明成化

人們常把正統、景泰、天順三朝稱為明代御窯發展史上的空白期。近年,通過將傳世品與考古發掘地層出土的瓷片標本進行對比,人們逐步認識到空白期並不“空白”。這一時期御窯瓷器上的龍紋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空白期”初年御窯瓷器上的龍紋依舊保持永、宣時期龍紋瀟灑、兇猛的氣勢,“空白期”末年御窯瓷器上的龍紋則趨向成化朝御窯瓷器龍紋平穩、秀美的態勢,這與朱祁鎮几上幾下的個人經歷不無關係。這一時期龍紋多與海水紋、纏枝花紋、火焰紋、朵雲紋等搭配。過去很多人認為穿花龍、應龍是正德前後開始出現的,由此看來需要更正。

明弘治

明代中期經歷成化、弘治、正德三朝,成化、弘治皇帝父子二人生性軟弱,政治態度趨於和平守勢,國家開始出現頹勢。正德皇帝我行我素,自稱“威武大將軍朱壽”,英年早逝。這些因素導致御窯瓷器上的龍紋較前朝有所變化,主要體現在呈現精巧清秀的特點。龍頭呈扁長方形,龍鬚較短,毛髮向上捲曲飄動,上唇鼻處凸起呈如意狀,兩眼並列,圓睜平視,龍身較長。這一時期大量出現穿花龍。

明嘉靖

明代晚期歷經嘉靖、隆慶、萬曆三朝,嘉靖皇帝痴迷信奉道教,將紫禁城欽安殿大加修葺,作為道場,在此設齋打醮,貢獻青詞,奉祀玄天上帝。將養心殿南側的無樑殿作為修道煉丹的場所。影響瓷器上的龍紋最大的方面即龍紋與八仙、暗八仙、壽字、雲鶴紋等道教題材組合。龍身多用平塗的繪畫手法體現,不追求立體感。頭方眼圓,龍眼常勾描圓形輪廓線後,再以實筆點出圓點狀眼珠。龍嘴呈豬嘴狀,有張嘴和閉嘴兩種形象,張嘴時常露舌,且舌呈“S”型曲線。龍爪呈明顯的“風車爪”,爪甲不如前代的鋒利,但比萬曆朝的略強。龍發沖天,常採用平塗後勾線描繪,不像清代龍發分縷。總體而言,龍紋畫得較草率、隨意,無論與前代宋元比較還是與後世清代比較,這時的龍紋都明顯描繪得簡化,形成一種灑脫、奔放、不拘泥於細節的風格。

明隆慶

隆慶初年順應時代要求開放海禁,允許民間海外通商,促成了明晚期海外貿易的發展。明朝與蒙古開放互市貿易,解決了明代的北部邊患問題。此朝御窯瓷器上的龍紋更顯中規中矩,在嘉、萬兩朝中形成過渡。

明萬曆

萬曆皇帝近30年不上朝,在立儲等問題上與群臣嚴重對立,並縱容宦官搜刮全國,尤其是南方的民脂民膏,埋下了明朝滅亡的種子。在嘉靖朝以前,明代統治者有關封建等級的禁令十分嚴厲,龍紋很多時候不能在民窯瓷器上應用。但是在萬曆朝,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官搭民燒”制度的普遍實行,一些封建殘餘思想受到衝擊,瓷器上龍紋的採用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嚴格了。這時的龍紋已完全失去氣勢,有老態龍鍾之態,呈現沒落乏力之感。

明萬曆

此時龍紋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在青花瓷器上的形象,與嘉靖朝龍紋相比變化不大,但明顯纖瘦、無力;另一類是在五彩瓷器上的形象,較此時的青花瓷器上的龍紋更為隨性、狂放一些,甚至呈現一種張牙舞爪的怪異狀。龍頭縮小,身體曲線常採用呆板、無理由的多“S”型扭曲,更像卡通形象。與其他朝代對比,沒有了龍紋與皇權相對應的威嚴。龍發常採用平塗後勾線描繪。

清代

清康熙

清代的龍紋已經程式化、圖案化。順治初年仍帶有明代遺風。自康熙以後,龍頭如額、腮、眼、嘴、鼻、須、耳等均刻畫細膩,龍身、四肢、腳爪、背鰭、鱗片都描繪得非常細緻。龍頭變化很大,形如老者,長眉長鬚。下頜突出,有如兜齒。眼睛圓而有神,頭部的角長,龍發分縷。龍爪呈雞爪形,龍的食趾和拇趾不像明代龍爪那樣緊緊相靠,而是間距較大,其形象給人以老態龍鍾的感覺,似乎預示著清王朝的衰落、消亡。


收藏家雜誌


龍紋鑑(1):

三四爪龍元代多,穿花穿雲海龍多。

明代官用五爪龍,火龍團龍升降龍。

百姓三爪四爪多,龍的畫法用法多。

註解(1):

元代三四爪龍多,穿花龍雲龍海水龍多,明代官用五爪龍,明代出現團龍、升龍、降龍,百姓只能用三、四爪龍,龍的畫法用法比較多。

龍紋鑑(2):

元代極少五爪龍,頭小料濃區別明。

脖子細長像蛇身,明代大多五爪龍。

註解(2):

元代極少有用五爪龍的,龍的畫法頭小料濃,脖子細長,像蛇身,到明代龍大多用五爪。




匪風912一半醉人間


龍是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的經典生物,也是東亞區域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在現實中無法找到實體,但其形象的組成物源於現實,起到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為鱗蟲之長,常用來象徵祥瑞,是漢族等東亞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龍的傳說,龍文化等都非常豐富。

龍紋的雛形最早發現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物中。紅山文化遺物中發現了類似龍形的玉器飾物。馬家窯文化遺物中發現了繪有類似龍形的彩陶壺,體態似魚,生兩爪,披鱗。商周時期的玉器、石雕和青銅器裝飾均大量地採用了類似龍形的紋樣,又以獨角獨足的夔龍最為多見。同一時期在甲骨文、金文中已出現數十種“龍”字,這些文字均以表現扭動的蟲形身軀為特徵。在此後的各朝各代,龍紋順應朝代也在不停的變化。在明清官窯瓷器上龍紋也是常見的存在。

明朝龍紋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胸懷韜略,深謀遠慮,善於駕馭戰爭,掌握主動權。所以明朝的龍紋也大都兇猛威武,雙目圓睜,俗稱眼鏡龍。其形頭部略圓,比前朝顯細,鬢髮成篷,毛有向上衝或向斜上衝之勢。下顎較長,特別是上顎端肌肉發達,高高突起,呈如意狀,形如豬嘴,所以也有人稱其為“豬嘴龍”,同時其胸前大多飾有曲折的綬帶,身披火焰紋,怒髮衝冠,咆哮於海濤祥雲之間,以示主宰權勢。

明朝的龍紋延續了明朝紋飾的一貫風格,在意不在形,所以其龍紋畫工沒有清朝的精細,但那顯得有些粗枝大葉的畫工,卻已經將其精氣神一一表現。

清朝龍紋

清朝龍紋總體來說,其形氣宇軒昂。整體較明朝變化很大,豬嘴收縮,顯出下顎比上顎長。龍首後勺豐滿、身軀健碩,蓋以龐然大物之態,行震撼天動地之威。

清初入關,在整體上有仿效明朝舊制,所以在清朝初期龍紋上略有明末的遺風。到康、雍、乾時,因為這三位皇帝都是會玩的主,而龍紋是象徵王權的,所以自然逃不過他們的手,經過修改後龍首較之前“豬咀”明顯縮小,鬍鬚變化,龍眼,康熙時略長形,雍乾後則顯圓。此後雖有變化,多在細節,就不在此多言。

自古各朝帝王以真龍天子自居,而龍紋也就成了帝王的象徵,而各朝各代興衰之勢,在龍紋上便可可見一斑,簡拿清朝為例:清代早期君王勵精圖治,其龍紋整體形象強悍,有昂昂上升之態勢,一派盛世景象。而到了中晚期,王朝腐敗,帝王昏庸,其龍紋瓷器一番有形無力之意,無精打采之態。所以如果你要鑑別龍紋,那就必須先去了解那個朝代。試問一群食不果腹的工匠怎能畫出盛世之感。


一樂


春秋戰國至南北朝的龍紋,春秋戰國是龍紋發展的新時期,龍紋瑰麗多姿,神人蛇龍的浪漫世界開始出現。例如,楚墓中出土的\\"乘人御龍\\"帛書,是想象力和創造力結合的體現,龍車、龍舟出現,蛟龍、飛龍、螭龍等種類很多。這個時期的玉器、銅器、漆器等工藝品中普遍看到的龍,都是獸體,爪是三趾,細尾而卷,張大口,頭有角呈後卷狀。

秦漢時期,特別是兩漢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興盛時期,這時的龍紋也變得神光異彩,千姿百態。在秦都宮殿建築遺址出土過一塊龍紋空心磚,龍紋的形象是:頭似牛首,有須,大耳,細長角對稱,蛇形體,有翼,腳有爪,身附壁。所以,秦漢時期的龍紋有珠聯壁合之說。

  兩漢時期,壁畫、石刻、銅鏡、銅器、金銀器、玉器、漆器、瓦當、陶器等等,都大量運用龍紋作為裝飾。對於龍紋,也有各種稱呼:如黃龍、應龍、蒼龍、蛟龍、青龍、白龍、雲龍、螭龍等。龍成了人們神化了的理想美的形象。漢代瓦當上的龍紋,大致可分為兩種。一是體似晰蜴,身分有翼、無翼,身有四足,腳分馬蹄式或有趾式,尾細長卷,頭細似小山形,頭長雙角,張目伸舌,上下唇較長。另一種是體形似虎,爪為三趾,尾長開叉而卷,身上附\\"玉珠\\"或不附珠,頭細似小山,但角比前一種長而蒼勁,下顎有一條須並外卷。

  漢以後的幾個朝代,即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一個分裂動盪的時代,但是龍紋的裝飾藝術,基本上還是繼承兩漢時代龍的形狀與特徵,在龍的周圍往往襯以雲朵、花朵,使龍的形象顯得更加灑脫。唐至五代的龍紋 唐代是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社會經濟、文化都非常發達。此時的龍紋裝飾,又有了新的藝術形象。整體的龍紋藝術,也體現了唐代以肥為美的審美觀。在銅鏡、銀器、玉器以及其它工藝品中,可以清楚看到龍紋的特徵:身軀是胖美健壯的蛇體;身上以斜方格組成網狀鱗片,代替了魚鱗片紋;前腿與身關節處長出細長翼;整條龍的背脊帶鰭;龍尾像蛇尾,捲曲成S形;龍爪從過去的獸爪變為鳥形爪,爪甲繪成略彎的三角形,顯得鋒利有力;龍首的雙角多分叉,口角比前期明顯加深,所以上顎較長,特別是上唇,長而往上翹起;眼睛從過去的圓眼、三角眼變為鳳眼。鳳眼是最美麗的眼睛,是智慧、聰明、感情豐富的象徵。

  五代龍紋,在陶瓷上作為裝飾的常有兩種。一種以浙江杭州五代錢元瓘墓出土的雙龍抱珠紋瓶最有代表性。龍作獸狀,身體粗壯,魚鱗狀紋,頸細而長,尾似獅子尾,頭小口角深,張口,上下顎長,咀尖似鷹咀,有分叉雙角,四肢粗壯有力,三爪。另一種是蛇體形狀龍紋,其它形狀與第一種相似。這時期出現了回首龍,兩龍中間飾一珠,也叫\\"寶珠\\"、\\"玉珠\\"。龍的周圍襯以雲朵、海水波濤,顯示龍的那種上天入海的神威。 宋元時期的龍紋,宋代是經濟文化相對繁榮時期,是陶瓷工藝的飛躍階段,南北窯場林立,名揚中外的五大名窯就是出自此時,是陶瓷史上百花爭豔、多彩多姿的黃金時代。此時龍紋的裝飾極為普遍,有立體的,有平面的。平面的龍紋手法多樣,有刻花、劃花、印花、貼花和彩繪等。龍紋發展到宋代,其體形變化已基本上形成格局。南宋初人羅願在《爾雅翼》一書中,稱當時的龍有九似:\\"角似鹿,頭似駝,腳似兔,頸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目似牛。\\"它以多種動物最美的部位,綜合成龍體,基本上奠定了元、明、清各朝的龍紋體形。

        宋代的龍體,基本固定了蛇的長體,過去的獸體已經消失,身上的魚鱗紋代替了唐代的網狀紋,腳漸漸的縮短,以強有力的、鋒利的鷹爪代替了過去的獸爪或馬蹄爪。腳上的肘毛畫得較長而有曲線,改變了過去短、少或無的情況。上下唇也有變化,長而尖的上唇縮短了,改變了過去上長下短的現象。宋代龍紋身胖體粗,張牙舞爪,給人一種兇猛、威武、氣勢沖天之感。這是非常成功的藝術佳作。

        元代統治時間不足100年,但陶瓷中以龍紋作為裝飾的很多。有堆貼的,有釉上彩繪的。元代龍紋很有特色,變化不大,其特徵是:身軀為彎曲的長蛇體狀,體胖身粗,身上飾以魚鱗紋或網狀紋;頭細而圓,比宋代或明代的龍頭小得多,龍首多無頭毛,有個別的繪疏毛;上下顎較長,分張口和合口,上唇上翹,長出一小塊似如意頭狀(有尖狀),張口的多伸舌,舌小如戟狀;頸部細小;四肢細而有力,肌肉隆起,顯得有骨有肉,爪長而微內彎,龍分三爪、四爪和五爪,但以三爪、四瓜為多。元代龍以站龍和游龍為多。整個龍紋給人以幼稚的感覺,但是顯得矯健勇猛。元代龍紋的周圍,往往襯以靈芝狀的朵雲,其尾巴長得長而尖,同時還襯以長長的火焰紋。

        明、清的龍紋 明、清時間較長,500餘年間,皇朝達17個之多。陶瓷上龍紋繁多,裝飾方法有刻、劃、印、繪等多種。最有代表性的是江西景德鎮窯場的產品。龍爪分三、四、五爪,但以五爪為主,是官窯的代表作品。民窯生產的三、四爪龍紋,是按官窯的龍紋描繪,但描繪得簡單草率。 明、清龍紋的形式多種多樣,有團龍、雲龍、雙龍、海水龍、龍鳳、花間行龍、荷花蓮池龍,有翼龍、夔龍、蟠螭龍等等,有的張牙舞爪,有的奔馳騰飛,有的回首而望,有的合咀而行,可謂五花八門。

       (1)明代的龍紋 明代洪武年間的陶瓷龍紋傳世不多,最有代表性的是江蘇南京明故宮出土的洪武白釉紅彩龍紋盤。其龍紋的造型基本上保持著元代龍紋的形狀;頭小,頸細,身細長,鱗狀龍紋。周圍襯托以火焰紋,如意頭狀朵雲(朵雲的尾巴縮短了,沒有元代的那麼細長);頭的疏毛和肘的毛比元代更少,僅三、四條而矣;龍爪五趾,改變了元代時三、四趾現象,而且這時的五趾相靠較近。

永樂、宣德時的龍紋,改變了前朝那種身細、頭小的幼稚龍形態,變得形體粗壯肥大,威武兇猛,形象高大。龍首比元代變大,上下顎較長,上顎比下顎長而高高突起,有張口和閉咀之分,張口的伸舌(早期較長如戟狀,後期略短微微上翹),閉咀的上唇似如意狀,鼻的兩側有對稱的長曲須,下顎多有兩束或三束的疏須,頭毛是一束束的疏毛,前期發少,後期的發多。發曲而向上衝,有怒髮衝冠之勢,顯得很有神威,龍爪有三、四、五趾之分,趾甲成三角形,略微內彎,顯得鋒利剛勁。人們稱明代的龍爪為鷹爪。這時的龍紋,周圍襯托以海濤、纏枝花、火焰、朵雲等等。這時的朵雲與元代完全不一樣。元代的是一頭一尾,而永宣時是一頭三尾或四尾;元代的雲尾顯得瘦而長,永宣時的雲尾顯得肥而短。所以,在鑑定時略加留意,就不難分辨清楚了。

        永宣時的龍紋,從造型到描畫,都是成功的藝術佳作;龍的身體\\"左盤右蹙如驚電\\",這是兇猛、神威的體現。 到明代中期,即成化、弘治、正德時期,龍紋又有所不同。永宣時的張牙舞爪、威猛的龍少見了,常見一種閉咀龍,多在花間、蓮池中、海水中出現,或者是彩雲龍紋。除了閉咀龍,也有少量張口龍、螭龍。

        這時龍紋的特徵是:閉咀的龍首呈扁長方形,上唇鼻處凸起,呈如意狀,鼻端和眼眉有對稱毛上豎著,頭毛束成疏發或成蓬狀,也向上衝,幾乎和首垂直成90°,下唇須三條一束向前上衝,兩眼並列,圓睜平視。龍爪五趾緊靠成風車狀。身上的鱗片,早期繪工精細,後期簡單粗糙。

        這時期,還出現一種螭龍,也叫草尾龍。身似獸體,腳有似獸足或鳥足兩種,張口伸舌,上顎長於下顎,上顎高高上翹且前卷,略似象鼻。龍尾多開又,似春草紋,口銜折枝蓮花一枝。這種龍紋以後較為少見,僅見清康熙時有仿製品。

        成化、弘治、正德時的龍紋,多為游龍,已失前朝張牙舞爪、兇猛威武、叱吒風雲的雄姿,而表現出一副性情溫順的神態。 其時龍紋的周圍,往往襯托著纏枝蓮花、折枝蓮、海濤紋、鳳凰紋、朵雲紋等。朵雲和前期明顯不同,有一頭一尾、二尾、三尾、四尾之別,尾中往往又突出一小塊,變得尾中有節,不像元代時僅一條細長曲尾或頭大尾特別細長。

        明代晚期的嘉靖、隆慶、萬曆時期,龍紋形式多樣,以游龍為多。有相對而舞的,有正面張牙舞爪的,有兩龍爭珠的,有回首而望的,有龍鳳對舞的;有的行於花間,有的舞於彩雲,有的遊於海濤之中。此時的龍紋,分張口和閉咀龍。這時的龍紋已大不如前期,畫工簡單草率,有的龍鱗畫成簡單的網格紋,神氣也差;有的顯得瘦弱,似失去了龍沖天入地、駕雲行海叱吒風雲的神威。

        這時龍紋的特徵是:龍的頭部略圓,比前朝顯細、鬃毛成蓬(過去是疏發),毛有向上衝或向後斜上衝之勢。上下顎較長,特別是上顎端肉發達,高高突起,呈如意狀,形如豬咀,所以人稱\\"豬咀龍\\"。鼻翼的兩側長出對稱的長鬚,向上衝或向前衝。兩眼並列,圓睜視前,眉毛繪成鋸齒狀或是並列對稱成束,像匕首狀前衝。張口龍往往伸舌,舌短直成匕前狀,有的舌端微上彎。龍爪五趾,像前朝繪成\\"風車\\"狀,往往是形似而無力。

晚明的龍紋,正如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衰退一樣,顯得蒼老、無力。我們從崇禎五彩龍紋盤中可以看出,崇禎時的龍紋臉瘦尖,長鬍須,蓬頭散發,爪似蟹爪,顯肚凹腰,恰似一條垂死的老龍。所以說,龍紋的藝術表現,也是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情況的反映。

       (2)清代的龍紋 入清以後,龍紋形象還離不開明末的遺風。例如,順治雲龍紋花瓶,龍為張牙舞爪,頭細圓,上下顎長,上顎突起,如意狀鼻,鼻翼兩側對稱的長鬚向前起舞,頭毛成蓬上向豎。但龍的食趾和拇趾不像明代龍爪緊緊相靠,而是距離較大,向雞爪形狀發展。故人們稱清代的龍爪為\\"雞爪\\"。

        清初的康熙、雍正、乾隆,是封建社會\\"迴光返照\\"的時期,龍紋以新的形象出現。這時的龍首變化很大,過去長長的\\"豬咀\\"收縮了,顯得下顎比上顎長。康熙時龍口形略帶圓,雍正時則顯方形,張口的龍,舌隨下顎伸出,舌尖上卷,不像明初的戟狀,也不像明後期的匕首狀。上下顎的須,康熙時呈鋸齒狀,以後則分兩邊,或分成兩束長密的羊須狀。上顎鼻翼的兩側,長出特別長而捲曲的須。頭部的角,長而顯直且分叉,比過去顯大,雍乾後期角的分叉則成山字形。明代龍頭毛是成束的疏毛,呈向上或向後斜上衝勢;這時的頭毛細密成蓬(康熙時還有向後斜衝,後期則向後垂或向兩側分向),為了繪成老龍形,下顎都有細密鬃須。龍的眼睛,康熙時略長形,雍乾後則顯圓。龍的爪,已不似明代鷹爪,五趾相靠成\\"風車\\"狀。其時的龍爪,拇趾與食趾相距較大,趾甲顯得細小,沒有元、明時的三角形那種鋒利感。所以,清代龍爪給人以有形無力之感。 這時所繪的襯托雲紋,其朵雲的尾雲不大清楚,呈長長的塊狀,或在尾中長出幾大塊,一頭三尾的,給人印象是兩條尾成了兩翼。或把幾個朵雲畫在一起,成一枝靈芝狀。藝術造型比前朝差矣。

        雍正以後各朝,仿明代龍紋也有,但僅在龍咀繪成豬咀,其它則是清代形態。 清末的龍紋,其精神大不如前的威武、健壯了,顯得腰硬,老態龍鍾,四肢無力。以前的龍體盤曲程度大,有三波九折之美,而清末時盤曲少了,故有腰體硬直之感。體上的鱗片也不像前朝的一片一片繪上去,而是繪成網狀,再在其中加上小點。有的更粗糙得只繪網紋,不加小點。龍爪也不像前朝的有骨有肉、骨節清楚,此時的龍爪僅是直直的向左右伸出,沒有動的美感。

        清末龍紋喜歡襯以火寶珠、火焰紋、朵雲、花卉等。朵雲也由過去的一頭幾尾變成二頭一尾、三頭一層;或在尾中長一頭、二頭。紋飾設計到描繪都顯得簡單粗糙,工藝大不如前。


文化藝術愛好者


沒有系統的學習讀過中國美術史的收藏愛好者最好不要碰藝術品收藏,老老實實的做適合自己的工作。你想一夜暴富,在收藏門類只能是一刀穿麻布。


南京上止正美術館


元代龍紋多三爪四爪龍紋,元代的龍紋畫的都有動態,像在飛,有急如風的感覺,明代的龍紋畫的都特別兇猛有力,五爪龍紋多,清三代的龍紋畫的開始有點老態龍鍾,不如元明的兇猛有力,清晚期的龍紋更加軟弱無力,


天地藏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